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复习资料
编著:李秋玲信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2009级音乐表演班第1页共26页一、学堂乐歌1、定义:学堂乐歌是清代明初时期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学堂开设的音乐(当时称唱歌或乐歌)课或为学堂歌唱而编创的歌曲。2、学堂乐歌的内容:①反映人民要求“富国强兵”、“抵御外侮”爱国思想的;(《何日醒》)②歌颂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新’政的胜利的歌曲;(《革命军》)③配合向中小学生进行“军国民教育”的军歌;(《出征》)④呼吁妇女解放、鼓吹男女平等的;(《勉女权》)⑤鼓吹学习新文化、倡导除去旧习俗、树立新风气,宣传学习科学文明,反对封建迷信旧习俗的;⑥少儿乐歌,向儿童进行思想和知识教育的;(《勉学》、《赛船》、《春游》、《送别》)⑦鼓吹忠君、尊孔等封建传统伦理道德的歌曲。(《尊孔》)3、学堂乐歌的形式:齐唱曲(“单音歌曲”)、合唱曲(“复音歌曲”),这两类大多是根据现成格调填以新词而编成。4、曲调的来源:①歌调多取材于日本歌曲;(《中国男儿》、《革命军》、《勉女权》)②选自欧美的歌曲填词;(《春游》、《拉纤行》)③我国音乐家自己创作;(华航琛《上课》、沈心工《采茶歌》)④同一个曲调被填以不同歌词;⑤同一个词被填以不同的曲调。5、代表人物:在学堂乐歌的发展过程中,最有贡献和影响的是沈心工,李叔同等音乐家。此外,像曾志忞,李华萱等人也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启蒙音乐家。★沈心工(1870-1947),学堂乐歌作者、音乐教育家。原名沈庆鸿,笔名心工,上海人,我国最早编写乐歌教材的作者之一。1902年赴日本学习,考察,并与曾志忞创办“音乐讲习会”,1903年回国。沈心工是我国最早对中小学及学前儿童特点编写音乐教科书的音乐家。代表作品:歌曲集——1904年《学校唱歌集》(共三集),辛亥革命后又陆续出版《重编学校唱歌集》(共六集),《民国唱歌集》(共四集)和《心工唱歌集》等。编著:李秋玲信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2009级音乐表演班第2页共26页儿童歌曲——《体操——兵操》(又《男儿志气高》,创作与1902年,是他留学日本期间的处女作,也是中国第一首填词歌曲)、《铁匠》、《竹马》等。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爱国思想——《何日醒》、《革命军》、《美哉中华》自己的创作——《革命必先革人心》、《军人的枪弹》、《黄河》《采莲曲》、《今虞琴社社歌》、《辍悼歌》★李叔同(1880-1942),学堂乐歌作者,音乐家、美术教育家、早期话剧活动家。原名文涛,又名岸,字叔同,随着思想及环境变化而启用的名号甚多,如李哀、李岸、李息、息霜、弘一等250有余。李叔同多才多艺、诗文、词曲、话剧、绘画、书法、篆刻无所不能。绘画上擅长木炭素描、油画、水彩画、中国画、广告、木刻等。他是中国油画、广告画、和木刻的先驱之一。1906年在日本编印出版中国第一份音乐期刊《音乐小杂志》;同年,与曾孝谷、欧阳予倩等在日本创立我国最早的话剧演出团体“春柳社”,并在次年2月公演话剧《茶花女》中扮演主角,是中国话剧史上饰演茶花女的第一人。1911年毕业回国,曾任《太平洋报》文艺编辑。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法名演音,号弘一。代表作品:歌曲集——《国学唱歌集》、《李叔同歌曲集》歌曲——《祖国歌》、《出军歌》、《春景》、《送别》、《西湖》、《归燕》、《采莲》、《秋夜》、《隋堤柳》自己创作——《春游》(三声部合唱,我国最早的合唱作品)、《留别》、《早秋》《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歌》、《厦门第一届运动大会歌》《送别》原名《故人送别》,是电影《城南旧事》的主题歌。★曾志忞(1878-1929),号泽民,又名泽霖,生于上海,他于1901年赴日本留学,主攻法律。1903年如东京音乐学校学习,曾参加沈心工发起的“音乐讲习会”。1904年他将该组织改建为“亚雅音乐会”。1905年他与朱少屏组织了类似业余音乐学校的“国民音乐会”。1907年学成回国后,在上海创办了一所半工半读式的“上海贫儿院”,并在其中设“音乐部”,组织了约四十人的管弦乐队。编著:李秋玲信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2009级音乐表演班第3页共26页他的音乐活动可归为三个方面:①致力于开发普及音乐的社会活动。