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梁预制施工工艺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梁预制施工工艺工艺说明:1、制梁台座及模板工程⑴模板制作及要求底模:底模为三层结构,下层浆砌片石30cm厚,修建于经压实的路基或经压实的场地上;中层采用厚度为30cm的C40钢筋混凝土,上层为厚10cm的细石混凝土。底模的上表层用水磨石机磨光,作为底模与梁底的接触面。底模呈“凸”形结构,在表层下部设预留孔,作为侧模的对拉螺栓的通道,表层侧面与侧向模板间设空心橡胶止浆条。为避免张拉主梁时,梁端底部产生裂缝的发生,在底模两端各80cm范围内,铺垫4mm厚四氟聚氯乙烯板,顶面与底模顶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张拉起拱时,梁端可在四氟板上滑行。侧模:侧模用型钢及钢板焊成,以梁横隔板为界,每侧可分成六段。底部用螺栓通过底座将左右两边的侧模紧固,上部根据需要设置穿心螺栓紧固。侧面设置可调支腿,底部用型钢做成向外倾斜的坡角,松开螺栓和可调支腿,钢模板就会因自重作用而自动脱模。侧模配置附着式振动器,以保证梁体混凝土能够浇筑密实。单元模扇面板用5mm钢板模压成型,水平肋和竖肋采用8号槽钢,竖向加劲肋采用∠50×50×5制成,支架为12号槽钢。端模:端模也用钢板制作。端模上的预应力钢绞线束的孔洞位置一定要精确,要符合规范要求。所有的钢模板制作拟请有资质等级的钢构件厂加工制造,各种尺寸一定要符合规范的要求。⑵立、拆模板立模顺序为:涂脱模剂→贴接缝止浆橡胶条→安侧模→安端模。利用龙门吊立拆模板,立模时按底模已打出的梁轮廓线、隔板位置线,先安装侧模,再安装端模,对正立好,板缝用薄海绵条压紧以防漏浆。立模后要对板缝、连接上拉杆、下楔块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安装振捣器进行混凝土施工。梁体混凝土灌注完毕后4~6h即可拆除固定支撑架、拉杆、楔块,待混凝土强度达设计强度70%时可全部拆除。拆模时,先将所拆模扇与龙门吊钩挂好,然后在侧模顶两竖带间用1~2台螺旋千斤顶施顶,下部可采用手拉葫芦拆模。立模时注意:①模板要洁净,要均匀喷涂腊质含量较高的脱模剂。②立模前,在台座上准确标出梁的横隔位置。③模板接缝要严密平顺。④立模后,要严格检查模板的平直度与垂直度。⑤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模板的完好状态,认真进行维修保养工作。2、钢筋工程⑴钢筋骨架的制作及安装钢筋调直、连接、切断、弯曲均采用机械加工,加工好的半成品分类挂牌堆放。钢筋的加工在钢筋加工棚内进行。所有的钢筋在加工之前,必须清污、调直。下料、弯制要准确。钢筋骨架绑扎成型在相应的台座上进行。绑扎前在台座底模顶面标出主筋、箍筋、横隔板、变截面位置及骨架长度。钢筋绑扎完毕核对无误,即可进入下道工序。⑵在绑扎钢筋骨架时,应按设计位置绑好波纹管的定位片,钢筋骨架定位后,再穿上经检查合格的波纹管并要绑扎牢固,保证在浇筑混凝土时波纹管不会坍塌或上浮,波纹管接头要严格密封,防止灰浆渗入波纹管中。若钢筋与波纹管发生碰撞,应保证管道位置不变而适当挪动钢筋位置。⑶钢筋保护层使用预制高强度砂浆垫块。3、制孔用钢带现场制作Φ65mm波纹管,安装时用定位网控制波纹管位置不超出设计位置2mm,间距1.0m,定位网用Φ10钢筋弯制。为防止管道产生死弯,在波纹管外侧捆绑一根Φ10钢筋作为导向钢筋。波纹管接头套紧,并胶带缠好,以防漏浆。4、梁体混凝土浇筑⑴混凝土在拌和站集中拌和,水平运输采用混凝土搅拌输送车运送,运输道路要平整,垂直运输采用龙门吊入模。浇筑混凝土采用水平分层,按先底板、再腹板、最后顶板的施工顺序浇筑混凝土。⑵在搅拌混凝土时,控制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2cm。梁端2m范围内及锚下混凝土局部应力大、钢筋密,要求早期强度高,因而混凝土最大粒径不得大于1.5cm,特别是锚下混凝土,应充分振捣,严格控制其质量。浇筑上层混凝土必须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覆盖,以保证接缝处混凝土的良好接合。⑶梁体的混凝土振捣以附着式的振捣为主,插入式振捣器为辅,主要采用侧振工艺。①梁体两侧的附着式振动器交按梅花型布置,水平间距1.0m。