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中医/养生 > 女性中医养生(精修)
女性中医养生女性中医养生保健•一、中医养生的理念•二、女性的生理特点•三、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养生保健•四、常见妇科疾病的预防和调理一、中医养生的理念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中医养生就是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増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黄帝内经》里就有论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也,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阴阳变化,四时交替是自然规律;万事万物的变化、生死都是阴阳变化的结果;大自然像神灵一样造就万物;人类应顺应自然而养生。《黄帝内经》又说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明确提出养生应注重精神方面的保养。结合我国历代医家和养生学家的观点,中医养生可以说主要涵盖这几方面内容:顺应四时,调适五脏1、天人合一的养生观。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地的影响,就像鱼在水中,水就是鱼的全部,水的变化,一定会影响到鱼,同样的,天地的所有变化都会影响到人。所以中医养生强调天人一体,人应顺应自然环境、四时气候的变化,主动调整自我,保持与自然界的平衡以避免外邪的入侵。2、阴阳平衡的健康观。阴阳平衡的人就是最健康的人。什么是阴呢?阴就是构成身体的物质基础。什么是阳呢?阳就是能量。男女、寒热等身体所以会生病是因为阴阳失去平衡,造成阳过盛或阴过盛,阴虚或阳虚,只要设法使太过的一方减少,太少的一方增加,使阴阳再次恢复原来的平衡,疾病自然就会消失。所以,中医养生高度强调阴阳平衡,健康一生。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3、身心合一的整体观。中医养生注重的是身心两方面,不但注意有形身体的锻炼保养,更注意心灵的修炼调养,身体会影响心理,心理也会影响身体,两者是一体的两面,缺一不可(人逢喜事精神爽)。中医养生贵在养德,这是健康和长寿的最重要条件,(常说心宽体胖)。二、女性的生理特点生理特点——经、孕、产、乳1、女子以血为本,以血为用——经、孕、产、乳数伤于血——血常不足2、女子以肝为先天女子以血为用,而中医认为在脏腑中,肝为藏血之脏,为血海,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如肝血不足,肝不藏血,就会导致妇女月经异常,引起妇女经、带、胎、产疾病。女性的生理特点:阴阳——女子以阴为主——养阴气血——经孕产乳的物质基础——补血肾为先天之本补肾脏腑——肝为藏血之脏——疏肝心主血脉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健脾经络——冲、任、督、带为要——活血通络三、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养生保健明代著名养生家汪绮石在《中外卫生要旨》中指出:“养生当以养心为先,心不病则神不病,神不病则人自宁。”养生先心,心正则神健,神健则体安,这里的养心贵在一颗平常心,也就是好的心态,平衡的心理状态。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在中医里,人的情绪与肝关系最密切,因为肝具有主疏泄的作用,指肝对人身的气机有调畅作用,其具体作用主要体现在调节情志活动和协助消化等方面--“肝主情志”。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①养好心态:心存善良;乐观;宽以待人;淡泊名利。将军的功用②保持良好的情绪。要情志舒畅,避免肝气郁滞。就女性来说更要保持情志舒畅,为什么这样说呢?这主要由于妇女具有经孕产乳的生理特点——女性特点之一月经期:妇女阴血下注,阳气偏旺,肝气易动,情绪容易波动。常有心烦多怒,抑郁不乐,多悉善感。经期情绪稳定是预防月经病的重要措施,若不注重自我调节则会贻害无穷。