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记叙文中的人物语言描写训练
视频\赵本山.flv问题:为什么小品中范伟和赵本山的语言会出现如此大的分歧呢?写人作文专题训练之人物语言描写牡丹区大黄集中学滑万东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的独白、对话及其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的描写,人物的语言是表现人物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写好富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是很重要的。要让人物说他自己会说、该说的话,切忌用作者的语言代替人物语言,也不能套用千人一腔的现成话。由于各个人的身份、地位、性情、经历不同,因而说出来的话也就很不相同,语言描写应该符合对话者的这些特点。一定要透过语言把握人物的身份,性格,也就是我们说的“语言描写的个性化”.在小学阶段的作文训练中,老师们比较偏重于叙述方法的指导,对描写,尤其是人物语言的描写则明显关注不够,导致同学们的作文看起来语句很流畅,条理很清晰,可总是给人一种干巴、乏味的感觉。那么,怎样描写好人物语言,使小作者笔下的人物“活”起来呢?描写人物语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语言描写应采用“直接引说”的方式。看下面一段话:阿山向他的邻居借驴,邻居告诉他驴不在家,阿山很失望。邻居说他来的太不巧。这时,驴突然在厩里叫了起来,阿山很惊奇,咦,那叫的不就是驴吗?主人却说阿山竟相信驴而不相信他。这段文字是语言描写吗?上面这段话,交代了两人交谈的内容,许多学生误认为这样就是语言描写。其实,这段文字没有采用“直接引说”的方式,所以不属于语言描写。有一天傍晚,我们全家吃过晚饭,十岁的弟弟,争着要洗碗。妈妈说:“今天碗上油腻多,你不会洗的。”可弟弟坚持要洗。不一会儿,灶间传来“豁当”一声,正在抹桌子的奶奶急忙过去,弟弟哭丧着脸,拿着跌破的调羹走出来了。奶奶急忙走过去严肃地批评他:“这是你思想上放松的结果。别看一只小小的调羹,工人叔叔制造出来,运到上海,要花多少劳动力。你是劳动人民的子女,更要爱护工农的劳动成果。你应该从中吸取教训,要是将来工作了也这样马马虎虎,那要造成多大损失,对得起党和人民吗?”奶奶的一番话,深深地教育了弟弟,也教育了我。文中奶奶的语言,你觉得真实吗?为什么?不太符合奶奶的身份,一看就给人不真实的感觉,丝毫体现不了奶奶的性格特征。再看下面的语段:人物语言的几种不同表述形式比较1)阿山向他的邻居借驴,邻居说:“对不起,我的驴不在家。”“啊,这……”阿山很失望。邻居说:“唉,你来的太不巧了!”这时,驴突然在厩里叫了起来。“咦,那叫的不就是你家的驴吗?”阿山惊奇地说。“你这个人真是……”驴主人傲慢地说,“竟相信驴,却不相信我!”2)阿山向他的邻居借驴,邻居说:“对不起,我的驴不在家。”“啊,这……”“唉,你来的太不巧了!”邻居说。这时,驴突然在厩里叫了起来。“咦,那叫的不就是你家的驴吗?”阿山惊奇地说。“你这个人真是!”驴主人傲慢地说,“竟相信驴,却不相信我!”3)阿山向他的邻居借驴,邻居说:“对不起,我的驴不在家。”阿山很失望:“啊,这……”邻居说:“唉,你来的太不巧了!”这时,驴突然在厩里叫了起来。阿山惊奇地说:“咦,那叫的不就是你家的驴吗?”驴主人傲慢地说:“你这个人真是!竟相信驴,却不相信我!”以上三种形式,说明语言描写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同一个话题可以在同一段中完成,也可以分行分段来表示对话,叙述句可以放前,也可以放后,还可以插在中间。上面所说的是人物语言“直接引说”的格式问题,下面所说的是人物语言描写及所涉及的问题。(2)语言描写要真实、自然、合乎情理。由于人物的地位、身份、个性、经历、年龄、职业、文化教养等不同,这就决定着人物的语言必定是色彩斑斓的、变化万千的。语言应力求真实、自然、合理。例如下面这段文字:我的小表妹天真又活泼,有时候她会突然冒出一些你意想不到的话来。一次,她一本正经地对外公说:“外公,我们全家只有你最开心,你有好多名字:阿爸、外公、老头子、沈长庚、沈师傅、长脚、老伯伯、爷爷、姨父……谁的名字也没你多。”上面这段话,很能反映小孩子的思维特点,成年人是不会这么想这么说的。所以我们进行语言描写时一定要注意人物的实际情况。著名作家老舍曾举过这样的例子:一个人老远的回来,看到父亲死了,他只喊了一声“爹”就哭起来,他决不会说:“伟大的爸爸,你怎么今天死了!”为什么呢?因为“伟大的爸爸,你怎么今天死了!”这类的话,不符合儿女在那种特定的悲痛场合中的思想感情。人在悲痛中,一般不多讲话。叫一声“爹”就哭起来,才合乎情理。(3)语言描写要能够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言为心声”。人物语言能够帮助读者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了解人物的思想品质。不同的人,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境遇,其语言也当呈现不同的风采。我们要写出鲜活的人物,塑造出大千世界中各显个性的人物形象,应避免“千部一腔,千人一面”的俗套,个性化语言的运用有其不可低估的作用。必须明白:人物语言要能够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个性化语言练习(先抽出具体人物,然后按对应语言填入):从前,有个秀才与县官、地主三人在一座庙里赏雪。