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5年中考化学易错题汇编【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196-★县摸底考试卷+市适应性考试卷+省六套模拟卷&信息卷2015年中考化学复习易错题汇编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水铸成锅B.折纸鹤C.烧制陶瓷D.编制中国结2.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改编市适应性考试•11题】A.新陂脐橙B.盘古山番薯干C.利村牛肉D.罗江茶油3.糖类是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之一,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A.蔬菜B.米饭C.肉类D.牛奶4.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衣物上的汗渍、血迹及人体排放的蛋白质油渍遇到这种加酶洗衣粉都能被分解而除去.下列衣料:①羊毛织品;②棉织品;③化纤布料;④蚕丝织品.其中不能用这种洗衣粉清洗的是()【改编省模拟卷㈤•13题】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5.以下是教材中的一些实验,其中发生的变化不同于其它三个的是()A.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B.硫在氧气里燃烧C.过滤液体D.燃烧的条件6.据报导,科学家发现了新的氢微粒.这种氢微粒由3个氢原子核(只含质子)和2个电子构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改编省模拟卷㈤•11题】A.该微粒不显电性B.该微粒比一个普通H2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多3C.该微粒的组成可用H3表示D.该微粒比一个普通H2分子多一个氢原子核7.下列对相应微粒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易失电子B.易形成阴离子C.带正电荷D.化学性质稳定8.“魔棒点灯”趣味实验的操作为: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上,在高锰酸钾上滴加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被点燃了.你认为酒精灯能被点燃的主要原因是()A.“魔棒”具有神奇的功力使酒精灯点燃B.高锰酸钾与浓硫酸的混合物能降低酒精灯的着火点,使酒精自发燃烧C.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D.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氧气,酒精在氧气浓度大的环境中能自发燃烧-197-9.善于知识归纳,利于培养素质.下面是小沁同学对部分知识的归纳,其中正确的一组是()【改编省模拟卷㈠•4题】A.化学与人体健康B.能源与环境①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症②霉变的大米用水洗干净后可以食用③重金属离子中毒可以喝鲜牛奶解毒①沼气、酒精——生物能源,可再生能源②塑料袋——造成白色污染③使用氢能源——可以缓解温室效应,减少酸雨C.生活常识D.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三”①可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②用灼烧的方法可以鉴别纯棉织物、纯毛织物③油锅不慎着火可以泼水降低温度灭火灭火①三种可燃性气体——H2、CO、O2②三种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原子、离子③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10.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加入AgNO3溶液中,反应结束后过滤,分别向滤液和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均无明显现象,下列对滤渣和滤液的说明中,不正确的是()【改编省模拟卷㈥•13题】A.滤渣中一定含有银B.滤液中一定含有Fe2+C.滤渣中可能含有铜D.滤液中一定含有Cu2+11.向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再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改编省模拟卷㈥•13题】A.一定有锌粉剩余B.所得溶液中一定有Zn2+、Cu2+C.一定有银粉生成D.所得溶液中一定有Cu2+、Ag+12.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改编省模拟卷㈣•4题】A.检查装置气密性B.收集氧气C.验证不同物质的着火点不同D.监控气体流速13.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是()【改编省模拟卷㈠•7题】ABCD探究燃烧条件探究二氧化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探究溶解性的影响因素探究铁生锈的条件1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改编市适应性考试•8题】A.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配置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溶质的溶解度C.饱和溶液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D.融雪剂的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低于0℃15.已知用二氧化锰固体作催化剂,常温下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在水溶液中即可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这是实验室制氧气的一种常用方法.利用下列方法可以制备和收集气体,能用右图装置图形制取和收集的是()【改编县摸底考试•14题】①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②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③用过氧化氢的水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④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16.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H2SO4、NaCl、Na2SO4B.Ba(NO3)2、H2SO4、NaOHC.NaCl、NaOH、CuSO4-198-D.FeCl2、KNO3、KCl【改编县摸底考试•9题】【温馨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离子的共存和溶液的带色问题,混合后会生成沉淀、气体、水的不能共存.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选项中有没有带色的离子,然后再分析各种物质之间会不会反应来判断物质的共存.本题的条件是: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因此本题中的溶液必须无色,还得满足不能生成沉淀.17.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改编省模拟卷㈢•4题】A.Ba2+,Cu2+,OH—B.Na+,Cl—,SO42—C.Na+,H+,CO32—D.Fe3+,Cl—,NO3—18.以下四组离子,有一组能大量共存且能形成无色透明溶液,它应该是()A.Fe3+、SO42—、H+、Cl—B.Mg2+、Cl—、OH—、Na+C.H+、Ba2+、NO3—、SO42—D.H+、Na+、K+、NO3—19.如图表示甲、乙两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现分别向50g甲、80g乙固体中各加入150g水,并加热至完全溶解,同时各蒸发掉50g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冷却至t℃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冷却至t℃时,甲、乙均有晶体析出C.冷却到0℃时,乙析出的晶体多D.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改编省模拟卷㈠•10题】20.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B.中和反应一定有盐生成,所以有盐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D.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21.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改编省模拟卷㈣•15题】A.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B>CB.