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优化方案】2014届高考物理(大纲版)一轮复习配套课件-第五章第一节-功和功率
第五章机械能目录2014高考导航考纲展示热点视角1.功、功率Ⅱ2.动能.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动能定理)Ⅱ3.重力势能.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Ⅱ4.弹性势能Ⅰ5.机械能守恒定律Ⅱ6.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对基本概念的考查往往涉及对概念的理解,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2.动能定理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考查形式有选择题,也有计算题.计算题中单纯考查动能定理的题目较少,往往与其他知识综合在一起考查.3.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考查往往出现在综合题中,主要考查其在生产、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题目中经常会涉及牛顿运动定律、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等知识.第一节功和功率本节目录基础梳理•自学导引要点透析•直击高考考点探究•讲练互动知能演练•轻巧夺冠技法提炼•思维升华目录基础梳理•自学导引一、功1.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_____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_______.2.公式:W=_________.适用于_______做功.其中α为F、s方向间夹角,s为物体对地的位移.力位移Fscosα恒力目录思考感悟一个力对物体做正功,另一个力做负功,这两个力的方向一定相反吗?提示:不一定,这两个力与v的夹角一个大于90°,一个小于90°,但这两个力的夹角不一定是180°.目录3.功的正负判断名师点拨:功是标量,正功表示对物体做功的力为动力,负功表示对物体做功的力为阻力,功的正负不表示功的大小.夹角功的正负0°≤α90°力对物体做正功90°α≤180°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者说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α=90°力对物体不做功目录二、功率1.定义:功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______.2.物理意义:描述力对物体做功的________.3.公式(1)P=Wt,P为时间t内的_______功率.(2)P=Fvcosα(α为F与v的夹角)①v为平均速度,则P为________功率;②v为瞬时速度,则P为_________功率.4.额定功率:机械___________时输出的最大功率.5.实际功率:机械_________时输出的功率,要求__________额定功率.比值快慢平均平均瞬时正常工作实际工作小于或等于目录要点透析•直击高考一、判断功正、负的方法1.若物体做直线运动,依据力与位移的夹角来判断.此法常用于恒力做功的判断.2.若物体做曲线运动,依据F与v的方向夹角来判断.当0°≤α90°,力对物体做正功;90°α≤180°,力对物体做负功;α=90°,力对物体不做功.目录3.从能量的转化角度来进行判断.若有能量转化,则应有力做功.此法常用于判断两个相联系的物体.举例:如图所示,弧面体a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弧面光滑,使物体b自弧面的顶端自由下滑,试判定a、b间弹力做功的情况.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当b沿弧面由静止下滑时,a就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即a的动能增大了,因此b对a的弹力做了正功.由于a和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a的机械能增加,b的机械能一定减少,因此a对b的支持力对b一定做了负功.目录特别提醒:判断力做功的正负问题,关键要明确哪个力做的功,应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目录即时应用1人造地球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由图中的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A.万有引力对卫星做正功B.万有引力对卫星做负功C.万有引力对卫星先做正功,再做负功D.万有引力对卫星一直不做功解析:选B.由于题图中万有引力与速度方向夹角始终大于90°,故在此过程中万有引力对卫星做负功.目录二、求功的几种方法1.恒力及合外力做功的计算(1)恒力的功:直接用W=Fscosα计算.