②致力于学堂乐歌的编写,有《练兵》、《游春》、《扬子江》、《海战》、《新》、《秋虫》等作品。编印了《教育唱歌集》。③致力于音乐方面的著述,这是他最重要的贡献,出版了《乐理大意》、《唱歌及教授初学者》、《乐典教科书》(这是我国最早出版的一本较完备的,系统介绍西方音乐体系的乐理教科书),《音乐全书》、《和声略意》,并发表《音乐教育论》论文。他在我国早期音乐教育中起到较大的积极作用。6、学堂乐歌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①辛亥革命以前将近10年②辛亥革命以后将近10年③五四运动以后至抗日战争爆发以前7、学堂乐歌的历史意义:学堂乐歌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出现的新生事物,它的兴起对我国“新音乐”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对社会改革发挥了一定的宣传教育工作,而且对于我国近代音乐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堂乐歌的传唱和以乐歌为主的学校教育,向中国大众尤其是学生开始较系统地输入了西方音乐知识。不仅介绍了欧洲和日本的各种歌曲体裁,而且使许多新体裁和音调为我国人民所熟悉和接受,并逐渐成为我国近代音乐的构成因素,通过学堂乐歌的传唱,群众歌咏方式成为中国人民音乐生活的组成部分。不仅如此,学堂乐歌还对“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现代群众歌曲创作和专业创作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在中国人民为争取解放的斗争中发挥着战斗作用。二、传统音乐传统音乐:一般是指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音乐。包括戏曲音乐、说唱音乐、歌舞音乐、器乐以及根据这些艺术传统新创作的音乐。近代传统音乐发展的两种类型:①吸收新文化、新音乐的成分,对传统音乐形式、构成有较多改进、创新,从而有较大发展着。②保持传统音乐原貌而没有改革者。编著:李秋玲信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2009级音乐表演班第4页共26页近代传统音乐职业化的主要表现:①大量发源于农村的传统音乐流入城市立足、发展②各种民间职业、半职业团体的增多、扩大,表演艺术水平的提高③已有传统音乐的成熟和传统音乐的新发展④适应传统艺术的市镇接受者——市民的需要改革艺术⑤吸收新文化成分⑥传统音乐低俗化发展三、戏曲音乐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四大须生——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武生——杨小楼花脸——郝寿臣南方以周信芳为代表的“麒派”和欧阳予倩领导的“南通伶工学社”的影响为著。1、梅兰芳(1894-1961)江苏泰州人,“京剧表演大师”,又名梅鹤鸣,字宛华。贡献:①提高了京剧剧本文学的水平,依靠一些文人编写剧本②上演了《邓霞姑》等时装新戏和《洛神》《黛玉葬花》等古装新戏③使花旦与青衣融合为一体,新创了“花衫”新行当④发展、创造了雍容华贵的梅派唱腔⑤对京剧伴奏音乐也有改革⑥曾赴美国、苏联演出,为中国传统艺术赢得了极其崇高的国际声誉(世界三大艺术体系:苏联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德国的布莱希特、中国的梅兰芳)2、程砚秋(1904-1958)满族,北京人。贡献:①30年代筹组“中国戏曲音乐院”,并担任北平分院院长②编演了爱国民主、反对不易战争的《荒山泪》、《春闺梦》等新戏③提出“以腔就字”的创腔原则和“声、情、美、永”的演唱要求等④广泛地向其他戏曲、说唱学习,也向西洋音乐学习,创造了委婉幽咽而又慷慨刚劲的“程派”唱腔3、周信芳(1895-1975)浙江慈溪人。贡献:①编演了《宋教仁》《学拳打金刚》等反帝反封建的时装新戏和新历史剧编著:李秋玲信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2009级音乐表演班第5页共26页②曾参加“南国社”的进步戏剧活动③主张兼各派之长,注意音乐与语言的结合,对节奏、力度、吐字、气息等刻意处理,创造了质朴刚健、顿挫有度的“麒派”唱腔。4、评剧,于1910年由河北莲花落子与东北的“蹦蹦”合流而成。