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辽宁省盘锦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
辽宁省盘锦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憔悴.(cuì)仄.歪(zhè)踌.躇(chóu)戛.然而止(gá)B.静谧.(mì)滑稽.(jī)污涩.(sè)惟妙惟肖.(xiào)C.绮.丽(qí)妖娆.(ráo)潜.行(qiǎn)迥.乎不同(jiōng)D.抽搐.(chù)胚.芽(péi)档.案(dǎng)惹.人注目(rě)1.【答案】B【解析】A.仄zè,戛jiá;C.绮qǐ,潜qián;D.胚pēi,档dàng。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周道如砥略胜一畴长嘘短叹寻章摘句B.怒不可遏巧妙绝纶人情练达相得溢彰C.人迹罕至来势汹汹众目睽睽尽态极妍D.断壁残垣粗制乱造合辙押韵味同嚼腊2.【答案】C【解析】A.畴→筹,嘘→吁;B.纶→伦,溢→益;D.乱→滥,腊→蜡。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做事如果掌握了科学的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B.闻一多先生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是令人敬佩的。C.盘锦市园林管理部门因地制宜....,在街角路边栽种了不同品种的花草树木。D.十月的香山景色怡人,游人如织,不绝如缕....。3.【答案】D【解析】“不绝如缕”一般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用在这里修饰“游人如织”,不恰当。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通过“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以来,使我市城市环境有了很大改变。B.C919首飞成功,是我国商用大飞机走向成功的一小步,更是我国工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一大步。C.近年来,我省各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D.转基因大米富含维生素A,可以有效增强发展中国家人民营养不良的现状。4.【答案】B【解析】A.成分残缺,没有主语,可删掉“通过”或“使”,保留其中一个即可。B.语序不当,逻辑上应是先“建立”后“完善”,所以要把句中的“完善”和“建立”交换位置。D.搭配不当,前面的“增强”与后面的“现状”不能搭配,可把“增强”改为“改善”5.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即将挥手告别。我会把思念写在夏夜的繁星上,让它闪耀在你的天空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会把思念写在小河的浪花上,让它流淌在你的心田里。5.【答案】示例:我会把思念写在蝴蝶的翅膀上,让它飞舞在你的梦境里【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由题干第二句可知,第一个分句中的“夏夜”“繁星”“闪耀”“天空”分别对应第三个分句中的“小河”“浪花”“流淌”“心田”,其他字前后没有变化。明确了这一点,对第二分句进行仿写时,做到句式相同、词性相对、字数相等即可。6.综合性学习。(2分)材料一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生产国和消费国,但旧手机回收率不足2%,很多人家里都有一堆废旧手机。电子产品如果散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大量手机被闲置也是对其经济价值的浪费。材料二一部智能手机制作过程中加入的挥发性溶剂含有铅、铬、水银等金属,如果随意抛弃,重金属会进入土壤和地下水,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而手机的锂电池都有寿命,放置太久就有发生火灾的危险。材料三“我的手机上有银行账户、密码等个人信息,就算都删了,估计黑客还是能通过技术恢复。”家住盘锦市兴隆台区的王先生感慨,“我可不想为了几百块钱把手机卖给街边收手机的,谁知道他们会不会泄露信息?太冒险了,还是放在家里吧!”阅读上述三则材料,请为废旧手机的回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至少写出两条)(2分)6.【答案】①建议主管部门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②建立规范有序的废旧手机回收体系;③加大对手机用户隐私的保护力度;④宣传回收废旧手机的益处。(答出两条,意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对信息的提取和概括能力。解答时,先要阅读材料,抓住关键字眼,提取或概括材料表达的主要信息,然后据此提出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7.下面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水浒》塑造了粗中有细、豁达命理的鲁智深,头脑简单、直爽率真的李逵,崇尚忠义、有恩必报、有仇必复的武松等一大批鲜活的人物形象。B.《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作者在《二十四孝图》一文中以“无论忤逆,无论孝顺,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听故事也不喜欢是谣言”这出于人性和人情的儿童心理,批判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孝道。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苏联作家尼克拉·奥斯特洛夫斯基,该小说出版后,他又忍着病痛完成了另一部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的创作。D.《革命烈士诗抄》表现了革命烈士视死如归的革命气节和坚定的共产党信念,诗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表现了革命志士夏明翰大无畏的革命精神。7.【答案】C【解析】作者并没有完成《暴风雨所诞生的》的创作。8.古诗文填空。(15分)(1)关关雎鸠,____________。(诗经·关雎)(2)子曰:“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3)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4)____________,寒光赵铁衣。