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路面二灰土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1K16+000~K22+873段路面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方案一、概述(一)路面底基层工程概要本合同段K16+000~K22+873段主线路面结构层为一层厚18cm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面积137786m2;师岗互通式立交主线底基层一层为18cm水泥石灰稳定土,面积39257m2,匝道底基层一层为18cm水泥石灰稳定土,面积19529m2,师岗收费站广场一层为18cm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面积1752m2。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均采用路拌法施工。主线单幅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顶宽为13.4m,其余部分为路肩包边土。(二)、设计概况:内邓高速公路原设计为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28m,路面设计为0.75m(土路肩)+3..5m(硬路肩)+2*3.75m(行车道)+0.75m(路缘带)+3.0m(中央分隔带)+0.75m(路缘带)+2*3.75m(行车道)+3.5m(硬路肩)+0.75m(土路肩),由于两阶段变更取消了原3米中央分隔带排水及绿化设施,将原基层、底基层、改性乳化沥青下封层及透层通铺,原中央分隔带波形护栏改为混凝土护栏,混凝土护栏安装就位后,铺筑沥青砼面层。二、试验段施工目的和任务通过试验段施工进行施工优化组合、机械合理配置,确定提出标准施工方法,合理的技术参数,用以指导大面积施工。具体如下:1、确定合适的使用材料和施工配合比。22、确定材料的松铺系数。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1)确定集料重量的控制方法和路拌机行驶速度、拌和数量、时间等操作工艺。(2)确定集料摊铺方法和适用机具。(3)确定集料含水量的增加和控制方法。(4)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5)确定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方法。(6)确定压实度,结合料剂量的检验方法。(7)确定作业队的人员组成和分工,画出施工和质量管理框图。4、确定一次铺筑的合适厚度。5、确定水泥石灰稳定土最迟碾压时间和最迟完工时间。6、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或面积。二、试验段施工方案(一)试验段位置考虑到成型路基施工及路槽验交时间,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我部拟在K16+700~K16+900段左半幅设立路面底基层铺筑试验段,长度200m,面积2680m2。(二)试验段日期安排计划开工时间:2011年10月20日,计划完工时间:2011年10月21日3(三)底基层材料的选择为保证底基层施工质量符合要求,试验段所用原材料、检测方法及混合料的组成设计,符合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在施工前半个月完成下列试验项目:1、原材料试验(1)水泥:使用中联PC32.5缓凝水泥,做无机结合料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细度、胶砂强度试验。(2)石灰粉:使用南阳蒲阳生石灰粉,进行有效钙及氧化镁试验。(3)土:取K21+900处取土场素土,最大干密度1.71g/m3,最佳含水量17%。2、混合料试验混合料配合比按水泥:石灰:土=2:6:92,混合料重型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1.725g/m3,最佳含水量17%。(三)机械的选型和配套1、路拌设备:一台徐工YWB200A路拌机,以保证底基层的拌和速度和混合料的拌和质量。2、整平设备:一台徐工T140推土机,推土机进行摊铺素土,一台徐工PY-190平地机,进行精细平整。3、压实设备:采用XP261型胶轮压路机2台,两台徐工LSS220单钢轮振动压路机。胶轮压路机用于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的初压及终压,振动压路机用于底基层的复压。44、运输车辆:配备10台斯太尔(15t)自卸汽车,以满足底基层混合料的运输。