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w
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第1页共12页目录一、工程概况:·································································2二、编制依据:·································································2三、技术分析····································································3四、大体积砼施工准备························································4五、大体积砼操作工艺和施工要求·········································6六、砼施工·······································································7七、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8八、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工作···············································9九、质量及安全措施···························································9十、成品保护··································································11十一、施工注意事项:······················································12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第2页共12页一、工程概况:名流美域二期4#住宅楼及地下车库,4#地下二层,地上十五层,地下建筑面积1481.95m2,地上建筑面积10847.62m2,总建筑面积为12329.57m2;建筑物总长50.300m,宽17.45m,建筑总高度44m。地下二层平时为自行车库,层高3.5米,地下一层为自行车库,层高3.3米,地上一层至十五层层高2.9m,剪力墙结构;室内外高差0.300m。凸出的电梯机房、楼梯间层高4.80m。建筑面积110.26m2。车库为地下一层;层高为5.1m。覆土平均厚1.4米。平时功能为复式地下停车库(局部1层汽车位)。地下车库地上建筑面积44.16m2;地下建筑面积:4920.53m2。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部位为基础筏板处。二、编制依据:1、名流美域设计图纸2、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答疑3、土建工程施工涉及的有关国家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和规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规程》DBJ01-6-90《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砼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第3页共12页《砼膨胀剂》GB23439-2009三、技术分析(一)大体积砼施工特点(1)本工程基础混凝土施工结构尺寸体积较大,最大厚度为0.65m,属大体积混凝土,质量及防水要求高。(2)大体积砼多用于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结构,常处于潮湿或与水接触的环境条件下。因此,除了需要满足强度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抗渗性,有的还要求具有抗冲击或抗震动及耐侵蚀性等性能。本工程主楼基础采用C35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6;车库基础采用C30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6。(3)大体积砼强度等级比较高,单位水泥用量较大,水化热和收缩容易造成结构的开裂;需通过优化配合比进行混凝土开裂的预控。(4)大体积砼由于其水泥水化热不容易很快散失,蓄热于内部,使内外温差较大,容易产生由温度引起的裂缝。因此对温度进行控制,是大体积砼施工最突出的问题。必须处理或解决由于水泥产生的水化热所引起的砼体积变化,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砼裂缝。针对以上大体积砼的特点,本工程砼采用商品混凝土,因质量及防水要求高,砼需要经过严格的配合比申请及外加剂、掺和料的检验。砼抗渗等级为P6,强度为C35。防水砼的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采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或火山灰水泥配置砼,并掺入适量的粉煤灰(一般不大于15%),水泥最小用量为275kg/m3;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第4页共12页2.砼坍落度宜控制在140±20mm,入泵前坍落度每小时损失值不应大于30mm,坍落度总损失值不应大于60mm。3.采用FS型防水外加剂,外加剂供应方应提供详细的实验数据,实验数据必须符合国家规范对外加剂的要求。供应方还应提供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要求,确保外加剂的正确使用;4.缓凝时间宜为4~6h;(二)、工艺原理大体积砼施工是通过对砼温度和应力的计算,确定控制温度的措施,并对砼搅拌、运输、入模、浇筑等全过程及配合比、外加剂的优选,在确保砼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温度变化的情况下,采用科学管理方法,严密组织施工,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温度差值,合理解决温度应力并控制好裂缝的开展。以满足结构物浇筑的需要。(三)、工艺流程优化砼配合比→施工准备→钢筋加工安装→基础钢筋清理→预留测温管→商品砼运输→砼分层浇筑→砼振捣→砼养护、测温四、大体积砼施工准备(一)、材料准备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1塔吊TC5013B1台2吊斗1个0.4m3/斗3气泵V1.61台7.5kW/台4平板式振捣器HZ2—52台1.1kW/台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第5页共12页5插入式振捣器Ф506根1.1kW/台Ф304根1.1kW/台6泵管90º弯管6根(2根备用)45º度弯管4根(2根备用)3m泵管70根7布料杆R=151台(二)、作业条件(1)基础钢筋施工完毕,并办理隐蔽验收手续。施工前,清理基层上的泥土、垃圾、木屑、积水和钢筋上的油污等杂物;修补嵌填模板缝隙,加固好模板支撑,以防漏浆。(2)对钢筋模板进行验收,办理隐检、预检手续;并在钢筋上抄测好混凝土浇筑标高控制线。检查保护层厚度,核实测温导线、盘管、预埋件,水、电管线、预埋洞口的位置、数量及固定情况,并在测温导线处设立临时标志。