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
1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隋的统一(1)隋的建立: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为都城,就是隋文帝。(2)隋的统一:年,隋文帝灭掉,统一全国(3)隋统一的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的局面,顺应的历史发展大趋势。(4)隋统一后的社会发展状况隋统一后,发展编订,统一南北和制度;加强提高迅速恢复和发展,使数量和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2.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垄断,选官看重不太注重(2)创立: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时,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3)对科举制的评价(或问:科举制度的确立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答:①科举制度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的机会;②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推动了教育的发展;③加强了中央集权。3.开通大运河(1)目的:为了加强巩固的统治,从年起下令开凿了一2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2)大运河的概况:大运河以为中心,北抵南至,全长2000多千米。(3)意义(或作用是主要的):负面影响:滥用民力,加重了人民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了隋的灭亡。4.隋朝的灭亡(隋炀帝死后,被葬在扬州西北的雷塘。唐朝诗人罗隐在《炀帝陵》一诗中写道: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隋炀帝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隋朝速亡的原因是什么?(1)答: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2)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他营建东都,开凿运河,三下江都,三征高丽,致使激化,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隋朝速亡。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唐朝的建立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626年即位,次年改年号为“”,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2.关于唐太宗:(1)治国思想:唐太宗吸取的历史教训,,,。(2)治国措施:①政治上,进一步完善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②制定法律,减省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报考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④经济上,减轻人民的,鼓励发展⑤用人上,他虚心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最著名的谏臣是,前后进谏200多次,任命善于谋略的,和敢于决断的做宰相。3(3)贞观之治:统治期间,政治,经济,国力文教历史上称之为。3.关于女皇帝武则天地位: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统治措施:①打击敌对的②大力发展创立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③继续推行的政策和措施,重视。④统治影响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人口,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奠定了基础。4.唐玄宗和“开元盛世”(1)出现的时间在位的期。(2)治国措施:即位以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在贤相和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裁减,改革,编修,在位的前期,政治经济,国库,民众生活,唐朝的国力达到,历史上称为。5.主观题(1).阅读史料并回答问题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材料中叙述了怎样的社会状况?4答:粮食丰收,马牛成群,夜不闭户,米价便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答:唐太宗精心治理国家,勤于政事,。减轻人民负担,鼓励农业生产。(2).诗歌赏析。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栗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诗中描绘了开元时期什么样的情景?答:开元时期,人口众多,粮食丰盈,国库充实,百姓富足,社会欣欣向荣。(3)为什么唐大宗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答:唐太宗经历过隋末农民战争,认识到只有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才能巩固统治。因此,他明确了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第三课盛唐气象1.在唐朝前期的100多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具体表现是:(1)农业方面:扩大,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和。重视。(2)手工业方面:织业:其中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陶瓷:的青瓷如冰如玉,的白瓷类雪似银,闻名中外的,造型精美,色彩亮丽。(3)商业方面: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都城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既是当时中国的5中心,也是一座的大都会。2.民族交往与交融(1)唐初,突厥控制了漠北和西域的广大地区,经常对唐朝进行骚扰。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反击,先后击败东、西,加强了对的统治。(2)唐太宗实行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意即各族共同的君主。(3)唐朝时期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封首领为怀仁可汗,封为云南王,唐朝还先后设置和,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4)唐朝与吐蕃的关系:文成公主入吐蕃的经过:年轻的仰慕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意义: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以及,促进了唐中宗时,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与唐和亲,迎娶了。他上书唐朝皇帝说,唐朝和土蕃“”3.开放的社会风气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表现在:(1)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等方面的教育,喜好、拔河弈棋等活动。(2)当时的社会风气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风气盛行一时。64.艺术(1)唐诗:朝是中国历史上创作的黄金时期,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②唐朝诗坛最为著名的三位诗人③三位诗人诗歌的内容及特点:李白的诗歌歌颂的壮美,他的诗。被称为杜甫生活在唐朝的时期,他的诗风,很多诗作反映了,由于他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之称,他被誉为“”。白居易的诗作揭示了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他的诗歌平易近人,。(2)书法唐朝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是颜真卿的字,代表作有;柳公权的字,代表作有。(3)绘画唐朝绘画的题材和类型广泛,著名的画家有等。其中阎立本的代表作是,吴道子的代表作是。5.