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18年生物高考试题研究(全国卷三)
2018年高考生物全国卷Ⅲ试题研究李琪仙一、试题总体评价:今年高考生物试题题型与往年相同,包括6道选择题(36分)、4道非选择题(39分)和2道二选一非选择题(15分),共计90分,其中必修一的分值比重增大,非选择题中往年常考的必修三生命活动的调节替换成第30题考查蛋白质相关的知识点,选修一考查前两个专题,第2、3小问跟必修一细胞呼吸内容紧密相关。整套试题总体难度不大,典型特点是突出考查核心基础知识,体现《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中着重考查考纲要求的主干知识、侧重考查考生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二、试题分析:1、2018年高考生物全国卷Ⅲ双向细目表考纲要求知识点分布识记理解综合运用易分值中分值难分值蛋白质变性30(2)√了解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D√6分细胞膜的功能2.C√生物膜的组成2.B√高尔基体的功能30(1)√2分分泌蛋白及其合成、加工、分泌30(1)3分√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Ⅱ植物吸收无机盐离子的方式32(3)√2分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ⅡATP水解的能量去向和用途2.A√6分植物细胞内色素的存在部位29(1)√1分不同色素的颜色及吸收光谱29(1)√2分科学家对光合作用的探究过程1.B√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29(3)√2分总光合、净光合、呼吸之间的相互关系29(2)√4分ATP在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中的形成、作用5.D√有氧、无氧呼吸的产物和条件5.A/C√6分细胞的有丝分裂Ⅱ分裂期各阶段的特点4√6分能力要求难易程度2018年高考生物全国卷III双向细目表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Ⅱ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Ⅱ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Ⅱ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Ⅱ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Ⅱ细胞呼吸Ⅱ考纲要求知识点分布识记理解综合运用易分值中分值难分值细胞的减数分裂Ⅱ减数分裂各阶段的主要特征4√细胞的分化Ⅱ细胞分化的特点2.D√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了解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的历程1.A√细胞的分化Ⅱ细胞分化的特点2.D√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了解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的历程1.A√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Ⅱ分离、自由组合原理的应用31√10分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Ⅱ基因突变与性状改变的关系30(2)√2分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导Ⅱ神经电位产生的离子基础3√6分种群的特征Ⅰ黑光灯诱捕法注意事项及适用对象6√6分生态系统的结构Ⅰ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作用32(1)32(2)√4分√4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Ⅱ能量流经某一营养级的过程5.B√胚胎工程的应用Ⅱ胚胎移植的概念、实质及流程383838√√15分373737√√15分12分58分20分分值合计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II能力要求难易程度2018年高考生物全国卷III双向细目表易:中:难分值≈1:6:22、试题的解析、考点:(1)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是A.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B.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C.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解析】A.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是奥地利科学家孟德尔完成,A错误;B.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是美国科学家卡尔文完成(即卡尔文循环),B错误;C.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完成,C错误;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是我国中科院邹承鲁团队在1965年完成(必修一目录后面的科学家访谈—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奥秘),D正确。【考点】此题可用排除法做,前三个选项考查生物教材必修一光合作用、必修二遗传规律、DNA是遗传物质中的经典实验的实验者。D选项选取我国杰出生命科学技术成果为素材进行设计,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加强学生为祖国发展拼搏的社会责任感。2.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B.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C.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解析】A.如高等植物、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中相关的细胞器都有:线粒体(提供能量)。A错误;B.生物膜系统结构的5种组成元素。B正确;C.细胞膜的第3个功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第2种方式(直接交流)。C正确;D.细胞分化的特点具有不可逆性。D正确【考点】此题考查必修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是细胞相关的核心基础知识。3.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解析】此题考查必修三神经调节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基础:神经细胞内外K+和Na+分布不均匀,K+内高Na+外高,D正确4.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解析】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染色体。A正确B.同源染色体联会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错误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只复制一次。C正确D.有丝分裂中期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D正确【考点】此题考查必修一真核体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必修二真核原始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5.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解析】A.植物在黑暗中只能进行细胞呼吸,根据有无O2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A正确B.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同化能的去路。B正确C.有氧呼吸的产物是CO2和H2O,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CO2或乳酸。