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安塞县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十二五”实施方案封皮
1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县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十二五”实施方案一、基本情况安塞县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中部,黄河一级支流延河中上游地带,地理位置处在北纬36°31--37°19′,东经108°51′--109°26′之间,南北长92公里,东西宽36公里,东临子长县和宝塔区,西与志丹县交界,南与甘泉县接壤,北与靖边县毗邻,全县总面积2950平方公里。全县辖7镇、5乡2个管理委员会和1个街道办事处,211个行政村,101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达16.7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45万人。县域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少雨,秋季温凉干燥,冬季寒冷漫长。年平均气温8.8℃,最高气温36.8℃,最低气温-23.6℃,最大冻土层96厘米,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05.3mm,最大降水量为876.00mm(1964年),最小降水量为296.60mm(1974年),年内分配不均匀,6-9月降水量占到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水源水量和水质主要受季节和气候因素的影响比较严重。我县水资源分布不均,据多年平均径流量年内分配6—9月径流量占全年总量的73.1%,由于降水集中,又多呈暴雨出现,造成汛期水资源大量流失,平均水量严重不足。2010年水资源开发利用量是1497万m3/年(地下水开发利用量1208万m3),其中:农业灌溉用水172万m3,林牧渔畜用水270万m3,2工业用水776万m3,城镇公共用水48万m3,居住生活用水231万m3。十一五期间,我县在不断的探索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使农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业经济结构在粮食生产为主体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棚栽业、草畜业、林果业为主的高效农业产业模式。目前,全县累计建成大棚和弓棚4.48万棚,其中大棚3.28万棚、弓棚1.2万棚,蔬菜产量达11.9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96亿元,占农林牧渔业产值的36.6%。为了提高我县农业综合产值建设能力,我县将“扩大基地规模、打造特色品牌、延长产业链条、提升质量效益”确定为产业发展基本思路,以菜、畜、果为主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依托,大力发展新型生态农业。农村特色产业开发。十二五末,发展大棚和弓棚累计5万棚,山地果园面积35万亩。二、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现状建国以来,全县建成自流灌溉渠道53条,抽水站60处,设施灌溉面积4.1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仅为2.69万亩,灌溉工程大多建成于70年代或更早,工程老化失修严重,水源枯竭、设备损坏,沿渠淤积渗漏严重,导致灌区设施无法正常运行。十一五期间,我县建成高效节水灌溉25处,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7000亩,主要为大棚灌溉为主。32、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三大灌区王尧渠、杏子渠及真武渠由于工程老化,渠系渗漏严重,长期处于带病状态,维修费用较高,导致灌区无法正常运行;二是部分小灌区主要建于七十年代,设施损坏,设备老化,导致工程不能正常运行;三是现利用灌区管理体系不健全,不能充分发展灌溉效益。三、发展总体思路、原则及目标任务1、需求分析2010年委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编制《安塞县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经分析计算,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为4211.0万m3,地下水年可开采量全部按浅层地下水估算约为1000万m3。2010年水资源开发利用量是1497万m3/年,其中:农业灌溉用水172万m3,林牧渔畜用水270万m3,工业用水776万m3,城镇公共用水48万m3,居住生活用水231万m3。还可以开发利用水量为3714万m3。全县总土地面积为422.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51.03万亩,林地面积208.59万亩,草地面积38.59万亩,园地1.04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0.66万亩(其中节水灌溉面积0.7万亩),其他面积38.59万亩。十二五期间,发展节水高效灌溉面积1.02万亩。根据现有水资源量和耕地面积利用量分析,可以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0万亩。2、总体思路4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方针政策,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为核心,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为目标,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整合支农涉水资金,建立稳定增长的长效投入机制。通过采用工程措施、农业措施、管理措施对灌区进行综合改造,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通过灌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国家的粮食安全、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有力地支撑和保障。3、发展目标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水利设施建设发展规划要求,“十二五”期间,新建沿河湾镇花里湾等30处节水灌溉工程,发展节水高效灌溉面积1.02万亩。在干旱的自然条件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全县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也是农民得实惠的有效措施。4、发展布局及重点我县属典型沟壑丘陵区,境内沟壑纵横、川道狭长、梁峁遍布,全县有4条川,分别为西川、南川、中川、北川,川台地主要分布在西川、南川、中川河道两岸,地表水水资5源较为丰富,是发展节水灌溉有利的条件。我县重点以3条川台地及山地大棚灌溉为发展目标,扩大灌溉面积、保障粮食生产的同时,也要发挥农业灌溉设施在高效经济作物和果业生产方面的作用。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努力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效益。四、主要建设内容“十二五”期间,我县新建沿河湾镇花里湾等30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02万亩,新打大口井27眼,枢纽工程3座,新建100m3高位蓄水池18座、200m3高位蓄水池9座,铺设各类输配管道309.51Km。