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发展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1-发展经济学复习资料第一章发展中国家与发展经济学1.发展中国家分类依据:一般按照收入水平。2.发展中国家的根本特征:收入水平低下。3.发展中国家最常用的分类标准:世界银行的标准。低收入经济组、下中等收入经济组、上中等收入经济组、高收入经济组。4.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征:①收入水平低下。②生活状况较差,贫困现象严重。③技术进步缓慢,生产率水平低下。④人口增长率高,赡养负担重。⑤失业问题严重,尤其是隐蔽性失业显著。⑥农业的占比重大,二元经济显著。⑦生态环境恶化。⑧政治不稳定、办事效率低下,腐败现象严重。⑨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受支配、依附和脆弱的地位。5.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专门以发展中国家、即后进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作为研究对象。6.发展经济学的研究特点:①着重探讨与长期变化有关的制度、结构、战略与政策问题;②着重结构分析;③强调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分析;④更强调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7.发展经济学的演变过程:①形成与繁荣时期(40-60s):物质积累,内向发展,强调政府,结构主义,宏大理论。②新古典主义的复兴时期(60-80s):关注贫困与不平等,农业,外贸,国别研究。③新制度主义时期(80-现在):生态环境,新增长理论,社会资本。第二章经济发展的含义与度量1.经济增长:指社会财富即社会总产品量的增加。经济发展:除了包括经济增长之外,还包括经济结构变化,以及贫困的减轻,收入分配不公的下降,教育和卫生事业的进步,生态环境的改善等。人类发展(丹尼斯·古雷特):生存、自尊和自由。2.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①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②经济增长不一定会带来经济发展。-2-③增长果实的“滴注效应”。让低收入阶层和贫困者得到增长实惠。3.5中有经济增长无人类发展的情况:①无工作的增长: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也常常不能增加足够的工作机会。②无声的增长:有些国家经济增长很快,但还远不是民主和自由的。③无情的增长:在很多发展中国家,虽然经济增长较快,但收入分配不平等反而加重。④无根的增长:具有排外性和歧视性的增长模式却能够毁灭文化多样性,从而降低生活质量。⑤无未来的增长:不顾自然资源耗竭和人类居住环境恶化而换来的增长是不可能、也不值得持续下去。4.科学发展观与发展的关系: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说明已经认识到发展决不是一个经济增长问题,也决不是一个经济发展问题,而是一个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进步问题。5.发展的度量衡:①物质生活质量指数(1~100):1岁时的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识字率。②人类发展指数(0~1):寿命、教育程度、生活水准。6.自由:指个人拥有的按其价值标准去生活的机会与能力。①政治自由:真正的民主政治要求公民权与政治权利,以便为有效的平等参与提供空间。②经济机会:个人享有的、运用其经济资源于消费、生产和交换的机会。③社会机会:保健、教育等社会安排影响个人赖以享受更好生活的实质自由。④透明性保证: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需要公开性、信息分享和信息准确性的保证。⑤保护性保障:社会保障、社会安全网。7.GNP的缺陷:①有些产品和服务不经过市场交换。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中没有进入市场交换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就要大得多。②地下经济(undergroundeconomy)的存在。发展中国家地下经济被认为更严重。③没有扣除自然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所引起的人类福利的损失与防治成本。④进行国际比较时,汇率换算不准确。-3-第三章经济增长理论假设前提含义优点缺点哈罗德-多马模型资本-产出比不变;资本-劳动比不变;资本报酬不变。增加资本积累是加速经济增长的关键。1940年代强调资本积累的重要性。①储蓄率高很难全部转化为投资。②资本-产出比不可能不变。③资本-劳动比不可能不变。