那望着纷纷扬扬的大雪,诗兴大发,于是吟道:“大雪纷纷落地,”也乘兴接句:“正是皇家瑞气。”那联上第三句:“再下三年何妨?”正在这时,一个在庙中避风雪的听得火冒三丈,骂道:“放你娘的狗屁!”刚好凑足了四句。情境练习:某一同学乱泼污水,玷污了墙壁。大家纷纷议论,是否该主动告诉老师。针对这一情境,请同学们进行对话描写。要求:用A、B、C、D、E代替人物姓名,写一群不同性格的人对话内容。A:“啊,你犯错误了,要受批评了。”B:“没事,你不说,老师是不会知道的。”C:“我看还是主动告诉老师吧。”D:“说了不是要挨骂吗?”E:“挨骂也要说,那才是个诚实的学生呢。”A:“你闯祸了,等着挨罚吧!”(幸灾乐祸的人)B:“不怕,只要你自己不承认,谁知道是你泼的水呢?”(不诚实的人)C:“我看你还是快去自首吧,‘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嘛!’”(幽默的人)D:“那不是自投罗网吗?”(固执的人)E:“我有办法了,你去拿一根棍子来,绑在背上,去负荆请罪。”(恶作剧的人)(4)在描写人物语言时,配以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人物性格就会更鲜明、生动,人物形象更富感染力。1)“这苹果多少钱一斤?”“两块。”“甜吗?”“不甜不要钱。”“好,那就来十斤不甜的吧。”“啊?”2)“这苹果多少钱一斤?”一个苍老嘶哑的声音。“两块。”脆生生的回答,像带着露水的黄瓜。“甜吗?”声音细弱的像从地层深处冒出来的一缕青烟。“不甜不要钱。”字字铿锵,能叫全世界人放心。“好,”老人要了一只编织袋道:“那就来十斤不甜的吧。”“啊?”卖苹果的双眼瞪得老大,那神态令人想起一只刚被宰割的母羊。通过比较可以明确,第(2)段除了语言描写外,还配以声调、动作、神态描写,人物显得更加生动形象,也更富有感染力了。把上面那段不同性格人物对话的练习再配以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比较其效果。A:“你闯祸了,等着挨罚吧!”B:“不怕,只要你自己不承认,谁知道是你泼的水呢?”C:“我看你还是快去自首吧,‘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嘛!’”D:“那不是自投罗网吗?”E:“我有办法了,你去拿一根棍子来,绑在背上,去负荆请罪。”我呆呆地站在教室门口,同学们围了上来。A眯着眼睛笑嘻嘻地说:“你闯祸了,等着挨罚吧!”“不怕,只要你自己不承认,谁知道是你泼的水呢?”B瞪大眼睛说。C凑了上来:“我看你还是去自首吧,‘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嘛!”D打断他的话愤愤不平地说:“那不是自投罗网吗?”“哎,我有办法了,”E手舞足蹈地说,“你去拿一根棍子来,绑在背上,去负荆请罪。”大家听了哈哈大笑。(5)语言描写要注意场合。场合是影响人物语言表达的外部因素,同样一句话在某种场合可以说,而在别种场合不能说。比如议论某种疾病的危害性,就不能当着正患此病的人的面来说。又比如说笑话也要看场合,有些很严肃的场合,如追悼会上,就不能说笑话。我们在进行语言描写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点。(6)语言要精练、准确。有的人为了能够充分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不惜花费大量的笔墨描写人物语言,结果适得其反,令读者厌烦。其实语言描写不能有话必录,拖泥带水,而应该挑选那些最能体现人物思想品质、性格特点的人物语言重点加以描写。请看下面的例子:星期天上午,我正在复习功课。忽然听见门外传来又甜又脆的喊声:小燕,小燕!我一听就知道一定是我的好朋友--小云在喊我。我连忙放下笔,去给她开门。小燕,吃过早饭了吗?小云一见我就问。我说:吃过了。小云说:吃的什么?我说:吃的油条、稀饭。你吃了吗?“小云说:我们家的燃气灶坏了,爸爸去修了,现在还没回来呢!到哪儿吃早饭呀!我说:在我家吃吧!小云摆摆手说:不了,不了。我发明了一种'学习棋',你快跟我去看看吧!我问什么'学习棋'呀?先别急,一会儿你就知道啦?说完,小云拉着我的手向她家跑去……这段对话虽然写得很通顺,可很多却是不必要的废话。你看文章是写小云发明了一种“学习棋”,想让我去看一看。可小作者却在对话中写了“吃的什么早饭”、“小云家的燃气灶坏了”、“小云爸爸修了大半天还没有回来”这些与“学习棋”无关的对话。这对刻画人物形象,表达文章中心思想毫无用处。上面的病例可以这样修改:星期天上午,我正在复习功课。忽然听见门外传来又甜又脆的喊声:“小燕,小燕!”我一听就知道一定是我的好朋友--小云在喊我。我连忙放下笔,去给她开门。“小燕,我发明了一种‘学习棋’,你快跟我去看看吧!”一见面,小云就满面笑容地对我说。“看你高兴的,什么‘学习棋’?”我问。“先别急,一会儿你就知道啦?”说完,小云拉着我的手向她家跑去……修改后的对话,简洁明了,没有废话。把小云设计出学习棋的兴奋、想让我快去看看的急切心情,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总之,要明确人物语言描写的重要性和方法,明确写人物语言,一定要符合人物的地位、身份、经历、年龄、教养等,表现出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特定思想、感情、心态及个性特点。不要让自己笔下的人物说出与自己的身份、性格、思想、感情、情境不相符号的话,否则文章就干巴巴的了。
本文标题:记叙文中的人物语言描写训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433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