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第十五章---解放区文学
.第十五章解放区文学。解放区文学以1942年延安文艺整风为界,可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大批作家和文艺青年从国统区奔赴延安,他们的文艺观念与革命体制并非完全一致,这一度带来了解放区文艺的多元状态。人学思想的时代性变革:革命的、阶级的人学思想毛泽东在延安戏剧解放区文艺实践中除了大量独幕剧、活报剧等轻便灵活的小型话剧外,融合歌舞表演的传统戏剧形式更因为群众的“喜闻乐见”而特别活跃。其中既包括对传统戏曲进行“推陈出新”的“旧剧”改造,也包括采用民间形式的小歌剧以及民族新歌剧的创演。.1944年初的新编京剧《逼上梁山》(杨绍萱、齐燕铭执笔)依据阶级斗争思想来演绎水浒故事,重新林冲的个人英雄行为和群众革命运动的关系。被毛泽东誉为“旧剧革命的划时期的开端”。1944年的《三打祝家庄》(李纶、任桂林、魏晨旭),则“根据毛主席关于三打祝家庄故事的分析,描写梁山农民起义军在攻打城市战争中的策略斗争”,其主题“对抗日战争后期的政治形势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秧歌剧《兄妹开荒》.以秧歌为基础并吸收京剧、话剧等各种形式创作而成的大型新歌剧《白毛女》(贺敬之、丁毅执笔),以农村姑娘喜儿的悲喜命运,表现农民与地主之间的尖锐阶级斗争,揭示“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成为贯彻《讲话》精神、创造新的“民族形式”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歌剧《白毛女》.通讯当时的文艺政策极大推动了通讯报告一类文体的写作。其中较有影响的有报告文学集有《一面光荣的旗帜》(白朗)、《英雄的十月》(华山)、《环行东北》和《光明照耀着沈阳》(刘白羽)等。这些通讯主要是书写战争和部队生活,歌颂光荣事迹,及时反映胜利,高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诗歌解放区诗歌的一个突出现象是群众写诗的活跃。一类是短篇的新民歌,内容上主要是“诉苦”和“翻身”,如《赵清泰诉苦》《翻身歌唱》等,风格流畅明快,有质朴的生活气息。其中也常常歌颂伟大革命领袖,最有名的是陕北农民李有源写的《移民歌》(又名《毛主席领导穷人翻身》),民歌第一段就是《东方红》的前四句歌词。再一类是快板诗,如诗集《运输队长蒋介石》。.李季的叙事长诗《王贵与李香香》采用信天游的民歌形式,叙写陕北三边一对农村青年的革命与爱情故事,表达阶级斗争与人民翻身解放的主题思想,是当时备受推重的一部作品,郭沫若和陆定一都曾为之作序。.张志民的《死不着》《王九诉苦》、阮章竞的《漳河水》、严辰的《新婚》、李冰的《赵巧儿》等也都是当时较为重要的叙事诗。.小说反映党领导下农民翻身解放的新生活和革命武装军事斗争,是解放区小说的两大题材,由此分别形成“新农村故事”与“新英雄传奇”两种基本的小说写作模式。人学思想的时代性变革:革命的、阶级的人学思想。.其中较突出的有两类:一是以赵树理等解放区土生作家为主的乡土通俗型小说,其短中篇最有特色。除以赵树理为中心(还有马烽、西戎、束为等人)的“山药蛋派”作家外,康濯也是较重要的一位。第二类是丁玲、周立波等从国统区来的左翼作家所创作的社会写实型小说,以反映土地改革的长篇引人瞩目。.丁玲1946年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最早的写土改运动的长篇,1951年获苏联斯大林文学奖二等奖。小说气势宏大,运用阶级分析的观点,写出了土改运动背景下中国农村复杂的阶级关系与斗争。丁玲1938年摄于延安,时年34岁。.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也是反映土改斗争的一部代表性作品,1951年获苏联斯大林文学奖三等奖。