代表人物:新凤霞成兆才花莲舫李金顺白玉霜代表作品:《杨三姐告状》《花为媒》5、越剧,发源于古越国所在地浙江嵊县一带,它最初是男演员组成的“的笃班”,1921年改称“绍兴文戏”,是男班的黄金时期,1936年后,女班盛行于浙江、上海,时称“女子文戏”,约在此时,开始用“越剧”之名。代表人物:袁雪芬、傅全香、尹桂芳、筱丹桂代表作品:《梁祝哀史》《山河恋》《寒夜曲》特点:①语音采自浙江官话及中州音韵;②唱腔音乐发展为四句式的基本调,并且形成慢板、中板、快板、等板式;③生腔与旦腔出现了多个流派④伴奏以二胡、琵琶为主,中西乐器兼采。6、楚剧,形成于民国初年的花鼓类戏曲。四、说唱音乐1、山东大鼓——30年代前后进入“四大玉”著名时期;(谢、李、赵、孙大玉)2、东北大鼓——东北大鼓,原叫奉天大鼓,后又改为辽宁大鼓,“弦子书”,说唱表演采用东北方言。流派:奉调,代表人物:霍树棠活动中心:沈阳东城调,代表人物:任占奎活动中心:吉林西城调,代表人物:陈清远活动中心:锦州南城调,代表人物:徐香九活动中心:营口江北调,代表人物:刘桐玺活动中心:松花江3、河南坠子——源于河南,流行在河南和皖北的曲艺,曲艺的一种,约有一百多年历史,因主要伴奏乐器为“坠子弦”,且用河南语音演唱,故称之为“河南坠子”。由河南的“道情”、“颖歌柳”、“三弦书”合流而成,民国初年传入北京,编著:李秋玲信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2009级音乐表演班第6页共26页20年代流传至天津、上海一带,至30年代、40年代传入西安、兰州乃至全国。伴奏乐器:坠胡唱腔:起腔、平腔、送腔、尾腔四种。表演形式:一人左手打檀木或枣木筒板,边打边唱;或者一人打筒板,一人打单钹或书鼓,两人对唱。代表人物:(辛亥革命后)张三妮、尹凤宝;930年全盛)乔清秀、程玉兰、董桂枝等(小/巧口)“乔派”,乔清秀:唱腔悠扬婉转、节奏流畅、吐字清脆。(大口)程玉兰:朴实。(老口)“董派”,董桂芝:唱腔含蓄深沉、板眼规整。4、四川清音——四川民间曲艺品种,由明、清时期的民歌小调并融合多种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成分发展而来。原名“唱琵琶”。早期称“唱小曲”,“唱小调”,又因演唱时艺人自弹月琴或琵琶,又被称为“唱月琴”。上世纪50年代后定名为“四川清音”,用四川方言演唱,流星于以成都为中心的城市与农村以及长江沿岸的水陆码头。音乐分为:大调、曲牌、小调三类。音乐结构:曲牌体、板式变化体、单曲体。伴奏乐器:檀(ttaann)板、竹节鼓、琵琶、月琴、二胡、高胡表演形式:一女演员在茶馆书场坐唱;站唱、对唱、合唱、独唱加伴唱;左手打檀板,右手用细棒敲击竹鼓。传统剧目:《尼姑下山》《小乔哭夫》《断桥》《思凡》《花栏》《昭君出塞》《黄继光》《绣荷包》《赶花会》清音艺人:陈琼瑞李月秋黄德君程永玲5、苏州弹词——以说唱相间的方式,用苏州方言演唱的一种小书曲艺说唱形式,发源并流行于以苏州为中心的江苏东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等地(吴语方言区)。苏州弹词和苏州评话合称为苏州评弹,被誉为“中国一绝”。传统剧目《白蛇传》《玉蜻蜓》《珍珠塔》20世纪末:《青春之歌》《苦菜花》《红岩》《李双双》《蝶恋花》弹词艺人:(清)王周士俞秀山陆瑞廷马如飞赵湘舟王石泉编著:李秋玲信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2009级音乐表演班第7页共26页弹词流派:俞调(俞秀山)、祁调(祁莲芳)、蒋调(蒋月泉)、杨调(杨振雄)、丽调(徐丽仙)、琴调(朱雪琴)等。6、京韵大鼓——清末明初形成并流行于北京、天津地区,由当时的鼓书艺人刘宝全等把原用河北语音演唱的木板大鼓改用北京语音演唱,广泛吸收京剧唱腔及北京流行的民间曲调创作新腔,并在木板大鼓原有伴奏乐器三弦外,增加了四胡和琵琶,形成了一直流传至今的京韵大鼓。三大流派:刘宝全张小轩白云鹏(民国初年)白凤鸣、白凤岩创造了“少白派”,苍凉悲壮骆玉笙被誉为“金嗓歌王”,创造了“洛派”,抒情宽阔7、骆玉笙——天津人,女,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善于歌唱,尤以激越、挺拔的“嘎调”最为动人,被誉为“金嗓歌王”,中国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1934年拜刘宝全的弦师韩永禄为师学唱刘派京韵大鼓曲目。解放前作品:《剑阁闻铃》《红梅阁》《击鼓骂曹》解放后作品:《卧薪尝胆》《文天祥》《丑末寅初》《正气歌》《将相和》《子
本文标题: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135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