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曲江模式
龙源期刊网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曲江模式作者:王晨尤朝晖来源:《群众》2011年第10期在城市文化竞争力角逐中,不同地区依据其区位资源禀赋,形成了不同的产业园区集聚模式。诸如“曲江模式”、“深圳华侨城”、“云南丽江模式”、“北京798模式”和“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模式”等。其中,“曲江模式”以独特的“文化+旅游+城市”的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模式,使得古都西安在城市文化空间、基础设施、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从2003年开始,曲江新区坚持以“文化产业立区,文化旅游兴区”为宗旨,实施文化资本化运作和文化产业集聚化发展,先后建成了大雁塔北广场、大唐芙蓉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法门寺文化景区等多个文化产业集聚园区,依托这些文化产业园区,曲江策划开展了“曲江国际唐人文化艺术周”、“盛典西安文化活动”、“曲江国际文化论坛”等一系列重大文化活动,并在文化旅游、影视演艺、会展创意、传媒出版等多个领域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逐步完备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实现了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文化工程和城市新区建设的协调统一,走出了一条跨越式发展道路。现在,在曲江建立的文化产业园区已经涵盖了文化旅游、会展创意、影视演艺、传媒出版等诸多行业。考察曲江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模式在快速形成的过程中,有几个要素起了重大作用:——文化建设的体制创新。在市场经济不够发达,产业水平相对较低的条件下,西安市委市政府打破条条框框,赋予曲江新区可以“五跨”进行资源整合的“特权”,即跨行政区划、跨行业、跨部门、跨级别、跨所有制进行资源整合,这种方式打破了体制和行政区划障碍,把全市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交给一个开发区,在全国独一无二。这样的一种独特的体制机制为曲江模式创新发展提供了保证。——开放的融资平台。曲江新区依靠政府主导的产业投资模式,通过政府产业投资的引导,依靠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实现文化企业的空间聚集化发展。首先一条,是打造融资平台,突破资金瓶颈。国开行陕西分行和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构建融资平台,设计了项目收益或权益质押和土地出让金动态还款机制。解决了文化产业贷款难和贷款偿还周期不相匹配的问题,融资平台积极探索中期票据、企业债、融资租赁等融资形式,成立了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推动平台提升盈利能力和多元化融资能力,降低财政风险和防范信贷风险。与此同时,在企业扶持和引进上,逐步由曲江系统内企业示范引导向入区文化企业聚集发展转变,从产业门类单一向产业门类多元化转变,从本土企业居多向国际性大型企业入驻转变,从中小企业聚集向龙头企业、上市公司入区转变。——文化资源的资本化。一方面,通过无形文化资产的资本化,盘活存量资产。曲江发展初期,所拥有的是一片不值钱的土地资源,2003年初没有地产商愿意投资,土地价值仅为20-30万元。曲江新区通过有效地注入文化资本,使得土地得以升值。有的学者说这是做概念、讲故事、玩“空手道”。这恰恰是忽视了无形文化资产的价值。文化资源不仅是人们所看见的历龙源期刊网史遗迹,还有其背后蕴含的巨大的无形资产价值。正是将这些无形资产与土地资源有机地结合,才大大提升了土地的价值。另一方面,通过有效配置资源,实现文化资本的增量运作。通过文化无形资产注入使得土地增值后,吸引的投资用于投资建设大型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完善园区文化服务功能,这些开放的公共文化空间,为文化产业集聚、旅游和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在盘活存量资产的同时,实现的资产增量的增长。数据显示,曲江投资2002年的总资产为600万元,而到2010年底,其资产总额将近200亿元。曲江模式成功之处在于对无形文化资源的资本化运作,这种运作创造了价值,在实现资产增值的同时,改造了城市文化空间。众所周知,西安的历史文化遗存丰富,尤其大遗址数量多、面积大,遗址保护和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文物保护经费缺口大,文化建设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如果没有曲江模式创造性地对无形文化资源的资本化运作,根本无法在短短几年时间完成诸多宏大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项目。如今,大唐芙蓉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等一系列主题公园的落成和开放,丰富了西安市民的文化生活,改变了市民和游客的习惯。这些公共基础设施再造城市公共文化空间,迅速集聚起了人气和商气,城市价值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兑现。从对曲江模式的考察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一是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文化资源可以同其他资源有机地结合,实现资本化运作。对于传统的历史文化资源,既有历史遗迹等有形的价值,也有巨大的、无形的文化价值,我们应充分发掘其无形的文化价值,创造性地以文化产业方式盘活文化资源。二是城市文化发展与历史保护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曲江模式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和运作体制机制创新,打破了行政分割,盘活了存量资产,有效地解决了公共文化建设资金瓶颈,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和谐发展,再造了城市文化空间,提升了城市文化品牌。三是城市文化发展和历史保护是动态发展的过程。(王晨:南艺文化产业学院副院长、教授;尤朝晖:省文化产业集团董事、工商管理硕士)
本文标题: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曲江模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326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