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一个人的遭遇》课件
导入语•我们每位同学从小都看过不少战争片,“战争”一词虽说距我们很遥远,但却并不陌生。•请同学们说说你们所理解的“战争”?总结•我们对战争的关注往往是注重它的精彩、激烈,惊心动魄的场面,战争的发动者、参战者的正义性与非正义,以及双方针锋相对的较量,战争的结果等等。学过这一单元之后,也许我们会对“战争”有更全面的认识。一个人的遭遇【苏联】肖洛霍夫成功逃亡妻女炸死找到儿子儿子牺牲领养孤儿出了车祸激动极了喜气洋洋穿心悲痛埋葬欢乐轻松变软索科洛夫的遭遇及情感变化?悲愁的心悲“喜”人生!受伤被俘失去了儿子后,“我没有哭,我的眼泪在心里干枯了”(P36§10)遇到凡尼亚后,“我的热泪怎么也忍不住了”(P37§16)“可是夜里醒来,整个枕头总是给泪水浸透了……”(P40§27),“能及时的转过脸去”,不要让孩子看到脸颊上滚动着的“吝啬而伤心的男人的眼泪”(P41)失去了儿子后,“我没有哭,我的眼泪在心里干枯了”,这是为什么?(P36§10)(1)经历了太多的苦难遭遇。→受伤被俘(受尽折磨)→妻女炸死(穿心的痛)→儿子牺牲(埋葬欢乐)(2)希望和梦想的破灭!遇到凡尼亚后,“我的热泪怎么也忍不住了”,这又是为什么?(P37§16)同情孩子,身世凄惨;同病相怜,遭遇类似;……[苏联]德•勃拉果依的评论:两个各自流浪的、“孤苦伶仃的”、失去了一切的人,彼此在对方身上赢得了他们融为一体的共同命运,互相确定了对方在生活中应有的地位。因为不单是这男人使得这个孩子确实像个孩子那样生活下去,而且这孩子也可以使这男人“刚强起来”——永远有信心、永远是一个男子汉。“夜里醒来,整个枕头总是给泪水浸透了”,这泪水有什么含义?(P40§27)追悔(梦境,分别时推了妻子一把);担忧(死去吓坏儿子,孩子的将来);坚强(白天不当着孩子流泪)……历尽苦难而坚忍不拔索科洛夫受尽摧残而心地善良奥斯威辛集中营是德国纳粹在二战期间修建的一千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由于有上百万人在这里被杀害,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1944年,这里每天要焚烧约6000具尸体。纳粹德国贝尔森集中营,建立于1943年,1945年获解放。在集中营存在的短短两年间,纳粹在此采用机枪扫射、毒气、鞭笞、警犬噬咬等手段,共杀害了约7万名被关押者,平均每天约100人。《安妮日记》的作者安妮·弗兰克就死在这里。图为1945年4月,贝尔森集中营里的女性囚徒准备埋葬死难者的尸体。尸骨遍地的集中营德国法西斯对苏联的侵略,给苏联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青年被法西斯枪杀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兵临列宁格勒城下,开始了长达900天的围困。城内饿死近70万人。在1964年以前的5164年里,世界上共发生战争14513次,使36.4亿人丧生。而二战更是使人类蒙受空前灾难。战火蔓延到全世界,有56个国家参战。在抗击德意日法西斯的战争中,双方动用军事力量9000万人,其中苏联2200万人。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其中苏联伤亡约3000万人,中国伤亡约3500万人。死亡者达5500万人,是历次战争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其中苏联死亡2700万人,死亡者中有一半是无辜的平民。★苏联人以平均每个家庭牺牲一个人的代价赢得了反法西斯卫国战争的胜利。这已不只是一个人在战争中的遭遇,而是一个民族在战争中的遭遇,是全人类在战争中的遭遇。索科洛夫的泪水浓缩了民族的苦难,他是战争中千千万万个普通人的代表,是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形象,是活我们身边的一位“熟悉的陌生人”。小说的结尾说,“能及时的转过脸去”,不能让孩子看到脸颊上滚动着的“吝啬而伤心的男人的眼泪”,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P41)“战争归来抱孤儿”一幕感人至深,没有血淋淋的战场,没有普天同庆的凯旋,但带给读者的是几多心酸几多欣慰。战争摧毁不了坚韧战争泯灭不了善良凡尼亚是孤儿,他或许还不明白发生着的一切,包括战争和苦难、同情和怜悯,但孩子越是天真,就越发显出战争的罪恶和残酷。不让孩子看到流泪,这是有良知的人不想让孩子承受战争之苦,是为了呵护孩子的心灵,这是成人对孩子的一份责任。看看当今的世界,仍然有地方战火纷飞,仍然有人在流血牺牲,仍然有人还在参拜二战中的战犯。为了索科洛夫们的遭遇不再重演,为了凡尼亚们不再成为孤儿,为了爱好和平的人不再为战争而流泪,让我们珍惜和平,一起为和平而祈祷吧!主题的升华布置作业1.完成《语文课课通》相关练习。2.学习本文的“细节描写”手法,注意在写作中恰当运用。
本文标题:《一个人的遭遇》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809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