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密斯与巴塞罗那馆a4
密斯和巴塞罗那馆第一部分:密斯生平在1906年,年满20岁的密斯接到了第一个项目并独立完成柏林的里尔住宅。随后于1908年到彼得-贝伦斯(PeterBehrens)事务所深造。1912年离开贝伦斯事务所创业。并设计了一系列住宅。这些住宅都明显受到了辛克尔的影响。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密斯曾在军队服役。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MiesvanderRohe于1886年3月27日出生在德国的亚琛Aachen。年幼的时候,他在一所贸易学校里与他的父亲(一个石匠)一起练习技艺。参与了很多建筑项目之后,19岁的密斯于1905年来到柏林,在当时德国著名的家具与木建筑设计师鲁诺-保罗(BrunoPaul)工作了两年。密斯在柏林里尔住宅前1912年1921年与妻子和三个女儿分离。名字中间加上了荷兰语凡·德vander和他母亲婚前的名字罗Rohe。这样路德维希-密斯就变成了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1921以后,密斯的活动是多方面的。他组织了展览会,写短文,并在1923-24年举办了三期“创作”杂志。在他组织的四次展览会中,展出了他这时期的四个大胆设计方案:柏林高层办公楼1921玻璃摩天楼1922钢筋混凝土办公楼1922砖结构乡村别墅1923混凝土乡村别墅1923腓特烈大街高层建筑1921玻璃摩天楼1922砖结构乡村别墅1923钢筋混凝土办公楼19221925年密斯被任命为德意志制造联盟第一副主席。负责斯图加特Stuttgart的现代居住群魏森霍夫weissenhof展览。并设计了展览会总平面图和公寓住宅。1928-29年密斯设计了西班牙巴塞罗那国际展览中心的德国展览馆。1928-30年设计了捷克吐根哈特Tugendhat住宅30年代初,密斯在欧洲的声望达到了高峰。1930在格罗皮乌斯的推荐下,密斯被任命为德绍的包豪斯学校校长。1932年包豪斯迁往柏林。1933年在纳粹党的反对下关闭。巴塞罗那德国馆1928-29吐根哈特住宅1928-301937年密斯8月来到纽约并随后被聘为美国芝加哥阿尔莫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1940年改为伊利诺伊理工学院)1939年开始设计伊利诺伊理工学院的校园规划。1946-1951年设计并完成了范斯沃斯住宅后,密斯对建筑的结构形式更加关注,在高层办公楼、大跨度建筑中开始注重对建筑结构的表达。在美国完成了大量的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方案:湖滨公寓1948-51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克朗楼1950-56西格拉姆大厦1954-58拉菲亚特公园住宅区1955-56芝加哥联邦中心1959-63密斯在湖滨公寓1958年,72岁的密斯从伊利诺伊理工学院退休,继续进行建筑设计。在1962-1968年设计并完成了后期最主要的建筑西柏林新国家美术馆。1959年获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1960年获美国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1963年获约翰逊总统授予的自由奖章1969年8月19日密斯于芝加哥逝世,享年83岁。乡村混凝土住宅设计方案柏林1924第二部分:主要作品沃尔夫住宅古本1926巴塞罗那德国馆1928-29吐根哈特住宅捷克1928-30范斯沃斯住宅伊利诺伊州1946-51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克朗楼1950-56西格拉姆大厦与约翰逊等合作纽约1954-58西柏林新国家美术馆1962-68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展馆1928-29于86年重建魏森霍夫区住宅展览会总平面和住宅斯图加特1925-27吐根哈特住宅捷克1928-30伊利诺伊理工学院1939-58湖滨大道860/880号公寓大楼芝加哥1948-51范斯沃斯住宅伊利诺伊州1946-51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克朗楼1950-56西格拉姆大厦与约翰逊等合作纽约1954-58拉菲亚特公园住宅区底特律1955-56大会堂方案芝加哥1953-54芝加哥联邦中心1959-64/73西柏林新国家美术馆1962-68国家剧院方案德国曼海姆1952-53多伦多多米尼中心1963-69西山广场蒙特利尔1965-68IBM芝加哥办公大楼1966-1969伦敦城市广场与办公楼方案1967沃尔夫住宅德国古本1925-27里尔住宅柏林1907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纪念碑柏林1926主要建筑作品列表庭院式住宅方案1931