C错误D.呼吸作用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合成ATP。有氧呼吸三个阶段都能合成ATP,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合成ATP。绿色植物在光照下才能进行的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合成ATP。D正确【考点】此题考查必修一细胞代谢中的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必修三生态系统能量流动。6.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解析】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动物多数为消费者。A正确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物理信息。B错误C.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和农田趋光性昆虫的丰富度。【考点】此题考查必修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群落的丰富度、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9.(9分)回答下列问题:(1)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中捕获光能的物质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上,该物质主要捕获可见光中的_________。(2)植物的叶面积与产量关系密切,叶面积系数(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面积总和)与植物群体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干物质积累速率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当叶面积系数小于a时,随叶面积系数增加,群体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速率均_______。当叶面积系数超过b时,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常,与阳生植物相比,阴生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与呼吸作用放出的CO2量相等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________(填“高”或“低”)。【解析】29.(1)类囊体膜蓝紫光和红光(2)增加群体光合速率不变,但群体呼吸速率仍在增加,故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降低(3)低【考点】此题考查必修一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通过分析坐标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坐标图注意:横纵坐标意义、曲线的起点、转折点、终点、交点的意义。30.(10分)回答下列与蛋白质相关的问题:(1)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______,在细胞中合成蛋白质时,肽键是在________这一细胞器上形成的。合成的蛋白质中有些是分泌蛋白,如______(填“胃蛋白酶”“逆转录酶”或“酪氨酸酶”)。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需要经过高尔基体,此过程中高尔基体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2)通常,细胞内具有正常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需要有正确的氨基酸序列和______结构,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可以导致蛋白质变性,通常,变性的蛋白质易被蛋白酶水解,原因是____________。(3)如果DNA分子发生突变,导致编码正常血红蛋白多肽链的mRNA序列中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替换,但未引起血红蛋白中氨基酸序列的改变,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30.(1)氨基酸核糖体胃蛋白酶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2)空间蛋白质变性使肽键暴露,暴露的肽键易与蛋白酶接触,使蛋白质降解(3)遗传密码具有简并性【考点】此题考查必修一蛋白质的结构、分泌蛋白的种类和合成、分泌相关的细胞器高尔基体的功能。考查必修二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中发生基因突变中碱基对替换对氨基酸序列的影响。31.(10分)某小组利用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进行两组杂交实验,杂交涉及的四对相对性状分别是:红果(红)与黄果(黄),子房二室(二)与多室(多),圆形果(圆)与长形果(长),单一花序(单)与复状花序(复)。实验数据如下表:组别杂交组合F1表现型F2表现型及个体数甲红二×黄多红二450红二、160红多、150黄二、50黄多红多×黄二红二460红二、150红多、160黄二、50黄多乙圆单×长复圆单660圆单、90圆复、90长单、160长复圆复×长单圆单510圆单、240圆复、240长单、10长复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控制甲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上,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乙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填“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同学若用“长复”分别与乙组的两个F1进行杂交,结合表中数据分析,其子代的统计结果不符合的__________________的比例。【解析】31.(1)非同源染色体F2中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符合9∶3∶3∶1一对F2中每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都符合3∶1,而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不符合9∶3∶3∶1(2)1∶1∶1∶1【考点】此题考查必修二遗传定律中的由两对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的3种位置,判是否遵循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32.(10分)下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蚯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于生活垃圾中的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生活垃圾中的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__________。(2)根据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若要采用生物方法处理生活垃圾,在确定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案时,通常需要考虑的因素可概括为3个方面,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机肥在土壤中经分解、转化可产生NO3-,通常植物根系对NO3-的吸收是通过_______运输完成的。【解析】32.(1)有机物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2)待分解垃圾的性质,引进的分解者生物的种类,处理环境的理化条件(3)主动【考点】此题重点考
本文标题:2018年生物高考试题研究(全国卷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334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