(3)安排组织好劳动力,水电到位,备齐振捣设备,并做好其它准备工作,使施工处于有序状态。(4)搭设必要的脚手人行坡道,铺设底板筋上操作用马凳、跳Z板等,并经检查合格。(5)砼配合比通知单由商品砼公司提前提交我项目部并经监理公司审核,质量符合有关标准要求,掌握坍落度数据,坍落度筒及试模应准备就绪,并要求商品混凝土站备足运输车辆和混凝土数量,满足混凝土连续浇灌的需要。要求对每车混凝土进行预控工作和做好其它进场检查,并测量卸料时的坍落度,做好详细的施工记录。(7)砼泵站应备有足够功率和稳定电压的电源,有可能停电时,还应配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第6页共12页备发电设备。泵车已试运转正常,振捣器已准备就绪,塔吊运转正常。(8)工地相关负责人已对各班组进行全面施工技术交底。五、大体积砼操作工艺和施工要求(一)、浇筑前应将模板内杂物清除干净,对砼垫层应浇水润湿,但基层表面不应留有积水。(二)、砼配合比和坍落度值由商品砼公司提供,坍落度在现场测试,及时反馈。严禁在现场随意加水以增大坍落度。(三)、泵送工艺采用两台砼泵车泵送,应预先规定输送能力、浇筑区域和浇筑顺序。施工人员应分工明确、互相配合、统一指挥。为避免出现温度收缩裂缝和减轻浇灌强度,基础混凝土浇筑采取分段分层进行。根据整体性要求,结构大小,钢筋疏密,砼供应等具体情况,本工程基础混凝土浇筑采用斜面分层,连续浇筑,即按照“一个坡度,分层浇捣,循序渐进”的方法实施,此方法既可方便振捣,又可利用混凝土层面散热,对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升有利。在浇筑过程中为防止混凝土的自然流淌太大及混凝土供应迟缓而形成冷缝,混凝土掺加缓凝剂,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达到5~8小时;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12㎝±2㎝,使混凝土的自然流淌不超过7:1,斜面分层厚度控制在250~300㎜,不宜过厚,保证混凝土在初凝之前被上层混凝土覆盖,振捣器顺混凝土流淌方向赶震。浇筑混凝土时应依次进行浇筑,并应使出料口尽量靠近操作面(离操作面不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第7页共12页大于2m)。六、砼施工(1)在浇筑时,振捣棒移动间距应小于50cm,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出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度。同时振捣器应插人下层混凝土5cm,注意整个振捣作业中,不要振模振筋,不得碰撞盘管、各种埋件、铁件、止水带等。并且在20~30min左右进行复振,增加砼的密实度和均匀性。为确保砼的密实性,振动棒的操作应做到“快插慢拔”,不漏振,不过振。当砼浇筑到最后离边模板5m左右时,应将布料管转移到边模板处,使砼从边缘向中间浇筑,不使浮浆、砂浆集聚在边模板处。浇筑砼每振捣完一段,应用平长刮尺按标高刮平,用铁抹子拍压,木抹子搓平。(2)浇筑时备用一台水泵,及时抽掉因振捣产生的泌水,防止砼离析。少量来不及排出的泌水随着浇筑的向前推进,赶至侧模边上,用扫帚清扫出去。(3)砼浇筑后,初凝前应按标高用长刮杆刮平,砼终凝前应用人工多次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第8页共12页抹压,以便减少砼表面收缩龟裂。(4)浇筑前,使用PVC20预留测温孔,深度从上到下为10、25、40cm垂直留置,高出砼面50厘米,对温度变化进行监控。(6)基础浇筑完后,砼振捣完毕并刮平后应在终凝前收平拉毛后采用塑料膜密封覆盖,防止砼脱水龟裂,通过洒水有效地控制砼内部和表面的温差,将内外温差控制在20℃以内,且保持不少于一周湿润养护,防止砼因温差应力而产生的裂缝。一般砼浇筑完毕,第三、四天为升温的高峰,其后逐渐降低,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d。(7)常温下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并经工程部下达拆模通知后方可拆除模板,并及时组织工人修整砼表面边角,剔凿浮浆、浮渣,剔凿施工缝浮浆浮渣,并用水冲洗干净。(8)混凝土浇筑时,应及时填写施工记录,做好试验试块。(9)在施工中,要组织木工、钢筋工及时配合混凝土的浇筑以便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正。混凝土浇筑时,如发现钢筋偏位、模板移动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浇筑,及时报告,待处理后再进行浇筑,禁止隐瞒施工。七、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块体内外温度差和减慢降温速度来达到降低块体自约束应力和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以承受外约束应力时的抗裂能力,对混凝土的养护室非常重要的。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混凝土表面压平后,先在混凝土表面洒水,在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然后在塑料薄膜上覆盖保温材料进行养护,保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第9页共12页温材料夜间要覆盖严密,防止混凝土暴露,中午气温较高时可以揭开保温材料适当散热。混凝土泌水结束、初凝前为了防止面层起粉及塑形收缩,要求进行多次搓压。最后一次搓压时采用“边掀开,边搓压,边覆盖”的方法。八、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工作砼浇筑后,在终凝前收平拉毛,覆盖一层塑料薄膜,薄膜搭接15cm。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小时后,每日分别在2时、8时、14时、20时四个时间段测温,在养护时,按时测定混凝土内外温差养护。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和养护过程中,由于混凝土体内外温差产生的拉压应力、温度应力会造成混凝土的表面裂缝和贯穿裂缝,形成隐患,所以在基础混凝土施工和浇筑完2周内必须对其进行养护和内外温差的监测;本工程基础施工正处于夏秋交换之际,夜间温度偏低,混凝土表面散热很快,如监测、养护不及时就会造成严重后果。本基础工程将在浇筑完成后一段时间内连续跟踪混凝土内部和表面及大气温度,全程掌握混凝土温度变化情况,及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严格控制裂缝的产生,确保基础砼的质量。九、质量及安全措施(一)主控项目1、配合比及其它原材料必须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砼养护必须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规定;随机对混凝土均进行现场坍落度试验,达不到要求的按退场处理。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第10页共1
本文标题: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w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148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