之二孕期:孕期妇女保持情志舒畅同样重要,孕期妇女的精神、情绪、心理状态的调摄为“胎教”的重要内容。胎籍母气以养,与母体的气血精神息息相关。两者呼吸相通,喜怒相应,若孕母情志不节,则势必导致精气血运行失常,甚或伤胎,因此妇女怀孕之后,宜陶冶性情,安和血气,古人云:“守静即是胎教”,确有其理。临床上,因卒然惊恐或大怒而引起胎动流产者,屡见不鲜。孕期妇女气血下聚冲任以养胎元,阴血既虚,聚于下则更显相对不足,从而阳气易浮于上,使母体处于阴血偏虚,阳气偏旺的状态。之三产后:产后妇女气血大伤,百节空虚,心神易浮,不耐喜怒,稍有感触,即可发病。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气血不畅,可致乳汁不通并影响乳汁的成分;情志亢极,阳旺动血,可致产后血崩。故产后妇女宜排忧戒怒,宽心豁达,怡情冶性,使气血调和,促进产后复原。之四更年期:更年期妇女肾气渐衰,阴阳失调,情志异常十分明显,大多容易激动,烦躁善怒,敏感多疑,胆怯惊恐,忧虑抑郁,悲伤多泣。更年期限妇女更要加强自我调节,控制情感,乐观愉快,开朗舒畅,适当增加与培养兴趣爱好,充实生活,克服悲观情绪,减少和排除容易造成不良刺激的精神因素。巧帮手•介绍几个简单易行缓解情绪烦躁的方法•①深呼吸。•②嘘肝法。•③闭目养神。•④可以配合吃一点中成药逍遥丸。2、保证睡眠,睡个好觉——要做到顺时、充足常言道,吃得好不如睡得好,民间有好多俗话:“一夜好睡,精神百倍;彻夜难睡,浑身疲惫。”•所以良好的睡眠对于人来说是相当重要的。要知道人的一生有1/3的时间都应在睡眠中度过,良好的睡眠是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肝主藏血,人卧血归于肝,若能准时就寝,获得充足的睡眠,血就能归藏于肝,如肝血不足,肝不藏血,就会导致妇女月经异常。•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午时(上午11点到下午1点),•睡眠有两个最重要时辰•子时(晚上11点到凌晨1点)•这4个小时也是骨髓造血的时间,流经肝脏的血液最多,有利于肝功能修复。要把握好午睡与夜间睡眠,尤其是夜间睡眠。•①睡好子午觉(晚10点半前上床,保证11点以前入睡尽量培养午休的习惯。条件不具备的话,中午也要想办法平卧15分钟,以使气血充分地回流到肝脏,然后再分配给大脑及其它脏腑。)•②保证睡眠时间不少于8小时睡补食补3、饮食均衡,补血养肝(1)坚持几个“少”:少食多餐、少菜多饭、少荤多蔬、少盐多醋、少糖多果、少药多食。(酸以养肝)(2)顺应四时季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季:饮食要养阳,应吃一些偏阳性的食物,比如青椒、韮菜、蒜苗、葱头、豆芽、松子、鸡蛋夏季:饮食最宜清淡,宜多食豆类,新鲜蔬菜和瓜果(西、冬、苦、丝)。多喝汤食粥(绿豆汤、暑多夹湿,可食连子粥、芡实粥、薏米粥)•秋季:饮食应以防燥护阴,滋阴润肺为主,宜多食蜂蜜、梨子、葡萄、甘蔗、银耳、淡菜、百合、淮山、奶及蔬菜,少食或不食辣椒、胡椒、大蒜等辛辣之物。•冬季:冬令饮食宜补,可增加一些高粱厚味之品,如羊肉、牛肉、狗肉、鸡肉、甲鱼、龟等,调味品上也可增加辛辣之品,如辣椒、胡椒、大蒜、姜、葱等辛辣之物。食补(3)补气血的食物•补气血作用的食物——红枣、桂圆、花生、红豆、芝麻、核桃、杏仁、红糖、波菜、鳝鱼、鸡肉等。•红枣是补气养血最常用的食物,生吃和煮汤喝的效果都好•红枣、花生、桂圆,再加上红糖,加水在锅里慢慢地炖,炖得烂•烂的,经常吃,补血的效果很好。•红枣、红豆、放入糯米里一起熬粥。•五红汤——红豆、红枣、红皮花生、红糖和枸杞煎汤当水喝。取枸杞、红枣、深红花生、赤小豆15-30克,加水煮好后,加入红糖即可食补•(4)养肝的食物•①菠菜还有青菜、芹菜、菊花菜最好吃时令蔬菜,人要顺应自然,才有利于身体健康。•②养成每天清晨喝一杯牛奶、吃一个苹果的好习惯“爱肝食物”:白薯、玉米、海带、苹果、牛奶、洋葱、冬瓜。•③食用菌如黑木耳、银耳、蘑菇、香菇等是养肝的佳品•④枸杞大枣粥•⑤灵芝养肝最佳滋补品首选灵芝。•⑥多吃“三黑”食物,黑米、黑芝麻、紫菜•⑦泥鳅、动物肝脏可用泥鳅蒸枸杞泥鳅豆腐汤•⑧绿茶•⑨蜂制品:蜂蜜、蜂乳具有养肝和保护肝脏的功能。•⑩大豆及豆制品,尤以绿豆佳运动得法4、养成良好运动习惯从中医观点来看,运动形式方面,对称式运动比单側不对称运动好;缓慢运动比競速运动好;放松运动比竞争运动好;绕圆运动比直线运动好。如散步、气功、太极、跳绳、跳舞、游泳、打坐和呼吸吐納等。动养①坚持几个“常”:发常梳,面常搓,鼻常揉,肢常伸,目常运,齿常叩,津常咽,腹常旋,耳常弹,肛常提。