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最新学习十八大加快生态文明建设ppt
——学习贯彻胡锦涛总记十八大报告精神——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十八大报告精神学习十八大精神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主讲:今天讲的主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及成效汇总13什么是生态文明如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开课前我们先来看几组幻灯片2012年6月,亚洲开发银行和清华大学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报告称:中国500个大型城市中,只有5个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标准(主要依据是空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含量)。同时,发布的《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报告排出了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分别是:太原、米兰(意大利)、北京、乌鲁木齐、墨西哥城(墨西哥)、兰州、重庆、济南、石家庄和德黑兰(伊朗),可以看出有7个是中国城市。▲中国气象局发布的《中国气候公报》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平均雾霾天数为16天,较往年偏多7.2天。其中中东部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雾霾天数一般在20天以上,局部地区甚至在80天以上,暴露于大气污染的地级以上城市人口约为1.85亿人。全国出现大面积雾霾天气的城市主要有: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济南、青岛、乌鲁木齐等。▲截止到2009年底,全国地表水污染比较严重,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等七大水系近一半的监测河段污染严重,86%的城市河段水质超标,全国25%的地下水体遭到污染,平原地区约有54%的地下水不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截止到2009年底,中国沙漠化总面积262.37万平方公里,分布于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占国土总面积的27.33%,全国近4亿人口受影响,另外还有近32万平方公里土地具有明显沙化趋势,如果利用不当,极易成为新的沙化土地。中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天损失近1.5亿元。刚才这几组幻灯片反映的是我国环境污染的几个例子,但问题并不仅于此,每天我们从电视上、媒体中都能收听到一些关于我国环境恶化的新闻,这也反映出当前我们生态环境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如何加强环境保护、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们建设美丽中国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会议做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用整整一个部分的大篇幅,全面深刻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内容,是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解决好生态环境问题的纲领性文件。一、什么是生态文明在十八大报告中,并没有对“生态文明”作出明确定义。目前对生态文明的研究主要是从中央党校有关教授论述中产生的定义。在党的十八大报告的指引下,生态文明建设应当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时时抓在手中的重要内容,这也是我们建设美丽白河的必由之路。能否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大会精神,深入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并结合白河实际,推动全县生态文明建设,这不仅是对我们责任能力的一种考验,更是一个需要反复研究、不断加强的课题。因此,今天我就“学习十八大精神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这个专题,在这里与大家一起探讨。下面,我讲三个问题:生态文明定义:是指人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过程中,以高度发展的生产力作物质基础,以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为核心理念,以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为根本途径,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根本目标,进行实践探索所取得的全部成果。生态文明提出的背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创造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经济奇迹,积累了巨大物质财富。但是,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的那样,“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人类在创造和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饱尝了高增长带来的苦果:能源紧张资源短缺生态退化环境恶化灾害频发下面,我们看其中的几起案例1美国多诺拉事件1948年10月26―31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位于河谷的多诺拉镇,由于10月最后一个星期大部分地区受逆温控制,加上持续有雾,使大气污染物在近地层积累。大量的二氧化硫及其氧化作用的产物与大气中尘粒结合,导致眼痛、喉痛、流鼻涕、干咳、头痛、肢体酸乏、呕吐、腹泻等症状的发病者近6000人,占该镇人口的一半,死亡近20人。案例2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8日,英国伦敦市全境被浓雾覆盖,四天中死亡人数达4000多人,45岁以上的死亡最多,约为平时3倍;1岁以下死亡的,约为平时2倍。事后英国政府调查报告,除了当天处于高气压中心位置外,伦敦市长期严重污染,空气中烟尘浓度太高是悲剧的主要原因。案例3日本“痛痛病”事件1955—1972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锌、铅冶炼厂等排放的含镉废水污染了神通川水体,两岸居民利用河水灌溉农田,使稻米和饮用水同时受到污染。居民食用后导致骨骼软化及肾功能衰竭,最终在“疼痛”的呼喊声中死亡。类似悲剧的发生,促使了人们重新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重新思考人类行为的准则。在今天,对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第一,高度发达的物质生产力是生态文明存在的物质前提。生态文明是现代工业文明高度发展阶段的产物,是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其产生和发展具有必然的历史演进轨迹,即人类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在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可能产生生态文明。第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生态文明遵循的核心理念。生态文明坚持以大自然生态圈整体运行规律的宏观视角来审视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将人类活动放在自然界的大格局中考量,要求人们按自然生态规律行事。人和自然都是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都有重要的价值,无视自然环境的价值,人的价值就不可能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现代化建设时,无论经济建设还是社会建设,都既要考虑人类生存与繁衍的需要,又必须顾及生态、资源、环境的承载力。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的内涵第三,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是实现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一切经济社会发展都要依托生态环境这个基础,从环境承载力的实际出发,坚持“自然生态优先原则”,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同时,应该力求人与自然共生。做到发展与环境双赢,人类与自然协同发展。