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一个强迫症案例的个案概念化
5+2小组案例分析5+2小组讨论时间:11月28日地点:行知2015+2小组案例分析王某,女,大学三年级学生,21岁,身高158厘米左右,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父亲为某公司负责人,母亲为医院护士,工作三班倒,家庭由父母、外婆和她组成,较为和睦,父母工作忙,外婆与其一起生活,外婆原是某校校长,为人要强,在其初中时病逝。家族无精神病历史。父母在事业上非常努力,因此对王某也要求很严,特别是在考试名次上,总是说:“你的条件多好啊!”。王某的母亲,为人谨慎,加之多年的职业习惯,对王某的各方面特别严格,尤其在卫生方面,每次都要求其洗手消毒后才能用餐。因为王某是其母亲35岁时才生下的,所以王某的个人卫生要求非常严格,在学校吃午餐都是用随身携带的酒精棉先擦拭餐具。从不和同学们一起共餐用筷。个案资料5+2小组案例分析中学时,有一次同学过生日,王某也去参加,第二天有个同学感冒发烧没来上学,母亲知道后立即带王某去检查身体,在检查过程中,王某开始呕吐,从此不参加同学聚会。大学时,她睡上铺,有一次一位女生调皮从另一个床铺跳到她的床上,她知道后,立即将床单和被罩洗掉。到后来,只要人家碰到她用过的东西,她都要小心清洗。和她接触的人都知道她很怪,同学们对她要不就是抵触,要不就是敬而远之。看到别人都有几个好友围绕左右,自己形单影只,她非常苦恼。最近又要考试了,可是她根本无法专心看书,她不知道怎么会这样,反复擦洗的行为更加加重,她把从妈妈那拿来的消毒液擦洗桌椅,因为过浓,而让同学们非常无法忍受,大家提出“决不跟她再住在一起”。她自己非常痛苦,曾找到系里的辅导员,寻求帮助,辅导员老师建议她回家修养一段时间。回家后,父母白天忙工作,很晚才回来,但每天回来都发现她在洗衣服洗床单。特别是洗手,只要碰了东西就要洗手,一洗就很长时间。她曾统计过,一天至少要洗20遍手,每次洗手都要至少8分钟。5+2小组案例分析心理测验的结果:1、EPQ(艾森克人格问卷):E8分、P10分、N16分、L8分2、SCL—90(九十项症状清单):显示有中等程度强迫、焦虑、抑郁3、SDS(抑郁自评量表):61分4、SAS(焦虑自评量表):60分求助者主诉:王某称:讨厌家庭,讨厌同学,也厌恶了学习。总是担心有不干净的东西侵入身体,看着别人在一起就想找人吵架,明知道不需要洗很多遍,也知道大家讨厌这种行为,可她就是控制不住。现在,大家都认为我有病,我什么活动也不敢参加,也不想和别人接触。我心里很痛苦,想得到解脱,有时不想活了。5+2小组案例分析父母主诉:外婆是中学校长,对子女要求都很严格,可是对王某非常百依百顺,就是卫生问题上非常注意,因为王某的外公当时就是因为食物中毒身亡。王某与外婆在一起时很开心,见到父母不大说话。小学时很乖,成绩很好,老师很喜欢她,说她懂事。上初一时,外婆因病去世,她非常伤心,很长时间都没有恢复过来,那段日子几乎没有同学和她往来。当时老师提到她很聪明很细致,但情绪不太稳定,同时比一般孩子爱干净。从上大学后,行为变得很古怪,过分讲卫生,很容易丢三落四,脾气不大好,有时对我们大吼大叫,说都是你们的错。一点小事不如意,就又哭又闹,特别脆弱;人也越来越瘦,每天无精打采,学习也很糟糕,5+2小组案例分析个案概念化。精神分析流派认知行为流派(精神分析流派认为个体早年的的环境和经验对其成年后的人格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认知行为理论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5+2小组案例分析精神分析流派问题行为:(1)过分讲卫生,别人碰过的东西都要反复擦洗,一天至少洗20次手,每次至少8分钟(2)不愿与人交往,也不参加任何活动,讨厌家庭、同学,也不想学习(3)想和人吵架,甚至想要解脱、不想活了背景:(1)父母工作忙,经常不在身边,并且对王某考试名次上的要求十分严格。母亲由于职业关系对其卫生要求也非常严格。曾因为同学聚会上一个同学的发烧导致她自此不参加聚会。