其中2011年实施花里湾等6处节水灌溉工程,分别为花里湾、夏家湾、龙石头、宋庄、高川和冯岔,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805亩,新打大口井4眼,枢纽工程2座,新建100m3、200m3高位蓄水池各2座,铺设各类输配管道71.75Km;2012年实施尧湾等6处节水灌溉工程,分别为尧湾、范家沟、闫家湾、云坪、王沟门和杨园,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864亩,新打大口井5眼,枢纽工程1座,新建100m3高位蓄水池3座、200m3高位蓄水池2座,铺设各类输配管道60.42Km;2013年实施牛圪劳等6处节水灌溉工程,分别为牛圪劳、畔坡山、马家沟、白坪、白渠和南屯,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162亩,新打大口井6眼,新建100m3高位蓄水池4座、200m3高位蓄水池2座,铺设各类输配管道65.41Km;2014年实施罗居等6处节水灌溉工程,6分别为罗居、史川、新尧坪、杨家沟、桥沟和贾居,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510亩,新打大口井6眼,新建100m3高位蓄水池5座、200m3高位蓄水池1座,铺设各类输配管道56Km;2015年实施崖尧沟等5处节水灌溉工程,分别为崖尧沟、屈家畔、西河口、张兰沟和石马科,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895亩,新打大口井6眼,新建100m3高位蓄水池4座、200m3高位蓄水池2座,铺设各类输配管道55.93Km。五、工程建设管理及运行管护为保证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工作的顺利实施,要加强领导,对确定的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按照基建程序要求,落实建设条件后组织开工建设。具体要求如下:1、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按照水利部有关节水增效灌溉项目建设管理的要求,严格执行基建程序,实行招投标制、业主负责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质量监督制,规范项目建设管理。要严格执行审批的项目建设任务、投资计划,积极落实配套资金。对项目工程进度、材料设备、工程质量、施工管理、项目资金使用等要严格把关,以保证项目工程建设的质量和项目工程顺利实施。2、加强与规范项目建设资金管理,执行专款专用,确保项目资金安全。中省市资金主要用于节水灌溉材料设备及工程主体建设,县财政资金用于项目前期经费。73、项目建成后,要强化工程建后管护和后续运行管理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运行和管理机制,增强对项目运行管护整体观念和长期意识,不断提高项目的生产及管理人员的水平、技能素质,以巩固和发展项目工程成果,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和潜力。4、工程完工后,要认真做好验收准备工作,在项目投入使用前应进行竣工验收。竣工验收由建设单位提出申请,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竣工验收。经试运行1个月后,由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项目验收申请,报市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级财政等有关部门组织项目验收。5、积极推广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模式,由农民用水户协会负责工程运行管理,形成管理、经营、服务、收费一体化的运行管理新机制,实现灌区良性运行。同时,要认真总结高效节水灌溉增效经验,进一步模索最佳灌水方式,促进节水灌溉事业的发展。六、投资规模及资金筹措1、编制依据依据陕西省计委陕计项目〔2000〕1045号文颁发的《陕西省水利水电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及费用标准》、《陕西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陕西省水利厅陕水计(1996)140号文颁发的《陕西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及陕发改项目〔2009〕821号文执行。82、投资估算经概算,沿河湾镇花里湾等30处节水灌溉工程概算总投资6038.91万元,项目概算投资以已建成侯沟门节水灌溉工程投资和定型设计及投资概算确定计划投资。3、资金筹措资金来源主要以中、省、市财政为主,县财政资金用于项目前期经费。4、分期实施计划2011年实施花里湾等6处节水灌溉工程,分别为花里湾、夏家湾、龙石头、宋庄、高川和冯岔,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805亩;2012年实施尧湾等6处节水灌溉工程,分别为尧湾、范家沟、闫家湾、云坪、王沟门和杨园,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864亩;2013年实施牛圪劳等6处节水灌溉工程,分别为牛圪劳、畔坡山、马家沟、白坪、白渠和南屯,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162亩;2014年实施罗居等6处节水灌溉工程,分别为罗居、史川、新尧坪、杨家沟、桥沟和贾居,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510亩;2015年实施崖尧沟等5处节水灌溉工程,分别为崖尧沟、屈家畔、西河口、张兰沟和石马科,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895亩;七、经济效益分析1、经济效益沿河湾镇花里湾等30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成后,可9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02万亩,通过已建成侯沟门节水灌溉工程效益分析计算,侯沟门发展节水灌溉500亩,每年可增产蔬菜60万公斤,节水5.5万立方米,节地14.5亩,直接经济效益为180万元。则推算发展1.02万亩节水灌溉面积,每年可增产蔬菜486.27万公斤,年可节水170.31万立方米,节地296.84亩,直接经济效益为1087.79万元。2、社会效益随着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新技术的应用,基本改变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民的节水意识,推动了全县节水灌溉的发展。节水灌溉地块全部进行作物结构调整,使原来的地块由粗放式经营转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由低产田转向高产高效经济作物种植,促进了农村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同时增加了科技投入,推动了农业的产业化发展。3、生态效益节水灌溉使水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节省了水资源,改变了地下水状态变化,对水资源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增加了土地复种指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了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八、组织实施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我县成立了安塞县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指挥部办公室,由10主管县长任总指挥,计划、财政、水利、审计等部门的局长为成员组成。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县水务局,由水务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抽调12名技术人员负责工程的具体施工。“制订奖惩办法,严格奖惩兑现,为项目实施提供组织保证。2、注重协作加快进度与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搞好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认真做好各年度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规划的编制、报批和验收等工作,加快工程建设目标。3、健全制度严格管理严格按照“三制”管理和受用户全过程参与模式。严禁工程层层转包和非法分包。积极与有关部门和受益村镇加强沟通协调,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建立专户,采取专账储存、专款专用。切实加强资金的管理,严禁克扣工程经费,杜绝工程投资缩水,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后附:1:陕西省延
本文标题:安塞县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十二五”实施方案封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382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