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11--送东阳马生序学案
11.送东阳马生序【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实词和虚词。2.把握赠序的特征和本文对比的说理方法。3.辩证地看待学习中的难与易、苦和乐。第一课时【美好积累】一、自主学习1.走进作家作品作者宋濂字号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朝代明初评价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因其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全家流放茂州(现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县),途中病死于夔州(现重庆奉节县)代表作《宋学士全集》2.文化常识关于“序”古代“序”有两种:一是介绍、评论文章的序;一是临别赠言的赠序。本文属于赠序。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写法。《送东阳马生序》是作者给同乡(东阳)一位姓马的晚辈(马生)的临别赠言(序)。这是一篇赠序,有别于介绍评价的序。3.一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划出自己认为难读的字词,做好标注。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嗜学(shì)逾约(yú)俟其欣悦(sì)叱咄(chìdu)皲裂(jn)媵人(yìng)负箧曳屣(qièx)缊袍(yùn)既加冠(guàn)以衾(qn)容臭(xiù)烨然(yè)弗之怠(dài)4.二读课文,要求读出节奏,小组讨论以下节奏的划分并说出划分依据。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5.三读课文,要求读懂内容,小组合作,结合预习与课下注释理解下面文言现象。记录下自己有疑惑的地方,组内解决。(1)重点实词余幼时即嗜学(爱好,喜欢)无从致书以观(得到)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常常、借、向、用手、用笔)弗之怠(不)(松懈)不敢稍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成年)(学问)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担心)(大)(交往)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曾经)(奔向)(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高)(填满)余立侍左右(侍侯)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引,提出)(询问)(侧)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训斥)(更加)(周到)俟其欣悦(等待)(心情高兴)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愚笨)(终于)负箧曳屣(背)(书箱)(拖)(鞋子)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服侍的人)(浇洗)(被子)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暖和)(居住)(旅店)同舍生皆被绮绣(华丽的衣服)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宝石)(腰佩)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光彩照人的样子)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旧絮)(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毫无)(羡慕)(足够)足肤皲裂而不知(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2)通假字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手指不可屈伸(屈:通“曲”,弯曲)(3)一词多义【以】俯身倾耳以请;无从致书以观(连词:相当于“而”,译为而,来);以衾拥覆(介词:把,用);以中有足乐者(连词:因为)计日以还(表修饰,不译);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介词,因为)。【之】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结构助词:的);走送之(代词,指书);当余之从师也(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鲜肥滋味之享(无实义);弗之怠(代词,抄书,宾语前置)【至】色愈恭,礼愈至(周到,形容词);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到,动词)【色】未尝稍降辞色(脸色);或遇其叱咄,色愈恭(表情);。(4)古今异义余幼时即嗜学(古义:我,今义:为剩下,余下)走送之。(古义:跑,今义:行走,走路)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古义:因此今义:判断动词,是;古义:借,今义:与真相对)益慕圣贤之道(古义:更加今义:好处)尝趋百里外(古义:奔赴,今义:趋势)门人弟子填其室(古义:挤满今义:填满填充)未尝稍降辞色(古义:脸色今义:颜色)余立侍左右(古义:身边今义:大约)或遇其叱咄(古义:有时今义:或者)卒获有所闻(古义:终于今义:小兵)穷冬烈风(古义:深,今义:贫穷,穷尽)寓逆旅(古义:迎,今义:逆向,相反方向)媵人持汤沃灌(古义:热水;今义:指汤水)日再食(古义:两次,今义:又)右备容臭(xiù)(古义:香气今义:臭气,气味难闻)(5)词类活用腰白玉之环。(腰:名词作动词,这里指挂在腰间,佩戴。)手自笔录。(笔:名词作状语,用笔。手:名词作动词,动手。)戴朱缨宝饰之帽。(宝:名词作状语,用珠宝;朱缨,名词作状语,用红缨)主人日再食。(日:名词作状语,每天。再:这里作数词,两次)不必若余之手录。(手:名词作状语,用手)寓逆旅。(寓:名词作动词,寄住)无鲜肥滋味之享。(鲜肥:形容词作名词,鲜鱼和肥肉)(6)特殊句式倒装句弗之怠(否定句,代词“之”作宾语,动词后置。“之”代笔录的事。“弗怠之”就是“不懈怠抄书这件事”。)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介词(于)+名词(家)=介宾作状语是状语后置原来应是每于藏书之家假借)省略句以是人多以书假(于)余。余则缊袍敝衣处(于)其间。.撰长书以(之)为挚。【美好任务】任务一: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本文以作者自己学习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叙述在他青少年时代求学生涯中的艰苦和勤奋,表现了顽强的学习毅力和勤苦的学习精神。文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马君则的殷切期望。任务二:作者在求学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都是怎样解决的?找出相关句子加以印证。得书之难,求师之难,求学之苦。第一段总写,突出勤奋。无书:无从致书以观————借书,抄书: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无师:无硕师名人与游————求师: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为师严厉:未尝稍有降辞色(遇其)叱咄————求学礼周:立侍左右色愈恭,礼愈至。第二段详写,突出艰苦。求学中途艰难:足肤皲裂而不知四支僵劲不能动————受人照顾: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学习生活艰苦: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缊袍敝衣处其间————乐以忘忧: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任务三:作者写出了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目的是什么?从本段最后几句话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勤奋和艰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这正是学有所成就的根本原因。任务四: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本文是一篇序,是赠序,亦即赠言。与书序(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序》)不同。本文是作者写给马君则的赠言,勉励他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文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满怀期望,态度恳切。
本文标题: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11--送东阳马生序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123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