(2)王某与外婆一起生活,外婆为人要强,对子女要求严格,也十分注重卫生习惯,因为外公是食物中毒身亡。外婆在其初中病逝,她伤心了很久。(3)因为王某平时对卫生的过分追求,导致她与同学的关系也不好。5+2小组案例分析王某过分讲卫生,每天洗手至少20次,每次至少8分钟,并且自己也控制不住。这样的行为是强迫症的表现。我们认为,在她一岁到三岁,也就是肛门期时,由于王某父母和外婆对她要求严格,在她大小便时可能训斥了她,这个时候她的本我和超我产生了不协调,性心理也存在冲突。于是,在她长大后对自己的卫生方面过于追求,应该是对幼时压抑力比多的一种补偿。王某的母亲对于王某来说,是重要他人,她的母亲对王某的卫生要求十分严格,她自小和母亲在一起,也将这样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所以她很讲究卫生。而一直以来王某父母对她的严格要求和个体本我追求的快乐原则之间的冲突一直都伴随着她。在她童年的时候,这种冲突被强行压抑,也正如她的父母老师说的那样,她一直百依百顺,聪明细致。在她长大之后,这些压抑了的冲突以变化了形式表现了出来,就是王某过分讲卫生,用酒精擦拭餐具,不断的洗手等等这样的行为。概念化:5+2小组案例分析这些行为并没有降低她由于心理冲突而产生的焦虑。相反,她的这些行为引发了她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由于过分讲卫生,她对同学们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同学们都不愿意与她交往,甚至不愿意与她住一起。这些也使王某更加焦虑,也加重了她的强迫行为。她感到痛苦,她更加压抑自己的感情,也否认自己的一些想法(比如,她不承认自己其实需要伙伴),她把焦虑表现在更加频繁地洗手上。这些都不能解决她的问题。以至于她产生了死的本能,一部分死本能转向外部,所以她对别人大吼大叫,责怪父母,攻击同学。部分死本能也转向她自己,她想要解脱,不想活了。概念化:5+2小组案例分析错误认知:(1)一次同学聚会的不愉快,便自此不参加聚会(过分概括化)(2)别人碰过的东西都必须清洗(绝对化要求)(3)总是担心有不干净的东西侵入身体(糟糕至极)(4)不敢参加任何活动,不敢与人接触,想要解脱,不想活了(糟糕至极)个体和环境的潜力:(1)她能意识到同学们不认同她反复洗手和清洁的行为(2)她曾经主动向辅导员寻求帮助(3)辅导员能够理解她,并且给她修养的时间认知行为流派5+2小组案例分析概念化:王某的父母对她要求严格。在童年时期,她与父母、外婆的互动中,她习得的经验是外部世界是脏的,需要清洗和消毒。而她自己是优秀的,完美的,她值得更好的事物。这些经验形成了她的固定的认知图式。这样的认知使她一直保持着讲究卫生的行为习惯。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和老师也给与了这种行为的赞许,也是对于她这些行为继续发展的一种强化。在王某初中的时候,她参加了一个同学聚会。第二天一个同学感冒了,妈妈立即带她去医院,过程中,王某呕吐,并且再也不参加同学聚会。这个重大事件,使她原先的认知图式被激活,于是,她形成自动负性思维,认为外部世界都存在不干净的东西会伤害到她。这种思维使她更加注重自己的卫生,而且更加焦虑。5+2小组案例分析概念化:大学时,她过分爱干净的行为使得她与其他同学格格不入。同学们也不愿意跟她交往。这样的人际关系使她感觉到挫败。这与她对自己的要求是不符合的。那么,这个心理冲突就引发了她的焦虑,使得假设就又被激活了,她觉得外部世界是不安全的,是会伤害到她的。所以她更加频繁地洗手、洗衣服。多次洗手洗衣服本来可以减少她对外部世界的不确定感,可以降低她的焦虑。但是这样的行为不被同学接受,甚至受到批判。所以现实环境和她的认知图式是存在冲突的,这就导致了她很苦恼,,但又无力解决,不能解决问题的认知使她产生自杀的倾向。5+2小组案例分析谢谢观看
本文标题:一个强迫症案例的个案概念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458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