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2019年环评考试导则与标准真题解析(锋胜培训)
1锋胜培训对2019年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进行了整理分析,锋胜培训内部教材基本上做到了19年真题考题全覆盖,习题册中的模拟题对真题的覆盖也达到了87.5%,具体统计结果如下表。锋胜2020年环评培训火热招生中,精讲班以自编的内部教材为讲课内容,习题班以自编的习题册为讲课内容。内部教材根据最新考试大纲、导则标准原文等编制,内容更精炼,更适合应试;习题册根据内部教材涉及的考点编制,与内部教材章节一一对应,方便考生分章节做题复习,最后有三套模拟卷,方便考生总体检验下复习效果。锋胜环评培训以视频讲解和培训群内辅导相结合的方式为主,培训群内辅导能做到及时、准确。想了解更多锋胜培训请联系我们。2019年导则真题内部资料覆盖情况一览表培训内部资料名称培训内部资料页数培训内部资料覆盖题数总题数占比(%)锋胜培训导则内部教材12911812098.3锋胜培训导则习题册中模拟题15510587.5锋胜环评培训免费公开课预告:1、讲课时间和讲课内容:(1)11月24日晚8点2019年方法真题解析;(课后会提供真题解析电子版)(2)12月1日晚8点案例真题解析;(课后会提供真题解析电子版)(3)详细分析真题考点、答题思路、长题干的解构等,解读2019年考试特点,分析2020年考试趋势,复习应对措施等。2、听课方式:(1)登录YY,搜索频道号34005058点入即可;(2)在QQ群111494022进行同步群视频直播,等群主在群内发起群视频时,点击加入即可。2019年《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按我国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构成的分类,关于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分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国家环境监测类标准、国家环境管理规范类标准和国家环境基础类标准B、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国家环境管理规范类标准和国家环境基础类标准C、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环境监测仪器技术要求、环境标准样品D、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1、A。该部分考点较以往教材有变动,所以真题很应景的考了一题,这部分内容最近很少考。22、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应()分析建设项目对各环境要素可能产生的污染和生态影响,包括有利与不利影响、长期与短期影响、可逆与不可逆影响、直接与间接影响、累积与非累积影响等。A、定性B、定量C、定性、定量D、定性、半定量2、A。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在环评工作的初期,没法进行定量识别,也没必要进行定量识别。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项目有多个建设方案、涉及环境敏感区或环境影响显著时,应进行建设方案环境比选,建设方案环境比选的重点方面包括()。A、环境制约因素B、环境保护投资C、污染治理措施D、生态保护措施3、A。应重点从环境制约因素、环境影响程度等方面进行建设方案环境比选。34、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建设项目进行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时,充分收集和利用评价范围内各例行监测点、断面或站位的近()年环境监测资料或背景值调查资料。A、1B、3C、5D、204、B。调查的资料要能代表现状,离现在越近越具有代表性,但是如果只规定近1年的,要求太高,可能不能收集到需要的资料,所以规范导则规定了近3年。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按存在形式分为()。A、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B、颗粒态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C、基本污染物和其他污染物D、直接污染物和间接污染物5、B。分类就两种一个是按存在形态分,还有一个按生成机理分:一次和二次污染物。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下列情形不属于非正常排放的是()。4A、生产过程中开停车(工、炉)情况下的污染物排放B、生产过程中设备检修情况下的污染物排放C、污染物排放控制达不到应有频率等情况下的排放D、事故状态下的污染物排放6、D。D的情形属于环境风险,要单独环评,不属于非正常工况的范畴。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大气环境评价等级计算污染物的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Pi=Ci/Coi×100%中关于Coi的取值正确的说法是()。A、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中1h平均质量浓度的二级浓度限值B、项目位于一类环境空气功能区,应选择《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中相应1h平均质量浓度的一级浓度限值C、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中未包含的污染物,可参照大气导则附录D中的浓度限值D、对仅有日平均质量浓度限值可按2倍折算为1h平均质量浓度限值7、B。A的错误之处在于是一般情况,A缺少一般;C应按地方标准、导则附录、其他国家国家组织发布的环境质量浓度或基准值选取;D是3倍。8、某新建城市快速路包含1.2km隧道工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按项目()计评价等级。A、隧道主要通风竖井及隧道出口排放的污染物B、快速路沿线通行车辆尾气C、快速路沿线产生的颗粒物及通行车辆尾气D、隧道主要通风竖井或隧道出口排放的污染物8、A。估算模式无法计算线源的最大落地浓度,针对交通线源评价等级的确定,主要按照线源的集中排放源确定,主要通风竖井及隧道出口均属于集中排放口,均要考虑。9、位于北方地区的某建设项目,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补充监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5(HJ2.2-2018),监测时段应根据监测因子的污染特征,选择()进行现状监测。A、取暖期B、停暖期C、冬季D、夏季9、A。选择污染较重的季节进行现状监测。北方地区会取暖,取暖期污染负荷较大,并且大气扩散条件不好,一般属于污染较重的季节。取暖期会覆盖冬季及部分春节和秋季,所以冬季不合适。