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南京晓庄学院-期末考试《管理学》复习资料
QQ:759801314管理学复习第一章管理的概念1、管理的定义管理是对组织有限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2、管理的特性动态性、科学性、艺术性、创造性、经济性2、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组织目标和责任的劝过程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3、管理的本质:筹集资源并有效的配置资源,实现企业的目标。4、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第二章管理的基本问题5、管理的基本问题就是如何在变动的环境中激发人的潜力,将组织的有限资源进行有限配置,以达成组织既定的目标。6、看书P27—P30人性假定,受雇人经济人管理人自我实现人第三章管理理论的发展补充:一、管理的基本原理(必考)1.系统原理2、人本原理3、责任原理4、效益原理二、系统的特征: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层次性整体性环境适应性三、责任原理责任、权限、利益对等。某个人对所承担的工作能否做到完全负责,基本上取决于三个因素:权限、利益、能力。责任原理在管理中主要涉及的方面:组织设计方面:明确分工与明确责任(职责界限清楚,职责内容具体);合理的职位设计与权限委任;考核与控制:奖罚分明、公正、及时。四、管理的常用方法(必考):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教育方法/技术方法五、在今天的工作应该以什么管理理论作为指导?(什么管理理念最重要?)现代管理理论实为一个综合性的管理理论体系,它广泛吸收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把组织看做一个系统,进行多方面的管理,从而有效整合组织资源,达到组织既定目标和完成应负的责任。现代管理科学性的强化,使管理的预见性、综合性和可靠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上适应了战后现代企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五、看有代表性的管理理论书上P43—P50QQ:759801314第四章管理主体管理主体是指管理活动的出发者、执行者,而管理客体则是指管理活动作用的对象。问:如何使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心智模式?答:一、远见卓识1、随时掌握当代最新的管理、科技成果、知识和信息2、系统的思维方式3、奋发向上的价值取向二、健全的心理1、自知与自信2、情感和情绪3、意志和胆识4、宽容和忍耐三、优秀的品质1、勇于开拓2、使命感3、勤奋好学4、乐观热情5、诚实与机敏问:如何培养自己的管理能力?答:作为管理主体应具备各方面的能力核心能力,必要能力,增效能力,但关键是要具备创新能力、转化能力、应变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第五章管理风格领导的一般内容主要包含五个方面:先行、沟通、指导、浇灌和奖惩。问:如何成为成功的领导者?答:要成为成功的领导者需具备以下几点:1、首先要知道领导者的职能可归纳为:维持信息交流、促使个人提供必要的努力、提出和制定目标2、其次知道领导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①塑造组织文化,提升组织凝聚力;②制定略规划,推进组织长远发展;③构造组织核心能力,保持竞争优势;④进行管理创新,提高效率;⑤促进组织学习,率领员工达成组织目标。3、要有自己的领导风格如:领导连续统一理论、管理风格论、权变理论。4、最后,自己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第六章组织体系一、组织的定义:1组织是一个社会实体,2组织有确定的目标,3组织有精心设计的结构和协调的活动性系统,4组织与外部环境相联系。二、组织功能是什么?首先,组织汇聚了人、财、物等资源,通过生产、加工、协作系统完成特定的目标;其次,组织提供了顾客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概括地说,组织是资源体、服务体、创新体和社会体的综合。三、组织目标的含义:组织目标就是指一个组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要实现的目的。第七章组织结构看书层次与幅度QQ:759801314第九章组织运行问:集权有效还是分权有效?答:在组织管理中,集权和分权是相对的,绝对的集权或绝对的分权都是不可能的。如果最高主管把他所拥有的职权全部委派给下属,那他作为管理者的身份就不复存在,组织也不复存在。因此,某种程度的集权对组织来讲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最高主管把权力都集中在自己手里,这就意味着他没有下属,同样组织也就不存在。因此,某种程度的分权也是组织所需要的。第十章组织发展问:变革时代需要什么样的理念?答:组织变革意味着原有状态的改变,意味着破旧立新。面对改革,组织中的一些人必须放弃自己原有的观念、行为方式,适应新的方式。