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学前教育学必记知识点(五)
第六章幼儿园课程第一节幼儿园课程概述1、概念: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2、幼儿园课程的要素(1)课程目标(2)课程内容(3)课程组织(4)课程评价3、幼儿园课程的特点(1)幼儿园课程融合于一日生活之中。(2)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3)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第二节幼儿园课程目标学前教育课程目标是幼儿园力图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一、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幼儿园课程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活动目标在目标纵向层次化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做到以下几点:1、通过观察研究,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2、把握目标实现的“梯度”,层层分解目标,使之具体、细化。3、根据儿童的个体差异,制定不同水平层次的活动目标。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表述1、目标表述的角度:分别从教师和儿童的角度表述。2、目标表述的性质行为目标是一种用可观察到的或可测量的儿童的行为来表述的课程目标。行为目标一般包括三要素:(1)核心行为(2)行为产生的条件(3)行为表现的标准。表现性目标描述的是幼儿身心的一般变化,而非某种特定行为。第三节幼儿园课程内容一、幼儿园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1、课程目标规定了内容的范围与要求。2、课程内容是目标的体现与依托。二、选择与确定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原则1、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整体需要,有效地发挥各领域的教育作用。2、幼儿学习的内容,应当符合幼儿期的年龄特点和幼儿期的生活。3、幼儿学习的内容具有时代性、丰富性。4、适合幼儿的能力与发展需要,对幼儿的进一步学习具有挑战性。三、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1、关于自己及其周围世界的粗浅的知识经验。2、关于基本的活动方式方法的知识技能和经验。3、关于发展幼儿智育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经验。4、关于帮助学前儿童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的经验。第四节幼儿园课程实施一、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途径1、专门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2、日常活动和生活3、学习环境4、家园合作5、游戏二、影响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因素1、组织制度因素2、时间因素3、物质空间因素4、教师因素三、幼儿园课程实施的组织形式1、集体活动2、小组活动3、个别活动第五节幼儿园课程评价一、学前教育课程评价的内涵学前教育课程教育评价是对学前教育课程进行考察和分析,以确定其价值和适宜性的过程。二、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基本要素1、评价目的——为什么评课程评价目的分两种:研究、完善和发展课程;管理课程。2、评价内容——评什么(1)课程方案评价(2)课程实施过程评价a、儿童在教育活动中的反应。b、教师的教育态度和行为。c、教师与儿童互动的质量。d、儿童学习环境的创设和利用。(3)课程效果评价3、评价主体——谁来评课程评价的主体指的是课程评价者,《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实行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及有关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家长等参与评价。”教师和儿童既是课程评价的“对象”,又是课程评价的主体。而在多元评价的主题中,教师与幼儿则是主体中的主体。4、评价标准和指标——按何标准评从评价对课程实施过程的影响看,它具有导向、鉴定、诊断、改进等作用。科学的评价标准应具备的四个基本特征:准确性,有用性,合法性,可行性。5、评价类型与方法——怎样评(1)评价类型按评价的功能和进行的时间划分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按评价的方法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按参照体系分类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2)评价方法评价应该自然地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进行,应该根据评价目的与评价内容,综合采用观察、谈话、测验、作品分析、调查、档案分析等多种方法。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量化评价方法和质性评价方法。
本文标题:学前教育学必记知识点(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780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