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QC之路(三)-标准化
2RoadofQualityControl第三次主题培训3Standardization标准化本次培训主题4最近读到一篇短文,是嘲笑循规蹈矩的德国人的:“中国的留德大学生见德国人做事刻板,不知变通,就存心捉弄他们一番。大学生们在相邻的两个电话亭上分别标上了“男”“女”的字样,然后躲到暗处,看“死心眼”的德国人到底会怎么样做。结果他们发现,所有到电话亭打电话的人,都像是看到厕所标志那样,毫无怨言地进入自己该进的那个亭子。有一段时间,“女亭”闲置,“男亭“那边宁可排队也不往“女亭”这边运动。我们的大学生惊讶极了,不晓得何以“呆”到这份上。面对大学生的疑问,德国人平静地耸耸肩说:“规则嘛,还不就是让人来遵守的吗?”引子---小故事5德国人的刻板可以让我们开心地一连笑上3天,而他们看似有理的解释,也足以让某些一贯无视规则的“国产大能人”笑掉大牙。但是在开心之余,嘲笑之余,我们漠视规则已经多久了?我们总是聪明地认为,那些甘愿被规则约束的人不仅是“死心眼”,简直是“缺心眼”。规则是死的可人是活的,活人为什么要被死规则套住呢?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会落后人家好多年。SAP是德国人做的,在学习SAP的过程中,也感觉到他们的严谨,但是如果我们在以后的执行过程中,漠视制度,那么SAP在实际应用时会不会有障碍呢?制度就是让人来遵守的!!请大家牢记这一点!SAP:(SystemsApplication,ProductsinDATAprocessing)类似于ERP,是ERP的前身。引子---小故事6•§1:标准化概述•§2:标准化有关名词和术语•§3:如何做好企业标准化目录71、标准化概述标准化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主要手段之一,是企业追求效率、减少差错的重要手段。在工厂里,所谓制造就是以规定的成本、规定的工时,生产出品质均匀,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要达到上述目的,如果制造现场之作业如工序的前后次序随意变更,或作业方法或作业条件随人而异有所改变的话,一定无法生产出符合上述目的的产品。因此必须对作业流程、作业方法、作业条件加以规定并贯彻执行,使之标准化。81.1标准化官方定义GB/T20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91.1标准化有以下四大目的:技术储备;提高效率;防止再发;教育训练。101.2标准化的主要作用标准化的作用主要是把企业内的成员所积累的技术、经验通过文件的方式来加以保存,而不会因为人员的流动,整个技术、经验跟着流失。达到个人知道多少,组织就知道多少,也就是将个人的经验(财富)转化为企业的财富;更因为有了标准化,每一项工作即使换了不同的人来操作,也不会在效率和品质上出现太大的差异。如果没有标准化,老员工离职时,他将所有曾经发生过问题的对应方法、作业技巧等宝贵经验装在脑子里带走后,新员工可能重复发生以前的问题,即便在交接时有了传授,但凭记忆很难完全记住。没有标准化,不同的师傅将带出不同的徒弟,其工作结果的一致性可想而知。111.3标准化的地位和作用►(一)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生产手段,是实施科学管理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的社会化、现代化,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分工越来越细,生产协作越来越广泛,许多产品和工程建设,往往涉及到几十个、几百个甚至上千个企业,协作点遍布在全国各地甚至跨几个国家。这样广泛、复杂的生产组合,需要在技术上保持高度的统一和协作一致。要达到这一点,就必须制定和执行一系列的统一标准,使得各个生产部门和生产环节在技术上有机地联系起来,保证生产有条不紊地进行。标准化又是实施科学管理的基础。要实施科学管理,必须做到:管理机构高效化,管理工作计划化,管理技术现代化,建立符合生产活动规律的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物资管理、劳动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一整套科学管理制度,制定一系列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实现管理工作规范化。►(二)标准化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1)产品质量合格与否,这个“格”就是标准。标准不仅对产品的性能和规格作了具体规定,而且对产品的检验方法、包装、标志、运输、储存也作了相应规定,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按标准检验和包装,产品质量就能得到可靠的保证。(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准需要适时地进行复审和修订。特别是企业产品标准,企业应根据市场变化和用户要求及时进行修订,不断满足用户要求,才能保持自己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3)不仅产品本身要有标准,而且生产产品所用的原料、材料、零部件、半成品以及生产工艺工装等都应制定相互适应、相互配套的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有序地组织生产,保证产品质量。(4)标准不仅是生产企业组织生产的依据,也是国家及社会对产品进行监督检查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十条规定: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监督检查的主要依据就是产品标准。通过国家组织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不仅促进产品质量提高,反过来对标准本身的质量完善也是一种促进。如1992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对饮用天然矿泉水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为34.5%,1994年为55%,1995年合格率则上升为73%,通过抽检同时也发现了矿泉水国家标准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国家技术监督局及时组织力量对矿泉水国家标准进行了修订,使之同国际标准接轨。121.3标准化的地位和作用►(三)标准化是合理简化品种、组织专业化生产的前提现在许多企业是大而全,小而全,生产品种多,批量小,质量差,管理混乱,劳动生产效率不高,经济效益差。要改变这种落后状况,主要途径就是要广泛组织专业化生产,而标准化正是组织专业化生产的重要前提。标准化活动一项重要内容?quot;合理简化品种,提高零部件通用化程度,变品种多、批量小为品种少,批量大,有利于组织专业化生产,有利于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实现优质、高产、低耗、低成本、高效率的效果。►(四)标准化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节约能源、节约原材料标准化对合理利用国家资源有重要的作用。如我国新修订的水泥国家标准,由于合理地规定了氧化镁的含量,可使一些石灰石矿山资源延长开采期10年以上;火车锅炉用煤的粒度如超过标准要求,煤炭就不能完全燃烧,如粒度过小,有可能还未燃烧完全即从烟筒喷出,造成浪费;发达国家木材利用率达95%,我国只有50%~60%;能源有效利用率,日本达57%,美国51%,西欧国家在40%以上,我国只有30%。