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6第六章--道岔养护
铁路线路维护1铁路线路修理第六章道岔养护第一节道岔养护标准2第二节道岔常见病害预防及整治第三节交叉渡线和复试交分道岔的养护第四节道岔连接曲线的养护第五节提速道岔的养护道岔的发展及养护3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铁路道岔的发展历经了8个阶段,分别为50型、53型、55型、57型、62型、75型、92型和提速型及随后的99型高速道岔,推广使用了铸造叉心组合辙叉、高锰钢整铸辙叉、可动心轨辙叉和特种断面尖轨。道岔种类繁多,构造复杂,零配件多,易于磨损变形,技术标准要求高,因此,道岔的养护维修任务较为繁重,做好道岔养护工作必须从构造入手,提高道岔的稳定性,保证其平顺性,经常保持道岔状态完好,各部件尺寸符合要求,零配件齐全有效,并预防各种病害的发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第一节道岔养护标准单开道岔是最基本的道岔,一组普通单开道岔由转辙器、辙叉与护轨、连接部分及岔枕组成,其养护基本要求是各检查处所位置准确、数值正确;各部间隔符合设计要求;需要共同工作的部件必须密贴或靠紧;提高捣固质量,确保道床饱满密实;拧紧各部分连接零件。4基本轨基本轨是用一根12.5m或25m标准断面的普通钢轨制成,主股为直线,侧股按转辙器各部分的轨距在工厂事先弯折成规定的折线或采用曲线型。通常,道岔中不设轨底坡,为改善钢轨的受力条件,提速道岔中基本轨设有1:40轨底坡。基本轨除承受车轮的垂直压力外,还与尖轨共同承受车轮的横向水平力。为防止基本轨的横向移动,可在其外侧设置轨撑。为了增加钢轨表面硬度,提高耐磨性并保持与尖轨良好的密贴状态,基本轨头顶面一般还进行淬火处理。5护轨在基本轨内侧增设的两根平行的钢轨(通常用旧轨),以防护车轮掉道,帮助卡住轮缘内侧.车轮轮对横向游动被限制在基本轨和护轨的槽内.在道岔岔心的另一侧,平交道口地段,桥梁地段常设有护轨。护轨设于辙叉的两侧,用于控制车轮的轮缘,使之进入设定的轮缘槽内,防止与叉心碰撞。护轨可用于普通钢轨或特种截面的护轨钢轨制作。护轨的防护范围应包括辙叉咽喉至叉心顶宽50mm的一段长度,并要求有适当的余裕。在平面图中,它由中间平直段、两段缓冲和开口段组成。6尖轨尖轨在平面上可分为直线型和曲线型。我国铁路的大部分12号及12号以下的道岔,均采用直线型尖轨。直线型尖轨制造简单,便于更换,尖轨前端的刨切较少,横向刚度大,尖轨的摆度和跟端轮缘槽较小,可用于左开或右开,但这种尖轨的转辙角较大,列车对尖轨的冲击力大,尖轨尖端易于磨耗和损伤。我国新设计的12、18号道岔直向尖轨为直线型,侧向尖轨为曲线型。这种尖轨冲击角较小,导曲线半径大,列车进出侧线比较平稳,有利于机车车辆的高速通过。尖轨可用普通截面钢轨、高型特种截面钢轨、矮型特种截面钢轨(又称AT尖轨)制成。特种截面尖轨截面粗壮,稳定性好。尖轨长度随道岔号数不同而不同,在我国9号道岔尖轨长6.25M,12号尖轨长7.7M,曲线形尖轨为11.3-11.5M,18号尖轨长12.5M。7(1)尖轨尖端规矩一、普通单开道岔各部分轨距标准8尖轨种类尖轨长度mm轨距mm附注直线型尖轨6250以下14536250~77001450700144512号道岔AT弹性可弯尖轨—1437道岔允许速度大于120km/h时为1435mm其他曲线型尖轨—按标准图办理无标准图时,按设计图办理(2)尖轨跟端规矩一、普通单开道岔各部分轨距标准9尖轨种类直向mm侧向mm附注直线型尖轨1439143912号道岔AT弹性可弯尖轨14351435尖轨轨头刨切范围内曲股轨距构造加宽除外其他曲线型尖轨1435按标准图办理无标准图时,按设计图办理(3)导曲线中部轨距按标准图设置。(4)辙叉部分轨距,直、侧向均为1435mm。(5)尖轨在第一拉杆中心处的最小动程直尖轨为142mm,曲尖轨为152mm;AT型弹性可弯尖轨12号普通道岔为180mm,12号提速道岔为160mm;18号道岔允许速度大于160km/h时为160mm,允许速度不大于160km/h时为160mm或180mm(具体按标准图或设计图规定办理);其他型号道岔按标准图或设计图办理。(6)可动心轨第一拉杆中心处的动程按标准图或设计图办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特殊道岔不符合上述规定者,按标准图或设计图要求办理。