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1-岳麓版(精美教案)
高中历史新教材教学设计第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历史必修岳麓书社)教学理念《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是本校“师徒结对子”活动汇报课暨新课改教学设计比赛中我选讲的一课。由于本课的讲授采取了“体验式教学”与“情景式教学”的理念,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受到了评委的首肯与师生的欢迎。本课内容线索单一,理论较强。如何将抽象的历史概念在教学活动中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来是我在设计该课之前反复思索的问题,最终我决定采用“创设情景”、“体验式教学”的形式来辅助教学,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所谓体验式教学就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联系自己的生活,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灵性等直观地感受、体味、领悟,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知识的过程。这种教学理念要求老师不仅会“教”书,还要会“编”书,即老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对课程资源进行再度开发与利用。结合本课内容与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课的情景设置力求体现如下特点:.教学情景以当代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动漫形式呈现。高一学生基本是年代出生的新新人类,如果编设一些传统形式的情景很难真正调动他们的求知欲。考虑到这个因素,我特地从网络上选取了一个非常流行的动漫——“小破孩”,并将之命名为“二毛”。如下图所示:本课通过《二毛回忆录》的方式将鸦片战争前后国家的大历史与二毛个人的小历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将之穿插到全课的教学中,成为课堂教学的线索。这样本来理论性较强的第课,顿时因为这段有血有肉的历史而鲜活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空前高涨。.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既融入教师设置的情景,又完成基础、能力目标训练的要求。在设计如何落实基础、能力训练目标的同时,我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或让学生扮演“经济权益损失调查委员会”的委员,或扮演“市场调查员”,甚至是“二毛”本人。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对本显枯燥的基础、能力训练题目充满兴趣。更重要的是,这种设计时而让学生置身当时的历史之中,时而又置之身外、审视历史,交错的时空让学生对从多个维度认识这段历史,课堂教学不再是一个平面,而是一个多维的空间、一段鲜活的影象。教学策略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本课第一目“不平等条约与列强攫取经济特权”,重点介绍了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及内容。第二目“大量洋货涌入中国”,介绍了列强利用政治经济特权,对中国进行疯狂的经济侵略。第三目“传统经济结构的逐步瓦解”,概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本课第一目体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背景,第二目体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表现,第三目是对前两目的总括。三目合在一起就完整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学生分析本课教学位于第二模块经济成长历程,在第一模块政治文明历程第课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接触过相关知识。所以对本课的背景知识——第一子目的教学内容并不陌生,教学时可以考虑以回顾的方式比较简短地带过。但本课后面的子目由于涉及较多经济方面的现象与理论,知识相对枯燥深奥,从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取向出发,达到课标要求确有难度。教师应力求采用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历史教学,探求历史知识。教学方式教法:体验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学法:参与、体验、探讨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内容;鸦片战争后列强侵略中国的基本情况;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二、能力与方法.