(2)合外力的功①先求合外力F合,再应用公式W合=F合scosα求功,其中α为合力F合与位移的夹角.一般适用于整个过程中合力恒定不变的情况.②分别求出每个力的功W1、W2、W3…,再应用W合=W1+W2+W3+…求合外力的功.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在整个过程中,某些力分阶段作用的情况.③利用动能定理或功能关系求解.目录2.变力做功的计算(1)用动能定理W=ΔEk或功能关系W=ΔE,即用能量的增量等效代换变力所做的功.(也可计算恒力的功)(2)当变力的功率P一定时,可用W=Pt求功,如机车以恒定功率启动时.(3)将变力做功转化为恒力做功①当力的大小不变,而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同或相反时,这类力的功等于力和路程(不是位移)的乘积.如滑动摩擦力做功、空气阻力做功等.目录②当力的方向不变,大小随位移做线性变化时,可先求出力对位移的平均值F=F1+F22,再由W=Fscosα计算,如弹簧弹力做功.(4)作出变力F随位移s变化的图象,图象与位移轴所围的“面积”即为变力做的功.图中甲图表示恒力F做的功W,乙图表示变力F做的功W,丙图中横轴上方的面积表示正功,横轴下方的面积表示负功,其总功等于正、负功的代数和.目录即时应用2如图所示,用恒力F通过光滑的定滑轮把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大小可忽略)从位置A拉到位置B,物体的质量为m,定滑轮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物体在位置A、B时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θ1和θ2,求绳的拉力对物体做的功.目录解析:人拉绳的力是恒力,但绳拉物体的力的方向不断变化,故绳拉物体的力F′是变力,但此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与恒力F所做的功相等.力F作用的位移与物体的位移相关联,即s=h1sinθ1-1sinθ2,则细绳对物体的拉力F′所做的功为W=WF=Fh1sinθ1-1sinθ2.答案:Fh1sinθ1-1sinθ2目录三、机车两种启动方式的比较对机动车等交通工具,在启动的时候,通常有两种启动方式,即以恒定功率启动和以恒定加速度启动.现比较如下:两种方式以恒定功率启动以恒定加速度启动P-t图和v-t图目录两种方式以恒定功率启动以恒定加速度启动OA段过程分析v↑⇒F=P不变v↓⇒a=F-F阻m↓a=F-F阻m不变⇒F不变⇒v↑P=Fv↑直到P额=Fv1运动性质加速度减小的加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维持时间t0=v1a目录两种方式以恒定功率启动以恒定加速度启动AB段过程分析F=F阻⇒a=0⇒F阻=Pvmv↑⇒F=P额v↓⇒a=F-F阻m↓运动性质以vm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BC段无F=F阻⇒a=0⇒以vm=P额F阻匀速运动目录即时应用3一汽车额定功率为100kW,质量为1.0×104kg,设阻力恒为车重的0.1倍,g取10m/s2.(1)若汽车保持恒定功率运动,求运动的最大速度;(2)若汽车以0.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求其匀加速运动的最长时间.解析:(1)当a=0,即F=Ff时速度最大,设为vmax,vmax=PFf=Pkmg=100×1030.1×1.0×104×10m/s=10m/s,以后汽车保持vmax匀速运动.目录答案:(1)10m/s(2)13.4s(2)匀加速启动时,汽车牵引力恒定,随着v↑→F一定P↑,直到达到额定功率后,v↑→P一定F↓,汽车改做a减小的变加速运动,直到a=0,达到最大速度vmax后做匀速运动.匀加速运动中,由F-Ff=ma得汽车牵引力F=ma+Ff=1.5×104N.刚达到额定功率时的速度v1=PF=100×1031.5×104m/s≈6.7m/s,此为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所以匀加速运动的最长时间t=v1a=13.4s.目录考点探究•讲练互动例1考点1功的分析与计算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使斜面水平向左匀速移动距离l.(1)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为(物体与斜面相对静止)()A.0B.μmglcosθC.-mglsinθcosθD.mglsinθcosθ(2)斜面对物体的弹力做的功为()A.0B.mglsinθcos2θC.-mglcos2θD.mglsinθcosθ目录(3)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A.0B.mglC.mgltanθD.mglcosθ(4)斜面对物体做的功是多少?各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是多少?【审题指导】解此题应注意以下两点:(1)通过受力分析判断是恒力做功.(2)根据功的定义计算各力的功和总功.