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建筑设计1.1工程简介1.1.1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威海宏远宾馆建设地点:威海市(2)建筑层数及高度:6层建筑主体高度17.65m。(3)建筑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4)本工程耐火等级为二级,采光等级为三级。(5)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6)本工程建筑面积为10187.1平方米,其中东面正东楼房全为客房建筑面积4989.6平米,南面整栋楼房一到三层为公共区域,建筑面积为2598.8平米(其中有办公室,棋牌室,会议室,门厅,厨房,仓库等)四到六层全为客房建筑面积为2598.8平米。(7)本工程室内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的数值,由建设方及设计单位现场确定。(8)各层标注标高为建筑完成面标高。(9)本工程标高以m为单位。厨房、卫生间完成面标高底20mm。室内外高差0.45m1.1.2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及使用功能要求本结构形式为现浇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楼盖、屋盖将竖向荷载依次传递给梁、柱、基础,同时柱要抵抗水平荷载和地震作用。建筑层数为6层,为满足规范要求首层部分区域无楼板覆盖。由于本工程采用墙体为非承重的墙体构件,因此可以留有较大洞口,有利于结构的通风采光,结构布置灵活有较大的空间。(1)主要出入口必须明显,并能引导旅客直接到达门厅,该建筑从入口进门就直接是门厅,方便顾客在大厅办理各项业务及信息查询,穿过大厅就是不值得两部电梯,使顾客不会再为找不到楼梯而发愁。大厅右拐就是会客厅和舞厅。舞厅和储藏间之间用一道隔墙隔着,这样可以保证储藏间里边的货物运输不会影响到舞厅里边的人跳舞。(2)主要出入口应根据使用要求设置单车道或多车道,入口车道上方宜设雨棚,本建筑在出入口设置双车道满足规范规定的要求。(3)不论采用何种建筑形式,均应合理划分旅馆建筑的功能分区,组织各种出入口,使人流、货流、车流互不交叉。在综合性建筑中,旅馆部分应有单独分区,并有独立的出入口;对外营业的商店、餐厅等不应影响旅馆本身的使用功能。笔者宾馆的设计秉持着理性设计的原则人性化的设计对个工能的分区也是单独的。仓库顶上是厨房,厨房旁边是餐厅,厨房顶上是会议室,会议室旁边是办公室这就能很好的保证会议室和办公室之间功能的链接。办公室有和棋牌室是紧挨着的,由此有保证办公室和休闲娱乐是一体的,办公室和棋牌室之间的功能连接。(4)总平面布置应处理好主体建筑与辅助建筑的关系。对各种设备所产生的噪声和废气应采取措施,避免干扰客房区和邻近建筑。在总平面图的西边有配置的停车场,仓库,锅炉房等附属建筑五,可以保证与主楼的功能很好的搭配。(5)总平面布置应合理安排各种管道,做好管道综合,并便于维护和检修。(6)应根据所需停放车辆的车型及辆数在基地内或建筑物内设置停车空间,或按城市规划部门规定设置公用停车场地。(7)基地内根据所处地点布置一定的绿化,做好绿化设计。公共用房及辅助用房应根据旅馆等级、经营管理要求和旅馆附近可提供使用的公共设施情况确定。建筑布局应与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相适应,做到分区明确、联系方便,保证客房及公共用房具有良好的居住和活动环境。建筑热工设计应做到因地制宜,保证室内基本的热环境要求,发挥投资的经济效益。建筑体型设计应有利于减少空调与采暖的冷热负荷,做好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以利节能。采暖地区的旅馆客房部分的保温隔热标准应符合现行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锅炉房、冷却塔等不宜设在客房楼内,如必须设在客房楼内时,应自成一区,并应采取防火、隔声、减震等措施。室内应尽量利用天然采光,一、一、二级旅馆建筑3层及3层以上,三级旅馆建筑4层及4层以上,四级旅馆建筑6层及6层以上,五、六级旅馆建筑7层及7层以上,应设乘客电梯。乘客电梯的台数应通过设计和计算确定。