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一份省级教改申请成功的标书
附件3: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申请书项目名称:地方高校化学学科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申请人:莫春生申请学校:湛江师范学院(盖章)通讯地址:湛江市湛江师范学院化学学院邮政编码:524048联系电话:0759-3183176传真:0759-3183510电子邮箱:surfac56@yahoo.com.cn广东省教育厅制二○○六年五月2一、简表项目简况项目名称地方高校化学学科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类别A、总体研究√B、专业大类C、教学管理D、自选项目申报项目类别A、一般项目B、资助项目起止年月2007.01-2009.12项目申请人姓名莫春生性别男出生年月1956年2月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教授/二级学院院长最终学位/授予国家学士/中国所在学校学校名称湛江师范学院邮政编码524048电话0759-3183176通讯地址湛江市湛江师范学院化学科学与技术学院主要教学工作简历时间课程名称授课对象学时所在单位2002-2006物理化学本科生520湛江师范学院2003-2005物理化学实验本科生380湛江师范学院2002-2006高等物理化学硕士研究生50湛江师范学院3主要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工作简历时间项目名称获奖情况2003-2006《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校级2002-2005《乳状液的微分电分析研究》,校级2005-2006《植物油微乳化及其性质研究》,省级项目组总人数职称学位高级中级初级博士后博士硕士参加单位数10101211主要成员(不含申请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工作单位分工签名石晓波男57.9教授湛师化学学院制定大纲选编实验何金兰女47.8教授湛师化学学院选编实验杜建中男56.5教授湛师化学学院制定大纲选编实验沈戮男57.4副教授湛师化学学院制定大纲选编实验冯宗财男62.9教授湛师化学学院选编实验庄国雄男56.4副教授湛师化学学院选编实验夏敬民男60.10教授湛师化学学院制定大纲选编实验刘生桂男70.3副教授湛师化学学院选编实验苗碗根男72.9副教授湛师化学学院选编实验4二、立项依据:(项目的意义、现状分析)《高等教育法》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对于地方高校化学学科,实验教学在创新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受原苏联教学模式的影响,越来越显现出其诸多弊端:1、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模式,使培养出来的大多数学生缺乏创造性、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实验只是按标准的程序验证原理和定律,实验教材对所需的仪器设备、线路连接、操作步骤、观察内容、乃至实验结果等均已详细说明,这样的实验,很难达到培养动手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2、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课程,四大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各自设置实验、实验又依附于理论课程的教学体系,这种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1〉、实验课仅仅是对理论的简单验证,缺乏对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2〉、实验内容重复,缺乏完整性,仅局限于本课程内容的实验,而与其他课程的横向联系较少。〈3〉、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如综合实验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每一课程实验结束时,学生仅仅是做完了某门课程的实验,而对实验课程的总体缺乏认识。〈4〉、实验内容陈旧老化,不能体现现代科技发展水平。〈5〉、实验室、实验仪器被各分科实验室占有,利用率低。〈6〉、实验技术人员难以真正统一管理。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微电子技术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不少高校的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在内容和模式上都在进行改革探索。力求减少经典,增加现代,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掌握的化学知识与技能与时代的发展同步。如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北师大等许多重点大学先后均进行了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经过实践检验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但各校的性质和特点不同,实验教学模式也不应完全相同,尤其对于地方高校化学学科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还未有成熟经验可供借鉴,所以,为了紧跟时代步伐和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我们提出打破现有化学学科传统实验课程教学体系,根据我校性质和专业特点,研究符合本院实际的新的实验课程教学模式并更新实验内容,使之适应创新人才的培养。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我校本科教学水平和学科建设上新台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推动我省地方高校化学学科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5三、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1.具体改革内容、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改革内容:根据我院目前所开设的化学师范教育、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三个化学类本科专业的实际情况,打破传统的按二级学科各自组成实验的教学模式,将三个专业的实验课程优化整合为《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设计实验》三个层次,根据这三个层次,重新组建实验室,制定新的实验计划和大纲,选定或编写新的实验教材等。改革目标:建立一个符合我院实际的在一级学科平台上的独立的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实现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基础与专业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拟解决的问题:克服传统实验课程教学模式(单纯的验证性实验和低水平的重复实验)的弊端,使化学实验真正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和造就创新性人才。62.实施方案、实施方法、具体实施计划(含年度进展情况)及可行性分析实施方案根据实验教学对象和内容,按以下方案构建化学实验课程新体系:第一层次为《基础实验》:课程内容包括原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定量分析实验、普通化学实验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部分。该课程在1-3学期开设。能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术、熟悉实验仪器、学会实验方法,为专业实验准备条件、打好基础。第二层次为《专业实验》课程教学内容按专业不同而不同。化学师范专业:课程包括化学合成实验(无机合成和有机合成)、化学测量实验(原部分分析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物化实验和化工基础实验)、中学化学实验及教学研究等。