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咨询心理学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面授班孙瑞权第一节概述咨询心理学简史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我国心理咨询的历史、现状与展望心理咨询的产生背景用测量方法研究心理活动的个别差异;“自由联想”方法的建立;弗兰西斯·高尔顿(F.Galton)卡特尔(J.M.Cattell)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第一位心理学教授;心理咨询的产生背景提出“临床心理学”的概念;开办儿童行为矫正诊所;创办《临床心理学》杂志;赖特纳·韦特默(LightnerWitmer)比内(AfredBinet)1904年,编制智力测量量表;《诊断异常儿童智力的新方法》;心理咨询的产生背景对学生进行行为指导;对学生进行职业和道德辅导;大卫(JesseB.Davis)帕森斯(FrankParsons)1908年,成立波士顿就业指导局;出版《职业选择》;职业指导运动兴起心理咨询的起源与发展心理咨询的直接起源:1896年《临床心理学》;心理咨询发展的促进因素:社会现实的需求;心理咨询自身方法学的发展;心理测验和个体差异的研究,是临床心理学发展的主要基础和促进因素,也是心理咨询工作的重要手段。心理咨询的发展与贡献心理咨询职业的发展1953年,美国心理学会规定了正式的心理咨询专家培养标准;1954年,美国20余名心理学家创办《咨询心理学杂志》;1955年,美国心理学会开始正式颁发心理咨询专家执照;咨询心理学的贡献促进个体内在精神世界的发展;帮助个体与环境协调;加深社会对心理咨询的理解;第一节概述咨询心理学简史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我国心理咨询的历史、现状与展望狭义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广义的心理咨询涵盖了临床干预的各种方法和手段非标准化的临床干预措施;各类非标准化干预手段和方法的统称;心理咨询的操作定义罗杰斯(C.Rogers,1942):通过与个体持续的、直接的接触,向其提供心理帮助并力图促使其行为、态度发生变化的过程。威尔森(1949):A、B两个人在面对面的情况下,受过心理咨询专门训练的A,向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B提供援助的过程。陈仲庚(1989):帮助人们去探索和研究问题,使他们能决定自己应做些什么。心理咨询应明确的三个问题:待解决问题的性质;咨询师的技术;所要达到的目标;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各类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矫治的过程。在操作上,心理治疗是规范化、标准化的,而心理咨询是不太规范、不太标准化的;心理治疗是“矫治”,即带有强制性的矫正和按治疗方法进行调治,而心理咨询是“协助解决”,即在协商和帮助过程中解决问题;相同点:目标一致—消除求助者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不同点: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定义《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2001年8月):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帮助”的含义:咨询关系是“求”和“帮”的关系;“解除问题”:只能是心理问题或者是由心理问题引发的行为问题;第一节概述咨询心理学简史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我国心理咨询的历史、现状与展望思维方式与态度唯物主义观点:遵循科学的法则,处理心理与行为问题;无论是诊断还是咨询,都要依据事实做出判断;普遍联系的观点:心理咨询师必须能够在诸多事物之间的关系中去把握事物的本质。普遍联系观点的含义心身一体的观点:心理和生理是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求助者常有心理问题躯体化的倾向;求助者也会将生理状况欠佳,体验为心理状态不适;普遍联系观点的含义心身一体的观点:心理和生理是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求助者常有心理问题躯体化的倾向;求助者也会将生理状况欠佳,体验为心理状态不适;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观点:求助者的心理困扰是生理、心理、社会诸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普遍联系观点的含义整体性观点:人的认知、情绪、情感、动机永远是互相联系的;有一方面出现问题,便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不是静止和孤立的;咨询师应将各种咨询方法整合起来运用;思维方式与态度唯物主义观点:遵循科学的法则,处理心理与行为问题;无论是诊断还是咨询,都要依据事实做出判断;普遍联系的观点:心理咨询师必须能够在诸多事物之间的关系中去把握事物的本质。思维方式与态度限制性观点:咨询师的职责限制咨询师的职业责任不是无限的;心理咨询的任务只是解决心理问题本身;咨询时间的限制每次咨询一般为50分钟;两次咨询之间的间隔一般为一周;思维方式与态度限制性观点:感情限制咨询双方的沟通必须限制在工作范围内;对求助者的关心限制在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方面;咨询师不能将个人情绪带入咨询过程;咨询目标的限制咨询目标的确定不是任意的;心理咨询目标只能锁定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思维方式与态度历史、逻辑、现实相统一的发展观:考察个人史与症状之间的逻辑关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求助者并对求助者做动态考察;中立性态度对咨询中涉及的各类事件均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对求助者的情况进行客观的分析;“理解”既不代表赞同也不代表反对,是中立态度最恰当的表达词;说明个体产生某种反应是合乎逻辑的结果便于建立正常的咨询关系心理素质品格:做一个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人;自我平衡能力有能力调节自身情绪;在咨询关系以外解决自身冲突;在日常生活中基本能够情绪稳定、自我平衡;善于容纳他人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咨询关系和安全、自由的咨询气氛;有利于接纳各种求助者和求助者的各类问题;心理素质强烈的责任心:对求助者负责;特殊情况可以考虑转诊;“自知之明”咨询师需要弄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咨询师需要知道自己的能力局限性;咨询师能对自我生存价值进行恰当评价;第一节概述咨询心理学简史