第十一章决策一、决策的定义:所谓决策,就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提出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的各种可行性方案,依据评定准则和标准,在多种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进行分析、判断并付诸实施的管理过程。二、问:什么决策对组织来说特别重要?答:是战略决策战因为略决策时对设计组织目标、战略规划的重大事项进行的决策活动,是对相关组织全局性的、长期性的、关系到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进行的决策面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和战略性的特点。三决策流程了解确定问题和目标→搜集信息→确定决策标准→拟定方案→分析方案评价决策效果←追踪反馈第十二章计划一、计划的定义:计划是组织根据环境的需要和自身的特点,确定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目标,并通过计划的编制、执行和监督来协调、组织各类资源以顺利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计划是关于组织未来的蓝图,是对组织在未来一段时间的目标和实现目标途径的策划与安排。)二、计划的流程?(计划的程序或者步骤?)估量机会→确定目标→确立前提条件→确立备选方案→评价备选方案→选择方案→制定派生计划→编制预算第十三章控制一、控制的定义:控制是监视各项活动保证其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项偏差的过程。二、问:控制的基本内容有哪些?答:1、对人员的控制2、对组织绩效的控制3、对财务的控制4、对作业的控制5、对信息的控制QQ:759801314第十四章绩效评价问:在你的学习生活中是否也存在不同类型的绩效评价?你认为它们所采取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以及评价的过程是否合理?为什么?(可能论述)答:存在。。。。。。第十五章激励一、激励的定义:所谓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二、问:如何理解管理工作中激励的本质和内涵?答:激励的实质就是通过设计一定的机制,对组织成员的需要和动机施加影响,从而强化、引导或改变人的行为,使个人与组织目标最大限度地一致起来。内涵:激励可以看做是这样一种过程:即从满足人的多层次、多元化“需要”出发,针对不同个体设定绩效标准和奖酬值,以最大限度地激发组织成员的工作“动机”和热情,调动个人的精神动力,使他们按照组织所要求的“行为”方式去积极地、能动地和创造性地运用其人力资源,从而最大化地实现组织的预期目标。三、激励的理论看书P314—P315第十六章塑造共同愿景问:共同愿景构建目的是什么?答:1、孕育无限的创造力2、激发强大的驱动力3、创造未来的机会第十七章目标与目标管理一、目标管理的概念:目标管理是一种综合的以工作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的系统管理方式。目标管理的全过程1组织总目标设定2组织总目标的层次展开3目标完成检查和业绩考评优点1形成激励2有效管理3明确任务4自我管理5控制有效不足1强调短期目标2目标设置困难3无法权变第十八章人际沟通的过程模式QQ:759801314问:沟通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步骤有哪些?答:沟通的基本要素:1、信息发送者2、信息传递渠道3、信息接受者步骤:图示有效沟通的7个C。可依赖性一致性内容明确性持续性与连贯性渠道被沟通者的接受能力第十九章创新工作流程一工作活动间的顺序及其路径就是组织的工作流程。(对)三、流程是指完成一项任务、一件事或一项活动的全过程,这一全过程由一系列工作环节或步骤组成,相互之间有先后顺序,有一定的指向。四、问:怎样有效地分析出组织流程现存的问题?怎样开展针对性的改造创新?答:分析再造流程是将构成流程的基本工作环节,工作单位或者工作步骤加以判别,并对逻辑关系,时间耗费,可否并行等进行分析研究,大胆创意,构想出能够最佳地完成同一工作任务或目标的一些列工作单位或环节的流程,这个过程就是流程。前提是已经明确了组织的目标,流程再造的目标任务等。改造创新:1、设定基本方向2、现状分析并确认改造目标3、确定再造流程方案4、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5、制定详细的再造工作计划6、实施再改造流程方案7、继续改善的行动第二十章人本管理是指以人的全面的自在的发展为核心,创造相应的环境,条件,以个人自我管理为基础,以组织共同愿景为引导的一整套管理模式。人本管理的核心是通过自我管理来使员工驾驭自己,发展自己,进而达到全面自在的发展。人本管理的方式建立在对人的思想,心理与行为的转换模式之上。基本方式有塑造价值观,心理平衡,行为引导。人本管理可使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够个性化全面健康地发展,与组织一起成长。■激励理论一,内容型1需要层次理论2奥尔德弗的ERG理论3显示性需要理论4成就需要理论5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二,过程型1期望理论2公平理论3波特-劳勤的综合激励过程模型三,结果反馈型1强化理论2归因理论3挫折理论
本文标题:南京晓庄学院-期末考试《管理学》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845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