《暴风骤雨》最精彩的是对农民形象的刻画,尤其那位赶车的把式老孙头,他胆小怕事又口无遮拦,风趣幽默中总透出民间的智慧。.孙犁(1913-2002)生于河北平安县,原名孙树勋。他的小说创作综合了“新农村”与“新英雄”两种视角,侧重书写战争背景下农村生活的新变化。孙犁孙犁小说的独特审美风格和地域文化气息影响了一批作家,以他为首,后来形成了名为“荷花淀派”的小说群落。孙犁小说主要不表现激烈的斗争,而是在平凡中发现美好心灵的闪光,站在新的时代精神的角度挖掘农民尤其是农村女性的人情美和人性美。形式上多采用淡化情节的散文式结构,以清新明净的语言,在舒卷自然、娓娓道来的抒情笔调中谱写一篇篇富有诗意美的小说。对白洋淀水乡湖光芦影的风景画、风俗画的描写与新时代劳动妇女的精神美相映照,给泥土气和硝烟味甚为浓重的解放区文学平添了一缕馨香和润泽。主要作品《荷花淀》《嘱咐》《吴召儿》等。第二节赵树理赵树理(1906-1970,山西沁水人,原名赵树礼)曾说:“我不想上文坛,不想做文坛文学家。我只想上‘文摊’,写些小本子夹在卖小唱本的摊子里去赶庙会,三两个铜板可以买一本,这样一步一步地去夺取那些封建小唱本的阵地。做这样一个文摊文学家,就是我的志愿。”赵树理将自己的文学志趣付诸实践,创造出一种可称为“新评书体”的乡土通俗小说样式,用清新活泼、散着泥土气息的生活化语言,真实细腻地展现了新的变革时代里中国农民的生活与精神世界。赵树理.声音正值延安整风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期间,把赵树理小说归结为政治运动和《讲话》指导的结果,似乎也就顺理成章了。换句话说,肯定赵树理的艺术成就,毋宁是一份关于艺术理念的政治宣言。(董之林《关于“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历史反思》)《小二黑结婚》插图二幅.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1943)是赵树理的成名作。小说通过一对农村“小字辈”争取婚姻自主的故事,描写了中国农村变革中新生力量与愚昧落后观念及反动封建势力间的冲突,揭示了农民翻身解放的历史必然性与复杂性。《小二黑结婚》风格清新质朴,充满喜剧色彩,读来趣味盎然,又不失观察生活的细致和深入,具有很好的“寓教于乐”作用。.“问题小说”的追求中篇《李有才板话》(1943)是赵树理的早期代表作之一,标志着赵树理“问题小说”意识的确立。小说围绕村政权改选和减租政策施行,展开农民和地主间的复杂斗争,并对革命工作的群众路线和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展开辨析。.新评书体的小说样式第一,结构上讲究完整性、连贯性和戏剧性,有头有尾,环环相扣。第二,写人物注重行动性,让人物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中鲜活起来,很少展开外位静止的心理刻画。第三,将描写融于叙述,但不像传统评书那样大加渲染小趣味,而是力求节奏更快一些,适应现代的阅读需求。第四,运用经过提炼的生活化语言,笔调幽默轻快,有田间讲古、炕头谈心般的亲切感。.浓郁的地域民俗色彩赵树理的小说大多以家乡晋东南农村为背景,浓郁的地域民俗色彩构成他显著的创作特色。禾场炕头、男耕女织、节庆葬敛、敬神驱鬼、婚俗礼仪、吹拉弹唱家长里短,都能娓娓道来,写得鲜活生动又贴切自然。连环画《小二黑结婚》.民间化的幽默艺术赵树理是解放区和根据地土生土长的作家,有地道的农民气质,对农民满怀深情,面对农民身上的缺点和落后意识,赵树理总抱着同情和理解去认真地批评,而不是严厉批判。所以他的小说不是讽刺喜剧,而是幽默喜剧。赵树理文学馆
本文标题:第十五章---解放区文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931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