了解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内容。.学会分析鸦片战争后列强侵略中国的基本情况。.学会探究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体验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内容,鸦片战争后列强侵略中国的基本情况,从而培养他们的人文意识与公民意识,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通过探究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培养他们对比联想的思维方式,从整体宏观的角度把握时代特征,学会客观、辨证地分析列强侵华对中国的影响。把握社会转型时文明进步的残酷性与道义原则相悖的价值判断标准。重点: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难点:鸦片战争后列强侵略中国的基本情况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手段采用制作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为了更好地实践“体验式教学”理念,在设计课件时,我采用了真人录音、混合音效等多媒体手段、力求将情景营造到完美境界。此外、为了将本课的动漫特色发挥到极致,主人公“二毛”的形象全部采用格式,人物以动态方式在屏幕上出现,活泼可爱、栩栩如生,其形象深入人心。教学过程(一)课前探究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本课;建议他们阅读一些研究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变动的文章,初步形成自己的观点。(二)导入新课.提问: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回答:鸦片战争).幻灯片显示:《序言》“1840年到1842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是东方古老刀矛与西方近代炮舰的拼杀,是东西方历史长河交汇中掀起的骇浪,是自卫与劫掠的搏击,它第一次戳破了“天朝”的威严门面,以西方的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为结局。由于战败,中国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逐渐沦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成为中华民族永远的耻辱。”.过渡:在上一个模块“政治文明历程”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到鸦片战争对中国政治方面带来的冲击,这节课我们将重点考察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方面的变动。.幻灯片显示:标题《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课程标准》要求: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设计说明):本课以师生互动的方式导入新课,开门见山、开宗明义。将课程标题与标准同时呈现给学生,让他们对本课学习任务了然于心。(三)师生互动一、不平等条约与列强攫取经济特权。.幻灯片显示本课主人公“二毛”。在开始本课之前,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二毛”这个朋友。二毛,广东香山人士,生于1840年2月14日。今天将由二毛这个虚拟的人物带领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去感受体验那段逝去的历史。.幻灯片播放《二毛回忆录》第一章(年)。旁白:“我的回忆要从一个似乎很平常的日子说起。父亲一早就赶着家中的水牛去田里耕作,母亲在家织布,说是要给我做一件新衣服。我坐在家中老槐树的树丫上荡秋千,阳光普照、微风和煦,一切在我眼中都是那么静谧、美好。突然,隔壁村的小丫慌慌忙忙跑过来告诉我大事不好,珠江口那边打仗了,来了很多奇怪的人,黄头发、高鼻子、蓝眼睛,叫着要“打开中国的大门”。再过不久,省城读书的哥哥回来了,他悲愤地说,中国沦落了,清政府和洋人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丧失了很多权益。我还小,不明白什么是不平等条约,什么叫做权益。但我感觉到,中国真的有些不同了。”.基础训练:经济权益调查委员会——归纳本课第一子目知识,填充《经济权益损失调查表》。二毛还小,不知道清政府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同学们知道吗?(回答:《南京条约》、《望厦条约》、《虎门条约》、《天津条约》)那么这些条约使中国在经济方面损失了哪些权益呢?请同学们担任“经济权益损失调查委员会”的委员,根据课本知识,填充《经济权益损失调查表》(设计说明):《二毛回忆录》第一章是对课本第一子目知识的再创造。本段通过二毛的叙述将学生带回鸦片战争爆发前后的那个时代,为学习后面知识提供背景烘托。让学生担任“经济权益损失调查委员会”的委员,根据课本知识,填充《经济权益损失调查表》,是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落实基础知识。(学情预测):这部分知识学生在第一模块已经接触过,并不陌生,教师讲授可以点到为止,快速通过。