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建筑作品赏析巴克里斯纳·多西建筑师简介多西,1927年出生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首府浦那。在孟买的JJ艺术学院学习后去伦敦见习,是英国建筑协会图书馆的常客。1951年他来到柯布西耶在巴黎郊外的工作室,当了四年的学徒,并参与柯布在昌迪迎尔和艾哈迈达巴德的建筑工程。随后三年他任柯布在艾哈迈达巴德建筑项目的工地建筑师。1958年至59年他获得奖学金赴美国芝加哥大学进修。60年代参与路易斯康在艾哈迈巴德印度管理学院的设计。作品赏析多西设计的印度学研究所印度学研究所大楼是多西脱离勒·柯布西耶事务所后,作为独立建筑师设计的最早的公众建筑之一,是耆那教古代文稿和绘画珍品的收藏和研究机构。钢筋混凝土在这里既是建筑结构也是建筑表皮。多西结合了现代建筑的材料、技术以及传统建筑布局回应印度炎热的气候。作品赏析桑珈事务所1981年,多西建成了一所自己的事务所桑珈,该建筑充分体现多西追求地区共鸣的建筑思想。结合基地条件,多西采用了唱响的具有洞穴意向的童工作为建筑构图的主体。拱顶反映佛教支提窟中的弧形屋顶的做法,整组建筑以理性的但富有变化的形体围绕庭院中一个类似露天剧场得台地布置。正如多西自己所说的,在他的每一个建筑项目中都有被他重新定义的印度传统某一方面的特征。在桑珈,其拱形屋顶的比例、结构以及基座都与印度神庙相似。作品赏析桑珈采用了三种光线进如内部空间的方式:一种由开在墙上的正常的窗入射,一种采用天光,另一种通过玻璃砖由平顶射入。光线的交织结合印度传统宗教建筑的抽象形式,模糊地产生了一种印度传统建筑空间神圣、神秘的感觉。在设计中,多西采用了长向的筒拱作为建筑构图的主体,拱顶的形状、结构以及基座都与印度神庙相似。整组建筑以理性但富有变化的形体围绕庭院中一个类似露天剧场的台地布置。工作室部分被挖入地下半层,以取得较好的隔热效果。发光的碎瓷片组成的屋面用以反射阳光、减少热能的吸收。双层外墙面不仅形成良好的通风,还提供了适当的储存空间。拱顶雨水的集收和排散通过滴水和排水渠引入庭院中的水池,同时也起到了给建筑降温的作用。作品赏析CEPT大学建筑学院1968设计主旨是建立“一个几乎没有门的开放空间”。为了体现这一特点,他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在设计中采用了一系列的开放式布局。整座学校不设围墙,因此周围群众可以自由出入学校并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作品赏析1995年落成的侯赛因多西画廊由印度建筑师多西设计,用以陈列印度著名艺术家侯赛因(M.F.Hussain)的作品。这座建筑代表了多西建筑风格的一个巨大转变,与其以往的作品完全不同,是自由形式的建筑。他保留了场地微微起伏的轮廓线。鼓起的壳体结构和碎瓷片的表面材料类似印度城乡流行的湿婆(Shiva)神龛的穹顶。眼睛般的窗孔在达到采光与隔热最佳平衡的同时,赋子室内以神秘的光感。侯赛因多西画廊1995作品赏析甘地劳工学院1984作品赏析泰戈尔纪念堂1971THANKS
本文标题:多西建筑作品赏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346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