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社会主义体制――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读书报告
《社会主义体制——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读书报告·总体评价正如本书自己声称的,全书没有一个数学模型,都是定性的描述,是一本“本科生”的通识教材。本书并不是一本严格的经济或政治型的教科书,所有的概念用通俗而生动的方式呈现,如果读者希望得到理论证明则应该去参考书目中找。作者科尔奈是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因其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制度的开创性的研究而闻名。身为犹太人的科尔奈经历过大屠杀,苏联解放匈牙利后曾坚定的信仰共产主义;后又参加了1956年的匈牙利改革,与共产主义决裂。他极力试图客观地,就经济论经济的态度剖析社会主义经济。他在前言中说“在今天谈起研究社会主义体制时,至少要有这样的勇气:应该抱着科学客观的态度,避免一味的攻击谩骂;要告诉人们为什么社会主义体制能够在这么长的时期内相对平衡运转并不断复制自身。”本书提炼出社会主义体制中的种种经济现象背后的原因与规律,将其命名,定性,剖析。使一个政治经济盲如我意识到了从前未曾关注和理解的许多现象,如一个刚开始识字的人突然发现满大街的招牌上画的原来是字一般;也让一个对文科颇为不屑的学生领略了政治经济学的严密逻辑基础。·核心思想本书的中心思想是,造成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崩溃的原因不是外界原因,不是历史原因,不是因为自然原因,不是因为体制不成熟,不是因为官员腐败,不是因为个别事件,而是社会主义体制有其自身根本无法解决的冲突,只是运行机制出现了功能性障碍。经典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由理论和信仰建立起的体系,即建构式体系,有别于自组织起来的演进式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并非由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实际上是上层建筑摆弄基础。马列主义——国家所有制——官僚协调体制——行为特征——经济病态这一过程由其理论基础决定,自发成型,除非基础改变,否则不可扭转。·内容分析社会主义体制的自身缺陷导致其在实行中都存在问题,不能按照理论或计划者的安排发展,存在大量的名不副实:权力机构从下而上(高度集权从上而下);群众组织的群众代表性(成为党的宣传与统治工具);国有企业经济独立,硬约束,根据收入安排支出(软约束);价格制定原则按必要社会成本(平均社会成本)等。做主人通过详述权力结构、意识形态、财产所有权、计划、官僚控制、货币与价格、投资增长、就业工资、短缺与通胀、消费与分配和对外经济十一个方面分析,本文试图打通不同因素间的墙壁,概述作者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崩溃的原因。本书提出,当初设想社会主义者没有想到社会主义体制运行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一、缺乏有效激励按照马克思理论,消除资本主义剥削压迫后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被解放,积极性大大提高。但实际上并非如此。1、剩余财产支配权模糊资本主义系统有自己附带的自发鼓励系统,其中重要的一项便是剩余收入支配权。社会主义体制中,以国有企业为代表,名为国家所有,实际产权模糊。国家不但拥有国有企业的剩余收入,而且因为国家控制着税收,价格等,所以实际上也同时控制着剩余收入的规模。剩余收入的支配权属于官僚机构而非决策者,决策者实际上并无法以“主人翁”的心态看待自己的工作,因为他的主要利益立场在他与他的上下级与供应商/获得其产品的企业中体现;因此决策的好坏与决策者,与官僚机构中的个体都没有关系,并没有真正的盈利动机,故需要建立人为激励体系。2、棘轮效应这一年的利润增加只会在棘轮效应中提高下一年的目标,增加下一年的负担,故国有企业懒惰而隐藏实力。3、预算软约束软预算约束进一步消除了国有企业的危机感荣誉感与责任感,使其可以无限的赖下去。4、软价格系统价格系统的扭曲与通货膨胀使国有企业在保障时可以推卸责任,隐瞒亏损。5、鼓励体制单一社会主义体制能提供的激励方式单一,基本只有官僚的激励。