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史专题复习
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史专题复习(一)重点讲解一、方兴未艾的欧洲统一运动二战后,西欧各国面临着恢复和发展经济及对抗苏联和摆脱对美国过分依赖的共同任务。这使西欧国家逐渐走上了联合图强的道路。1965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等六国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三个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或欧洲共同市场。1967年7月条约正式生效,欧洲共同体正式建立。1973年,英国、爱尔兰和丹麦加入。1981年,希腊加入。1986年,西班牙、葡萄牙加入,共同体扩大到12国。欧洲共同体建立后,内部矛盾虽也不断发生,但在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道路上取得很大进展。这表现为:建立了关税同盟;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和欧洲货币单位;形成欧洲统一大市场(1993年1月运转,欧共体成员国家之间实现了商品、劳务、资本和人员的“四大自由流通”);经济货币的联盟加快(1999年1月1日正式启动欧元);加强科技合作,联合开发尖端科技(尤里卡计划)。欧洲一体化的作用在于:它是西欧各国维护国家主权,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产物;反映了战后经济国际化的客观要求;从本质上看,是本地区各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所进行的欧洲经济一体化是垄断资本组织的地区经济集团化。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在欧洲,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使该地区的政治动荡不安。在这种形势下,具有强大经济实力的欧共体迫切需要加强政治的一体化。欧洲联盟的成立,就是欧共体政治一体化的新进展。1993年11月1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即《欧洲联盟条约》开始生效,欧洲联盟正式诞生。1995年1月1日,奥地利、芬兰、瑞典正式成为其成员国,使其成员国扩大到15国。欧盟的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一个单一的经济贸易组织开始向包括政治、经济、外交和防务在内的全面一体化实体过渡,从此欧洲一体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二、人文主义作为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普遍推行3+X考试的形势下,必须从多角度理解文艺复兴及人文主义。从历史角度上看,文艺复兴产生于14~17世纪的欧洲,是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以复兴古代罗马文化为名所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l.明确文艺复兴为什么要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为掩护?(1)因当时封建神学占统治地位,教会势力庞大,不容其他思想和学说传播,封建神学的理论体系大多是依靠古希腊、罗马的科技思想文化成果。(2)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还无力与神学正面冲突,故借助希腊、罗马的文化的复兴为名,而行反对神学、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之实。2.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1)一定的文化必然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依据,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产生在意大利,这为文艺复兴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础。富裕起来的资产阶级看到自身的价值,也有经济能力支持和开展新文化运动。(2)意大利各城市共和国比较开明、宽松的政治环境,则有利于比较开放、自由的文化气氛的形成。(3)意大利本身的文化遗产和人才结构,也是文艺复兴的重要条件。因传统的影响,意大利城市普遍重视教育,人的文化素质较高,普通的市民也具有了接受欣赏古典文化的能力。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较多地保留在意大利。意大利各城市长期同拜占廷、阿拉伯有着经济和文化的联系,因此意大利人更熟悉古希腊的文化典籍。3.各国进行文艺复兴必须具备的共同条件:(1)各国都相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市民阶级对中世纪的文化感到不满,要求产生新的文化为其服务。(2)世俗统治者支持人文主义者的活动。(3)人们热衷于搜集、研究古典文化。(4)城市市民的心态和价值观发生变化。4.比较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不同:(1)背景不同: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启蒙运动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2)主要内容不同:文艺复兴提倡“人性”,启蒙运动崇尚“理性”。(3)方式不同:文艺复兴时许多思想家借助宗教的外衣,启蒙运动时已提出了无神论思想,公开向宗教神学挑战;(4)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而启蒙运动是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前提下进行的。5.为什么说人文主义预示了资本主义的曙光?关于人文主义,课本介绍不多,理解起来也较困难。从历史角度上看:(1)人文主义的核心是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人性是指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征和基本属性。人道主义是关于人的本质、使命、地位、价值和个性发展的思潮和理论。(2)人文主义的特点:第一,它以人和自然为研究对象,肯定人是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追求快乐是人的天然权利和社会发展的动因。第二,它批判封建教会视肉欲和世俗生活为罪恶的禁欲主义,肯定人拥有享受人间一切快乐的权利。第三,它主张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及创造能力,反对消极的、无所作为的人生态度。第四,它提出和论证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和国家学说,要求结束封建割据,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为资产阶级开辟统一的市场。第五,它重视科学实验,反对先验论,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从地理角度上看:理解开普勒的三个定律——轨道定律、面积定律、周期定律,并联系太阳运行轨道图,弄清太阳的位置、地球运行的情况及远日点、近日点,并能依据有关条件推算出有关节气。从政治角度上看:运用现象和本质的原理认识文艺复兴,它不是古文化的复兴,而是一种新思潮的产生。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认识人文主义的进步性与局限性;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文艺复兴是当时欧洲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和形态上的反映;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崇尚科学、坚持真理、反对宗教神学的大无畏战斗精神对青年一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青年学生应树立勇于追求和捍卫真理的优良品质,自觉树立崇尚科学、反对任何形式的歪教邪说的优良品质;运用有关哲学原理分析当时流行的观点和科学家提出的新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并得出相应的科学启示。三、关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有关知识:1.特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期,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8世纪的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都属于这一范畴。