世界各国都把节约能源,节约资源作为今后标准化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我国在这方面的任务就更为艰巨,标准化工作可谓任重而道远。►(五)标准化可以有效地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保护环境我国标准化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其它标准是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包括:(1)药品标准,食品卫生标准,兽药标准;(2)产品及产品生产、储运和使用中的安全、卫生标准,劳动安全、卫生标准,运输安全标准;(3)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标准及国家需要控制的其它工程建设标准;(4)环境保护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等。上述标准的广泛制定和强制实施对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保护环境将起重要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产品质量法规定,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应责令停止生产、销售,并处以罚款,情节严重可以追究刑事责任。132、标准化有关名词和术语►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活动。14解读标准的定义(l)标准的本质属性是一种“统一规定”。这种统一规定是作为有关各方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我国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类。强制性标准必须严格执行,做到全国统一。推荐性标准国家鼓励企业自愿采用。但推荐性标准如经协商,并计入经济合同或企业向用户作出明示担保,有关各方则必须执行,做到统一。(2)标准制定的对象是重复性事物和概念。这里讲的重复性指的是同一事物或概念反复多次出现的性质。例如批量生产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重复投入,重复加工,重复检验等;同一类技术管理活动中反复出现同一概念的术语、符号、代号等被反复利用等等。只有当事物或概念具有重复出现的特性并处于相对稳定时才有制定标准的必要,使标准作为今后实践的依据,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又能扩大标准重复利用范围。(3)标准产生的客观基础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这就是说标准既是科学技术成果,又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并且这些成果和经验都是经过分析、比较、综合和验证基础上,加之规范化,只有这样制定出来的标准才能具有科学性。(4)制定标准过程要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就是制定标准要发扬技术民主,与有关方面协商一致,做到三稿定标即征求意见稿一送审稿一报批稿。如制定产品标准不仅要有生产部门参加,还应当有用户、科研、检验等部门参加共同讨论研究,协商一致,这样制定出来的标准才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和适用性。(5)标准文件有其自己一套特定格式和制定颁布的程序。标准的编写、印刷、幅面格式和编号、发布的统一,既可保证标准的质量,又便于资料管理,体现了标准文件的严肃性。所以,标准必须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标准从制定到批准发布的一整套工作程序和审批制度,是使标准本身具有法规特性的表现。15解读标准化的定义(1)标准化是一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是由3个关联的环节组成,即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标准化3个环节的过程已作为标准化工作的任务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条文中。《标准化法》第三条规定:标准化工作的任务是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这是对标准化定义内涵的全面面清晰的概括。(2)这个活动过程在深度上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循环上升过程。即制定标准,实施标准,在实施中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对原标准适时进行总结、修订,再实施。每循环一周,标准就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充实新的内容,产生新的效果。(3)这个活动过程在广度上是一个不断扩展的过程。如过去只制定产品标准、技术标准,现在又要制定管理标准、工作标准;过去标准化工作主要在工农业生产领域,现在已扩展到安全、卫生。环境保护。交通运输、行政管理、信息代码等。标准化正随着社会科学技术进步而不断地扩展和深化自己的工作领域。(4)标准化的目的是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可以体现多方面,如在生产技术管理和各项管理工作中,按照GB/T19000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可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和社会公共利益;简化设计,完善工艺,提高生产效率;扩大通用化程度,方便使用维修;消除贸易壁垒,扩大国际贸易和交流等。162.1、标准化工作流程有关名词和术语制定标准——是指标准制定部门对需要制定标准的项目,编制计划,组织草拟、审批、编号、发布的活动。它是标准化工作任务之一,也是标准化活动的起点。标准备案——是指一项标准在其发布后,负责制定标准的部门或单位,将该项标准文本及有关材料,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存案以备查考的活动。标准复审——是指对使用一定时期后的标准,由其制定部门根据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对标准的技术内容和指标水平所进行的重新审核,以确认标准有效性的活动。标准的实施——是指有组织、有计划、有措施地贯彻执行标准的活动,是标准制定部门、使用部门或企业将标准规定的内容贯彻到生产、流通、使用等领域中去的过程。它是标准化工作的任务之一,也是标准化工作的目的。标准实施监督——是国家行政机关对标准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处理的活动。它是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和管理标准化活动的重要手段,也是标准化工作任务之一,其目的是促进标准的贯彻,监督标准贯彻执行的效果,考核标准的先进性和合理性,通过标准实施的监督,随时发现标准中存在的问题,为
本文标题:QC之路(三)-标准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88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