二、经济计划过程中信息收集及平衡运算的巨大困难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消灭生产工具私人所有权,货币为媒介的复杂商品交换过程,市场的无政府状态后,集中配置社会劳动是一项非常简单的工作。1、信息收集困难哈耶克在1937年的那篇著名的文章《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中彻底攻击了兰格理论逻辑上的漏洞。首先是知识分散,收集知识是要成本的,并不是按几个按钮就可以把所有知识都拿到,当一个组织大到一个国家的时候,这个成本事实上是不堪重负的,;第二,个人处理知识的能力是有限的,除了上帝,没有人是全知全能的,在哈耶克看来,唯有市场能够自发的协调这些信息。在资本主义经济中,价格传递着极为重要而十分真实的信息,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价格被架空,几乎不能传递任何有效的信息,而政府收集信息的手段一定程度上是盲目的,提供信息的人参与在利益冲突中,无休止的讨价还价,信息被扭曲。半下台的货币给总价值核算带来了深重的麻烦;人为制定的价格搅乱了计划制定者和企业决策者的决策。2、平衡运算困难在苏联斯大林时期,中央每年都四百多万种物资需要确定计划,通过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并层层分解,分解到最基层的,整个社会需要计划的产品有一千二百多万种。戈尔巴乔夫上台前,苏联国家计划办公室要进行2000多项平衡,国家物资供应局和各部委要进行几万项平衡。如此大的运算量别说是当时,就是计算机高度发展的今天,也是不可能精确求解的。因此只能设定优先顺序。然而这优先顺序造成经济发展失衡,甚至“玩忽职守”,一些关键的领域完全没有得到重视。3、计划导致生产僵化计划有周期性而一旦遇到突发情况,或个别关节没有按照计划运行则会影响全局,计划体制的僵化使各个环节不能及时灵活地应对,造成了大量的损失和浪费。三、无法合理有效地分配生产理论上认为,社会主义体制客服总量上由于自发引起的错误配置后生产效率极大地提高,消除恶性竞争过程中的浪费如商业机密,广告开销后,将大大有利于生产。1、贿赂普遍存在国企间的资源流动名义上刨除了市场分配,实际上官僚协调机制的漏洞使市场分配可以以贿赂这一种扭曲而非常有害的形式存在。2、过政治化经济管理过程的过分政治化使纯粹的经济,技术,管理的优化理由远远不够,滋生大量表面文章,导致信息扭曲,上级误判。3、大面积投资饥渴普遍的投资饥渴使分配单位应接不暇,无法正确安排资源。4、下有对策上有对策,下有对策的“慢慢蹭进计划里”行动使分配单位无法正确评价项目从而无法正确配置资源。四、体系不合理导致生产过程中出现浪费资本主义体制本身的弊端会造成相当数量的浪费,而社会主义体制又以其特殊的方式造成了不可根除的浪费。1、重数量不重质量计划经济的分配目标十分粗放,重数量而不重质量,使得偷工减料,质量下降,很多产品根本不能继续用于生产,甚至不能用于消费。2、复杂补贴体系为了保持价格稳定以及其他一些原因架起的复杂补贴体系扭曲了供求关系,造成实际上的浪费。3、复杂官僚指令复杂而不成熟的财政等体系同时遵循几个互相矛盾的原则,使没有一个原则可以落实到实处。4、扩张冲动的风险无抑制的扩张冲动使企业做出不合理的安排,而因此大大提高的失败率全部由国家买单。5、官僚政绩心理与不专业表现官僚的政绩心理使其好大喜功,大量建设新工厂,新项目,然而本来花功夫提高旧厂性能会有更大的收益,造成大量浪费。官僚重新闻的不专业心理使其不能全面的规划生产,只注重那些明显主要的,能上报纸的项目,使与其配套的成千小项目,辅助产品根本不受重视,病态生产导致浪费。6、短缺引发的囤积劳动力,消费品的短缺引发囤积,出现企业内部剩余劳动力,配置不合理与体制僵化消费品同时出现剩余与短缺,引发浪费。综上的后果可以明显在投资于经济增长比表现出的投资低效率看出。五、官僚系统日益脱离民众,集权远大于民主1、官僚系统强大官僚机构繁杂的职责与内部不信任与监督体系使官僚机构日益庞大且组织结构严密,自成一体;各个机构与官员个人与投票人的关系密切程度远不及与其上级的利益密切程度,个人价值与职位高低几乎绑定,并由其利益立场决定高度服从于上级命令。由此形成一种高度集权的权力体系。2、人们依附于官僚系统官方学说认为,社会主义取消了劳动力的商品属性,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脱离市场分配;劳动力同时又不自由,受国家权力与计划经济的双重压迫,因为没有任何体制像社会主义体制一样有高度统一的人事管理机构牢牢地控制了人们的职业生涯,整个国家实际上是一个大雇主,人们无法随意选择退出。退出的缺失使底层的声音无发发出,且上级或无法听见,或可以无视。