一、普通单开道岔各部分轨距标准10(1)尖轨尖端轨距加宽,允许速度不大于120km/h的道岔应按不大于6%递减率递减至基本轨接头。(2)尖轨尖端与尖轨跟端轨距的差数,直尖轨应在尖轨全长范围内均匀递减,曲尖轨按标准图或设计图办理。(3)尖轨跟端直向轨距加宽向辙叉方向递减,距离为1.5m。(4)导曲线中部轨距加宽,直尖轨时向两端递减至距尖轨跟端3m处,距辙叉前端4m处;曲尖轨时按标准图或设计图办理。二、普通单开道岔各部分轨距加宽递减11(5)对口道岔尖轨尖端轨距递减:两尖轨尖端距离小于6m,两尖端处轨距相等时不作递减,不相等时应从较大轨距向较小、轨距均匀递减;两尖轨尖端距离大于6m,允许速度不大于120km/h的道岔应按不大于6%的递减率递减,但中间应有不短于6m的相等轨距段。(6)道岔前段与另一道岔后端相连时,允许速度不大于120km/h的线路,尖轨尖端轨距递减率不应大于6‰。如不能按6‰递减时,可将前面道岔的辙叉轨距加大为1441mm;仍不能解决时,旧有道岔可保留大于6‰的递减率。二、普通单开道岔各部分轨距加宽递减12(1)护轨平直部分轮缘槽标准宽度为42mm。侧向轨距为1441mm时,侧向轮缘槽标准宽度为48mm,容许误差为-1~+3mm(2)辙叉心轮缘槽标准宽度为46mm,容许误差为-1~+3mm。(3)尖轨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的最小距离为65mm,容许误差为-2mm三、轮缘槽宽度13导曲线支距按道岔标准图或设计图设置,在导曲轨与基本轨工作边之间测量。导曲线可根据需要设置6mm的超高(此时的超高是针对于基本轨而言),并在导曲线范围内按不大于2‰顺坡。四、导曲线支距与超高14查照间隔(辙叉心轨工作边至护轨工作边的距离)不得小于1391mm。应保证车轮轮对在最不利的情况下,护轨能够制约一侧轮对,使另外一侧车轮不冲击叉心。五、查照间隔与护背距离15护背距离(辙叉翼轨工作边至护轨工作边的距离)不得大于1348mm。护背距离应保证车轮轮对在最不利的情况下不被翼轨与护轨卡住。五、查照间隔与护背距离16(一)尖轨、可动心轨有下列伤损或病害,应及时修理或更换(1)尖轨尖端与基本轨或可动心轨尖端与翼轨不靠贴大于lmm(2)尖轨、可动心轨侧弯造成轨距不符合规定。(3)尖轨、可动心轨顶面宽50mm及以上断面处,尖轨顶面低于基本轨顶面、可动心轨顶面低于翼轨顶面2mm及以上。(4)尖轨、可动心轨顶面宽50mm及以下断面处,尖轨顶面高于基本轨顶面、可动心轨顶面高于翼轨顶面2mm及以上。(5)尖轨、可动心轨工作面伤损,若继续发展,轮缘有爬上尖轨、可动心轨的可能。(6)内锁闭道岔两尖轨相互脱离时,分动外锁闭道岔两尖轨与连接装置相互分离或外镇闭装置失效时。(7)其他伤损达到钢轨轻伤标准时。六、伤损或病害轨件的修理或更换17(二)基本轨有下列伤损或病害,应及时修理或更换(1)曲股基本轨的弯折点位置或弯折尺寸不符合要求,造成轨距不符合规定。(2)基本轨垂直磨耗,50kg/m及以下钢轨,在正线上超过6mm,到发线上超过8mm,其他站线上超过10mm;60kg/m及以上钢轨,在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正线上超过6mm,其他正线上超过8mm,到发线上超过10mm,其他站线上超过11mm(33kg/m及其以下钢轨由铁路局规定)。(3)其他伤损达到钢轨轻伤标准时。六、伤损或病害轨件的修理或更换18(三)辙叉伤损分轻伤和重伤两类1.高锰钢整铸辙叉轻伤标准(含可动心轨辙叉中高锰钢整铸翼轨、叉跟座)(1)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50kg/m及以下钢轨,在正线上超过4mm,到发线上超过6mm,其他站线上超过8mm;60kg/m及以上钢轨,在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正线上超过4mm,其他正线上超过6mm,到发线上超过8mm,其他站线上超过10mm;可动心轨宽40mm断面及可动心轨宽20mm断面对应的翼轨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超过4mm。(2)辙叉顶面和侧面的任何部位有裂纹。(3)辙叉心、辙叉翼轨面剥落掉块,在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线路上长度超过15mm,且深度超过1.5mm;在其他线路上长度超过15mm,且深度超过3mm(4)钢轨探伤人员或线路(检查)工长认为有伤损的辙叉。