避免振动力互相抵消;附着式振动器要集中控制,浇筑什么部位振什么部位,严禁空振模板;附着式振动器与侧模振动架要密贴,以便混凝土最大限度地吸收振动力。②浇注上翼板混凝土时,振捣以插入式振动器为主,平板振动器将混凝土面整平。振动器的振动为间断式,混凝土不再下沉,无气泡上升,表面平坦并有薄层水泥浆出现。在捣固时注意不要振到预留孔道及底模表面。⑷混凝土施工时要注意如下事项:①浇筑前,要对所有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并对模板和钢筋及预埋件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②混凝土浇筑时,下料要均匀、连续,不要集中猛投而产生混凝土的阻塞。分段浇筑时,在混凝土尚未到达的区段内,禁止开动该区段的附着式振捣器,以免空模振捣而导致模板变形。③施工中随时检查模板、钢筋及各种预埋件的位置和稳固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④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随时检查混凝土的塌落度和干硬性,严格控制水灰比,不得随意增加用水量,前后台密切配合,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⑤每片梁除留足标准养护试件外,还应制作随梁同条件养护的试件3组,作为拆模、移梁等工序的强度控制依据。⑥认真填写混凝土浇筑施工原始记录。⑸梁体混凝土的养护梁体混凝土灌注完毕后,待表面收水并硬化后对混凝土进行养生。在混凝土表面进行覆盖草袋洒水养生,覆盖时不得对混凝土产生不良的外观和污染。在养生期内保持混凝土的湿润。5、清孔、穿束⑴用高压水进行清孔,再用高压风吹净波纹管内的存水,必要时用钢制梭形器清孔,若有灰浆进入一定要反复细致地清孔,并将杂物全部清孔出去。穿束时先把几根钢绞线的头部焊在一起由一端穿入,必要时可在钢绞线束头部焊上一个钢筋的小环,由另端穿入的高强钢丝拉过去。⑵预应力钢绞线束的制备要按规范要求进行。对所用钢绞线应先进行检查,保证其无锈蚀、无硬伤。钢绞线下料时应先在切口两侧各5cm用细铅线绑扎紧以防散开。⑶钢绞线的下料严格按照“设计长度+工作长度=所需长度”的原则,用切断机或砂轮锯切割,绑扎成束,进行编号挂牌堆放。6、后张法预应力施工⑴张拉设备的选择根据设计采用柳州建筑机械总厂生产的OVM系列穿心式千斤顶YCW-100、YCW-150型各6套,配ZB4-500电动油泵。锚具采用型号为OVM15-5、15-6、15-7、15-8、15-9群锚体系。⑵张拉准备张拉前做好张拉设备的配套校检与标定。计算出与张拉吨位相应的油压表读数和钢绞线伸长量,确定张拉顺序。画出油压表的读数和实际拉力的标定曲线,确定预应力束中应力值和油压读数间的直接关系。⑶张拉工艺张拉时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5%。张拉时采取两端张拉工艺,按设计要求的顺序依次张拉,注意缓慢均匀,按0→初应力(一般为张拉力10%~25%)(持荷两分钟)→100%控制应力→锚固的程序张拉。具体张拉程序如下:①先将钢铰线束略微予以张拉,以消除其松弛状态,并检查孔道轴线、锚具和千斤顶是否在一条直线上,注意钢绞线束中每根钢铰线受力均匀。②当钢绞线束初始应力达到张拉控制应力的10%~25%时,此时应将千斤顶充分固定。在把松弛的钢绞线拉紧以后,在两端精确地标以记号。③张拉时,滑丝、断丝数量符合规范要求。超过限制数时,应进行更换,如不能更换时,可提高其它束的控制张拉力,作为补偿,但最大张拉力不得超过千斤顶额定能力,也不得超过钢绞线的标准强度的80%。④张拉力和延伸量的读数应在张拉过程中分阶段读出。张拉后,应测定预应力筋的回缩量。⑤为使拉力控制准确,采用仪表读数与伸长值双控制,根据应力与伸长的比例关系,实测的伸长量与计算的伸长量之差在±6%以。7、孔道压浆与封锚⑴孔道压浆前的准备工作①割切锚外钢绞线束,预应力钢绞束切割后的余留长度不超过2cm.②锚具外面的预应力筋间隙应用环氧树脂胶浆填塞,以免冒浆而损失灌浆压力。③冲洗孔道压力水冲洗孔道,最后用压缩空气排除孔内积水,但要保持孔道润湿,而使水泥浆与孔壁的结合良好。⑵孔道压浆①压浆顺序自下而上,并应将其中一个断面的孔道一次作业中压完,以免孔道漏浆堵塞邻近孔道,如集中孔道无法一次压完时,将相邻未压浆孔道用压力水冲洗,使继续压浆时通畅无阻。