(木兰诗)(5)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6)乱花渐入迷人眼,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7)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8)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杜甫《春望》)(8)____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0)出污泥而不染,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1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12)《岳阳楼记》中抒发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语句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与李白的《行路难》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有异趣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答案】(1)在河之洲(2)匹夫不可夺志也(3)秋风萧瑟(4)朔气传金柝(5)无为在歧路(6)浅草才能没马蹄(7)化作春泥更护花(8)浑欲不胜簪(9)夕阳西下(10)濯清涟而不妖(11)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1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解析】(1)—(11)属于记忆型默写,侧重考查对古诗文记牢、记准,默写时不写错字、别字,不添字、漏字,衡量着考生平时的记忆基本功。(12)—(13)属于理解型默写,是在记忆型默写基础上的一个小爬坡,这类默写的特点是偏重考查名句,所写诗句的意旨一般较深刻,情感较强烈。二、阅读(满分60分)(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回答9—11题。(10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节选自《战国策·齐策一》)【乙】时秦昭王①与楚婚,欲与怀王②会。怀王欲.行,屈平③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④。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节选自《二十四史·屈原贾生列传》)【注】①秦昭王:嬴稷。公元前306年至公元前251年在位。②怀王:熊槐。公元前328年至公元前299年在位。③屈平:屈原。④内(nà):通“纳”。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1)臣之妻私臣私:_______(2)闻寡人之耳者闻:_______(3)怀王欲行欲:_______(4)秦伏兵绝.其后绝:_______9.【答案】(1)偏爱(2)使……听到(3)想,想要(4)断,断绝【解析】(1)句“私”是一个古今异义词;(2)句“闻”是动词的使动用法;(3)句“欲”和(4)句“绝”难度不大,教材中相同意思的例子不少,如“欲穷其林”(《桃花源记》)、“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地维绝(《共工头触不周山》)。解答这类题,考生要立足课本,举一反三,灵活加以运用。10.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2)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10.【答案】(1)所有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大臣、官吏、百姓,可以得到上等奖赏。(2)秦国是像虎狼一样凶暴的国家,是不能信任的,不如不去。【解析】翻译时,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译句的前后贯通。本题中,还要译准关键词“面刺”“过”“上”“虎狼”“信”“毋”。11.甲、乙两文都写到了规劝君王,齐威王采纳邹忌的劝谏取得外交成效的语句是_________,怀王不听取屈原的建议而导致悲惨结局的语句是_________。(请用原文回答)(2分)11.【答案】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回答时,既要整体理解甲、乙两文的主要内容,还要扣住题干关键提示点“外交成效”和“悲惨结局”来回答。附乙文参考译文:当时秦昭王与楚国通婚,希望与楚怀王见面,楚怀王想要去,屈原说:“秦国是像虎狼一样凶暴的国家,是不能信任的,不如不去。”楚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说楚怀王前去:“为什么要断绝秦王的欢心呢!”楚怀王最终去了。一进入武关,秦国埋伏的军队就断了他的后路,因而扣留了楚怀王,来要求割让土地。楚怀王很生气,不肯答应。楚怀王逃跑到了赵国,赵国不肯接纳。楚怀王又返回到了秦国,最后竟然死在秦国,遗体才得以送回楚国安葬。(二)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2—18题。(20分)心远地自偏①喧闹的菜市场中,充斥于耳的是菜贩的叫卖声、家禽的啼叫声,挤挤蹭蹭的是来来往往运送菜蔬的商贩、挎着菜篮且走且看的主妇们……而他,一名年轻的菜农,却在一堆蔬菜前,在一片喧闹中,埋着头安静地看着摊开于膝头的一本厚厚的书,只有在有人跟他买菜时,他才会走出书外,招呼顾客。②看他一张黝黑的面庞、一副结实的肩膀,一双粗糙的大手就知道他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若是硬要找出他的与众不同之处,便是他那身整洁的衣裳——为他增添了几分读书人的气息。他专注地盯着膝上的书,有如圣徒阅读《圣经》,双唇翕动,似在默诵。我俯身看了看书名:嗬,《陶渊明集》?!你一位菜农,不看致富指南,不看通俗小说,竟然看古诗文?是精神出了问题,还是在虚伪扮酷?③一连几天,我的脑海里不断地浮现出他在菜摊前埋头读书的情景,每次心底都会生出几分嘲笑,给他贴上“虚伪”的标签。④直到我们又一次相遇——⑤那天,我散步经过公园的广场。广场上一片喧闹,广场舞的常客在挥霍着他们剩余的精力。这时,我在广场边看到了一个很不协调的身影:他一手拎着一只水桶,一手提着拖把,正走向广场一角的一小块空地——巧了,原来又是那个“虚伪”的人!他又要干什么?⑥我很好奇,只见他放下沉重的水桶,沾湿了拖把,水淋淋地拎出,地上留下了一摊水渍。我走上前,只见他单手握住拖把,娴熟地挥动起来,拖把在地面上嗖嗖..游走,干热的地面上留下了一行龙飞凤舞的水痕。只见“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几行大字个个遒劲有力,恢宏大气。我这才明白,原来他在练字呀!在这样的地方欣赏到这样的“墨宝”,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⑦回到家,我依然心境难平。我愧疚地收起了那枚“虚伪”的标签,找出一份我珍藏已久的西安碑林拓本,准备明天送给他——就算是表达我的歉意与敬意。⑧第二天,我去了菜市场。菜场如一如往日地喧闹,他也一如往日,自顾自地默读着。旁边的摊主有玩手机的,有拉家常的,有东张西望的……他则如一泓清泉,静静地流淌在山林深处。难得
本文标题:辽宁省盘锦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825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