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是中国自1840年以来最为成功的现代化尝试,然而却来之极为不易。中国历史上不乏农民起义和政治家激烈的革命,但渐进式、能够保留前代进步成果、社会付出代价较小的改革却极为罕见。对于刚刚摆脱文革束缚的中国,极左和极右都仍然有很大的市场和影响力。再考虑到中国五千年传统的包袱——鲁迅曾言:在中国,搬一张桌子都需要流血,实现现代化的转型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因此,对于中国改革之难,西方有这样的评论:这如同在一枚硬币上让一艘航空母舰进行一百八十度的转向。然而,中国竟然奇迹般地做到了。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标要求】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不走寻常路思路决定出路敢问路在何方走自己的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包围城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什么是经济体制改革?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前提:内容:目的:目标:实质:原因: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一、思路决定出路——十一届三中全会1.时间:1978年12月2.方针:经济重心转移、改革开放3.意义:揭开经济改革的序幕,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第一步:经营管理方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含义:是指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调动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意义:特征:前提:包产到户,自主经营土地公有制二、敢问路在何方——农村包围城市“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18户户主签字)小岗村18户的“秘密协定”(1978年12月)材料一:“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邓小平材料二:在农村实行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集体劳动,统一经营,平均分配,吃“大锅饭”,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农业生产缓慢,到1977年,人均口粮还没达到1957年水平,有1.5亿农村人口的口粮不足。材料三:1978年11月24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神情隐秘而带悲壮地签订了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和(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探究一:中国的经济改革为什么首先从农村开始?探究一:中国的经济改革为什么首先从农村开始?1、农业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2、农村现状:农村生产力水平低,农民的生活贫困。农业是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关键。3、农村体制:人民公社旧体制,挫伤生产积极性。使农业发展缓慢。4、改革先声:在农村改革前,有些地方的农民已经实行包干到户。在实行包产到户后,改变了过去长久以来“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的状况,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凤阳农民打花鼓庆丰收丰收的小岗生产队农民050010001500200025001978年1980年1985年1990年1995年1997年1998年1978年-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情况示意图今日小岗村昔日小岗村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凤阳花鼓小岗村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小岗村因率先实行“大包干”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的竹编手工业生产广东乡镇企业问题: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无法使农民致富,农村的劳动力大量节省出来,那么该如何解决农民致富和农村剩余的劳动力的问题呢?对策:就地解决,离土不离乡,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作用:发展乡镇企业不但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调整了农村的产业结构,而且安置了数以千万计的农村劳动力,稳定了农村秩序。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1.土地改革①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②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③意义: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2.农业合作化①原因:分散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②核心内容:把土地等主要的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③意义: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3.人民公社化①原因: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的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的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片面追求公有化的程度;②核心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规模,实行“一大二公”。③影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①原因: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②核心内容: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革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③意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原因核心内容意义土地改革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地主私有农民私有解放生产力开辟农业发展道路农业合作化小农经济阻碍国民经济发展私有制公有制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人民公社化片面追求一大二公一大二公挫伤积极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吸取教训体制改革土地公有包产到户自主经营调动积极性农业大发展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二、敢问路在何方——农村包围城市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第一步:经营管理方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5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指导农村改革迈出以改革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调整产业结构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步。第二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中国第一村-----华西村天下第一村美景华西村民部分汽车村中美景一处普通农民家的别墅万人宴请你来诊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农民拥有自己的土地和农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并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但它调整了农村的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下面是一位同学的历史小论文,请你来批阅。(在错误下面划横线)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个厂一墙之隔,但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较远的其他地方去,电缆厂需要的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浪费,时间上的浪费,本来两个厂发展横向联合,通过签定合同就可以解决,但是不行。上述两个案例说明了什么?计划经济体制之下,企业缺乏自主权。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1)背景:(2)中心环节:(3)目标:农村的改革,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2年党的“十四大”)(4)作用:(5)存在的问题:增强了企业实力;国有资产大幅增加企业职工下岗等二、敢问路在何方——农村包围城市2011年中国(包括香港、台湾)共有69家公司入选《财富》杂志排出的全球500强,超过了日本,仅次于美国(133家),再创历史新高。有3家中国企业进入前10名,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和国家电网分别位列第5、第6和第7位。三、走自己的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经济。特征:(课本89页)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2)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3)国家的有力宏观调控计划经济时期的各种票证70年代豆腐票和粉票80年代的布票为什么当时要用这些票证?1.物资匮乏2.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三、走自己的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过程(1)提出目标:1992年中共“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宪法保证:1993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次写进我国宪法。(3)完善创新:1997年,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4)初步建立:到21世纪初,中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基本形成。三、走自己的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意义:解放了中国的生产力,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大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究二:有人认为:“计划是社会主义的”“市场是资本主义的”,这一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提示这一观点是错误的。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判断姓“资”还是姓“社”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归纳生产关系改革只有适应生产力的需要,才能推动经济的发展。新时期的中国改革是逐步推进、不断深化的。结合材料加以说明。1.从群众自发到中央肯定、推动。2.从试点到推广。3.从农村到城市。4.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改革。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请回答: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改革给中国带来的变化。经济迅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
本文标题: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049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