三院式住宅方案1934哈贝住宅方案1935第三部分:主要参考文献及图片来源书目主要网站文章空间是怎样炼成的—巴塞罗那德国馆的再分析朱竞翔王一锋周超《建筑师》105期密斯·凡·德·罗似是而非的对称RobinEvans密斯·凡·德·罗国外著名建筑师丛书刘先觉编著MiesvanderRoheWernerBlaser城市笔记本=wsignin1.0LudwigMiesvanderRoheJean-LouisCohenMiesvanderRohePacoAsensioEditorinchiefMiesvanderRoheatworkPeterCarterLookingforMiesRichardoDaza从密斯的巴塞罗那馆看个案作品的建构分析与西建史教学的关系王骏阳《建筑师》131期建构文化研究弗兰姆普敦著王骏阳译FearofglassJosepQuetglas第四部分:巴塞罗那德国馆的分析基地巴塞罗那德国馆位于巴塞罗那蒙特胡依克Montjuic山脚下,在国家历史博物馆南北轴线的西边,基地占地长约50米,宽约25米,由一个主厅和两间附属用房组成。测量-周长空间、对角空间测量-周长空间、对角空间周长空间-通过测量空间围和的内表面周长来实现对空间的体验。接近于盲人对空间的感知方式。对角空间-通过一个长度及一个角度,对角线以此确定一个平面矩形,无论角度如何变化,对角线长度总总是指代空间中最远两点的相对距离。测量-周长空间、对角空间如果没有对角空间的清晰存在,周长空间的体验将变得冗长;而倘若没有周长空间的体验,能被一眼望穿的小空间便显得乏味。测量-周长空间、对角空间巴塞罗那馆内部分隔出了大小不一的空间,每个空间都可以被看作是由更次一级的一个相对宽阔的空间以及一条窄长的空间拼合而成。较宽大的空间适宜滞留、安排活动,较窄长的适宜方向明确的运动。切分-限定空间切分-限定空间次一级的空间至少在两面布置了墙体,并至少有一个角部的围合是连续的。切分-围墙切分-围墙入口-减法入口-减法入口都是以减法方式出现在所属空间的角部,并且全部都是平行于长边布置。和加法方式产生的入口相比,它们更谦和,更强调外部空间的完形。入口-进入方式通过垂直面的穿插,制造出两种进入流程:一种是沿长边步入,另一种是从短边切进。入口-进入方式流线流线流线流线流线比例在巴塞罗那德国馆的平面中,可以发现一些反复出现的具有整数比例的基本形状。例如方形、黄金分割比矩形、1:2矩形以及1:3矩形等等。在水平平面,如水池、屋顶的定位上,很多都能用这些比例为整数的形状加以解释。相比之下垂直墙体的定位则相对复杂与自由。比例-1:1矩形比例-黄金分割比矩形比例-1:3矩形比例-1:4矩形网格地面石材铺装约为1.10米×1.10米玛瑙石2.35米×1.55米灰华岩1.10米×1.10米1.10米×2.20米玻璃3.30米×1.10米3.30米×3.30米3.30米×4.05米定位-室内光井由于墙面未与地面铺装对齐的滑移趋势,可以通过光井与两侧柱网的关系以及夹在其中两片墙与铺装的偏移距离,判断出光井与柱网共同支配了整个建筑主要空间的定位。色彩台阶台阶在一开始,台阶呈现为一个掏空的量,在基座的边缘仍存在一级踏步。之后它慢慢演变为两个平行的相对移动的基座平面之间的连接体。在这个演化过程中,台阶的起始踏步较后续踏步更为突出,盖在基座端部。这样可以使访问者更清楚地看到台阶,行为可以有着更自然和缓的转折。而这一注重功能的想法最终让位于空间更为优先的意图。台阶基座早期方案一早期方案二早期方案三最终使用方案早期方案一早期方案二早期方案三使用方案基座基座另一个变化在于正面边缘,后来出现了两条平行的石带,它们分离了垂直墙体与基座,也暗示了进入过程中本所不断穿过的垂直面,只不过和原先馆前巨大的爱奥尼克柱列相比,显得更加隐晦与抽象。基座雕塑格里格-科尔贝(GeorgKolbe)黎明(Sunrise/Dawn)水池家具结构巴塞罗那德国馆首先是钢结构的。基础部分,在砌体沟槽中灌入混凝土并在沟槽之间架设组合钢梁,随后又在钢梁之间采用一种源自当地的加泰罗尼亚拱,再在拱与钢梁形成的剩余部分浇灌灰浆和水泥,使之表面平整。这是一个由钢梁组成的网络形框架,通过钢柱顶部的八角形钢板与柱子铆接在一起。为了支撑7米的跨度和3米的悬挑,又在钢梁与柱子的连接处使用了一段附加钢梁。屋面采用轻型板材和防水油毡等轻型材料。屋顶边缘部位的厚度被刻意减薄,为的是使整个屋面看上去更加轻薄。八根独立钢柱支撑着一片薄薄的屋顶,独立的板片墙体完全没有称重作用。由24个构件组合而成的巴塞罗那柱没有柱础也没有柱头。它表面上包裹的镀铬钢皮处理进一步强化了“建造”与“建筑”的两分关系。对称性“材料的非对称创造了视觉的对称,自然光线反射到顶棚上,看上去有一种天空的感觉,空间四五在无边际的扩展。”——罗宾-埃文斯RobinEvans《密斯-凡-德-罗似是而非的对称》由于没有足够的时间寻找合适的材料,密斯寻找到了一块条纹理石的石带。密斯曾说“这个石带的尺寸就那么大,既然我只能用这条条纹石带,我就把巴塞罗那展览馆的高度设计成为这条条纹石带宽度的两倍。”巴塞罗那德国馆的净高为312cm。整个展馆只有这面条纹石墙是分成上下两个,其他的都是分为三份。
本文标题:密斯与巴塞罗那馆a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787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