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古今中外名人迈克尔·法拉第1791年9月22日生于萨里郡纽因顿一个贫苦铁匠家庭,仅上过小学。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也是著名的自学成才的科学家。1824年1月当选皇家学会会员,1825年2月任皇家研究所实验室主任,1833—1862任皇家研究所化学教授。1846年荣获伦福德奖章和皇家勋章。1867年8月25日逝世。迈克尔·法拉第是英国著名化学家戴维的学生和助手,他的发现奠定了电磁学的基础,是麦克思韦的先导。1831年,他作出了关于电力场的关键性突破,永远改变了人类文明。1831年10月17日,法拉第首次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在电磁学方面做出了伟大贡献。法拉第的一生是伟大的法拉第其人又是平凡的,他非常热心科学普及工作,在他任皇家研究所实验室主任后不久,即发起举行星期五晚间讨论会和圣诞节少年科学讲座。他在100多次星期五晚间讨论会上作过讲演,在圣诞节少年科学讲座上讲演达十九年之久.他的科普讲座深入浅出,并配以丰富的演示实验,深受欢迎。法拉第还热心公众事业,长期为英国许多公司机构服务.他为人质朴、不善交际、不图名利、喜欢帮助亲友.为了专心从事科学研究,他放弃了一切有丰厚报酬的商业性工作.他在1857年谢绝了皇家学会拟选他为会长的提名,他甘愿以平民的身份实现献身科学的诺言,终身在皇家学院实验室工作一辈子,当一个平凡的迈克尔·法拉第。1867年8月25日,平民迈克尔·法拉第在书房安详地离开了人世。一代科学巨星,在谱写完他不平凡的人生,给人类留下无价的宝藏以后与世长辞。法拉第的贡献惠及每个人,把人类文明提高到空前高度,把文明进程提前几十几百年,不能用金钱衡量其伟绩,如果硬用金钱衡量的话,有人说过超过全球股票价值,比他名气大的人还有:如牛顿如爱因斯坦们,但就对人类直接贡献来说,最大应属于法拉第以及发明青霉素的弗莱明,没有人能同太阳比光辉,设立太阳节也不行,但是法拉第确实给人类带来光明动力。铭记先人才会进步,也许对人类贡献最大的是科学家,不是政客,500年后政客都会淡出的,而法拉第们是不朽的。法拉第也是最先提出电场概念和电场线概念的。1、一旦科学插上幻想的翅膀,它就能赢得胜利。2、拼命去争取成功,但不要期望一定成功。3、希望你们年青的一代,也能像蜡烛为人照明那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忠诚而忠踏实地为人类伟大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4、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5、我不能说我不珍惜荣誉,并且我承认它很有价值,不过我却从来到为追求这些荣誉而工作。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奠基者,二十世纪两大最重要的物理学家之一。他于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母均为犹太人),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在伯尔尼专利局任职,在苏黎世联理工学院担任大学教授。1913年返德国,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和柏林洪堡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皇家科学院院士。1933年爱因斯坦在英国期间,被格拉斯哥大学授予荣誉法学博士学位。因为受到纳粹政权的迫害,脱离德国到美国,担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教授,从事理论物理研究工作,1955年4月18日,病逝于普林斯顿。他发表了关于光量子说、分子大小测定法、布朗运动理论和狭义相对论这四篇重要论文。1921年,爱因斯坦因为“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这一成就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16年在辐射量子方面提出引力波理论,1917年又开创了现代宇宙学。爱因斯坦常常被称为一个孤独的人。数学想象的领域有助于把精神从纷繁的俗物中解脱出来,就这个意义而言,我认为他确实是一个孤独的人。他的哲学可以叫做一种超验的唯物论,这种哲学达到了形而上学的前沿,那里可以完全割断对自我世界的纠缠。对我来说,科学和艺术都是我们天性的表现,它们高出我们的生物学需要之上而具有终极价值。人物简介在过去的100年中,世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其原因并不在于政治,也不在于经济,而在于科学技术——直接源于先进的基础科学研究的科学技术。没有别的科学家能比爱因斯坦更代表这种科学的先进性。爱因斯坦的理论,最初受到许多人的反对,就连当时一些著名物理学家也对这位年青人的论文表示怀疑。然而,随着科学的发展,大量的科学实验证明爱因斯坦的理论是正确的,爱因斯坦才一跃而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成为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1、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2、逻辑会把你从A带到B,想象力能带你去任何地方。3、从观察和理解中获得乐趣是大自然赐予的最美好的礼物。4、试着不去做一个成功的人,而去做一个有价值的人。5、如果你不能把它简单地解释出来,那说明你还没有很好的理解它。6、当答案很简单时,是上帝在回答。7、有一个问题常常把我搞迷糊:究竟是我疯了还是别人疯了?8、这件事不奇怪吗——我写的书从不畅销,但我却是个如此有名家伙?玛丽·居里玛丽·居里(1867~1934),原名玛丽·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通常称为居里夫人,原籍波兰,是法国著名女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1867年11月7日生于波兰首都华沙,1891年随姐姐布洛尼斯拉娃至巴黎读书。