【解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物体m受到重力mg、摩擦力Ff和支持力FN的作用,物体有沿斜面下滑的趋势,Ff为静摩擦力,位移l的方向与速度v的方向相同.据物体的平衡条件有Ff=mgsinθ,FN=mgcosθ.由功的计算公式W=Flcosα有:目录(1)摩擦力Ff对物体做功WFf=Ff·lcos(180°-θ)=-mglsinθcosθ,故C对.(2)弹力N对物体做功WFN=FNlcos(90°-θ)=mglsinθcosθ,故D对.(3)重力G做功WG=mglcos90°=0,故A对.(4)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即FN和Ff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大小等于mg(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W斜=F合·lcos90°=mglcos90°=0.各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是求各力做功的代数和,即W总=WFf+WFN+WG=0.【答案】(1)C(2)D(3)A(4)00目录【总结提升】求解恒力做功的流程图受力分析找出力运动分析找出位移→确定力和位移方向的夹角→根据公式W=Fscosα计算目录例2考点2功率的分析和计算跳绳运动员质量m=50kg,1min跳N=180次.假设每次跳跃中,脚与地面的接触时间占跳跃一次所需时间的2/5,试估算该运动员跳绳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多大?【思路点拨】克服重力做功,应判断物体上升的高度,同时平均功率中应明确时间是跳跃一次的时间,而不是克服重力做功的时间.目录【解析】跳跃的周期T=60180s=13s每个周期内在空中停留的时间t1=35T=15s.运动员跳起时视为竖直上抛运动,设起跳初速度为v0,由t1=2v0g得v0=12gt1.每次跳跃人克服重力做的功为W=12mv20=18mg2t21=25J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P=WT=2513W=75W.目录【答案】75W【规律总结】(1)对较复杂的问题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进行合理估算,把实际问题模型化,然后用已学物理规律进行求解.(2)此题求平均功率P=WT,T不是实际克服重力做功的时间,而是跳跃一次所用的时间.目录考点3机车启动问题的计算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为60kW,汽车的质量为4t,当它行驶在坡度为0.02(sinα=0.02)的长直公路上时,如图所示,所受摩擦阻力为车重的0.1倍(g=10m/s2),求:(1)汽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vm.(2)若汽车从静止开始以0.6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此过程能维持多长时间?例3目录【解析】(1)汽车在坡路上行驶,所受阻力由两部分构成.即Ff=μmg+mgsinα=4000N+800N=4800N.又因为F=Ff时,P=Ff·vm,所以vm=PFf=60×1034800m/s=12.5m/s.(2)汽车从静止开始,以a=0.6m/s2匀加速行驶,由F=ma,有F′-Ff=ma.所以F′=ma+Ff=4×103×0.6N+4800N=7.2×103N.保持这一牵引力,汽车可达到匀加速行驶的最大速度v′m,有v′m=PF′=60×1037.2×103m/s=8.33m/s.由运动学规律可以求出匀加速行驶的时间t=v′ma=8.330.6s=13.9s.目录【答案】见解析【规律总结】不管对哪种启动方式,机动车的功率均是指牵引力的功率,对启动过程的分析也都是用分段分析法,并且将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有时也应用动能定理求解.目录技法提炼•思维升华方法技巧求变力做功的几种方法【范例】(12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2.0kg的物体从半径为R=5.0m的圆弧的A端,在拉力作用下沿圆弧缓慢运动①到B端(圆弧AB在竖直平面内).拉力F大小不变②,始终为15N,方向始终与物体在该点的切线成37°角.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为60°,BO边为竖直方向,g取10m/s2.求这一过程中:(1)拉力F做的功;(2)重力mg做的功;(3)圆弧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做的功③;(4)圆弧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做的功④.目录寻规探法批注①:说明运动过程中速度大小不变,可看成动态平衡;批
本文标题:【优化方案】2014届高考物理(大纲版)一轮复习配套课件-第五章第一节-功和功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741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