六、伤损或病害轨件的修理或更换19(三)辙叉伤损分轻伤和重伤两类2.高锰钢整铸辙叉重伤标准(含可动心轨辙叉中高锰钢整铸翼轨、叉跟座)(1)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50kg/m及以下钢轨,在正线上超过6mm,到发线上超过8mm,其他站线上超过10mm;60kg/m及以上钢轨,在允速度大于120km/h的正线上超过6mm,其他正线上超过8mm,到发线上超过10mm,其他站线上超过11mm;可动心轨宽40mm断面及可动心轨宽20mm断面对应的翼轨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超过6mm(33kg/m及其以下钢轨由铁路局规定)。六、伤损或病害轨件的修理或更换20(三)辙叉伤损分轻伤和重伤两类2.高锰钢整铸辙叉重伤标准(含可动心轨辙叉中高锰钢整铸翼轨、叉跟座)(2)垂直裂纹长度(含轨面部分裂纹长度)超过下表所列限度者。(3)纵向水平裂纹长度超过下表列限度者。六、伤损或病害轨件的修理或更换21(三)辙叉伤损分轻伤和重伤两类2.高锰钢整铸辙叉重伤标准(含可动心轨辙叉中高锰钢整铸翼轨、叉跟座)(4)叉趾、叉跟轨头及下颏部位裂纹超过30mm。(5)叉趾、叉跟浇铸断面变化部位斜向或水平裂纹长度超过120mm,或虽未超过120mmn,但裂纹垂直高度超过40mm。(6)底板裂纹向内裂至轨腰,并超过轨腰与圆弧的连接点。(7)螺栓孔裂纹延伸至轨端、轨头下颏或轨底,两相邻螺栓孔裂通。(8)辙叉心、辙叉翼轨面剥落掉块,长度超过30mm,且深度超过6mm。(9)钢轨探伤人员或线路(检查)工长认为有影响行车安全的其他缺陷。六、伤损或病害轨件的修理或更换22(三)辙叉伤损分轻伤和重伤两类3.钢轨组合辙叉钢轨组合辙叉的垂直磨耗比照高锰钢整铸辙叉办理,其他伤损比照钢轨轻重伤标准办理。六、伤损或病害轨件的修理或更换23第二节道岔常见病害的预防及整治道岔是线路的薄弱环节之一,其构造复杂,易于磨损变形,产生病害。许多病害都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道岔病害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总的来看,一方面是道岔本身结构上的缺陷,另方面是列车的动力作用和养护维修不当。目前,常用的直线尖轨、固定型辙又的单开道岔在构造上的主要缺点有:车轮侧向过岔时从基本轨向尖轨过渡,通过有害空间时,运行不平顺;导曲线无超高,造成车轮挤推外轨;从尖轨到辙叉轨距变化大,列车横向摇晃,纵断面上也存在着不平顺,车轮对道岔冲击力大,极易导致道岔各部件迅速磨耗超限和折损。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对道岔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要求道岔能以规定的允许速度,使列车安全、平稳运行,并满足旅客舒适的需要。因此,必须做好道岔的日常养护维修工作,使道岔质量经常处于良好状态,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整治”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预防性综合维修养护工作,做到标准严格,项目齐全,作业细致,把道岔设备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24一、道岔轨距、方向不良(一)造成道岔轨距、方向不良的原因(1)道岔前后衔接不良造成方向不顺。道岔铺设或更换时位置不正,前后方向不良,忽视道岔前后线路的整体维修,维修拨道或拨动道岔时,顾此失彼,只从一端看道,不顾两端;只顾主线,不看侧线等,都可能造成道岔与线路,道岔与道岔衔接不好。使列车通过时于发生车体摇晃,增大了对道岔的破坏力。(2)辙叉心位置不正,与前后钢轨连接的方向不顺,有折角、“臌肚”现象,易冲击叉尖。(3)尖轨本身方向不良,连接杆、顶铁尺寸有偏差,造成尖轨及基本轨方向不良,过车时轨距发生变动。(4)因道岔和道岔前后的线路发
本文标题:6第六章--道岔养护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287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