六、道德及人权方面的缺失1、高度集权与威望特权引发个人崇拜。2、政治官僚化后越来越成为表面文章。3、预算软约束扭曲了奖励鼓励制度,使人们发现多花一点时间在权力机构的走廊上远好于呆在车间或销售办公室里,很多国企都专门培养“人才”负责讨价还价,算是变相鼓励了投机取巧。4、高额行政与军费开支压榨家庭消费,高强度的未来导向强制安排照成普通民众的牺牲,有益项目的推迟与后害无穷的“玩忽职守”。不把服务当做生产是没错,但因此而来的物质生产优先使民生服务持久停滞。官方措施试图降低家庭以货币购买的消费品数量,而提高官方以福利方式的集体分配,实际上剥夺了个人选择自由。5、高强度的外延与集约政策违背很多人的意愿使其被迫工作,被安排工作,高强度工作。6、“因为每个成员国都是一个独立的官僚计划经济,价格和货币在成员国的对外经济关系中几乎发挥不了任何作用”所以采用非价格方式的国际贸易实际上是不存在公平或公平的尺度的。7、退出的缺失严重束缚言论自由等人天赋的自由。8、造成大大面积短缺严重影响公民生活质量。9、社会主义公有制有强烈的排他性,一旦实行公有制,政府就必须抛弃私有制,因为国有部门无法与非国有部门的高工资相比,必然就要取消私有部门到能够维持国有部门的优势为止。10、社会主义体制压制了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熊彼特),而这两点无论是对人的价值体现,还是社会,都是有重大意义的。·阅读感受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了价值评判体系的存在。目前为止,所有成熟或被认可的经济研究范式,经济模型、理论,评价尺度、方法,都来源于资本主义体制。如果社会主义体制能发展至成熟的那一天,必定会发展出自己的一套评价体系。这一种评价体系必定不同于资本主义的,作者在资本主义的评价系统上再加上一个“社会主义的价值科目”,“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价值”的概念,试图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评判,这种意识可敬。但我在阅读的过程中觉得,作者对“社会主义的价值科目”只是一带而过,主要立场任然是在资本主义体制的土壤上,用资本主义经济的范式去解剖社会主义体制,并且在言语中有明显的偏颇倾向。不过也可能是因为“社会主义的价值科目”不在作者作为一个经济学家的研究范畴。作者自己曾说“但是当我决心进行客观的实证分析时,这并不意味着我在描述社会主义体制的主要特点时不会受到自己价值观的影响,因为它们为我的世界观奠定了基础。我特别强调了自由、人权、人类尊严和个人主权的价值。尽管我努力做到客观地呈现自己的观点,但是我坚持认为自己有正当的理由强烈谴责违反这些价值观的行为。”对共产主义政党来说,社会主义制度有其内在价值,这种内在价值类似于一种宗教。他们掌权的目的之一,便是强迫人民接受他们呢不喜欢的生活方式,因为共产主义比人民更清楚地了解他们的利益所在。而对于社会民主党来说,没有社会主义内在价值一说,他们进行的一切措施,使用的一切手段,都是工具性的;在他们背后,有更深层次的内在价值。·对本书的疑议1、尽管作者已经极力公正,字里行间仍然带着立场。全书大部分都是在剖析社会主义体制经济为什么不行,对于它的存在合理性与成就则所提甚少,与实际情况不成比例;2、目前的经济范式研究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上,其范式并不一定是唯一正确的范式,然而本书很多时候分析时是从“社会主义体制经济偏离了现有范式”的角度论述的,而不是从其合理性分析。3、作者的许多关于人权与道德的批判有所超前。如使用改变消费品价格作为收入再分配的方式,未来导向的基本思想等我认为是正确的,并且也是在实际历史中证明有优秀作用的;4、我不认为短缺性是社会主义体制经济的属性之一,也不同意“经典社会主义具有明显的卖方市场的特征,而资本主义体制,即使是在不完全竞争的框架内运行的领域,仍然是一个买方市场”。我认为这些是在这些国家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并且社会主义体制初出茅庐,经验不足导致的。任何新事物刚开始都有出错与不适应潮流的时候,相较于从小变大,发展缓慢的资本主义,社会
本文标题:《社会主义体制――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读书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117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