②每个压浆锚塞进、出浆口均应安装一节带阀门的短管,以备压注完毕时封闭,保持孔道中的水泥浆在有压力的状态下凝结。③压浆采用活塞式压浆泵,不得使用压缩空气。压浆的压力以保证入孔内的水泥浆密实为准,开始压力要小,逐步增加。为了保证质量,拟采用二次压浆的方法,第一次压浆30分钟,再由另一端反向压浆,保持为0.6MPa~0.7MPa。每个孔道压浆至最大压力后,应有一定的稳定时间。压浆应达到孔道另一端饱满和出浆,并达到排气孔排出与规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浆为止。④为检查孔道内水泥浆的实际密度,压浆后应从检查孔抽查压浆的密实情况,如有不实及时处理和纠正。要在拌制水泥浆同时,制作标准试块,经与构件同等条件养护到20MPa后可撤消养护,方可进行移运和吊装。⑶封锚对于先简支后连续构造的桥梁,根据设计要求:一联中跨主梁两端均不封锚;一联的中跨伸缩缝端封锚,另一端不封锚,不封锚时应采取防止锈蚀的措施;一般简支构造的桥梁均予封锚。封锚按如下进行施工:①孔道压浆完毕后立即将梁端水泥浆冲洗干净,同时清除支承垫板、锚具及端面混凝土的污垢,并将端面混凝土凿毛,以备浇筑封端混凝土。②设置端面钢筋网。为固定钢筋网的位置,可将部分箍筋点焊在支承垫板上。③固定封端模板,以免在浇筑混凝土时模板走动而影响梁长。立模后校核梁体全长,其长度应符合允许偏差的规定。④浇筑封锚混凝土时,要仔细操作并认真振捣,保证锚具处的混凝土密实。8、移梁、存梁移梁和存梁时要注意下列事项;⑴注意梁体的支承点位置。⑵注意在梁滑移过程中支撑好,防止梁体倾覆。⑶注意存梁时要考虑好架梁时对中片、边片的需要顺序,尤其是边片的左右片要配好。9、桥梁架设及安装⑴梁施工完毕后,在支承垫石上分别用墨线弹出支座中心线、梁端线、梁边线,并复测支承垫石标高、跨距无误后,即可开始准备架设安装桥梁。⑵根据地形地貌、梁板数量、既有机具及运输条件等因素确定施工方案。⑶当地势比较陡峻,运输条件困难,梁体无运输条件时,最好就地采用有轨运输方式,现介绍如下:⑷纵移通道:在已施工的两个盖梁间,布置好纵移梁通道,对原地面进行平整后,摆设枕木垛或砼预制块,以扩散地基应力。在其上通过搭设满堂碗扣式脚手架,在顶部的可调托撑中,按计算摆设P43纵向钢轨、再按50cm间距布置再用枕,其上铺设P43纵向移梁钢轨钢轨(轨距762mm),在每个盖梁处,铺设一对比盖梁宽度短20cm的短轨,连通全桥。这样就形成了贯通的纵移梁通道。⑸纵移:纵移梁工艺流程铺设纵移轨道用千斤顶起梁梁体装车梁体拖拉到孔位配置千斤顶准备轨料自制铁盒对已预制的梁采用简易龙门吊(或有轨运输)运输至台尾,使之对应于已铺设的纵移通道,在离梁端1.5m处用前后各2台50t千斤顶先后(绝对不能同时)将梁端顶高,千斤顶一次顶程用完后,立即用槽钢制作的铁合及不同厚度的铁板垫紧梁底,采用铁合或升高千斤顶底座,继续下一顶程,直至可以放进自制的移梁小车为止,将千斤顶缓慢下放,将梁装入前后小车,在对岸采用3t带调速器的单筒慢速卷扬机牵引,牵引绳用Ø16以上纲丝绳固定与小车前轴上,开动卷扬机缓慢拖动梁体前进,在牵引过程中,小车前专门派二人监控小车,若有异常情况,及时用铁栔刹车,每天派专人观察轨道变形的情况,及时维护。⑹横移:横移梁工艺流程小车到达梁体安装的孔跨时,临时在两盖梁上铺设P43横移轨道(轨距应控制在40cm),轨道尽量用3—6m短轨,并在两根轨中间加一根短轨,三根轨接头应错开适当距离,保证可疑抽换,以减少铺设轨道时间。小车到达梁体安装的孔跨时,用千斤顶起高梁体,推出移梁小车,拆出盖梁处的纵向活动短轨,将横移轨道串至梁底以下,依次放上Ø40(长度不段于70cm)圆钢滚筒,自制滑船,然后逐渐下放千斤顶,让梁体放于滑船上,在两个梁端用5t电动葫芦同时牵引梁体,横移梁的安全威胁在梁体安装中是最大的,因此必须排专人统一指挥,派专人观察滚筒和滑船是否偏斜,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处理。梁体到达其所在的位置时,将自制托架安装于梁底,在用千斤顶顶起托架、梁体,抽取滚筒和滑船,
本文标题: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梁预制施工工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834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