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电力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
1电力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作者)(单位)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型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企业的管理创新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大型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创新的方向和需要关注的重点。关键词:信息化管理创新业务整合流程再造1、引言信息化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提高企业市场适应能力的战略选择,是引领和改造传统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企业不断应用这些新技术,深入开发和运用信息资源于管理实践过程。一般认为企业信息化即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去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及时地为企业的“三层决策”系统(战术层、战略层、决策层)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市场做出迅速的反应,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由于每个企业处于的发展阶段和业务规模的不同,所以面临的管理症结也会有所不同,在信息化方面的期望和需求自然也会不尽相同。一般地,企业信息化会经过三个典型的发展阶段:基础管理阶段、ERP(企业资源计划)阶段和电子商务协作阶段。在基础管理阶段,企业可解决一些局部但非常关键的管理问题,通过建立基本资源体系的信息化,建立和改善企业的管理基础。在ERP阶段,企业通过集成的业务处理系统,进一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在电子商务协作阶段,企业将参与整个供应链的竞争,最大限度利用外部资源、利用不断创新的商业模式实现最大的增值。随着电力体制的深化改革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国内电力企业的信息化需求急剧扩大,信息化建设快速推进,表现出从企业到区域、到行业、乃至到整个电力产业链全面推进信息化的发展势头。2008年以来,国内电力行业全面亏损,经济的冬天给电力企业业务拓展带来新的挑战。因此在这个时期,探讨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创新对于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2、当前我国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和差距与发达国家大型企业相比,我国大型国有企业信息化程度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总体上落后大约有10年左右的,虽然少数企业已经达到或接近了国际水平。归纳起来说,我国大型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差距主要包括思想意识的差距、投入力度的差距和实施效果的差距。另外企业的IT人才短缺及不稳定也是很重要的问题。主要问题和差距分述如下:(1)缺乏整体规划很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都很随意,比较实际的企业也只是做到了以业务为核心。这固然与各个企业的实际情况相关,但这并不能成为不做整体规划的理由。信息化是庞大的系统工程,庞大到覆盖企业的方方面面、每一个角落,没有完善的总体规划必然带来冲突。过去十几年的经验已经证实了这一点。环顾今日的各个大型国有企业,每家都有信息孤岛和信息壁垒存在,这正是缺乏总体规划的恶果。关于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国内外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特别是我国信息规划专家高复先教授在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信息资源规划理论(IRP)对我国大型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企业内部各部门和单位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各人自扫门前雪,成果互不共享,重复建设严重,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金,也造成山头林立,各自为政,功能重叠,资源冲突,为后续的业务整合和系统集成带来了巨大的困难。(2)支持核心业务不足许多企业的信息化一开始都是由信息技术驱动,没有和企业自身的主营业务挂钩。信息化浮在表面,建个网,开发个网页,建个邮件系统,等等,最多搞个办公自动化系统,信息技术没能广泛地、深入地渗透到具体业务中去,没能对企业的核心业务真正起到支持作用,也就无法切实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信息化不是目的,只是企业追求更高经济效益的一个有效手段,不能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3)内外合作欠缺经验很多国有大型企业因为自己拥有较为强大的信息化建设队伍,所以常常包揽企业信息化的一切,闭门造车,不愿意对外合作。这样既不利于外部先进思想和技术的引入,也不利于自身队伍的健康成长。实际上,企业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应该适当地采取拿来主义,要善于利用外部力量。另一种现象是,在与国外公司合作时只注重引进硬件和软件系统,而忽略了包含在其中3的知识和思想。由于中西方文化、体制和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区别,很多在国外运行良好的系统来到中国会遇到“水土不服”的问题,最后导致项目失败。作为大型的国有企业,不仅要敢于引进先进的东西,也要敢于坚持自己的优点,要以“洋为中用”的原则对待国外的技术和思想。这给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带来了难度和挑战,此时应认真研究引进的系统和自身客观情况差别,仔细制定可实施的、符合国情企情的方案,将融合、嫁接、变革的工作做好。(4)人才流失严重国有大型企业往往拥有大批人才,其中也包括信息化建设人才。然而,由于企业体制问题和信息化在企业中的地位问题,致使国有大型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人才感到心里不平衡,最后许多人选择了离开,这样导致了信息化建设人才的大量外流。信息化建设队伍的稳定已经成为国有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3、管理创新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3.1信息化建设是管理思想的建设著名管理学家西蒙对管理的本质有一句很精辟的概括:管理就是决策。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决策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企业的领导层必须做出正确、有效、及时的决策。决策的基础是信息而且决策是有时效性的,事后决策是没有意义的。如何更快地获得信息,必然要借助得力的工具,这个工具就是基于信息技术的信息系统。利用信息系统,企业能够从纷繁复杂的数据中提取可供利用的信息,将各种信息有效地组织在一起,快捷、迅速地为企业各部门使用。它是改善管理、加快决策速度、制定有效决策的有力工具。对于一个组织来讲,总的目标是通过更快、更多地获取有用信息为企业服务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而信息系统就是一个通过有效利用可以实现该目标的工具。在信息化过程中,必须把握住二者的关系: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要使这个工具为企业管理进行有效的服务,而不仅仅是为了得到这个工具。正确认识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在建设过程中就会本末倒置。企业信息化工程特有的长期、系统的特性,对于很多企业来说都是一个战略挑战,尤其对那些管理模式陈旧的传统制造业来说,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其选择、实施与应用都不仅仅是一个技术上的问题,而是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变革企业组织结构与管理方式等有密切的关系,是一个涉及到整个企业和其下设的多个部门、关系到权利与资源重新分配的复杂工程。