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了解声音,并且知道声音的产生、传播。2.通过实验,知道声音是怎么传播的3.了解声音在生活中的利用一、听听声音二、什么是声音七、文学作品里的声音六、声音的应用五、声音的传播三、声音的产生四、声音的变化你听到了哪些声音?是哪些物体发出的?除了这些你还能说出那些声音?声音可以在空气、固体、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声源:最初发出振动(震动)的物体。声音以波的形式振动(震动)传播。声音是声波通过任何物质传播形成的运动。声音作为一种波,频率在20Hz~20kHz之间的声音是可以被人耳识别的。1、抖动纸张,让其发声,观察停止后声音是怎样的。2、把手指放在喉咙发声处,讲话时有什么感觉?3、拨动伸出桌面少许的直尺让其发声,直尺停止颤动后是否还有声音。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想一想:为什么声音有大有小,是怎样产生的1、先轻轻抖动纸张,再用力抖动,听听声音的大小有什么变化。2、用不同的力气拨动伸出桌面少许的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是固定的),听听声音的大小有什么变化。3、请一位同学轻敲桌面,站在离桌子较远位置听见的敲击声和站在桌子附近听到的敲击声有什么变化吗?声音的大小与2方面有关:1、用力的大小,力量越大声音越大;2、离声源的远近,离声源越近声音越大。声音是通过气体、液体和固体传播的1、同学们可以听到室外的上课铃声,那么这个铃声是怎么听到的呢?2、同学们游泳的时候头在水里可以听到水面的声音,那么这个声音是怎么听到的呢?3、请一位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其他人轻轻敲击桌子的另一侧,那这位同学能听到声音吗?登月时,宇航员们在飞船内可以直接对话,而一旦到了月球只能靠无线电交谈,这是什么原因?因为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在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通过空气进行传播。而无线电是通过电磁波传播的,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所以在月球上靠无线电来交流。回声定位--声纳彩色多普勒超声(又称B超、彩超)在铁轨上面听,知道车离的多远!医生用的听诊器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听听,秋的声音,蟋蟀振动着翅膀,嚁嚁,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余音绕梁---(中国成语)传说战国时期,一位叫韩娥的女子来到齐国,因为一路饥饿,断粮已好几日了,于是在齐国临淄城西南门卖唱求食。她美妙而婉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天以后,人们还听到她的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人们都说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原来形容歌声优美,使人回味。现亦形容激动人心的话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早蝉【唐】白居易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春夜洛城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了解耳朵耳朵是每个人体的重要器官,因此每个人都有必要了解自己的耳朵、保护自己的耳朵。耳朵的结构分为三部分:外耳、中耳、内耳。外耳接受外界的声音,并将沿着耳道引起鼓膜震动。中耳鼓膜的震动引起三块小骨-锥骨、镫骨和钻骨上下震动,将声音传到内耳。内耳可产生神经冲动,冲动沿听神经转为神经能,从那儿声音的信息就传到大脑。声音的产生有三个要素:物体振动产生的波,传播媒介(如空气),人耳的接收与大脑解读。离开任何一环,都没有声音产生。如何有效保护自己的耳朵一、避免耳朵进水,如果不慎进水,应该让耳朵朝下使劲的空空水才行。二、有噪音时要捂住耳朵,当周围出现很大的噪音时,要捂住耳朵,以免耳朵耳膜受到影响。三、不要经常的掏耳朵,掏耳朵过频不小心会伤到耳道甚至耳膜的。四、身体发烧等有炎症要及时吃消炎药,避免诱发中耳炎。五、不要长时间戴耳机,易造成听觉器官疲劳、损伤,从而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发生耳聋。“国际爱耳日”世界卫生组织已于2013年3月19日将每年3月3日确定为国际爱耳日。
本文标题:声音-科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909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