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政治经济学练习题以及答案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政治经济学练习题以及答案《政治经济学》第一、二章配套参考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主要的理论来源是(B)。A.空想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理论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资本主义庸俗政治经济学D.重商主义理论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D)。A.社会生产力B.社会生产关系C.社会生产方式D.物质资料生产3、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B)。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经济基础D.上层建筑4、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时,必须联系(B)。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结构B.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状况C.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D.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利益5、构成生产关系的基础并决定其物质的是(A)。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成B、生产资料的占有、支配和使用关系C、产品的分配和交换关系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6、社会生产在生产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是(C)。A、交换B、消费C、生产D、分配7、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原因和依据是(A)。A、生产力发展状况和要求B、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C、科技进步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D、社会生产方式的运行规律和内在矛盾8、生产的社会条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B)。A、政治法律B、生产关系C、历史文化传统D、伦理道德规范9、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段话说明(A)。A、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B、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C、只要有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10、作为商品的计算机软件,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B)。A、软件磁盘本身B、软件的有用性C、购买软件的货币D、应用软件的计算机11、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D)。A、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B、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C、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D、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12、马克思说:“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尝不出种植小麦的人是俄国的农奴,法国的小农,还是英国的资本家”。这句话是说明(C)。A、使用是不同质的,可以满足不同的物质需要B、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C、使用价值虽然是社会需要的对象,但它并不反映任何生产关系D、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13、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A)A、同类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B、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C、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D、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14、投入某种物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劳动量不变,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之间,两者的变化表现为(C)。A、商品的数量增加,价值量不变B、商品数量不变,价值量增大C、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减少D、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增大15、个别劳动的社会性质通过(C)。A、商品的有用性来表现B、商品的广告传播来体现C、商品的交换来体现D、商品的质量鉴定来体现16、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D)。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之间的对立C、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对立D、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17、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C)。A、剩余价值学说B、生产价格理论C、劳动二重性学说D、劳动力商品理论18、商品的价值是(B)A、生产商品的实际劳动耗费B、商品中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C、生产商品的有用劳动耗费D、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耗费19、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它的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C)A、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商品的价值量不变B、劳动生产率降低时商品的价值量不变C、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它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D、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它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20、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A)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B、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C、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二、多项选择题1、物质资料生产作为生产产品的劳动过程,必须具备的简单要素有(ABC)。A、劳动者的劳动B、劳动资料C、劳动对象D、生产关系E、生产力2、社会生产力(ABDE)。A、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B、反映着人们与自然之间的关系C、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D、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E、包括劳动者和生产资料3、构成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基本环节是(ACDE)。A、生产B、市场C、分配D、交换E、消费4、社会生产总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其中(ABCDE)。A、生产是起点B、消费是终点C、分配和交换是中间环节D、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E、分配、交换和消费反作用于生产5、生产资料所有制(ABCDE)。A、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B、表明生产资料归谁所有C、决定着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D、决定了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E、决定着分配、交换、消费的性质6、政治经济学是(BDE)。A、研究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B、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C、研究上层建筑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D、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的科学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E、为其他各种经济学提供理论基础的科学7、抽象劳动是(ABCD)。A、无差别的人类劳动B、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C、劳动的社会属性D、历史范畴E、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8、简单商品生产包含一系列内在矛盾,它们是(ABDE)。