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内科护理学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2.慢支是指支气管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3.肺气肿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异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壁的破坏而无明显肺纤维化。4.长期家庭氧疗(LTOT)指一般给予低流量给氧,氧流量控制在1~2/min,每日吸氧时间≥15h/d。5.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6.肺炎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如感染、理化因素、免疫损伤等。7.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8.医院获得性肺炎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9.军团菌肺炎是由军团菌属细菌,主要是嗜肺军团杆菌引起的一种以肺炎为主的全身性疾病。10.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性疾病。11.肺心病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动脉血管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使右心负荷加重,进而造成右心室扩张或和肥厚,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心脏病。12.肺栓塞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13.呼吸衰竭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损害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也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进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的临床表现的综合征。14.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指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所导致的急性、进行性呼吸衰竭。15.机械通气是在患者自然通气和或氧合功能出现障碍时,运用器械使患者恢复有效通气并改善氧合的技术方法。16.心力衰竭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原发的心脏损害引起心排血量减少,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综合征。17.急性心力衰竭指由于急性的心脏病引起心排血量在短时间内显著、急剧下降,甚至丧失排血功能,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的综合征。18.心律失常指凡各种原因引起心脏冲动形成或冲动传导异常均能使心脏活动的规律发生紊乱。19.心脏电复律术是用电能来治疗各类快速性异位心律,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20.人工心脏起搏术是用一定形式的脉冲电流刺激心脏,带动心脏搏动的治疗方法。21.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管腔狭窄、阻塞、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22.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及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三种病症共同的病理改变均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并可伴发继发性病理改变,一旦出现继发性改变,患者出现胸痛,以上统称为ACS。23.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由于发生血管管腔狭窄,血栓形成,张力改变和或痉挛,引起一过性心肌缺血,导致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24.心肌梗死指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持久而严重地缺血导致心肌坏死。25.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排血量和血容量增加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26.消化性溃疡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由于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及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27.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28.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由一种或几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病理变化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29.肝性脑病,又称肝昏迷,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以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为主要临床表现。30.上消化道出血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等病变引起的出血。31.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肾脏疾病引起的具有以下共同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①大量蛋白尿②低蛋白血症③水肿④高脂血症。32.慢性肾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缓慢进展恶化的最终结局,主要表现为肾功能进行性减退,代谢产物潴留引起全身各系统症状,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的一组临床综合征。33.贫血指外周血液单位体积内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计数和或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最低值。34.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贮存铁缺乏,血红蛋白合成不足,红细胞生成障碍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35.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多种原因,如化学物理生物因素或不明原因等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一类贫血。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贫血、出血、感染及外周血中全血细胞减少。36.白血病是一类原因未明的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37.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增殖大量白血病细胞并浸润各类器官和组织,而使正常造血受抑制。38.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免疫系统恶性肿瘤。39.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甲状腺功能增强,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40.甲状腺危象,又称甲亢危象,甲亢未控制或未经治疗,在各种不利诱因下导致病情急剧加重,危及生命。41.甲状腺毒症是甲状腺激素的直接毒性作用及机体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增高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42.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低甲状腺激素血症或甲状腺激素抵抗而引起的全身性低代谢综合征。43.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44.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因周围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以及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足部疼痛,皮肤溃疡及肢端坏疽等病变。45.类风湿关节炎是一个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病。46.晨僵是指病变的关节在夜间或日间静止不动后出现较长时间至少一小时的僵硬,如胶粘着样的感觉,活动后方能缓解或消失的现象。47.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体,有高度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48.中毒是有毒化学物质进入人体,达到中毒量,产生损害全身性的疾病。49.中暑是指在高温和湿度较大的环境下引起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过度丧失所致的疾病。50.镇静催眠药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具有镇静、催眠作用,过多剂量可麻醉全身,包括延髓中枢。51.戒断综合征长期服用大剂量镇静催眠药的患者,突然停药或迅速减少药量时,可发生戒断综合征。52.潜伏期指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受感染者开始出现临床症状止的时期。53.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54.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所引起的慢性传染病。55.狂犬病又称恐水病,是由狂犬病毒所引起的,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人兽共患急性传染病,人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56.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用于脑供血障碍引起脑缺血缺氧,使局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害,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57.脑血栓形成是指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导致动脉管腔狭窄,闭塞或血栓形成,引起急性脑血流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坏死;又称为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死。58.脑栓塞是指血液中的各种栓子,随血液流入脑动脉而阻塞血管,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导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59.癫痫是一组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短暂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慢性疾病。60.癫痫持续状态是指频繁而持续的癫痫发作,在一定时间内形成一种固定的持续状态。61.急性胰腺炎指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被激活后对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自身消化所引起的急性化学性炎症。62.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过1000ml或占循环血容量的20%。63.肠源性氮质血症指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后,大量血液进入肠道,血液中蛋白质被消化吸收引起血尿素氮短暂增高。
本文标题:内科名词解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909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