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补充监测,补充监测原则上应取得()有效数据。A、3dB、7dC、15dD、一个月10、B。1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补充监测,监测布点以近20年统计的当地主导风向为轴向,在厂址及主导风向下风向()范围内设置1-2个监测点。A、1-2kmB、3kmC、5kmD、7km11、C。12、某工业改扩建项目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二级,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以下内容不属于该项目污染源调查的内容是()。A、本项目现有污染源B、本项目新增污染源C、拟被替代的污染源D、受本项目物料及产品运输影响新增的交通运输移动源12、D。D属于环境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一级项目需要调查的污染源。613、某“烟塔合一”源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大气环境影响预测适用的模型是()。A、ADMSB、AERMODC、CALPUFFD、AUSTAL200013、D。14、p项目(a)为本项目对所有网格点的年平均质量浓度贡献值的算数平均值,ug/m3;p区域消减(a)为区域消减污染源对所有网格点的年平均质量浓度贡献值的算数平均值ug/m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当无法获得不达标区规划达标年的区域污染源清单或预测浓度时,可按()公式计算实施区域消减方案后预测范围的年平均质量浓度变化率k。A、k=[p区域消减(a)-p本项目(a)]/P区域消减(a)×100%B、k=[p区域消减(a)-p本项目(a)]/p本项目(a)×100%C、k=[p本项目(a)-p区域消减(a)]/p区域消减(a)×100%D、k=[p本项目(a)-p区域消减(a)]/p本项目(a)×100%14、C。1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关于大气防护距离的确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7A、在基本信息底图上标注从厂界起所有超过环境质量短期浓度标准值的网格区域,以自厂界起至超标区域的最远垂直距离作为大气环境防护距离B、在基本信息底图上标注从厂界起所有超过环境质量短期浓度标准值的网格区域,以自厂界起至超标区域的最远直线距离作为大气环境防护距离C、在基本信息底图上标注从厂界起所有超过污染物排放限值的网格区域,以自厂界起至超标区域的最远垂直距离作为大气环境防护距离D、在基本信息底图上标注从厂界起所有超过污染物排放限值的网格区域,以自厂界起至超标区域的最远直线距离作为大气环境防护距离15、A。大气防护距离是针对厂界外污染物短期浓度贡献值不能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设置的防护距离,厂界污染物必须达标排放,所以CD错误。直线距离会有很多,所以以最远垂直距离为准。1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估算模型AERSCREEN所需参数不包括()。A、评价区域近20年以上最高环境温度B、评价区域近20年以上最低环境温度C、评价区域近20年以上地面平均气压D、土地利用类型16、C。AB影响烟气抬升高度,影响最大落地浓度,所以需要。估算模式需要地表参数,估算模型AERSCREEN和ADMS的地表参数根据模型特点取项目周边3km范围内占地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来确定。1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2-2018),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因子,应根据建设项目对地表水体水文要素影响的特征确定,湖库主要评价因子不包括()。A、水温B、径流过程C、径流深D、水量17、C。河流、湖泊及水库主要评价水面面积、水量、水温、径流过程、水位、水深、流速、水面宽、冲淤变化等因子,湖泊和水库需要重点关注水域面积、蓄水量及水力停留时间等因子。C的准确说法是水深。1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关于第一类水污染物当量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总锌的污染物当量值为0.2kgB、六价铬、总砷、总银的污染物当量值相同C、总镉、总铅的污染物当量值不同D、总铬的污染物当量值为0.04kg18、A。六价铬、总砷、总银污染物当量数均为0.02kg;总镉为0.005kg,总铅为0.025kg;BCD均正确。A的污染物当量数是正确的,但是总锌不是第一类污染物,应能直接选出。本题考点虽然比较偏,平时复习也不太8可能将导则附录中这么多污染物当量数记住,但是记住第一类污染物的类型,本题基本上就是送分题。1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对于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除覆盖评价范围外,受纳水体为河流时,在不受回水影响的河流段,排放口上游调查范围宜不小于()m。A、500B、1000C、1500D、200019、A。2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河流不利枯水条件下,河流设计水文条件宜采用()保证率最枯月流量。A、75%B、90%C、95%D、98%20、B。还可以采用近10年最枯月平均流量。2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污染物在断面上均匀混合的河道型水库预测时适用()模型。A、垂向一维B、纵向一维C、平面二维D、立面二维21、B。断面上均匀混合说明横向和垂向均混合均匀,直接排除CD,没有A这种说法。22、某建设项目废水排入某河流(Ⅴ类水域),该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断面(点位)所在水环境功能区COD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为40mg/L,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至少需预留必要的安全余量为()。9A、6mg/LB、4mg/LC、3.2mg/LD、2mg/L22、C。Ⅳ、Ⅴ类水体安全余量均为8%,40×8%=3.2mg/L。2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下列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肯定应不低于二级的有()。A、造成入海河口(湾口)宽度束窄(束窄尺度达到原宽度的
本文标题:2019年环评考试导则与标准真题解析(锋胜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300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