制药工程专业:课程包括化学合成实验(无机合成)、化学测量实验、药物合成实验、药剂学实验、药理(毒理)实验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包括化学测量实验、生物化学实验、食品化学及分析实验、食品工艺学实验等。该课程在3-6学期开设。第三层次为《综合设计实验》:课程内容以研究性和设计性实验为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自主实验,初步培养科研能力。该课程在6-8学期开设。项目年度计划2006.11-2007.4:进一步调查研究、充分论证,提出实验课程新体系各部分具体改革方案。2007.05-2008.01:确定实验项目,修改实验教学计划,编写实验大纲,选择和编写实验教材。2008.01-2008.09:探索研究新的实验内容。2008.09:按本项目建立的新的化学实验课程体系和新的实验内容,在本院化学本科生中试行。2009.9以后:提出总结报告并结题。可行性分析从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北师大等许多重点高校进行的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状况来看,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化学实验模式符合我国的实际。因此,本项目从自身实际出发,整合了三个相近专业的实验内容,制定的一体化、三层次的改革方案应该可行。73.项目预期的成果和效果(包括成果形式,预期推广、应用范围、受益面等)(1)建立一个在一级学科平台上的独立的化学实验课程新体系。(2)编写出符合我院实际的新的实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新的实验教材。(3)探索若干新的单元实验内容。剔除部分有害、高危险实验,增加绿色环保实验。成果可在地方高校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实验教学中推广应用。84.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本项目本着“厚基础,宽口径,求创新”的原则,对旧的实验教学体系进行全面改革。打破传统的按二级学科各自开设实验的教学模式,在化学一级学科平台上构建完整的,贯通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实现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基础与专业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新模式,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的特点。本项目创新之处在于将我院化学师范教育、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三个化学类本科专业的所有实验课程整合为“一体化、三层次”的基础与专业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新体系。这可为地方高校进行化学学科实验课程改革探索一种新模式。9四、教学改革基础1.与本项目有关的教学改革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教学改革工作成绩(1)1992年学校升格本科以后,我们就开始进行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与模式的改革探索。通过连续多年来的本科教学评估、实验室评估、重点实验室建设、重点学科建设等一系列专业强化及完善工作,在基础实验教学内容等方面,已做了大量前期研究工作。(2)自04年以来,我院进行了2+2的两段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对现有的三个专业课程,根据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多样化的实际,以整体优化的原则,重新设计了课程模块。对基础与专业、主干课与相关学科、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多层面上的整合,形成了宽口径、厚基础、多方向、个性化的课程体系。(3)在省教育厅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院于2006年7月完成了学校第一个省级教学重点实验室--《综合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制定了《综合化学实验》教学计划和大纲,探索研究了实验内容,并从05年开始,为我院各本科专业的高年级学生开设了该实验课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这些相关的前期工作为本项目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02.学校已具备的教学改革基础和环境,学校对项目的支持情况(含有关政策、经费及其使用管理机制、保障条件等,可附有关文件),尚缺少的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1).我院已获得省教育厅100万专项资金和学校140多万配套资金,建立了教学提高型《综合化学实验》省级重点实验室,并正在着手建设化学实验中心。(2).学校为了改善实验室条件,于今年着手新建1万平方米的实验楼。这些都为本项目实施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条件。同时学校还十分重视教学改革,每年都拿出30多万元来支持教学改革,并为参与课改的教师减免教学工作,保障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改革研究中。此外,学校还进行优秀课堂、优秀教学成果的评选活动。通过这一系列的评选活动来推动我校的课程教学改革,营造一种人人参与科研教改的氛围。112.申请者和项目组成员所承担的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情况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JYA02034),《高师自然科学通识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2002-2006)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JYA02035),《开展微型化学实验与实现创新教育模式的研究》(2002-2005)湛江师范学院重点教学研究项目,《化学实验体系改革与实验内容创新研究》(2006-2007)湛江师范学院重点教学研究项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2003-2006)湛江师范学院教学研究项目,《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2000-2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61003),《纳米多金属氧酸盐的固相合成及双功能催化性能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9262007),《新型过氧化剂的合成及其对萜烯环氧化反应的研究》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420018),《纳米多酸化合物的固相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920007),《超细复合氧化物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粤科基办[2002]04号),《毛细管电泳在脱噬作用中的应用研究》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粤科基办[2004]08号),《植物油微乳化及其性质研究》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粤科基办[2005]04号5011734),《超支化聚合物合成及其微光学光刻胶的性能研究》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粤科基办[2005]04号5011733),《细胞凋亡化学过程研究》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Z03063),《超支化碱溶性聚合物合成及其微光学光刻胶》湛江市科技攻关项目(湛财企[2003]104号),《凋亡细胞毛细管电泳分析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研究》湛江市科技攻关项目(湛财企[200
本文标题:一份省级教改申请成功的标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219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