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1、客户关系管理的文化基础
1客户关系管理的文化基础强海涛2差序格局•“差序格局”一词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旨在描述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如同水面上泛开的连晕一般,由自己延伸开去,一圈一圈,按离自己距离的远近来划分亲疏。Chaxu-geju34弱连带—生人自我我需求法则人情法则—报或人情交换,人情帐与情感关系公平法则熟人连带家人连带人情交换陌生人5•面对不同的关系互动对象,必须先考虑彼此关系的亲疏远近;亦即视人己关系的差别(关系判断)后,再遵循对应的行为法则,以作为交往的基础与原则。此一人己关系原则,也就是自己人--外人的概念对于华人的社会行为有着主导性的影响(费孝通,1948)。•中国人在交往中很容易找到自己行为态度的标准:对哪些人热情,对哪些人冷淡;对哪些人敬畏,对哪些人不屑。6人情•情绪反应。社会规范。•社会交易时,馈赠对方的一种资源,并预期回报。•人情法则:“受人点滴之恩,须当涌泉以报”Ren-Qinghumanfeelings7报•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国社会关系的重要基础;•报答、报恩、善报;报复、报仇、恶报;•「报恩」、「感恩图报」、「恩重如山」;「报仇」:「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此仇不报非君子」•报与西方的互惠的差异•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来世再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Pao(reciprocity)8•相当于华人社会之「报」的概念,西方最具代表性的观念即是“互惠reciprocity”的概念,互惠概念虽然与报之概念在部分层次上是相通的,但仍有若干的差異。除了中国的「报」具有因果性的概念之外(刘兆明,1993),回报的量与回报的时间也都具有明显的差异。9•就回报的量而言,Powell(1990)就指出:在西方的网络中,互惠必须承担广泛相同的价值,亦即要求「对等回报」,所有的交换都在追求成本与利益的均衡;ParkandLuo(2001)的研究也指出:在关系方面的互惠法则所提及的关系特点中,「关系」是对等互惠的。10•就回报的时间而言,西方社会的还报大多是实时的、短期的,或是在一定期限内清偿债务(刘兆明,1993),但是中国社会对于还报的观点却不仅限于「即时报」的概念,其还涉及例如「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终身报」概念,以及当恩大至终身仍无法回报时所产生的「來世再报」之概念(刘兆明,1993)。11•但是,在华人社会中,关系的维持虽然也必须互惠,但双方的利益不一定完全相同(Jacobs,1982)。杨国枢(1993)就指出:人际关系中对应角色的互惠互依,会使人际关系成为一种共生的系统,在此共生系统中,关系不是平等的。文崇一(1987)也认为:中国人的报在加入人情、关系等因素后,使原本单纯的交换行为发生微妙的变化;且报的主要观念在于性质上的一致性,而非量的相同。12面子•荣誉感;声望和地位;通过成功和炫耀来获得;是一种“心理推动力”;•中国人爱面子,讲体面,“脸”重于“身”;不轻易当面认错;形式主义•面子可带来实惠(例如:升官);也有毫无实惠且需花费的面子(例如:办丧事)•“面子工夫”:一种“印象整饰”的行为;为让别人对自己产生特定印象,而故意做给别人看的行为。•面子消费:攀比消费、炫耀消费、象征消费Mianzi(Face)13关系•“关系”(Guanxi)是一种文化特征•在中国社会中,商业关系始于个人关系;西方社会却是个人关系始于商业关系。•在中国社会中,关系的运用,主要就是要去获取地位、权力与资源•关系网络(Guanxi)是在规则权利以及契约法令不完备之下,有效运作的机制之一。•关系网络(Guanxi)是在紧密控制的社会中,个体获取私人利益的手段。GUANXI德国《gourmet-report》11月22日文章,在中国做生意要印一车名片14华人社会的关系(GUANX)华人社会的关系(Guanxi)所展现的方式与结果,与西方的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表现存在相当大的差异,这使得西方企业在华人经济圈的商业经营上备感艰辛与阻碍。所以,“关系”(Guanxi)进而被视为了解华人社会与企业行为的核心概念。15华人社会的关系(GUANX)“关系”(Guanxi)是由非正式的关系及人情交换所形成的网络,是介于二个或更多人之间的直接特殊连带、也是一种基于相互义务的非正式的、私人的、且特殊的关系,更是一种“基于特殊准则的人际关系”。华人社会下的关系是一种基于“差序格局”的特殊标准所形成的人际关系,而非泛指所有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这种差序格局的观念也在华人社会的关系(Guanxi)与西方社会的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间的差异性上,始终扮演一个重要的关键角色。