5、其它机械设备:一台徐工ZL-50G装载机,用于倒运水泥,及配合摊铺素土,另配备一台6000L洒水车用于底基层试验段的养护工作。(四)人员配置为保证试验段优质、准确地完成,我单位在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配置上做到精心安排、认真挑选。机械操作人员均为有多年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经验的熟练工人;管理及技术人员更是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施工队长及工程师。在工作中将认真负责,使试验段施工真正具有代表性、准确性和真实性。(五)压实度及水泥剂量的检测方法按交通部有关试验规程及技术规范要求,采用灌砂法测定压实度;含水量测定现场采用酒精燃烧法测定,同时取样,采用烤干法做对比试验,确保科学准确;水泥、石灰剂量的检测在工地试验室采用EDTA滴定法测定。(六)施工方法1、准备下承层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的下承层表面应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下承层的平整度和压实度,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并且经三阶段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摊铺前应将下承层表面清扫干净,然后用洒水车洒水,以保持其表面湿润。压路机静压两遍,以消除路床表层5的松散土及车辙等。2、施工放样(1)在路床顶面恢复中线,直线段每20m,曲线段每10m设一中心桩,并在两侧路面边缘外0.5m处用长50cm的Φ16圆钢设立钢筋标桩。(2)进行水平测量,在两侧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边缘设计标高及松铺厚度的位置。(3)按照《路面底基层试验段施工平面布置图》布置高程检测点、高程及距离固定桩,并测出高程检测点各点高程,以测定松铺系数。3、松铺布土根据确定的松铺厚度和路基宽度计算每一施工段的填土量,结合每台车拉土方量计算每车土的摊铺面积,从一端开始用石灰洒出方格,由专人指挥左右成排前后成行等距离卸土至方格内。4、摊铺整平布土完毕后,用T-140推土机在布土范围内进行摊铺,PY-190平地机整平,测量人员及时跟随推土机和平地机及时检测,根据各桩号地面标高,控制好表层顶面标高,注意松铺厚度,使填土达到控制的厚度。整平后用BW217D-2振动压路机静压一遍,使其表面平整,并有一定的压实度。5、摊铺生石灰粉生石灰粉按计划进场,进场后及时检验,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6根据水泥石灰稳定土的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干密度和水泥剂量,计算试验段需要生石灰粉的重量。根据重量计算生石灰粉的摊铺厚度,按经验公式具体计算如下:①石灰稳定土数量:200×13.4×0.18=482.4(m3)②石灰用量:482.4×1.725×0.97×6÷100=48.43(t)换算成体积:48.43÷2.7=17.937(m3)③石灰厚度:17.937÷200÷13.4=0.067(m)摊铺石灰前应检查素土层的高程,待高程满足要求后方可上灰,石灰的堆积密度应用现场所进的原材料进行标定后得出正确结果,再结合灰土击实试验所处的最大干密度,通过体积密度的公式转换,可得出石灰土的厚度,在平整好的素土层上每隔10米打两个边桩,并在桩上直接标注好石灰的厚度值,待石灰卸好后,将细线在桩上挂好,采用人工摊铺布灰。布灰时严禁铁锨抛撒,应采用扣锨法布灰,最后用刮板刮平,避免因布灰不匀而造成拌和后的灰窝、灰带现象,量测石灰的松铺厚度,根据石灰的含水量和松密度,检验石灰用量是否合适。这样也可以最大限度的控制石灰的摊铺厚度,摊铺时应尽量不使用机械配合。6、拌和石灰撒布好后,用路拌机拌和,先拌和1遍,测定混合料的含水量,若含水量过小,根据需水量洒水,并将灰土的含水量控制在比最佳含水量高1~2个百分点。拌和深度应直到稳定层底,并宜侵入下承层5~10mm,以加强上下层粘结。应派专人负责跟随路拌机挖槽检7查,随时检查拌和深度,并配合拌和机操作员调整拌和深度(防止出现素土“夹层”或“切入太深”),确保灰土拌匀拌透,灰土底部是否有素土夹层和漏拌的条带,工作速度以1.2~1.5Km/h为宜。拌和时路拌机拌合重叠25CM拌合,一个施工段应套拌2遍以上为宜,灰土拌匀后,抽取试样检测灰剂量。7、石灰土平整:灰土拌合好后,采用小型的推土机进行稳压,由于灰土的钙化时间较长,因此石灰土的平整工作一定要做细,这样做可以为水泥石灰土平整时节约大量时间。采用推土机进行稳压较之轻型压路机在稳压后,土层表面的孔隙率依然较大,这样补水闷料时水可以渗透至下层,从而保证整个灰土层内含水量的均匀性。