②散步、慢跑。③太极拳。太极拳是一种特殊的运动,它刚柔相济,动静结合,阴阳协调。④腹式呼吸⑤泡脚:“睡前一盆汤,保你永健康”。将双脚浸进热水超踝关节8cm,浸15分钟左右•以上这些运动养生,是不是简单易行,只要你每天坚持运动及保健养生的方法,一定会有很好的效果。中国特色5、经络按摩养生近年来,中医经络养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各阶层的青睐和重视。中医经络养生就是借助于人体本身的经络,用无毒副作用的方式来刺激经络穴位,从而保持整个人体经络平衡状态,气血流畅。刺激经络的作用不仅仅是治疗已发生的疾病,更重要的是通过养生来预防“未病”,即尚未形成,正在形成的疾病。人人自带的百宝箱经络又是什么呢?中医理论认为经络是连接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的网线和桥梁,是人体气血、脏腑的“总开关”,也是我们通过体表来医治内脏的“长臂触手”。•经络,指经脉和络脉。•经就是干线,络就是旁支。人体有12条主干线,也叫做“十二正经”,还有无数条络脉,经和络纵横交错,在人体里构成了一张大网。①敲打足三里(膝关节下方3寸,膝盖骨外下侧10CM处),肠胃功能失调,平时肠胃功能的保养,可敲打足三里穴,至有酸麻胀感就可以,能强化肠胃功能,胃痛先别急着吞胃药,可按摩足三里,加按合谷穴擅用百宝箱②按摩腹部。睡觉之前,先仰卧,将两手重叠,先从胸骨用一定力度按摩至小腹100—200次;再用两手掌从两乳头中点向下按摩至两少腹100-200次,用手贴着皮肤推,感到皮肤微热为准,隔着衣服效果不理想。因此,建议早上起床做一遍,晚上睡前做一遍。也可上班工间做,站着做。揉腹——就是每天如果就是晚上就是睡觉的时候你去揉肚子,尽量地把这个劳宫穴对着自己的肚脐,先泻后补逆时针为泻,然后顺时针为补。那么它就是说呢先逆时针地去揉它,然后尽量大面积地去揉,具体揉多少下,是36的倍数就可以了•③按摩腰部。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肾穴(即腰眼处),然后用力上下搓120次,以感觉发热为度。•④按摩背部后背有一个重要的穴位,叫至阳穴,它在什么位置呢?在两肩胛骨下沿画一条连线,与脊柱中线的交叉点就是这个穴位。只要找准这个穴位按揉或拍或打3—5分钟,在养护肝脏的同时,能够很快缓解你的后背酸痛。按揉拍打至阳穴,可以用肩背撞树、门框效果非常好从至阳穴的水平线到我们的腰部,这个距离中间是我们整个肝区消化系统,就是肝、胆、脾、肾都在这个区域,因此,我们每天除了点压按摩至阳穴外,还要不断的用手搓或拍打这个区域,也对中老年的消化都有非常好的益处。•⑤足底按摩踩鹅卵石;按摩脚心。每晚用热水泡脚15min,•两脚发红,血管扩张以后,用双手拇指按摩“涌泉穴”(在脚掌上画2条线分成3等份,靠近脚指的那条线中间点就是),5min/次,有调肝、健脾的作用。还可坚持按摩穴位——•肩井穴——用两手中指指腹按揉(采用正坐、俯伏或者俯卧的姿势,肩井穴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此穴最善通经活络,消肿散结,善治“不通则痛”之症,对偏头痛、胃脘痛、乳房疼痛有即时缓解之效。风池穴——用两手拇指指腹同时按揉两侧风池穴(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之间的凹陷处,延项后斜方肌外缘向上推至推不动处,既是风池穴)各100下,局部要有明显的酸胀感或酸痛感。按揉或拍打至阳穴还能是调节肝胆。1、月经病(月经不调、痛经等)(1)预防:女性在经期、产后胞门正开,女性经期尤应注意生活起居调摄。①应特别注意防寒。要注意少接触或不接触冷水、不洗冷水浴、不洗冷水脚、不贪凉饮,尤其在夏天应少食或不食各类冷饮。若此时受寒,寒邪可直犯胞宫,可能导致寒凝气滞血瘀,轻者痛经甚至闭经,若久积寒,可导致宫寒不孕,若干年后,如阴寒邪气深入胞宫,血寒积结,经络凝坚,还可导致妇科各种病变。②不要生气(肝的疏泄)③不要熬夜,保证睡眠④原发性痛经为妇科常见病。强调经前即应及时服药,即在预计下次月经来潮前3~4天服药,效果较好。平时可服调经养血丸等,下次经前4天始再服前方。一般连服1~3月。四、常见妇科疾病的预防和调理(2)调理:①敲
本文标题:女性中医养生(精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410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