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我国心理咨询的历史、现状与展望我国心理咨询的简史20世纪30年代,第一位临床心理学家:丁瓒先生北京协和医院;翻译出版《青年期心理学》;20世纪50年代,综合快速疗法参与者有丁瓒、伍正谊、李心天等人;治疗神经症和心身疾病;1986年,北京市朝阳医院建立了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心理咨询中心;我国心理咨询业的现状我国心理咨询业的特征:心理咨询已经开始职业化;心理咨询业职业化的指标社会化水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组织的建设和信息沟通社会的认可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我国心理咨询业的现状我国心理咨询业的特征:心理咨询已经开始职业化;对心理咨询的需求与咨询力量存在差距;我国心理咨询业的展望心理咨询会越来越贴近中国的现实和文化背景;社会需求渐趋广泛,心理咨询渐趋普及;中国的心理咨询业将与临近学科区分开来;对中国心理咨询职业化的主流社会舆论是肯定的;我国心理咨询业的展望支撑该职业行为的学科理论和操作程序是否科学;操作人员的能力是否达标;该职业的管理、服务体系、业务操作是否达到标准;职业化的心理咨询将不断以自身的完善化和高效率提高自身价值;心理咨询师职业化将艰难而有序的进行;第一节概述咨询心理学简史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我国心理咨询的历史、现状与展望第二节心理咨询的理论观点精神分析理论观点行为主义理论观点认知心理学观点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观点人性心理学的理论观点精神分析理论观点《精神分析引论》弗洛伊德(Sigmund.Freud)《过失心理学》—过失《梦》—梦《神经病通论》—神经症性学三论关于心理结构心理结构的深层心理结构的表层冲动本能欲望深层心理学关于人格结构本我——人格的生物面“本我”追求生物本能欲望的满足;“本我”要求毫无遮盖与约束地寻找直接的肉体快感;“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人格的心理面“自我”是“本我”与外界关系的调节者;“自我”履行个体保存和适应环境的功能;“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关于人格结构超我——人格的社会面“超我”是代表良心或道德力量的人格结构;“超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的影响;“超我”遵循道德原则;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力量达到平衡是正常心理活动的基础人格的心理面遵循现实原则人格的生物面遵循快乐原则人格的社会面遵循道德原则关于心理动力心理动力性本能—种族延续的本能;营养本能—自我保存的本能;“力比多”:不是心理发展的唯一动力同时促进心理发展生本能—指向生命,代表爱和建设的力量;死本能—指向毁灭,体现恨与破坏的力量;关于心理发展1、口欲期(0~1岁):此期婴幼儿以吸吮、咬和吞咽等口腔活动为主满足本能和性的需要。2、肛欲期(1~3岁):此期儿童性欲望的满足主要来自于肛门或排便过程。3、生殖器期(3~5岁):此期儿童性生理的分化导致心理的分化,性需求的满足来源于对生殖部位的刺激和幻想。4、潜伏期(5~12岁):儿童的兴趣转向外部世界,发展各种知识和技能,以应对外部世界。5、生殖期(12岁以后):性需求从两性关系中获得满足,有导向的选择配偶,成为较现实的和社会化的成人。关于适应问题变相宣泄:“本我”改变存在或表达自己的模式,以求自己得到满足;焦虑:对可能来到的危险做出的适应性反应;现实性焦虑:由外界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神经性焦虑:个体由于惧怕自己的本能冲动会导致他受到惩罚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道德性焦虑:个体的行为违反了超我的价值观时,引起内疚感的情绪体验;梦关于适应问题自我防御:自我在承受本我的欲望压力和现实要求的压力时,形成的一种调整欲望与现实矛盾的行为方式。压抑:一些为社会伦理道德所不容的冲动、欲望在不知不觉中被抑制到潜意识之中,使自己不能意识到其存在;投射:把超我所不能允许的愿望或动机归于他人,断言他人有此愿望、动机;关于适应问题置换:个体将对某人或某事物的情绪反应(多属消极情绪如愤怒、憎恨等)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以寻求发泄的过程;合理化:通过歪曲现实保护自己的自尊心,采用错误的推理将自己不合理的行为合理化;反向:把潜意识中不能被接受的欲望和冲动转化为意识中的相反行为;升华:改换原来的冲动或欲望,用社会许可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表达出来;认识-领悟疗法钟友斌:认识-领悟疗法(中国精神分析疗法)引导求助者认识自己在个体心理发育的某个阶段所发生的某种停滞,并认识到这种停滞所造成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引导求助者认识到这些滞留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与现在的年龄阶段是何等的不相容、不合理;引导求助者领悟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不合理性,达到自觉矫治的目标;第二节心理咨询的理论观点精神分析理论观点行为主义理论观点认知心理学观点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观点人性心理学的理论观点行为主义理论观点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Pavlov)桑代克(E.L.Thorndike)“尝试-错误”定律先驱行为主义理论观点“刺激-反应模式”—R=f(S)不考虑刺激与反应间的中介过程华生(B.Waston)思维:内部语言所引起的喉头肌肉运动;情绪:内脏和腺体的变化;行为:归结为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心理学要成为一门科学必须摒弃一切主观内省,不能将知觉和意识作为研究对象。行为主义理论观点操作性条件反射强调强化的作用斯金纳(B.F.Skinner)R=f(S、A)行为刺激控制变量新行为主义行为主义理论观点“社会学习理论”-“模仿学习理论”班杜拉(A.Bandura)“替代学习”-“观察学习”自我奖赏或批判行为控制强调学习过程中,人自身的能动作用以及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新行为主义行为治疗沃尔朴(Wolpe):行为治疗是使用实验确立的行为学习原则和方式,克服不良行为习惯的过程。“靶行为”的发生情境及其功能分析;“靶行为”的量化与标定;矫正目标的制定;制定增加积极行为,减少消极行为的干预计划;结束以及复发的处理;行为治疗的步骤:行为治疗系统脱敏模仿学
本文标题:咨询心理学讲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258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