新古典增长模型①生产一种同质产品,不存在国际贸易,消费品和投资品可完全替代。②储蓄在收入中所占比重不变。③在长期,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①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引擎;②稳态:一个经济无论最初处在什么状况,最终都会恢复到劳均资本量的变化等于零这种状况。①未能解释技术进步的原因。②未能解释长期经济增长的真正来源。③理论与实际不符。新增长模型(内生增长理论)①知识进步与技术水平的提高是积累性的;②政府倡导科学技术的创新③政府保护产权以激发积极性。①技术进步内生化②引入报酬递增的假定,将长期经济增长的源泉内生化,描述了一幅激动人心的长期增长前景。①新增长理论以固定要素替代弹性和柯—道函数为基础,无本质区别。②上述理论缺陷限制了新增长理论的应用。1.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假设前提于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区别:①哈罗德-多马模型的资本报酬率不变,新古典增长模型的资本报酬率递减。②哈罗德-多马模型的资本和劳动力要素之间不可以替代,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可以。2.现代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①人均产出和人口增长率都高,人均产出增长率更高。②生产率高且增长迅速。③经济结构迅速转变。④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的迅速变革。⑤国际经济扩张迅速。⑥经济增长在国际间的有限扩散。3.经济增长阶段:传统社会→起飞前提→起飞→迈向成熟→大众高消费时代→追求生活质量阶段-4-4.起飞前提:①科学思想条件;②政治条件;③经济条件;④社会条件。5.后发优势:指后进国家相对于先进国家在发展中所具有的各种有利条件。①资本后发优势:高资本收益率、高资本积累率;②技术后发优势:无须投入研发,只需引进,消化改进,就可以加速本国技术进步。③人力后发优势:人力资源丰富,教育投资收益率高。④制度后发优势:资源在部门间的重新配置所带来的效率更高。6.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因:后发优势和改革开放。第四章收入分配与贫困1.功能性收入分配:指国民收入在生产要素(传统上指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要素)之间的分配。个人收入分配:指生产要素的收入在个人(或家庭)之间的分配。2.度量收入分配的原则:①匿名原则:收入在个人之间的互换对社会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没有影响。②人口比例原则:在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方面,人口规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同收入水平上的人口比例。③相对收入原则:对于收入分配不平等而言,收入的绝对水平没有多少意义,有意义的是相对收入。④达尔顿准则:如果一种收入分配状态是由另一种收入分配状态经过一系列的累退性转移得到的,那么前者的不平等程度一定要比后者高。3.洛伦兹曲线:将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序(匿名准则),将人口累积百分比(人口比例准则)和收入累积百分比(相对收入准则)描绘在图形上,即得到洛伦茨曲线,表示每一个百分比人口所获得的相应百分比收入。4.基尼系数:较为平等g属于(0.2,0.35),高度不平等g属于(0.5,0.7)。5.倒U型假说及解释:-5-6.收入分配不平等对储蓄、投资、政治稳定的影响:①对储蓄:传统认为不平等有利于财富聚集在愿意储蓄的人手中,进而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相反观点认为对不平等收入分配的重新分配能增加储蓄和促进经济增长。②对投资:能够跨越银行信贷市场初始财富门槛的人变少,社会总投资规模越小,经济增长缓慢。③对政府稳定:收入分配不平等对政府再分配产生巨大政治压力;收入分配高度不平等引起社会动荡,干扰正常生产行为,导致劳动和资本的生产率下降。7.贫困:低于最低生活标准。8.贫困的分布特征:家庭规模、农村与城市、资产缺乏、性别。9.跳出贫困陷阱的措施:①建立穷人的食物或现金转移支付计划;②出台政策鼓励企业提供长期劳动合同。10.经济增长减贫效应递减的原因:①贫困人口不断减少,贫困就越来越向那些长期疾病人口、残疾人口,以及缺乏劳动能力的人口集中。这些人口由于劳动能力的缺乏,经济增长难以进一步发挥其减贫效应。②人均收入(消费)的增长速度慢于人均GDP增长。③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扩大。基尼系数的扩大,使穷人从经济增长中得到的好处远远少于富人,从而降低经济增长在减少贫困方面的积极作用。11.