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C、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D、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E、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政治经济学配套练习题(第三、四、五章)一、单项选择题1、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A、顾客用10元钱可购买5斤苹果B、顾客购买5斤苹果,一周后付款10元C、顾客用10元钱购买了5斤苹果D、顾客向水果店以每斤2元的价格预订5斤苹果2、货币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因为货币()。A、有特殊的使用价值B、是商品交换的媒介C、自身也有价值D、可作为支付手段3、形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A、纸币发行量等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B、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C、纸币发行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D、纸币发行量限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4、一系列商品的价值表现在某一种商品上,这种价值形式是()A、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C、一般的价值形式D、货币形式5、货币的本质是()A、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B、有使用价值的商品C、有特殊用途的商品D、能用来交换的商品6、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等于商品的价格总额除以()A、各种商品的流通速度B、同一商品的流通速度C、不同货币单位的流通速度D、同一货币单位的流通速度7、社会再生产按照其规模来划分,可分为()A、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B、内涵再生产和外延再生产C、物质资料再生产和劳动力再生产D、生产关系再生产和劳动力再生产8、资本积聚是指()A、单个资本靠剩余价值资本化来扩大资本规模B、单个资本靠剥夺小生产者来扩大资本规模C、单个资本靠组织股份公司来扩大资本规模D、单个资本靠兼并其它资本来扩大资本规模9、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是()A、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生产资本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C、商品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10、产业资本循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阶段是()A、流通阶段B、销售阶段C、生产阶段D、购买阶段11、资本周转速度()A、与资本周转时间成正比,与资本周转次数成反比B、与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比,与资本周转次数成正比C、与资本周转时间成正比,与资本周转次数成正比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D、与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比,与资本周转次数成反比12、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A、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不同B、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C、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D、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13、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是()A.简单再生产B.内涵式扩大再生产C.外延式扩大再生产D.物质资料再生产14、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A.I(V+M)=IICB.I(C+V+M)=IC+IICC.II(C+V+M)=I(V+M)+II(V+M)D.I(V+△V+M/X)=II(C+△C)15、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基本实现条件是()A.I(C+V+M)=I(V+△V+M/X)+II(V+△V+M/X)B.II(C+V+M)=I(C+△C))+II(C+△C)C.I(V+△V+M/X)=II(C+△C)D.II(V+△V+M/X)=I(C+△C)16、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特点是()A.生产规模在原有生产基础上扩大B.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C.剩余价值全部用于积累D.剩余价值全部用于资本家个人消费17、依靠追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而使生产规模扩大的再生产是()A.简单再生产B.外延扩大再生产C.内涵扩大再生产D.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18、扩大再生产中,M/X表示()A.剩余价值中资本家用于消费的部分B.剩余价值中资本家用于积累的部分C.剩余价值中工人用于消费的部分D.剩余价值中工人用于积累的部分19、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A.简单再生产B.扩大再生产C.物质资料再生产D.劳动力再生产20、在3000500m500vII2000c6000m1000v1000c4000I中,属于两大部类相互交换的是()A.Ⅰ4000c与Ⅱ2000cB.Ⅰ(1000v+1000m)与Ⅱ2000cC.Ⅰ(1000v+1000m)与Ⅱ(500v+500m)D.Ⅰ4000c与Ⅱ(500v+500m)21、I(V+M)IIC公式是表示:()A.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B.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前提条件。C.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D.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22、I(v+m)=Ⅱc是()A.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前提条件B.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C.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D.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23、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A、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划分问题B、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问题C、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问题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24、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是()A.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B.扩大再生产是简单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C.简单再生产包含扩大再生产D.扩大再生产是简单再生产的前提25、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第II部类是制造()A.消费资料的部类B.生产资料的部类C.物质产品的部类D.非物质产品的部类26、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要进行,其前提条件是第一部类向第二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A.必须大于第二部类所需要的生产资料B.必须等于第二部类所需要的生产资料C.必须等于第二部类所需要的生活资料D.必须等于第二部类对新增加的生产资料的需要27、假定在扩大再生产的第一年,社会总产品的构成是:I(4000C+1000V+1000M)=6000II(1500C+750V+650M)=2900又假定资本有机构成不变,资本家仅用剩余价值中的500来作为个人消费,其余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则部门间交换的价值总额是()A.1600B.2000C.1500D.300028、资本有机构成是指()A、以资本价值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B、以资本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C、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为基础的资本技术构成D、以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例为基础的资本价值构成29、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在全部资本中()A、劳动对象所占比重增加,劳动资料所占比重减少B、劳动资料所占比重增加,劳动对象所占比重减少C、不变资本所占比重增加,可变资本所占比重减少D、可变资本所占比重增加,不变资本所占比重减少30、资本积累的源泉是()A、商品
本文标题:政治经济学练习题以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352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