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公开课教学设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课前活动,背诵带有地名的古诗,说说在哪里?一、揭题,知诗人,知背景。1.大家积累的带有地名的古诗真多,通过查阅资料,我们也知道了古诗中的地名和我们现在的地名不一定是同一个地方。看你们背了那么多古诗,我也有一首带地名的古诗要诵给同学们听,《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师诵读古诗。2.古诗题目是【】咱们班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有没有河南河北的?题目中的河南河北和咱们现在的河南河北不是一个地方,这里的河指的是黄河,所以河南指的就是黄河的南边,“河北”指黄河的北边。河南河北指的是黄河两岸3.这首古诗中的地名可多了,题目中有两个,诗中有六个地名,师读古诗。5.一首七言律诗,短短的56个字,却写到了六个地名,杜甫真不愧是大诗人。你对杜甫了解多少?每人说一点【唐代诗人。他的字是子美。他和李白齐名被后人称为“李杜”。他的诗被称为“诗史”。】(评:遵循“学生已会的知识教师不讲”的原则,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杜甫的资料,想不想看一看,(课件出示杜甫资料)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的诗真实的记录了当时的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对后世影响很大。6.杜甫生活在一个怎样的动荡社会,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画面.(课件,师读资料)公元755年,唐朝爆发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让原本繁华安定的国家岌岌可危,国家四分五裂,杜甫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战争持续了八年,在这八年里他度日如年、有家不能归。他亲眼看到了叛军的烧杀抢掠,亲眼看到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种种惨像。7.山河依旧,国已破碎,国破家亡,民不聊生。诗人是伤心的,忧愁的,心痛的。这位忧国忧民的诗人,今天却突然很高兴。这是为什么?读读题目想想原因。【】理解闻和收的意思哦,原来是忽然传来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喜讯。一下子冲破了杜甫忧郁以久的情感闸门,喷涌出他“生平第一首快诗”——(生读题)我们一起大声地告诉听课老师。二、解读,抓字眼,明诗意1.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诗中,走进杜甫的内心,细细地品悉他的快乐。(课件古诗)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古诗,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通诗句.2、检查学生自读情况。(1)谁愿意来读读,其他同学注意听诗中的字音是否读准确(指名朗读,)师:诗中你觉得哪几个字的读音要注意。【】强调在这里就读“裳(cháng)”,古人上为衣,下为裳(cháng),请同学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遍。“即”应读“ji”第二声“还”是个多音字,应读“huan”不读“hai”“妻子”的“子”应读三声,“漫卷”应读juǎn不读juan.因为要押韵,要对仗工整,所以古人的有些读音和现在不一样,所以学古诗读古文读准字音很重要。(2)师:谁还想读读,注意诗句当中的停顿。【】(3)师:读得真不错,有板有眼的,你读出了自己的味道,我们也来读读(生齐读)3、读了诗句,了解了诗意,你觉得诗中那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心情,圈出来。课件喜。板书:喜。如果给“喜”字组词,你会组什么?【喜悦。欢喜。欣喜。欣喜若狂。】“喜”字千百年来一直没有变过,都是欣喜,高兴的意思。是什么原因让杜甫欢喜,喜悦,欣喜若狂?(喜)什么叫“喜欲狂”?【高兴得简直快要发狂了。】你有遇到过喜欲狂的事吗?4、过渡:诗人又是怎样体现自己的“喜欲狂”,从哪些诗句中能体会他的“喜欲狂”用横线把相应的诗句画出来,抓住关键词想象当时的画面去细细的品读。5、汇报交流:A、“初闻涕泪满衣裳”【我从“初闻涕泪满衣裳”,知道诗人听到收蓟北的消息时,非常高兴,高兴得眼泪把衣裳都沾湿了。相机理解【】剑外,剑门关以南的地方,也称剑南。杜甫当时正在梓州,正处剑门西南,故云剑外。蓟北指河北省的北部,也就是当时安史叛军的老巢涕泪,指眼泪的意思。漫卷:胡乱地卷起】男儿有泪不轻弹,今天,听到蓟北收复的消息诗人流泪了,这是怎样的泪?涕泪【激动,高兴。喜极而泣,】请你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B、“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诗人不仅于欣喜的流泪,他还有哪些举动。【漫卷诗书,可知诗人很高兴,还从喜欲狂可知诗人太高兴了】.(1)师:请问“漫卷”是什么意思?【胡乱的收拾卷起书籍还有其他东西】你想象一下诗人会怎样漫卷诗书?【喜讯传来,诗人太高兴了,巴不得马上就出发,“漫卷”就是随随便便一卷,】杜甫性格上是一个比较沉稳的人,跟李白不一样,但是性格这么沉稳的人现在却漫卷诗书,高兴啊,高兴才这个样子。还有吗?