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01中国美术史——先秦美术
先秦青铜器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马一先秦时期指的是被称为“远古三代”的夏商周这一段历史时期,时间为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221年,历时约两千年。这一时期,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建筑和各类工艺美术都获得较大发展,其中青铜器被视作财富、地位和权势的象征,艺术成就最为突出,因此,这个时代被称作“青铜时代。”TheBronzeAgeThebronzeAgeinChinastartedin21stcenturyBCandlastedabout2000yearsthroughXia,ShangandZhoudynasties.Thebronzes,asapreciousmetalware,weremainlyusedforceremonialpurposesbytheupperclassatthattime.Thevarietyandquantityofthebronzesthatbeusedinanoccationcouldbeareflectionoftheowner’ssocialstatusandpower.ItwasdistributedinthemiddleandlowerreachesbothoftheYellowandChangjiangriversandsomeremoteborderareas.TheancientChinesebronzetechnologyisoneofthemostimportantachievementsofChinesecivilization.美籍华裔考古学家张光直曾指出:已发现的中国青铜器的数量,相当于世界出土青铜器数量的总和;已经发现的中国青铜器的种类,也是世界出土青铜器种类的总和。中国青铜时代的辉煌延续1500年,约占整个中国文明发展历程的1/3。夏代和商代初期的青铜器种类较少:现在所发现的多是些扁平的工具、武器、器皿,只有三四种,最多的是爵杯。造型较小:一般都是十多厘米到二十多厘米。形制、装饰较简单:器壁很薄,素面,或只是装饰一点圆点、圆饼或几道单线。爵是古代的饮酒器,相当于现代的酒杯。这件3800年以前的爵,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青铜器之一。它有一个较阔的鋬和狭长的流口,虽然它的形制还比较简单,但整个造型趋于规整,表明铸造技术已达到了初步熟练的程度。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此器为敛口、折沿、环耳,空心四棱锥状足,腹饰一周带状网络纹,是迄今所见时代最早的铜鼎。夏代晚期的这把铜长流爵,通高22.5、通长31.3厘米,以其棱角分明的长流、束腰修长的身姿呈现出金属器所特有的神态,成为时代最早、器形最美的青铜器典型代表。钺是古代的兵器。此器方形平刃,阑旁有两方孔,似用于皮条捆扎。器物中心有一圆孔,其周围用绿松石镶嵌卉纹六组,纹饰较为特殊。此方钺大而且重,使用不便,还有绿松石作镶嵌,当是仪仗用具。2009年7月,上海博物馆。右上图为著名的夏晚期镶嵌十字纹方钺。商后期、西周的青铜器中国青铜器的鼎盛期器类齐全,铸造精细,纹饰华丽,有很多成套大件。出现分铸技术;流行兽面纹,云雷纹等。为商周礼乐文化的实物例证。反映一种神秘、威严、庄重。铭文是商周历史事件的真实记录,可补文献之缺。现今发现的最大的商代后期的青铜器——司母戊鼎,重875公斤。除两方耳外,为一次性浑铸。今藏中国历史博物馆。鼎方彝(商代晚期),此器的器盖各有1字铭文“鼎”,盖身装饰有多层浮雕的兽面纹,盖部的兽面纹呈倒置状,配合器身上大下小的造型,和谐贴切。戉箙卣(商代晚期)卣为容酒器。器及盖上饰浮雕大兽面。器体兽面双目特别巨大,手法甚为夸张。盖沿、器颈、圈足上分别饰以不同形态的龙纹和鸟纹。盖内有铭文“戉箙”两字。父庚觯(西周早期),是圆体垂腹的觯,颈部饰蕉叶纹和分尾的鸟纹,腹部则为对称的凤鸟纹,昂首垂尾。从西周初年起,鸟纹装饰逐渐增多,并常作为主题纹样,且形式日渐华美。伯矩鬲(西周早期),各部均以牛头纹装饰,主体纹饰皆为高浮雕,给人雄奇威武之感。出土于京南琉璃河燕国墓,今藏首都博物馆。利簋(西周)是盛放饭食的器皿,与现代大碗的用途类似。形状一般为侈口、圆腹,圈足。商周时期,簋同鼎一样是重要的礼器。