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中国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
MBA作业问答题1、中国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简要回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问答题:答:所谓经济体制主要是指某种经济制度或生产关系所采取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经济管理制度。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就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或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采取的具体组织形式或经济管理制度。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国家具有对经济管理的特殊职能,所以,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同时是指社会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实行领导和管理的具体制度和方法。一、中国旧的经济体制有以下弊端和不足:我国原来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具有以下特征:(1)在所有制结构方面,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占统治地位,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占绝对支配地位;(2)国家机关和行政部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实行决策并进行集中统一的领导。从中央到地方,从部门到企业,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用行政办法管理经济,经济活动以纵向联系为主;(3)经济发展按计划进行,实行指令性计划,计划层层下达,贯彻执行,国民经济的运行,主要依靠计划调节,不重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实行实物指标管理,不重视利用价格、税收、信贷、工资等经济杠杆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4)在分配关系中存在严重的平均主义等。这种集中型的经济体制是在建国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形成的。它的出现,一方面是我国本身历史条件的因素,即解放前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中,对经济实行的集中统一的领导与管理,而这种制度在解放后继续实行;另外,主要是50年代照搬苏联经验的结果。当时这种经济体制,对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初步改变我国经济的落后面貌曾经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这种经济体制的缺陷和弊端就逐渐显露出来。我国原来的经济体制在实践中,发现存在的缺陷主要如下:(一)国家行政机关权力过于集中,企业处于无权地位,成为各级行政机构的附属物,缺乏主动性,不能发挥积极作用。企业按国家下达的各项指令性指标进行生产,产品大都由国家的商业部门、物资部门和外贸部门统一收购和销售。企业的固定资产基本折旧基金全部上交国家财政,企业利润也全部上缴,亏损由国家补贴。企业干部归地方管理,劳动力由劳动部控制。这样,企业的相对独立性被否定,企业不能按社会经济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活动,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完善企业内部结构和机能,也不能根据市场的需要及时改变产品型号、规格,更不能独自扩大产品的品种等。总之,企业在人、财、物、产、供、销上,都缺乏应有的权力,对亏损也谈不上什么责任。于是就变成了一个消极的个体,丧失了内在的活力和动力。城镇的集体企业,虽然其生产资料所有权名义上是归集体所有,但支配权实际上还是操在国家的各级地方主管机关的手中。国家主管机关对所管辖的集体工业企业、有权象对待国营企业那样向它们下达指令性经济指标和生产计划,并统一分配劳动力。地方主管机关还有权对它们进行调整、改组、合并、转产等。集体工业企业,进行扩大再生产的规模,基本建设等都需要经地方主管机关的批准。利润的分配和使用,属于区以上的集体企业,利润全部上缴,由地方主管机关统一支配和使用,街道所属企业,其利润的相当部分或绝大部分(甚至全部)也要上缴给地方主管机关。即使留给企业的那部分利润,其使用,也不从企业需要出发使用,而是要从整个地区的需要出发,实际上也是由国家地方主管机关统一支配使用。所以,城镇的集体企业,也差不多变成国家地方行政机关的附属物了。在农村中,人民公社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但实际上生产队也没有自主权,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甚至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是由上面来规定,所以生产队没有什么积极性。(二)国民经济(主要是国营企业)按行政系统、行政区划管理,造成条块分割严重,自成体系,割断了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这种体制过分强调垂直领导,因而造成部门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互相封锁,阻碍了合理的经济联系。同时由于切断了横向的内在的经济联系,也就迫使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自成体系,阻碍了综合利用和专业化协作。而不搞综合利用,必然造成大量浪费。另外,横向经济联系被切断,自成体系,还造成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重复建设,重复生产,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且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还有,这种按行政系统、行政区划管理的体制,割断了企业之间横向内在的经济联系,使企业与企业之间不能直接见面,因而造成企业之间办事困难,降低了企业活动的效率。(三)实行自上而下指令性计划制度,管得过死,使产销脱节,产需脱节,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要。这种体制把一切权力集中于中央,中央制定指令性计划指标,层层下达,地方和企业必须根据上面下来的指令性计划进行生产,不能根据实际社会需要来安排生产,合理地使用人力和物力,往往造成损失和浪费。国民经济是错综复杂的,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企业越来越多,企业内部分工越来越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也越来越密切,产品的品种、规格更是不计其数,而且技术条件与社会需求又在经常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只靠一个计划中心,很难适应这种千变万化的社会需求。企业所需生产资料,大部分由国家统一调拨,企业的产品,由国家和国营商业统一购销,这样,生产者与消费者不能见面,往往造成产需、产销发生脱节,许多产品不适销、不对路,造成积压。需要的产品因生产不足而脱销。即使已经出现产品滞销的情况,企业也无权根据市场的需要而转产,因而造成大量浪费。(四)大包大揽,统收统支,搞平均主义。这种体制在计划上是大包大揽,财政上统收统支,企业的收入,包括企业的纯收入和基本折旧基金,全部或大部上缴。企业发展生产、职工福利等开支,则向上申请,由国家拨给。国家对企业无偿供给固定资产和大部分流动资金,企业则对资金的使用效果可以不负任何经济责任,企业的职工的劳动生产也与物质利益不挂钩,而且企业还不得随便辞退职工,企业不管盈亏如何,职工工资都得照发,职工没有任何积极性,浪费国家资财到处可见。以上是原来的经济体制所存在的缺陷和弊端。正因为有些弊端存在,所以旧的经济体制必须进行改革。(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基本历程和主要内容如下:1、第一阶段是1978年至1984年:除提出了我国对国民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基本思想外,主要是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同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1979年12月26日,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一原则在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概括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允许对部分产品的生产流通不做计划,而是通过市场来调节,这对于高度集中的以单一的指令性计划为特征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而言,无疑是一次突破和进步。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2、第二阶段是1985年至1992年: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观点。随着改革在农村的突破和初步取得成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提到了议事日程。而改革的实践,使市场调节的作用实际上已突破了“为辅”的框框。1984年10月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全面总结了改革发展的具体实际后,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全面改革的新阶段。《决定》指出:“要突破把计划同市场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发育和完善,利用市场调节决不等于搞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提出,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又一次突破。3、第三阶段是1993年到党的十七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形成。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这个精辟的论断,使我们在计划和市场的认识上有了重大的突破,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与市场看做是属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范畴的束缚。接着,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是党的十四大提出的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的具体化和系统化,它勾画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制定了继续深化改革的总体蓝图。因此,它是9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它使我国改革进入全局性整体推进的新阶段。1993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明确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至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初步形成。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标志着我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改革开放、十四大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及十四届三中全会做出相关决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本文标题:中国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347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