所以企业信息化实质是一种管理思想的建设,它首先是一个管理上的问题,其次才是一滚技术上的问题。“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它恰当地说明了信息技术与管理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先进的技术要有先进的管理来保证。4因此,在进行信息化建设前企业首先要清楚自身的管理结症,哪些问题可以通过信息化来解决,然后要考虑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管理将产生的影响,最后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采用灵活贴身的建设方案。所以信息化方案应该既要满足企业对管理信息化方方面面的需求,又能将企业管理诸方面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还应适应未来企业的发展需求。它应是一个集全面性、集成性、弹性于一体的建设方案。只有这样的信息系统才能真正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效益。总之,信息化是手段、方法、工具,而不是目的,理性的信息化工程不会是为信息化而信息化,而应该是为企业的运营和管理而信息化。3.2管理创新是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基础信息化建设从落实到具体实施将会涉及到一系列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然而它不是仅仅是会使用硬件、软件而已。实际中,很多企业就是这样对待企业信息化的,这些企业错误的理解了信息化建设的本质。企业信息化最大的难点不是技术,也不是资金,而是管理体制和制度的创新。它带来的是一场关于企业自身深刻的管理革命,而相关软件只是实现这些管理思想的工具,很多企业对这一点认识都很模糊。这种错误认识的后果一是企业对于目前的管理现状不进行实质的创新,只在皮毛上做些文章甚至原封不动,使信息化建设迁就现有的工作管理模式,结果使先进的信息系统成了手工工作的副本,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增加了日常的工作量,最终企业会觉得多此一举。二是企业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求大求全,盲目地上所谓具有众多新功能、新概念的软件,结果与现实工作脱节,很多都成了摆设。所以错误的认识就会为信息化的建设埋下致命隐患。信息化建设在某些企业的失败,其根源往往在于企业旧有管理模式与信息系统内涵的管理思想的不一致,有的甚至是严重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上马再先进的企业管理应用系统,也不能从企业信息化的实质是企业全方位的管理变革活动,它的成功推进是建立在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基础之上的。21世纪中国经济越来越迅速地融入国际市场大循环之中。在高速发展过程中,企业要面临不同阶段的发展障碍和鸿沟,为此必须及时进行管理变革,创新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增强实力,才能在成长和竞争中保持优势。管理创新应以促进企业管理全面创新为着眼点,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为工具,整合和改造企业业务流程、组织架构、管理模式和供应链,实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自动化、管理方式网络化、决策支持智能化和商务营运电子化。没有管理创新,信息化优势难以发挥。把管理创新与企业信息化建设结合起来,以强大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管理创新,是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从根本上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5核心竞争力,实现管理水平的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3.3企业信息化必须与管理创新相结合企业信息化过程是企业管理创新的过程,它促进了企业管理模式与组织模式的变革,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新型管理模式,管理更趋扁平化,改变了传统的垂直型信息传递方式,增强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可知性、可调性、有序性,这种管理组织层次的变化将更有利于把市场信息、技术信息和生产活动结合起来,使企业管理者能够迅捷地对市场做出反应,制定出正确、科学的决策,使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配置。使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营销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促进生产力进步,改变经济增长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和现代化管理水平。企业若想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领先优势,就必须持续不断地进行创新,保持或扩大与竞争对手之间的距离。传统竞争模式是大鱼吃小鱼,现代竞争模式是快鱼吃慢鱼。创新是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无论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还是体制创新,哪一个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信息化支持企业持续不断的创新。在创新能力为主导的市场竞争中,创新能力强,技术进步快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技术等的应用,使信息化演变为支持企业持续不断的创新并保持暂时竞争优势的原动力,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要素。因此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给企业带来最本质变革是管理体制、管理组织和管理模式的创新,管理创新是实现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企业信息化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它与企业原有的产权结构、经营机制、组织形式、业务流程、运作方式、利益格局等诸多方面的根本性变革互为基础和条件。电力企业的信息化伴随的是其业务流程、管理流程的创新。企业信息化必须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管理的基础上,一刻也不能脱离企业基础管理这一操作平台。同时,信息化是其基础管理的发展与延伸,并斌予了基础管理新的内涵对基础管理起到了一种明显的放大和加速效应。在实践中,只有将基础管理与信息化相结合,企业管理水平才能实现质的飞跃。4、大型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4.1大型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党的十六大对信息化的重要部署为大型电力企业下达了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也为我们指出了一条明确的工作方向,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如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新型的工业化之路,是对我国大型电力企业提出的巨大挑战。今后,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归纳起来包括: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工业模式?6如何应用信息技术创建绿色能源?如何依靠信息技术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如何依靠信息技术走国际化之路?如何依靠信息技术实现生产力的飞跃?如
本文标题:电力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0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