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打倒封建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具有如下特点:(1)它们属于完全意义上的反封建革命,(美国是反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此外,并不负担其他别的任务,革命所能做到的是使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再用政权这个杠杆,以法律为武器,去摧毁封建制度,奠定资本主义的基本治国原则。(2)其进程曲折复杂,既有先进甚至超前,又有退缩甚至后退,随后再引起新的斗争。革命进程中呈现的这一特点并不难理解。凡属革命,必然是兴师动众的运动,任何单一的阶级都不可能独立地进行一场革命。之所以会这样,从根本上说是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这一时期资产阶级不能一次性完全推翻封建制度和建立健全的资本主义制度,只有在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大增时才能完成。(3)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阶级关系的总特点就是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一切反封建的阶级、阶层结成联盟。由于各阶级、各阶层都受到封建压迫,都有共同的反封建要求,所以在大资产阶级的领导下结成反封建的大军,作为最早的革命领导力量,大资产阶级的代表功不可没。与资产阶级同处于领导地位的还有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如英国的新贵族和法国的自由贵族,他们实质上已是资产阶级的组成部分。2.比较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与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相同点:①根本原因相同:都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发展的结果。②革命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③革命性质相同: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同点:①经济基础不同:前者建立在手工工场的基础上;后者建立在工业革命的基础上。②革命对象不尽相同:前者主要是封建势力;后者的革命对象除封建残余以外还有早期革命时期确立统治地位的大资产阶级,在一些受外族控制的国家还兼有民族独立的性质。③革命的领导力量不同:早期革命的领导力量主要是商业金融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而19世纪中期革命的领导力量主要是工业资产阶级,有的还有资产阶级化的贵族。④革命的表现形式不同:早期革命主要是通过暴力革命;而19世纪中期革命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自下而上的革命,但更多的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有的还是以民族战争形式完成的。3.正确认识“光荣革命”把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分析、评价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对“光荣革命”的评价亦应如此,传统认为,“光荣革命”是非革命的,斗争也不够激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软弱和不成熟的表现,实际上,从英国当时的实际情况看,这种妥协是必要的,有分寸的。迅速结束詹姆士二世的统治是维护革命基本成果的必需。也应该说是明智的选择。因此,用政变的方式来解决复辟王朝,避免社会动荡与过多的流血,是符合英国国情的明智之举。从客观上讲,“光荣革命“在英国历史上开始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时期,为资本主义顺利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与资本有联系的土地贵族和资产阶级上层掌权后,大力促进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议会通过圈地法,掀起了空前规模的圈地运动。同时,积极开拓海外殖民扩张,扩大市场和原料来源。这些政策和措施加速了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为18世纪的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还有“光荣革命”建立的君主立宪制符合英国的国情。英国的君主立宪,在不断地调节中,资产阶级巩固了自己的统治,不断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总之,评价“光荣革命”不能仅看形式,还要看其客观效果和其深远影响。4.英国的内阁制和君主立宪制的内在联系所谓内阁制,是指内阁代表政府掌握、行使政权并向议会负责的政治制度。它是在君主立宪政体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下产生的,是议会制的发展和体现。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反映了国家权力中心由议会转移到内阁和首相手中的趋势。同时,与英国政党政治的形成和演变关系密切。内阁制包括以下几个因素:①组织内阁的政党必须在下院占有绝对的多数;②内阁成员必须在议会中有议席;③一切内阁成员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④内阁必须有一个首脑即后来的首相;⑤首相必须是下院多数派的领袖,有控制内阁的发言权。而君主立宪制是一种政体,即国家的政权构成形式。它体现出资产阶级专政的性质。内阁则是君主立宪政体下的中央一级的国家政权机关,代表一国政府掌握一国的最高行政权。内阁制和君主立宪制都是资产阶级按分权原则建立起来的。内阁制是对君主立宪制的运用和操作,反映的是资产阶级议会民主政治的运行程序。四、政体的不同即是历史造成的,同时在综合考试中与政治学科又能有机地结合。所以我们必须掌握与本题相关的一些知识点:1.关于日本明治维新(1)有人说日本明治维新是一场没有资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你如何理解?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是一场没有资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这是因为明治维新前,资本主义因素渗人农村,促进了农村的阶级分化,产生了新兴地主;工场手工业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一些资本家。但是拥有雄厚经济实力的是高利贷商人,而不是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处于形成时期,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因此无力单独领导这次革命。明治维新之所以能够成功,一是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封建统治阶级起了瓦解作用,使封建统治阶级发生分化,等级制度破坏,中下级武士也成为反幕府的力量,并领导这场革命。二是因为西方列强的入侵进一步暴露了日本的落后和幕府统治的腐朽,加深了原有的社会矛盾,反幕府的斗争和要求社会变革的斗争融合在一起。最后对封建制度发起全面冲击,成功地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2)为什么说中下级武士是日本明治维新保留大量封建残余的最突出的表现?日本明治维新是在作为社会形态更替的前提条件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资产阶级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加上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外部压力的催化作用,为了克服半殖民地的危机而提早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它虽然使日本经历了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但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中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如天皇制、半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等。之所以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主要原因是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中下级武士带有大量的封建残余。同时,中下级武士掌握国家的政权又是封建残余在近代
本文标题: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史专题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080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