收入贫困:也称为物质贫困,通常是从生物学上人对消费品的最低生存需要来定义和度量的。能力贫困:指人的能力被剥夺而产生的贫困。权力贫困:指一批特定的群体和个人应享有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和基本人权的缺乏导致的贫困。12.三中贫困的关系:互补关系收入贫困从人类生存的最低物质需要来定义,是最直接表现形式政策主张是为穷人提供食品和其他必需品能力贫困从个人获取生活资料的能力角度来定义,强调人的生存能力,即贫困的个人原因。政策主张是让穷人接受更多教育以获取生产技能、提供基本保健服务。权力贫困将政治、社会、文化等制度因素融入贫困概念,其中以社会排斥概念强调得最多,指出了贫困的社会根源。政策主张是减少、消除一切形式的不公正的社会排斥制度和政策,使穷人能够享受富人一样的社会各种权利。相互作用收入影响能力(如教育),能力也影响收入权利也一样,影响收入和能力,同时,收入和能力也影响权利。-6-13.贫困归结为两种形式的剥夺:①生理形式;②社会形式。第五章资本形成1.资本:一般指物质资本,即由人类生产出来的一种非用于目前消费而是用于扩大生产能力的耐用品。2.储蓄动机:①预防动机;②养老动机;③遗赠动机;④投资动机。3.资本贡献率在发展中国家比在发达国家大:①发展中国家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程度较低,结构不平衡,资本-劳动比低。资本积累能促进发展中国家更高的专业化和更精细劳动分工,促进资源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转移,以及促进资本装备水平提高。②发展中国家资本稀缺,所以资本报酬率较高;而发达国家资本充裕,所以资本报酬率较低。③资本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所以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效率高于发达国家。4.资本形成的来源:①私人储蓄(自愿储蓄),即自愿削减当前消费;②政府储蓄或公共储蓄(非自愿储蓄),即通过增加税收和强制性政府借款或通货膨胀而强迫减少消费;③闲置资源的生产性利用;④国外来源,则包括外国援助、外国资本投资。5.发展中国家调动资源中存在的问题:①不注重私人储蓄的动员。许多发展中国家依赖外资,存在大量非自愿储蓄,认为收入低,私人储蓄有限,主要依靠公共储蓄。②强制性转移农业剩余。许多发展中国家主要偏好采用行政干预型转移方式,基本做法是实行城乡隔离。由于城乡隔离,农村人口享受不到政府为城市人口提供的各种福利,政府的各种投资很少能够直接投到农村。6.发展中国家调动资源的解决措施:①积极构建家庭和企业自我积累的新机制。企业积累是企业利润的资本化;居民储蓄,只是延迟消费,其意义在于进入企业后在一段时间内执行资本的职能。②转换政府积累功能。由直接强制储蓄转向积极运用财税金融手段来促进企业和居民家庭储蓄,来间接地提高政府的储蓄能力。③尽可能采用市场化手段来转移农村经济剩余。通过土地所有制改革和完善农产品流通体制,调动农民积极性,保证工农产品交换的合理比价。工农业的发展相互促进,实现经济快速发展。-7-第六章人口与发展1.隐蔽人口增长的原因:即使在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之后,迅速的人口增长往往保持强大的惯性,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这个“滑行”时间可能是几十年。①宏观惯性的作用:在总人口水平上的惯性(与发展中国家人口结构有关,年轻)。②微观惯性的作用:在家庭水平上的惯性(与社会习俗有关)。2.人口转变的四个阶段:3.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小于出生率的原因:①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远高于工业国,致使人口年龄结构年轻得多。②年轻人所占总人口比重在发展中国家高。③年轻人死亡率比年老人要低得多,发展中国家全部人口死亡率就有可能比收入水平高的工业国家低。(如果只是就某一个年龄组进行比较,比如说1-15岁年龄组和65岁以后年龄组进行比较,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死亡率就会高于工业国家。)4.经济发展引起生育率下降的原因:①文化娱乐水平:随着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享受生活乐趣的替代品增加,生育子女给父母带来的乐趣降低。②传统观念: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和现代化,社会更加开放和宽容,传统观念发生变化,减少了拥有多子女的社会压力和精神负担。③社会环境:随着经济发展,社会法律系统更加完善,文明程度提高,社会逐渐代替家族和家庭对个人安全的保护,而且寻求权
本文标题:发展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452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