板书:漫卷把这种喜态放入句中读出来.【】)一向爱书如命的他居然也随手狂乱的卷起诗书与大家共享快乐。真的是“喜态已近于颠狂”啊!【】(2)突然传来官军收河南河北喜讯,这又怎能不让他【】恶梦已去,痛定思痛,悲天悯人的大诗人,又怎能不【“初闻涕泪满衣裳”】C、“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继续交流【我从“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知道了诗人非常高兴,因为他高兴得大声唱歌,开怀畅饮。】诗人此时已经48岁,已届老年,本不宜纵酒,又难得放歌,却偏要放歌,纵酒。这不就是“喜极而狂的狂态”啊。男生们端起酒杯与杜甫一起畅饮吧!(男生【】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放眼望去,鸟语花香,春色迷人。有明丽春光作伴,与妻子儿女恰好归乡,女生们,端起手中的酒杯,与杜甫一起放声歌唱!吧!一起读(女生【】)明媚的春天,到处花红柳绿生机勃勃,处鸟语花香蝴蝶纷飞。那是一路的美景和诗人做伴。还有谁和诗人做伴?【还有他的妻子儿女。还有无数叛乱后回乡的父老乡亲。】是的,还有无数的父老乡亲。他们都要在明媚的春光里重归故里,让我们和他们一起出发吧。把书捧起来,一起读诗的五六两句。D、出示三峡画面,想象最后两句的情境(1)师: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千杯万盏也不醉。”怎能不让人欣喜若狂?此时此刻,诗人只想去哪里?【想要赶快回到家乡去。】还乡师:你从哪句诗中感受出来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2)你知道此时此刻杜甫身在何处?心在哪儿?【身在巴峡,心在洛阳】教师在幻灯片中借助箭头符号演示杜甫返乡的路线图)你们看巴峡,在现在重庆嘉陵江上,曲曲折折形如巴字,称巴峡,巴江;巫峡,四川巫山县东;襄阳,在湖北省;中原,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方巴峡、巫峡在四川,襄阳在湖北、洛阳在河南,跨越了三个省。那是千里之遥啊!唐朝没有飞机火车汽车轮船,从巴峡到巫峡,周围高山险峻,路途艰难,会有很长时间的舟车劳顿,可诗人却用“即、穿、便、向”说明回家很快,从中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心情?(【归心似箭迫不及待】(【】齐读“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师:这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的一句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有异曲同工之妙(4)师:是啊,千里迢迢算什么,千山万水算什么,在诗人心里,故乡就在眼前,洛阳就在眼前。(生齐【】读“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5)谁来说说你明白哪句诗的大意?【朝廷的军队收复了黄河两岸的失地!当我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喜讯后,高兴得眼泪洒满了衣裳。再看看老伴和孩子们,他们也没有一丝忧伤,赶紧胡乱地卷起诗书,诗人高兴得简直快发狂了!在这晴朗的好天气里,放声歌唱,畅饮美酒,让美好的春光伴我回到故乡去。我乘上船儿,过巴峡,穿巫峡,襄阳一过,就一直奔向洛阳。】我们再一起读杜甫的生平第一首快诗,感受他喜欲狂的心情(【】再读一遍诗歌。)三、再读,点中心句,升华情感1、师:诗人之所以这么高兴都是因为什么?(生剑外忽传收蓟北)师:诗中诗人高兴得涕泪,是因为——(生剑外忽传收蓟北)高兴得漫卷诗书,是因为——(生剑外忽传收蓟北)高兴得放歌,纵酒,是因为——(生剑外忽传收蓟北)高兴得归心似箭,是因为——(生剑外忽传收蓟北)师:听到这个喜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既然会喜极而泣,他到底在喜什么?国家安宁、亲人团聚、回到家乡……我们读到的不仅是杜甫的喜悦之情,更是杜甫那强烈的爱国热情。[板书“爱国”]悲喜交集的杜甫,漫卷诗书的杜甫,放歌纵酒的杜甫,归心似箭的杜甫。这一喜讯让作者多年的沉郁一扫而光,情感喷薄而出,写就了“生平第一首快诗”(引读古诗),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感受诗人那忧也为国,喜也为国的情怀吧!(【配乐齐读)】(播放音乐)师:同学们,杜甫一生心忧天下,情系苍生。他用许多诗句表达了这种情怀,这里有一首反映当时在国家危难之际,诗人缩写的著名诗作,请同学们读读。出示《春望》自由读读,读出了什么?爱国诗人还有很多,陆游也是其中著名的一个,他临终前还不忘国家统一,课后同学们可用本堂课学习古诗的方法来预习。想一想,《示儿》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同吗?这两首诗进行比较阅读,想想诗人陆游写《示儿》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今天这节课就学到这里,下课,各位老师辛苦了,各位同学辛苦了,四、板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爱国忧国忧民涕泪喜漫卷诗书放歌纵酒还乡
本文标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公开课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151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