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2012年3月3日全国“爱耳日”宣传
我们的耳朵第十三次全国“爱耳日”------减少噪声,保护听力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中国有耳聋的残疾人2780万人。我国每年出生的先天残疾儿童约占出生人口总数的4%~6%,由于药物、遗传、感染、疾病等原因造成的新生聋人每年约增加3万人;就是有听力语言障碍的残疾人,高达2057万之多!占全国人1.679%。其中7岁以下聋儿可达80万,老年性聋949万。“爱耳日”的由来1998年3月,在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社会福利组15名委员针对我国耳聋发病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薄弱这一现实,提出了《关于建议确立爱耳日宣传活动》的第2330号提案。这一提案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等10个部门共同商定,自2000年起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2000年:预防耳毒性药物致聋2001年:减少耳聋发生实施早期干预2002年:听力助残----救助贫困聋儿2003年:提高人口素质,减少出生听力缺陷2004年:防聋走进社区2005年:全社会共同关爱老年人——健康听力,幸福生活2006年:预防听力损伤和耳聋,人人享有健康听力历年的主题2007年:城乡联动,共同关注青少年听力健康——珍爱听力,快乐成长2008年:奥运精彩——我听到2009年:正确使用助听器2010年:人工耳蜗——重建听的希望2011年:康复从发现开始——大力推广新生儿听力筛查2012年:减少噪声,保护听力耳朵的结构分为三部分:外耳、中耳、内耳。外耳是指能从人体外部看见的耳朵部分,即耳廓和外耳道。中耳由鼓膜、中耳腔和听骨链组成。内耳位于颞(nie)骨岩部内,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问题:我们怎么听到声音的呢?外耳接受外界的声音,并将沿着耳道引起鼓膜震动。中耳鼓膜的震动引起三块小骨-锥骨、镫(deng)骨和钻骨上相震动,将声音传到内耳。内耳可产生神经冲动,冲动沿听神经转为神经能,从那儿声音的信息就传到大脑。噪声噪声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长期生活、工作在高噪声环境下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将导致永久性听力损伤。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噪声的来源主要有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环境噪声(一)对听觉系统的危害(二)对神经系统的危害(三)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四)对内分泌系统的危害(五)对消化系统的危害(七)对精神心理的危害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接触噪声时间较长会引起头痛、头晕、疲劳、情绪不稳定、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和失眠等神经系统症状;血压升高、心悸等心血管系统症状;食欲减退、恶心、消瘦等消化系统症状;有的还可出现内分泌功能失调如月经失调等,以及代谢性疾病如骨与关节脱钙、骨质疏松,甚至造成听力损失和噪声聋(不可逆的病理性改变)。(一)提高噪声防护意识,加大力度宣传噪声污染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二)抑制噪声的产生,降低声源强度(三)远离噪声源,控制噪声传播,降低环境噪声排放(四)做好噪声防护,正确使用护耳器(五)减少暴露于噪声的时间,避免永久性听力下降的产生。听MP3掌握“60-60”原则: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六)定期检查听力(七)合理饮食、锻炼身体维生素B1、B2、B6和C能保护听觉细胞,可适当补充。也可多进食含维生素B族和C丰富的食物,如粗粮、瘦肉、蛋类、新鲜蔬菜、水果等。如何减少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正确佩戴护耳器耳聋预防1、先天性遗传耳聋的预防先天遗传聋人的婚育问题应引起社会重视。先天遗传聋应以预防为主,首先要做到:①严格执行婚姻法,绝对禁止近亲结婚。②两名先天遗传聋人之间不应结婚,如各种原因非结婚不可者,婚前一定绝育。③先天遗传聋人可与非遗传后天聋人或正常人结婚。④如果先天遗传聋人与非遗传后天聋人或正常人结婚,第一胎为先天聋儿,绝不能再生第二胎。⑤耳聋青年男女,通过耳聋遗传咨询,判定其是否具有家族遗传性。耳聋预防2、新生儿期防聋①如在产前期,母体一般不要接受预防注射,腹部不要接受放射性照射,预防母体患病性感染,一旦感染要及时进行治疗。②用药时禁用耳毒性药物。③新生儿期耳聋预防应在围产期就开始,尤其是早产引产时外伤或产期的各种原因缺氧、新生儿黄痘极易引起感觉神经性耳聋。耳聋预防3、小儿期防聋感染性聋是婴幼儿时期常见多发病,其中以小儿渗出性中耳炎导致的传导性聋及由于腮腺炎、高热等疾病导致的感觉神经性聋最为常见。小儿期耳聋早期多不易发现,特别是感染期经常使用氨基甙抗生素进行治疗更容易发生耳聋。所以预防感染,科学用药是重要的防聋措施。耳聋预防4、预防药毒性耳聋药毒性耳聋应以预防为主,禁止滥用耳毒性药物。对有家族性中毒史的和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应禁用耳毒性药物。婴幼儿、妊娠期妇女、老年人对耳霉性药物同样敏感,应该禁用,必须使用时也应慎重。此外,对于应用氨基甙类抗生素的病人,最好定期检测血清抗生素水平及听力情况。听力保养1、避噪音人倘若长时间接触机器轰鸣、车辆喧闹、人声喧哗等各种噪音,会使原本开始衰退的听觉更容易疲劳,听力急剧减退,甚至引发噪音性耳聋。因此,尽量避免或减少噪声的干扰,是老年人保护听力的首要一条。2、戒挖掏经常用耳勺、火柴棒掏耳朵,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还可能弄坏耳膜。耳道奇痒难受时,可以用棉签沾少许酒精或甘油轻擦耳道,亦可内服维生素B、C和鱼肝油。听力保养3、慎用药尽量避免应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因为老年人解毒排泄功能低,应用这些药物容易引起耳中毒而损害听力。4、常按摩按摩耳垂前后的翳风穴(在耳垂与耳后高骨之间的凹陷处),和听会穴(在耳屏前下方,下颌关节突后缘之凹陷处),可以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有保护听力的作用。宜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5~10分钟,长期坚持下去即可见效。5、熄肝火老年人如经常处于急躁、恼怒的状态中,会导致植物神经失去正常的调节功能,使内耳器官发生缺血、水肿和听觉神经营养障碍,这样就可能出现听力锐减或暴发耳聋。因此,老年人要尽量使自己保持轻松愉快的良好心境。6、多补肾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听力的衰退与肾虚有着密切的关系。故老年人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补肾的药物,如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龟龄丸等,也可常喝核桃粥、芝麻粥、花生粥、猪肾粥等,对于保护听力颇有裨益。听力保养
本文标题:2012年3月3日全国“爱耳日”宣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235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