主观题:(1)据记载,筒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想一想:使用筒车的好处是什么?答:节省人力,提高效率。(2)天下诸津,舟航所聚……弘舸巨舰,千舳万艘,交贸往还,昧旦永日。《旧唐书·崔融传》这则材料反映出了什么样的景况?7答:唐朝水路运输发达,往来船舶众多,商品交流繁盛。3.诗歌赏析(1)“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泰。……城头山鸡鸣呜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王建《凉州行》诗句中的“蕃”“胡”,指的是什么?答:“蕃”是我国古代对外族或外国人的泛称;“胡”是我国古代对北方和西部各族的称呼。(2)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元稹《法曲》上面诗句反映出怎样的社会情况?答;反映了唐代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农耕技术,种植谷物,同时少数民族的音乐、饮食等也在唐代广为流传,各民族不断交融,共同发展。第四课唐朝的中外文交流1.日本遣唐使与鉴真东渡(1)概况: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2)来华目的:为了学习中国的。(3)影响(唐对日本的影响):他们把唐朝先进的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的发展。(4)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鉴真的贡献:他在日本传授,还传播中国的等,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2.唐与新罗的关系(1)新罗强盛以后,派遣使节和大批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许多商人来到中国经8商,居唐朝进口首位。3.玄奘西行唐朝与有频繁的交往,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他从长安出发,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风俗。4.主观题(1)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都经历了千辛万苦,他们是如何面对困难的?(或问我们应学习他的什么精神?)答:鉴真东渡,百折不挠,矢志不渝,终于成功。玄奘不畏艰险,历尽磨难,坚韧不拔,意志坚定。(2)日本文字分为“平假名”和“片假名”。它们与汉字有什么关系?答:唐朝时,随遣唐使来华的留学生吉备真备空海和尚,在中国汉字基础上,创造了日文假名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大大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2)出土于唐朝墓葬的大食人俑、东罗马金币、非洲黑人俑等文物反映出了什么?答:反映出唐朝与阿拉怕地区、欧洲和非洲都有交往。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灭亡1.安史之乱A.原因:(1)开元末年以后追求享乐,,朝政。(2)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形势也日益紧张。(3)各地的节度使逐渐集和于一身,膨胀。9B.过程:安史叛军从大举南下,先攻占东都又攻下逼近唐玄宗仓皇逃往太子北上灵武,被拥立为帝,即唐肃宗。C.影响(或问:为什么说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答:①的安史之乱,对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遭到浩劫.②唐朝的国势从此,各种矛盾越来越。③唐朝的衰微,逐渐形成的局面。D.材料分析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杜甫诗《无家别》中有“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年何所有?一二老寡妻”之句。问:这场战乱给人民造成了什么样的灾难?答:安史之乱给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破坏,尤其是广大北方地区田地荒芜,十室九空;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2.黄巢起义首领:经过:转战南北,并攻入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黄巢著名的诗是:.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愿望?这首诗以菊喻志,借物抒怀,歌颂菊花的威武,表现了作者改天换地的英雄气魄。3.唐朝的灭亡(1)过程:原为农民起义军将领的,后投降唐朝,被封为,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控制了朝政并建立政权,唐朝至此灭亡。104.五代十国唐朝灭亡后,北方流域先后出现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等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史称“五代十国”。第六课北宋的政治1.北宋的建立年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夺取政权,改国号为以作为都城,史称北宋。他就是2.宋朝注重发展事业,改革和发展了。宋初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的局面。3.主观题.宋太祖是怎样加强中央集权的:(1)军事上,首先解除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他还经常调换,定期换防,使。(2)政治上:在中央,;在地方,派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在各州府设置以分知州的权力。(3)经济上:设置,把收归中央。太祖加强中央集权起到了什么作用:(1)宋朝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的风气,有利于。(2)消极方面:重文轻武,武将爱到限制,影响军队战斗力,导致对外战争屡败。11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1.契丹的兴起到9世纪后期,契丹已经有了、和纺织等产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2.契丹建国:建立时间:建立者:(即辽太祖);都城。3.辽与北宋的和与战(1)辽太宗时,占领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2)在位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城下。宰相力劝皇帝亲征,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签订了,辽军撤回。称臣,宋朝给辽。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局面。4西夏的建立:时间建立者:民族:都城。元昊的贡献:他仿效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还创制了5.宋夏和约①内容:向宋称臣,宋给西夏②影响:议和后,宋夏边界兴旺。6.主观题:对宋辽、宋夏和约的评价(或问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对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有什么影响?)答:①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使北宋与辽、西夏之间保持着和平稳定的局面。②避免了战争给社会生产力带来的破坏,有利于经济的交流和发展。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民众的负担;另一方面,使边境民众生活环境相对安定,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12第八课金与南宋的对峙1.女真族的崛起(1)女真族居住在流域和一带,过着的生活。(2)辽宋时期,女真族受的控制和压迫。(3)11世纪末,部的首领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2.女真政权的建立:建立时间:;建立者(即金太祖);民族国号:4.南宋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5宋金和战:(1)岳飞抗金: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大举南下,抗金名将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他统率的在大败金军主力;宋高宗和权臣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便向
本文标题: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899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