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逍遥游》理解性默写1.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2.《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3.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事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4.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他们分别能“效”“比”“合”“征”,但却以世俗之见自视,以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自居,作为人生的境界,他们也仅仅是斥晏翱翔于蓬蒿之间罢了。并未入道,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6.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举了三类人的句子是:————,————,————7.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仅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么样的呢?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9.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10.鹏的形象在后世诗文中经常出现,如成语“鹏程万里”“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源自庄子《逍遥游》中“————,——————,——————”,“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源自《逍遥游》中“——————”。1.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2.《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3.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事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4.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他们分别能“效”“比”“合”“征”,但却以世俗之见自视,以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自居,作为人生的境界,他们也仅仅是斥晏翱翔于蓬蒿之间罢了。并未入道,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6.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举了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7.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仅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么样的呢?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9.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10.鹏的形象在后世诗文中经常出现,如成语“鹏程万里”“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源自庄子《逍遥游》中“————,——————,——————”,“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源自《逍遥游》中“——————”。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置1.高帝曰:“置之。”乃释通之罪。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3.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4.置酒咸阳宫5.置法而不变,使民安其法也6.南朝自武昌到京口,列置烽燧7.郑人有且置履者8.五十里而一置9.乘疾置以闻1.赦罪,释放2.放置,安放3.放弃4.摆,设5.设置,建立6.设置,建立7.购置,添置8.驿站9.驿车,驿马誉1.誉辅其赏,毁随其罚。2.誉之则以为忧。3.毁誉参半4.沽名钓誉5.燕笑语兮,是以有誉处兮。1.美名,荣誉2.称赞,赞美3.称赞,赞美4.美名,荣誉5.安乐,欢乐效1.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2.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3.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4.根色黯恶,此其效也5.何以效之6.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7.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1.奉献,献出2.模仿,效法3.效果4.证明5.验证6.任务7.名词作动词,见效适1.此时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2.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3.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4.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5.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6.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7.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8.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9.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10.此必适妾将有争宠11.杀适立庶1.恰好2.到……去3.女子出嫁(同义词“归”);4.适应,顺从5.刚才,刚刚6.到……去7.适应,顺从。8.舒适9.“谪”责备,惩罚,“适戍”,被强迫去征边10.“嫡”旧时指正妻11.“嫡”正妻所生儿子志:1.《齐谐》者,志怪者也。2.博闻强志。3.便扶向路,处处志之。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5.设兵,张旗志。1.动词,记载。2.动词,记住。3.动词,做标记。4.名词,志向。5.通“帜”,旗帜图:1.图穷匕首见。2.乃强起扶杖,执图谐寺后。3.而后乃今将图南。4.如有离违,宜别图之。5.无使滋蔓,蔓难图也。6.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1.地图。2.图画。3.打算。4.谋划、筹划。5.谋取、设法对付6.料想翻译重点语句(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译文:当鹏迁往南海的时候,振翼拍水,水浪远达几千里。它乘着旋风飞上几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才能离开。(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译文:天色深蓝,这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3)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译文:彭祖如今独以长寿出名,一般的人和他比,不是很可悲的吗!(4)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译文:我一下子起飞,碰到树木就停下来,有时或者飞不上去,就掉在地上罢了。哪里用得着飞上几万里的高空再向南飞呢?(5)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译文:才智能胜任一官之职,善行能联合一乡,品德可使一位君主满意,能力使一国的人信任的人。(6)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译文:他在世上,没有拼命追求什么。虽然如此,宋荣子还是有没能树立的。(7)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译文:再说全社会的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却并不因此而更加奋勉,全社会的人都责难他他也并不因此而更为沮丧。他能分清自我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至此而止了。阿房宫理解性默写•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14个字“,,,!”简明扼要地交代了秦王朝灭亡的历史过程,和篇首“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的气势构成鲜明的对比。•2.作者表达人人都想过好的生活,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句子是:“,。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3.作者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所繁华奢靡,与老百姓的的劳作吃穿作对比,其中描写“乐声之多与市井言语对比”的句子是:“,”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4.《阿房宫赋》最终要说明的道理是:•“,;,”•5.作者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阿房宫赋》:“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6、《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7、《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的句子是:•。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8、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使读者印象更为强烈得语句是:•9、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的句子是••10、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家小,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的语句是:•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11、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揭露和控诉了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是•12、杜牧在本文中最后总结,六国和秦国的灭亡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的语句是:•13、杜牧在文中告诫后人光是感叹是没有用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让历史重演,如果不能够吸取教训终将重蹈覆辙的语句是: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本文标题:逍遥游复习一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880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