第四,实现人与自然的永续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目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就是要达到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的目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和自然都能生生不息,永续发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既有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也有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不光有人口压力以及文化价值观念的偏差还有资源环境的约束总体上,我国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直接挑战和压力是资源能源短缺与利用效率不高、生态环境破坏与污染严重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约束。在生态环境形势严峻方面,主要表现为:二是生态系统更加脆弱。区域生态系统结构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生态服务功能持续下降,生态灾害不断加重。生态系统呈现出由结构性破坏向功能性退化演变的态势,生态“赤字”不断增加。一是土壤质量退化农业活动、废水排放、大气沉降和垃圾堆放都对土壤环境质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土壤污染表现出源多、量大、面广、持久、毒害性大等特征,并从局部蔓延到区域。燃煤、公路交通尾气排放的重金属,垃圾堆存残留的重金属等都会造成土壤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对粮食和蔬菜种植影响尤为突出。在生态环境形式严峻方面,主要表现为:三是环境噪声扰民问题突出。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恶化,受噪声影响的暴露人口增加,影响范围不断扩大,环境噪声投诉长期居高不下。群众来访中近三成反映噪声污染。四是固体废物污染程度加重。固体废物污染程度不断加剧、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城市与农村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都在不断增加。在生态环境形式严峻方面,主要表现为:五是核与辐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大规模快速建设核电站超过我国当前核电管理能力,核电人力资源短缺,适合我国国情的核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技术标准不够健全,监管机构设置不全和人力薄弱日显突出,核安全研究投人不足,机制不完善,核能发展未能同步解决其废物处置问题,短期内给核电厂运行安全留下隐患。在生态环境形式严峻方面,主要表现为:六是全球和区域环境问题凸显。在全球环境问题上,我国既是原发地之一,又是重灾区,包括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酸雨、持久性有机污染和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退化、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等。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有机物污染正是基于目前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建设严峻形势,在党的十八大上,中央首次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大建设并列,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政治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将“五位一体”建设作为中国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最强有力的保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的明确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必然选择。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更好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客观需要。二、我县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及成效近年来,我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环境保护力度,着力促进生产方式转型升级,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局部环境得到优化,呈现出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较好局面。以保护汉江为主线,以改善和提高城乡环境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大力实施生态环境建设,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以2012年为例,全年县城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以上天数达302天。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控制在60分贝以下,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控制在70分贝以下;城镇集中式饮用水质达标率达到100%,汉江出陕断面水质稳定在国家Ⅱ类标准,全县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1环境质量保持稳定1环境质量保持稳定1环境质量保持稳定2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近年来,大力实施的天然林保护工程、长江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配套荒山荒地造林、重点区域造林绿化、林权制度改革、中小河流治理、丹治二期等重点工程建设,使白河的自然生态功能得到全面保护和加强。截止2012年底,全县林业用地11.7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80.49%;森林面积8.98万公顷,覆盖率由1998年43.2%提高到2012年61.78%;经济林总面积2.33万公顷,林业总产值2.7亿元;生物多样性保持稳定。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23平方公里。3节能减排扎实推进坚持推进现有企业的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关闭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2012年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实施了冷水镇汉旺养鸡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拆除了白河县白龙水泥有限公司立窑。编制了《白河县汇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凉水村矿区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白河县方宇药业有限公司黄姜皂素生产废酸液减排及处理工程可研报告》。白石河流域东坝1000吨/日硫铁矿废渣综合利用项目方案已经省环保厅审批。正在积极筹备。黄石板沟铅锌矿区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已完成废矿渣收集清运及河道整治工程、废矿渣堆放库及浸出液处理工程、流域内生态修复工程和废矿石堆放库上面的饮水工程。4人居环境大为改观一方面,全县环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县城污水处理厂、小西沟垃圾填埋场的先后投入使用,全县建有垃圾池千余个,县城、集镇、生态社区均有环卫工人进行清扫,环境卫生水平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和省级生态县的创建,生态镇、生态村、生态移民搬迁工程的展开,全县人居环境质量大为改观,公众参与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全县已创建命名的有1个省级生态村、9个市级生态村、6个市级生态镇。目前积极在枣树社区开展试点工作,制定了《茅坪镇枣树村生态创建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努力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问题,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我县在生
本文标题:最新学习十八大加快生态文明建设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939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