但是对于“协定关税”、“协定变更关税”、“中外关税区别对待”、“片面最惠国”这些概念,有些学生还不太明了,所以可以用形象的比方适当解释一下。二、大量洋货涌入中国。.过渡:中国的经济大门被打开后,大量的洋货涌入中国,这个中国带来怎样的变化呢?请看《二毛回忆录》第二章(年).幻灯片播放《二毛回忆录》第二章(年)。旁白:时间过得很快,离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已经有个年头。在这年中,我见到了好多新奇的东西,有洋布、洋灯、洋钟、刀叉。但我从来没有用过这些东西,因为父母说,我们用不着这些洋玩意,该用的咱们自己都有。倒是哥哥对这些新鲜事物很感兴趣,他想到省城做生意,开一家布料店,但他不知道是卖洋布好,还是卖土布好。于是他专门去做了一个市场调查。.能力训练:市场调查员——分析以下材料,思考鸦片战争后年,洋布与土布的销售情况。二毛的哥哥是年轻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可是他到底是卖洋布好还是土布好呢?请同学们充当市场调查员,分析以下材料中体现怎样的市场信息,然后决定到底是卖洋布还是卖土布。材料一:“中国人的习惯是这样的……他们除了必不可少的东西外,不论卖给他们的东西多么便宜,他们一概不需要。他们用家庭自织的料子……来缝制自己的衣服,而将余下的拿到附近城镇去卖……这个国家十分之九的人都穿这种手织的衣料。”——年英国驻华官员米歇尔致香港总督文翰的报告提问: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市场信息?(回答:自然经济比较顽强,人们固守消费习惯。)材料二:道光年间,享用洋货在上层社会已渐成时尚……但还只是限于通商口岸等少数地区和官僚富裕之家,在普通民众中的影响尚不普遍。直隶“居民率衣土布,自织自用,只取其蔽体御寒,不求华美。”山西“乡民则布絮缕缕,终岁不制衣者十室而九”——徐浩《近代中国商业发展与消费习俗变迁》提问: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市场信息?(回答:下层、内陆不够开放,消费水平比较低下。)材料三:年度鸦片棉纺织品1853£8,241,032£1,125,0001853年中国进口商品消费额(英镑)提问: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市场信息?(回答:中国人用于鸦片的消费远远高于棉纺织品,更不可能拿出更多的钱消费洋布。)提问:分析完三则材料,根据市场信息,你们的结论是什么?(回答:土布畅销、洋布滞销。所以选择开土布店。)(设计说明):《二毛回忆录》第二章是对课本第二子目前半部分知识的再创造。这个部分是教学的难点,学生需要理解消化鸦片战争后头十年洋货无法打开中国市场的原因是遭遇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选择材料分析的方式来讲解这个部分,既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背景知识,也使学生能够以探究的方式自主学习难点知识,效果较好。(学情预测):这部分选用的材料对学生来说会有一定难度。老师可以适当对材料中某些字词进行解释,但绝不可因此代替学生分析材料。课堂上应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阅读思考这些材料。.过渡:和同学们推想的一样,二毛的哥哥开了一个卖土布的小店,可是结局是否和我们设想的一样呢?请看《二毛回忆录》第三章(年)。.幻灯片播放《二毛回忆录》第三章(年)。旁白:哥哥最终还是开了一家卖土布的小店,其中有好多布料还是我母亲亲手织的。这些布匹一开始卖得不错,可是进入年代后,情况有些不同了。越来越多的洋布涌入中国市场,而且便宜的很,人们开始选购洋布,土布卖不出去,哥哥破产了。那天晚上,哥哥喝了很多酒,口里不停的叨念着几个字:子口税。我从来没有听过这个词,但我知道就是这个什么税害得哥哥还有好多和哥哥一样的本地商人倾家荡产。.幻灯片显示“子口税”概念。鸦片战争后,洋货一度滞销,洋人也着急啊,所以他们采取打“价格战”的方式,以低廉的价格占领市场。他们用什么方式降低价格呢?低关税!这里二毛特别提到一个历史名词“子口税”,所谓“子口税”相对于“母口税”而言。海关所在口岸为“母口”,内地关卡为“子口”。子口税规定洋货在母口完纳了固定而又微少的半税后,把货物运到目的地,就可以免交繁重的内地税。可是子口税仅适用洋货,土货仍然要在子口打全税,这样洋货就可以低成本、低价格充斥中国城乡市场。使得许多象二毛哥哥那样生产、销售土货的商人纷纷破产。.说一说:鸦片战争后,关税主权丧失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回答:使中国的民族工业丧失保护、遭到打击、受到排挤。(设计说明):《二毛回忆录》第二章是对课本第二子目后半部分知识的再创造。这个部分也是教学的难点,学生要了解低关税尤其是子口税的概念与实质,能够说出关税主权对民族工业的重要性。采取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思考为辅的方式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清晰明了地接受重要历史概念。(学情预测):这部分涉及的历史概念对学生来说会有一定难度。老师可以采取形象的语言,结合二毛哥
本文标题: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1-岳麓版(精美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746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