16华人社会的关系(GUANX)“关系”(Guanxi)是一种文化特征,其在中国社会的人际与组织动态上有强烈的意涵。中国人与其组织会通过积极而巧妙的方式來培养关系,以管理他们对人际或对组织的长期关系的态度。在中国人的社会或组织的活动中,关系是广泛且普遍的观念,因为在中国人的社会文化中,关系隐含了双方“共同的义务”、“保证”与“了解”的程度。在中国社会中,关系是无所不在,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一个关键性的角色。17华人社会的关系(GUANX)在中国社会中,商业关系始于个人关系;西方社会却是个人关系始于商业关系。华人在商业上对关系的态度是“先有成功的关系才有交易”,西方人在商业上对关系的态度则是“先有成功的交易才有关系”。18华人社会的关系(GUANX)西方人对于厂商所给予的“优惠的待遇”若优于其它顾客的待遇时,会造成心理压力,因为此种非正式关系对一向追求市场公平与效率的西方人而言,会突显出一种权利上的不平等,因此“优惠的待遇”对顾客而言并不如预期的受到欢迎。然而在中国社会,非正式的关系却相当的受到青睐,中国人偏好循非正式的管道來进行沟通。在中国社会中,关系(Guanxi)的运用,主要就是要去获取地位、权力与资源19IQ测量了一个人本身的才智能力,早被证明只能解释一个人的成就的一小部份而已。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其实成之于己者少,受制于人者多,如何经营一个有利于己的环境,才是一个人成败之所系,EQ被提出来正是为了测量一个人作人处事的能力。EQ的内容主要包括了自我克制欲望,为目标勤奋进取,遇挫折不气不馁等等处事之道,以及对人有同理心,克制一时情绪,良好应对进退,正确处理争端,爱人助人合群等等作人的道理,这些在解释人际关系交往上固然重要,但却远远不足以说明整体人际关系环境之全貌,不足之处正是关系管理的智慧(Networkingintelligence,也可以简称NQ)要补足的地方。中国式关系营销的IQ、EQ与NQ20既然EQ已经解释了与人相处之道,那么NQ(关系管理的智慧)为什么重要呢?究其实,人与人的世界并不止是一个两人间人际关系的世界,而是一个许多人的人际网络世界,有些人认识某些人,不认识另一些人,和一群人关系很强,和另一群人关系却弱,我们所需要的资源在网络中流通,固然取决人际关系,也同时取决于网络结构。比如一个十分适合我的工作机会出现了,可惜消息在我的关系网之外流传,我的EQ再高,和周遭的人相处再好,也取不得这个讯息,获不了适当的推荐,只能徒呼负负,事后兴叹。IQ、EQ与NQ21我们常说某些有成就的人「很快进入状况」、「善于审势度形」、「会运势而起」、「有远见、有大方向」或「能够掌握环境、运筹帷幄」,这些其时都是在说这个人的NQ很高。何谓「势」,势就是大环境,而环境最主要是人构成的,人的变动、人的策略与人的互动,掌握住人际关系网络的变化就掌握住了「环境」的大部分。因此平时如何运用有限的社交时间,策略地建立、管理关系网,使之通向有价值的资源,就是关系管理智慧的范围,而非EQ所能涵盖。22IQIQEQEQNQNQ测量一个人本身的才智能力测量一个人做人处世的能力。自我克制欲望、为目的勤奋进取、遇挫折不气馁等处世之道,以及对人有同理心、克制情绪、良好进退应对、正确处理争端、爱人助人合群等做人的道理。是一种系统化的思维方法,强调我们跟任何一个人的互动,不只思考到这个人,还要思考到这个人背后的一张关系网。IQ、EQ与NQ比较23你(IQ—才智能力)你他人EQ—作人处事能力关键人你NQ—审势度形能力24八爷九爷十爷十四爷年羹尧四爷兵部户部邬先生十三爷图1网络图西山锐健营丰台大营25在这个故事里,邬先生的智慧并不是强调为目标勤奋进取,遇挫折不气不馁,对人有同理心及克制一时情绪等处事之道。而是能清楚地分析本身的关系网络,了解资源流通的管道,并掌握流通的结构,因此对于邬先生而言,其心里有一张如图1的网络图,所以看的很清楚,对于八爷党而言,八爷本身掌握了户部的资源,此资源在打仗时就是粮草的来源。而十四爷掌握了兵部,有京师兵力为后盾。所以邬先生建议四爷必须掌握行动的关键策略点,而这个点就是十四爷,四爷和十四爷又有同母所生的亲兄弟关系,所以趁着向母亲祝寿的机会,掌握住此一关键点。此一布局立刻把两大资源—以西北粮草控制西北大军以及京师驻扎兵力--都掌握在四爷的手上了。26这就是NQ所强调的,第一步,要能够综观整体局势,审势度形,掌握形势,以及第二步,找到适当的关键点,取得与关键点的关系,以改变局势的发展。这样的能力并不是要用来取代EQ或IQ,而是相辅相成,甚至布建关键点的基础更在于EQ。只不过NQ这一部份很容易被人忽略,犯了高EQ低NQ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所谓的好好先生,这种人对人对事都很好,但却经常把很多事搞得乱七八糟,错判形势,当断不断,最后还搞不清楚为什么大家背离自己,所以我们有必要对NQ的做进一步的了解,并思考其在企业管理上的应用。
本文标题:1、客户关系管理的文化基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961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