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83公共基础知识邓论理论要点学习
邓小平理论笔记第1章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创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级邓小平理论。2,两大理论成果的共性: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①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②包含了中国民族的优秀思想③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V3,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建党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遵义会议。4,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标志着我们党恢复了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5,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明了新时期的前进方向。6,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①系统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②完整地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③确立了我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7,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①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②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加快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8,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进一步阐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进一步阐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并就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做出全面部署,确定了跨世纪发展的宏伟蓝图,明确回答了国际国内普遍关注的邓小平同志逝世后中国怎样继续前进这个重大问题。9,△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①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②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③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的挫折的历史经验并④借鉴其他国际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10△原因:四新①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②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成果,抓住“蛇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③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④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11,1978年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12△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13,近二十年的历史性转变:①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③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4,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坚持和发展、创新15△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5.31)16△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是全面推进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的基本问题。“三个代表”:就是必须始终①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②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③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①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②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③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三、邓小平理论的精髓※17☆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性:①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内在要求,没有思想的解放就没有实事求是,②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③两者统一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18△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意义: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的进行。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全面改革的进行。③邓小平同志在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中一以贯之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决了关系党的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做出了两大历史性贡献○19。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始终是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江泽民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充分说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与哲学第4章有关)三个解放:①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②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③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19,两大历史性贡献:一是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维护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二是成功地找到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第2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一、社会主义的本质1,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一系列错误观点:①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②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③僵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外国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④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⑤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3,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①这一科学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②这一科学概括,为我们坚持公有制有完善和发展公有制指出了明确的方向。③这一科学概括,突破了吧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①“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联系在一起是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目的是发展生产力,又要通过改革来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是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必然结果。③“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目标。V体现:①社会主义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②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③从静态的角度规定了社会主义性质;④从动态的角度提出了社会主义任务。4,根本原则:①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②共同富裕。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的按劳分配,维护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归根到底只能是根据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实际要求,根据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实际进程来确定。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5△确立的理论依据:①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②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③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并为将来向共产主义过渡奠定必备的物质条件。6△客观依据: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经济建设,这是对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和②社会主要矛盾进行科学分析得出的最重要结论,是③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①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和时代特征,决定了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矛盾的解决,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③大力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④总之,“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5.31)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们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不同。(7.1)7△“三个有利于”:①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②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③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意义:理论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标准在社会发展中运用的生产力标准的深化与发展,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科学总结,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排除了离开生产力的标准抽象争论姓“社”姓“资”的教条主义干扰。第3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一、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我国现阶段国情的特指: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①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②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①发展水平(基本特征):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②实现目标: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内容:①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社会主义不发达阶段;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以后,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④我国在此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长期的。6△意义:①理论上在党的纲领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概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②政治上指明方向,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又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反对右倾和“左”倾错误;③实践上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实际出发,为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提出了科学的客观依据,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取得成功和胜利;④实践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正确,之所以在实践中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气势磅礴的推动作用,归根结蒂就是因为它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现实。(与哲学2章有关)7,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落后的生产,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8△基本路线:(①主体:)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②主要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③方针、方法:)自力更生、艰苦创业,(④目标:)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9,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10,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1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意义和作用:立国之本。①四项基本原则规定了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领导力量和指导思想,②决定着国家的性质和发展方向,③关系着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命运,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发展的根本前提和根
本文标题:83公共基础知识邓论理论要点学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041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