常以偶数出现,并常与奇数列鼎相配合,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大夫用五鼎四簋。战国之后,簋便很难见到了。利簋最牛的是它的铭文解决了牧野之战的确切年代。今藏陕西临潼县博物馆。毛公鼎(西周),今藏台北故宫。已发现的殷周带铭文的铜器超过12000件,其中100字以上的100件左右,150字以上的20多件,这个鼎上是497字,是铭文最多的殷周青铜器。1986年夏,四川成都广汉县三星堆村发现了三千年前蜀人的祭祀坑,出土青铜、金、玉、象牙各种祭器七百余件。此尊青铜像姿态特别,且衣着华美,应该象征主持祭祀卜筮的巫师之长。上古时代国王往往身兼巫师长,所以这尊雕像也许就是某代蜀王的形象。这尊铜像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青铜雕像,其形制和纹饰与中原相异,但工艺精湛可与中原相媲美。这批青铜器的出土表明殷商时期南方长江流域有着与黄河流域同样光辉灿烂的青铜文化,是近年青铜史上最大的发现。今藏四川省博物馆。东周青铜器中国青铜时代的第二个高峰造型轻巧、形制轻便适用且多样化,战国晚期日用器显著增多,多为素面。云雷纹、饕餮纹渐绝,出现了精细的鎏金纹和刻画纹;出现程式化的花纹和活字铭文;出现叠铸法、失蜡法等新技术。小国工艺也相当发达。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高1.26米,重327公斤。一件调入中国历史博物馆,一件留在湖北。蟠螭纹兽耳鑑(战国)青铜鑑在春秋、战国时最为盛行,可用来盛水,存冰、沐浴。蟠螭纹在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期较常见,打破了商以来青铜纹饰轴对称布局的传统格式,是青铜器纹饰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变革。此为首都博物馆藏品。出土于石家庄平山县的山形器和错金瑞兽等标志着战国时代小国的青铜器制作水平也达到了相当水平。中山国系列文物现在是河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兽面纹龙流盉盉为调酒器。此盉盖顶是一个盘旋而出的龙头,与流口的龙头层叠趋前,呈双龙继起的姿态。这是春秋中期南方的越族人模仿西周盉并加以创造的杰作。先秦青铜艺术的风格演变夏:器形小,种类少,多为素面。最常见的爵特点为:细足,束腰,流、尾长,鋬镂空弧度大且对应一足。商:方、圆的几何体造型最为常见,平衡沉稳,纹饰以饕餮纹(即兽面纹)为主,晚期华丽繁缛,纹饰种类繁多。神秘色彩。西周前期:多器腹下垂,雄伟敦实;凤纹渐多。西周后期:宗教色彩更弱,纹饰删繁就简,总的趋势是礼器制作粗略、简陋。春秋:新工艺迭出,重回繁缛,流行的蟠虺纹和蟠螭纹。战国:装饰技法丰富,富丽堂皇、光彩夺目,攻战、狩猎、宴乐等生活气息浓郁的纹饰流行。先秦建筑一、西周时大体初定的中国古代宫殿格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城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周礼考工记》二、中国古代建筑最重要的群体构图方式——四合院这种四合院的建筑形式,规整对称,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具有统率全局的作用,使全体具有明显的有机整体性,体现一种庄重严谨的特点,院落又给人以安定平和的感受。岐山宫殿是已知最早、最完整的四合院。上图为侧剖图,右图是复原图。三、建筑与环境整体经营的观念中山王陵虽有围墙,但墙内的高台建筑耸出于上,四向凌空,外向特点明显。封土台提高了整体建筑的高度,很适合旷野的环境,符合建筑与环境设计理念。春秋战国以来盛行的高台建筑。四、屋顶、屋身、基座组成的木架构单体造型河北境内的战国都城遗址之燕下都燕下都在易县高陌乡,是战国时燕昭王修建的一座都城。它的不远处是易水,在那条河上,太子丹和众宾客白衣白冠送别荆轲。河北境内的战国都城遗址之赵王城赵王城为战国时代赵国都城邯郸遗址,在邯郸市西南郊。两千多年前,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廉颇蔺相如的将相和、毛遂自荐等历史传奇就发生在此。这里是燕赵文化的另一个精神源头……河北境内的战国都城遗址之中山国
本文标题:01中国美术史——先秦美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852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