主要乘客电梯位置应在门厅易于看到且较为便捷的地方。客房服务电梯应根据旅馆建筑等级和实际需要设置,五、六级旅馆建筑可与乘客电梯合用。消防电梯的设置应符合现行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当旅馆建筑中采用方便残疾人设施时,应符合现行的《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客房卫生间卫生器具给水配件处的静水压,最高不宜超过350kpa(3.5kg/c㎡),水压超过上述规定时,应考虑分区供水或设减压装置.水箱间和水泵房位置应尽量避免与客房及需要安静的房间(电子计算机房、消防中心等房间)毗邻,并应便于维修和管理。泵房及设备应采取消声和减震措施。高层建筑的水泵出水管应有消除水锤措施。、贮水池、高位水箱应有防污染措施,且容积不宜过大,以防水质变坏。采用非饮用水做冲洗和浇洒等用水时,应有明显的标志,非饮用水管道不得与饮用水管道相连。排水系统应根据室外排水系统的制度和有利于废水回收利用的原则,选择生活污水与废水的合流或分流。地下室排水泵宜采用潜水泵,自动开、停。厨房宜采用明沟排水。热水系统应优先采用废热和城市热力管道为热源。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太阳能热水器,但一、二级旅馆建筑应有备用热源。加热设备宜采用容积式热交换器,并有一定贮备量。生活热水用水定额应符合表1的规定。生活热水用水定额表1建筑等级65℃热水(升/最高日·床)一级、二级150~200三级120~150四级、五级100~120六级50~100注:①食堂、洗衣房、游泳池、理发室及职工用水等用水定额应按现行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执行。②表内所列用水量已包括在表5.1.2生活用水定额中。③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设计小时耗热量;一、二、三级旅馆建筑应根据使用热水的计算单位数、用水户额计算;四、五、六级及用于会议的旅馆按卫生器具数、同时使用百分数计算。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加热前是否需要软化,应根据水质、水量、使用要求等确定。热水系统各用水点处的水压应与该处冷水水压基本相同,高层建筑热水系统的竖向分区应与冷水系统相同。热水管道应设机械循环系统,一、二、三级旅馆建筑应连续供应热水,四、五、六级旅馆建筑宜定时供应热水。1.2平面布置情况1.2.1总平面布局场地大小、形状和房屋的层数、平台组合布局的关系极为密切。除了和气候条件、节约用地以及管道设施等因素有关外,还和场地的大小和形状的现实可能性有关,基地内人流、车流的主要走向又是确定建筑平面中出入口和门厅位置的重要因素。该建筑场地较为均匀,在建筑物西部有大片空地,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确定为L方形平面,主要出入口在南侧。南面和东面均是交通要道,绿化带布置详见总平面图图1.1总平面图建筑物的朝向主要考虑建筑物的通风采光等要求,因场地确定了即正南正北方向,故建筑物为正南正北朝向,该地区主导风向是:夏季主导为东南风,冬季主导为西北风,以形成穿堂风。1.2.2平面设计门厅内交通流线及服务分区应明确,对团体客人及其行李等,可根据需要采取分流措施;总服务台位置应明显。一、二、三级旅馆建筑门厅内或附近应设厕所、休息会客、外币兑换、邮电通讯、物品寄存及预订票证等服务设施;四、五、六级旅馆建筑门厅内或附近应设厕所、休息、接待等服务设施。根据旅馆建筑性质、服务要求、接待能力和旅馆邻近的公共饮食设施水平,应设置相应的专供旅客就餐的餐厅。一、二级旅馆建筑应设不同规模的餐厅及酒吧间、咖啡厅、宴会厅和风味餐厅;三级旅馆标准不应低于建筑应设不同规模的餐厅及酒吧间、咖啡厅和宴会厅;四、五、六级旅馆建筑应设餐厅。一、二、三级旅馆建筑餐厅标准不应低于现行的《饮食建筑设计规范》中的一级餐馆标准;四级旅馆建筑餐厅标准不应低于二级餐馆标准;五、六级旅馆建筑餐厅三级餐馆标准。为旅客就餐的餐厅座位数,一、二、三级旅馆建筑不应少于床位数的80%;四级不应少于60%;五、六级不应少于40%。旅客餐厅的建筑设计除应符合上述各款规定外,还应按现行的《饮食建筑设计规范》中有关餐馆部分的规定执行。大型及中型会议室不应设在客房层。会议室的位置、出入口应避免外部使用时的人流路线与旅馆内部客流路线相互干扰。会议室附近应设盥洗室。