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C.t2℃时20gB溶解于50g水中能形成70溶液D.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A溶液转变为M点的A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22.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改编市适应性考试•9题】A.置换反应的生成物为单质和化台物,所以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D.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一定有盐生成,则有盐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23.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改编省模拟卷㈠•8题】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B.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C.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生产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D.碱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24.如图是稀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能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NaOH溶液滴入稀盐酸B.a克是指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C.A点时,溶液的溶质为NaOH、NaClD.B点表示稀盐酸和加入的NaOH溶液质量一定相同25.下列各组物质,只用水不能鉴别的是()-199-A.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B.植物油和酒精C.氯化钾固体和氯化钠固体D.硫酸钡固体和硫酸钠固体【改编省模拟卷㈢•9题】26.“对比法”是实验探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分析以下铁钉生锈实验的设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改编市适应性考试•13题】A.对比①②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B.对比②③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C.对比①③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D.对比①②③可以说明铁生锈必需水和氧气同时参加27.小明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方案,其中方案不合理的是()【改编县摸底考试•15题】选项ABCD实验要求区分羊毛线和棉线区分食盐水和稀盐酸区分硝酸铵粉末和氧化钙粉末区分聚乙烯和聚氯乙烯方案灼烧闻气味滴加酚酞试液加水灼烧闻气味【温馨提示】物质的鉴别是初中化学的难重点,也是中考的热点之一,熟练掌握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28.如表中,除去物质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和反应类型归类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方法反应类型ACuO粉Cu粉在空气中加热化合反应BCO2CO通过灼热的CuO置换反应CH2HCl通过盛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分解反应DKClK2SO4溶解,加足量的硝酸钡溶液,并过滤复分解反应29.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改编省模拟卷㈡•15题】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CaO中的CaCO3滴加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B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固体分别取等量的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的为硝酸铵C检验盐酸中是否含有硫酸滴加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硫酸D分离氯化钾和二氧化锰溶解,过滤,蒸发滤液;洗涤、干燥滤渣30.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改编省模拟卷㈤•15题】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海水与蒸馏水加入硝酸银,看是否产生白色沉淀B粗盐提纯(含少量泥沙)将粗盐加适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C除去氯化钙溶液中少量盐酸加入过量的碳酸钙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D分离硫酸钠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后过滤,将滤渣溶于稀硫酸31.下列图象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改编县摸底考试•10题】ABCD如图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硝酸钡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如图向一定量pH=2的盐酸中逐滴加水稀释如图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如图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氧化钙-200-【温馨提示】此类图形结合的题目,要①看三点:起的、转折点、终点;②看趋势:上升型、下降型、水平型。32.下列实验对应的图象正确的是()ABCD向一定量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稀硫酸等质量块状石灰石和粉末状石灰石分别与质量分数相同足量稀反应向盐酸和氯化镁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溶液向pH=12溶液中加稀释【温馨提示】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间的反应以及溶液稀释pH变化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反应的实验现象进行。3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改编市适应性考试•10题】A.20℃时,向一定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B.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C.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D.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3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B.t℃时,向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D.向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35.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实验事实的是()【改编省模拟卷㈡•10题】-201-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B.相同质量的锌粉和镁粉与等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D.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36.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改编省模拟卷㈢•10题】ABCD一定温度下,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的关系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一定质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相同质量的铁粉和锌粉,分别与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反应37.下列
本文标题:2015年中考化学易错题汇编【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356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