在巴黎取得学位并从事科学研究,是巴黎和华沙“居里研究所”的创始人。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1911年居里夫人又因发现钋和镭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2],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玛丽·居里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以及于12月21日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居里夫人是成功女性的先驱,她的典范激励了很多人。但居里夫人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1934年7月3日因恶性白血病逝世,她的丈夫在1906年4月19日这个雨天在街上被马车撞倒后当场死亡。1898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可勒(AntoineHenriBecquerel)发现含铀矿物能放射出一种神秘射线,但未能揭示出这种射线的奥秘。玛丽和她的丈夫彼埃尔·居里(Pierrecurie)共同承担了研究这种射线的工作。他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对沥青铀矿进行分离和分析,终于在1898年7月和12月先后发现两种新元素。为了纪念她的祖国波兰,她将一种元素命名为钋(polonium),另一种元素命名为镭(Radium),意思是“赋予放射性的物质”。为了制得纯净的镭化合物,居里夫人又历时四(MarieCuI7e,1867--1934)载,从数以吨计的沥青铀矿的矿渣中提炼出1O0mg氯化镭,并初步测量出镭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5。这个简单的数字中凝聚着居里夫妇的心血和汗水。1903年6月,居里夫人以《放射性物质的研究》作为博士答辩论文获得巴黎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11月,居里夫妇被英国皇家学会授予戴维金质奖章。12月,他们又与贝可勒尔共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06年,彼埃尔·居里遭车祸去世。这一沉重的打击并没有使她放弃执著的追求,她强忍悲痛加倍努力地去完成他们挚爱的科学事业。她在巴黎大学将丈夫所开的讲座继续下去,成为该校第一位女教授。1910年,她的名著《论放射性》一书出版。同牟,她与别人合作分析纯金属镭,并测出它的性质。她还测定了氧及其他元素的半衰期,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放射性的重要论著。鉴于上述重大成就,1911年她叉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伟大科学家。1、弱者坐待时机,强者制造时机。2、在成名的道路上,流的不是汗水而是鲜血,他们的名字不是用笔而是用生命写成的。3、我以为人们在每一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有用的生活。我们应该不虚度一生,应该能够说,“我们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事”,人们只能要求我们如此,而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一点快乐。4、如果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正直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诚实不自欺的思想而行,一定能臻于至美至善的境地。5、我们每天都愉快地过着生活,不要等到日子过去了才找出它们的可爱之点,也不要把所有特别合意的希望都放在未来。6、生活中没有什么可怕的东西,只有需要理解的东西。艾萨克.牛顿(1643年(格里历)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定律》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他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为太阳中心说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并推动了科学革命。在力学上,牛顿阐明了动量和角动量守恒的原理。在光学上,他发明了反射望远镜,并基于对三棱镜将白光发散成可见光谱的观察,发展出了颜色理论。他还系统地表述了冷却定律,并研究了音速。在数学上,牛顿与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分享了发展出微积分学的荣誉。他也证明了广义二项式定理,提出了“牛顿法”以趋近函数的零点,并为幂级数的研究作出了贡献。牛顿1661年入英国剑桥大学圣三一学院,1665年获文学士学位。随后两年在家乡躲避瘟疫。这两年里,他制定了一生大多数重要科学创造的蓝图。1667年回剑桥后当选为圣三一学院院委,次年获硕士学位。1669年任卢卡斯教授直到1701年。1696年任皇家造币厂监督,并移居伦敦。1703年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1706年受女王安娜封爵。他晚年潜心于自然哲学与神学。牛顿在科学上最卓越的贡献是创建了微积分和经典力学。1、如果说我所看的比笛卡尔更远一点,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牛顿(英国)2、无知识的热心,犹如在黑暗中远征。---牛顿(英国)3、你该将名誉作为你最高人格的标志。---牛顿(英国)4、我的成就,当归功于精微的思索。---牛顿(英国)5、你若想获得知识,你该下苦功;你若想获得食物,你该下苦功;你若想得到快乐,你也该下苦功,因为辛苦是获得一切的定律。---牛顿(英国)
本文标题:科学名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799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