会议室多功能使用时应能灵活分隔为可独立使用的空间,且应有相应的设施和贮藏间。一、一、二、三级旅馆建筑应设有相应的商店;四、五、六级旅馆建筑应设小卖部。设计时可参照现行的《商店建筑设计规范》执行。商店的位置、出入口应考虑旅客的方便,并避免噪声对客房造成干扰。结构造型时应考虑公共部分与客房部分的整体布局,为了便于使用和管理,公共部分要求位于街面或靠近街面处。这样能够暴露公共活动内容,显示出来去吸引顾客,又便于使用可有效控制。客房与公共设施分开,互不干扰,以保持客房区域的安静氛围。南朝向建筑一层设有大空间的门厅和舞厅,二层设有大空间的餐厅和厨房,三楼设有办公区域,四至六层为客房部。而框架结构由于梁柱承重,墙体只起分隔、维护作用,房间布置比较灵活。东西朝向建筑因采光度好整栋建筑从一楼到六楼全为客房部分。门窗开置的大小,形状都较自由,可以满足以上功能。故选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房间大小都采取3.6m7.2m,里边布置独立卫生间平面总体布局L行。1.2.3功能分区1.2.3.1客房部分1~3层部分为公共部分,4~6层为客房部,每层均设服务台一个(设公用电话),服务台对面各有一服务员休息室。小件寄存处可设在服务台内。房间尽量采用天然光,采光通风效果较好1.2.3.2公共活动部分该部分置于底层及二,三层,使用较为方便,其中门厅为开敞式,舞厅紧邻门厅,用磨砂玻璃幕墙隔断。总服务台置于门厅一侧,门厅东西两侧分别布置服务台、舞厅和仓库,其中会议室和餐饮中心均对外开放,餐饮部分设有包间,同时内部有玻璃屏风,可以灵活分割内部空间,以应对不同程度的餐饮规模;会议室位于三层东边方向,与会人员可经由西门直接到达会议室,会议室设有两道双开门以满足紧急疏散要求。1.2.3.3服务部分办公室和会议室位于三楼东侧,分别远离餐厅和舞厅,尽量满足办公环境安静的要求,不致使嘈杂环境影响办公。从门厅可左右分流,分别抵达客房部和舞厅,其次,厨房底下为餐厅,方便客人就餐,厨房内分为三个区:储物间、加工制作间、用餐间。储物间单独设有一门,并连接外部,便于货源供给,并避开客流。1.2.4交通组织(1)平面交通本方案标准层廊道宽度为2.1米。可以满足两股人流同时行走。底层门厅、共享空间兼做走道。使其有足够的活动空间。(2)垂直交通本方案设有两部电梯和两部消防楼梯。电梯区正对主入口,消防楼梯南、北各设一部,两部消防楼梯相隔距离不到四十米,其位置满足安全疏散的要求。两部楼梯均满足底层净空≥2.1M的要求。出口设置三个台阶从室内地坪(±0.000M)到室外地坪(-0.450M)。1.2.5采光防火分区及疏散楼梯1.2.5.1门窗门窗采用铝合金塑钢窗,窗台高度均为mm800,尺寸为mmmm150240。采光等级:本工程采光等级为Ⅴ级,其中会议厅采光等级应提高设为三级采光,为满足建筑对日照的要求,应该在设计时按照使用要求,综合考虑地区气候条件、日照特点、当地地形及前后建筑的遮挡条件、房间的自然通风要求,以及节约用地等因素,从而采用相应的措施,正确的选择房间朝向、间距、建筑体型、窗口位置、遮阳处理等。宾馆的窗地面积比应符合1:8,会议室符合1:5。玻璃采用普通的双层玻璃,具有较好的节能作用。为了增加通视的效果,大厅部分外墙采用落地大玻璃。本方案的房间均为明间,以利于自然采光、通风、节约电力资源。1.2.5.2防火及安全疏散设计(1)一、二类建筑物的耐火等级、防火分区、安全疏散、消防电梯的设置等均应按现行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执行。(2)集中式旅馆的每一防火分区应设有独立的、通向地面或避难层的安全出口,并不得少于2个。(3)旅馆建筑内的商店、商品展销厅、餐厅、宴会厅等火灾危险性大、安全性要求高的功能区及用房,应独立划分防火分区或设置相应耐火极限的防火分隔,并设置必要的排烟设施。(4)旅馆的客房、大型厅室、疏散走道及重要的公共用房等处的建筑装修材料,应采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并严禁使用燃烧时产生有毒气体及窒息性气体的材料。(5)公共用房、客房及疏散走道内的室内装饰,不得将疏散门及其标志遮蔽或引起混淆。各级旅馆建筑的自动报警及自动喷水灭火装置应符合现
本文标题:毕设建筑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248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