灰土的平整高程应比设计高程高出1-2㎝。8、洒水闷料:根据灰土含水率大小,补充土层的含水量,消解部分未被分解好的石灰颗粒。人工配合洒水车,处理过湿和过干的部位,洒水闷料一昼夜,一般情况下,含水量应高于最佳含水量的1%~2%为宜。9、摊铺水泥:水泥按计划进场,进场后及时检验,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摊铺水泥之前一定要先测量集料层内的含水量,待含水量满足要求时,方可进行。根据水泥稳定土的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干密度和水泥剂量,计算试验段需要水泥的数量。根据水泥用量计算每袋(50㎏)水泥的摊铺面积,具体计算如下:8①水泥稳定土数量:200×13.4×0.18=482.4(m3)②水泥用量:482.4×1.725×0.97×2÷100=16.432(t)换算成袋数:16.432×20=323(袋)③每袋水泥摊铺面积:200×13.4÷323=8.3(m2)根据每袋(50㎏)水泥的摊铺面积在石灰土上打出方格,水泥用装载机倒送到摊铺路段,打开袋口将水泥倒在方格内,人工用刮板将水泥均匀摊开,并注意使每袋水泥的摊铺面积相等并等于计算面积。用刮板将水泥均匀摊开。应注意使每袋水泥的摊铺面积相等,水泥摊铺完后,表面应没有空白,但也要注意其均匀性。10、拌合拌合采用同拌合石灰时的拌合方法一致11、整平混合料拌和均匀后用平地机初步整平和整形,整平由外侧向内侧刮平,必要时再返回刮一遍,刮平后用轮胎压路机快速碾压一遍,再用平地机整平一次,以达到规定的平整度和横坡。含水量不合适时进行洒水。12、碾压①碾压顺序压实机具先轻后重,先用徐工LSS220振动压路机静压一遍,然后振动碾压,振动力由弱到强,以适宜土体强度增长。②碾压速度碾压速度应先慢后快,最大速度不宜超过3km/h,以免松土被推9走,头两遍的碾压速度采用1.5km/h,第三、四遍的碾压速度采用2km/h,第五遍后的碾压速度采用2.5km/h,最后一遍光面碾压,速度采用3km/h。③碾压方式压实机具工作线路要合理,碾压时由外侧向内侧、纵向进退式进行,以保证横坡,压路机每次横向碾压重叠不少于压实宽度的1/3,确保压实均匀,做到不漏压、无死角。④压实度检测当压路机碾压结束后,用灌砂法进行压实度检测。13、养生施工完成压实度检测合格后及时洒水养生,养生时间不少于7天,养生期间实行交通管制,每天洒水次数不应少于3遍,并保证养生期间始终保持稳定粒料表面潮湿,养生期不少于7天。养生期内除洒水车外,禁止其它车辆通行,封闭交通。除洒水车外禁止其他车辆通行。三、试验段总结详细检测和记录路面底基层试验段施工过程中各个工序和每一碾压遍数的技术数据,汇总成册并填写试验段成果报告。四、施工注意事项1、摊铺石灰前对填筑的土方一定按要求整平稳压,并具有规定的横坡。摊铺水泥要人工用刮平器摊铺均匀,避免空白和灰团出现。2、拌和深度要均匀,侵入下承层5-10mm,随时派专人检查,防10止出现素土“夹层”或“切入过深”。3、经常检查含水量,施工时土的的含水量控制在大于最佳含水量1~2个百分点,过湿要晾晒,过干要洒水闷料。4、控制好碾压方式和碾压速度,相邻两轮重合1/2轮宽。5、碾压过程中发现弹簧、松散、起皮现象后及时采取掺加水泥或换料重新拌和、碾压。6、严禁压路机在施工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7、做好施工接缝的处理。8、加强养生,根据天气情况控制洒水次数,使表面始终保持湿润。五、施工保证措施1、质量保证措施(1)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实施施工过程和管理过程同步质量控制。(2)加强岗前培训工作,针对各岗位人员进行岗前技术质量培训。(3)建立施工日志制度,收集好试验资料、技术资料、放样记录、各工序检查记录。(4)施工中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及新郑高速公路施工规范要求进行,各工序严格控制,实行“三检制度”,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下一道工序。(5)加强对施工人员质量教育,做好书面技术交底工作,明确11施工工艺和控制参数使每个参加施工的人员心中有数。(6)认真接受业主、监理、质量监督部门的技术指导和监督。(7)建立“质量例会制度”,定期检查分析施工中的技术质量状况,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确保施工始终处于有效控制下。2、安全保证措施(1)落实安全责任,实行责任管理
本文标题:路面二灰土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480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