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中国传统文化概括 演讲稿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制作小组:3623卜楠程俊芬黄琼刘园园秦小静王海迪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据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上古:中国文化的发生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隋唐:隆盛时代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于市井文化的勃兴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明清:沉暮与开新上古:中国文化的发生灰黑陶高领三足罐形鼎龙山文化陶折复圆河姆渡文化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孕育发生到恢宏壮大,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日臻丰富的历程,也是“人不断解放自身”。走向文明演进高峰的历程。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殷商神本文化以殷为中心展开活动的商人,脱离原始社会未久,在以神秘性与笼统性为特征的原始思维的支配下,商人尊神重巫,体现出强烈的神本文化特色。•周人的文化维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_《诗经》(宗法、分封制度的建立)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百家兴起及其学派特征儒家学派以“仁”为学说核心,以中庸辨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儒学本是孔子倡导的民间私学,自汉武帝实行独尊儒术后,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上的正统思想,它以三纲五常为伦理道德规范,主张仁政,德治,提高经世济民,以祝君王,明教化。•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在天文学、数学、农学、药学领域有过许多杰出成就。尤其是四大发明,更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杰出科技成果。•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具有时间延续最长,领先的科学,文学艺术美不胜收,并为世界闻名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特点。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统一•宏阔的文化精神•文化统一与思想统一•儒学独尊与经学兴起隋唐:隆盛时代•文化背景•“有容乃大”的文化气魄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师开放的,坚守并蓄而好探求的。——《世界简史》威尔斯•风采辉煌的艺术成就红豆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于市井文化的勃兴•理学建构•精致细腻的士大夫文化•市井文化之勃兴•教育和科技成就。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冲突的双重效应•元杂剧及其文化意义•规模盛大的中外文化交流明清:沉暮与开新•空前严厉的文化专制•早期启蒙思潮•古典文化的大终结•西学东渐及其中断•瑰丽璀璨的《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笔墨造化的书法,以神似取胜的水墨画,神秘精美的石窟雕塑,巧夺天工的宫殿,园林等,还有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以及浩如烟海的典籍文献等。•中国生产的丝绸、瓷器闻名世界,万里长城,秦陵兵马俑,大运河等宏伟工程,堪称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中国文化以其本身的特异性为世界文明增添色彩,同时以特有的思想价值和艺术技巧为西方世界文明提供帮助。中国传统食文化农业的发展是饮食文化发展繁荣的基础饮食与农业有密切联系。没有农业,饮食就成了无米之炊。何谓“农”?班固《汉书·食货志》:“辟土植谷曰农”,此即我们今天所说的狭义农业。其实,我国古代并不仅限于此,而是注意到因地制宜、全面发展,今天所说的农、林、牧、副、渔都得到发展。在距今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蔬菜就已开始种植。西安半坡出土的一个陶罐中就盛有芥菜、白菜种子。夏、商、周三代畜牧、园艺都有一定规模发展。战国时成书的《管子》常常将五谷(黍、稷、麦、菽、麻)和六畜(猪、牛、羊、马、鸡、狗)、“桑麻”并提。当时粮食、园艺、畜牧收入之比为60:20:20,这还未包括桑麻渔采,可见是多种经营。饮食文化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完善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文献中,饮食著述占有一席之地。《汉书·艺文志》上就有《神农食经七卷,记载了先秦的饮食烹饪经验;魏晋南北朝及其以前的有关著述不下数十种,仅以《食经》命名的就有五部;《齐民要术》是一部百科全书,也是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集大成。它谈到了食物的储存、酿造、加工、烹饪,全而系统地论述了饮食生产的整个过程。《要术》既考虑到皇帝贵族“烤乳猪”等高档菜肴,也更多的考虑到平民百姓的中低档荤素菜之需:唐宋以后,北方的饮食技法伴随着大运河的浆声帆影传到南方,反映南方饮食烹饪技术的著述越来越多。北宋高僧赞宁《笋谱》专门介绍竹笋的采食方法,强调要吃出笋之“本味”。他自己的食法是:在竹林里取鲜笋和山泉水,用笋皮慢慢煨熟,坐在林中享用,认为如此才能吃出“本味”、“真味”。南宋林洪《山家清供》一书记述了山区居民的饮食原料和制作方法。重点介绍蔬食,从箩卜开始共包括栽培作物,烹制方法40几条。“涮兔肉”最早见于此书,后在此基础上又出现了“涮羊肉”等。由于地方习俗、地理环境等差异,在漫长的传统饮食文化发展中形成了人们所公认的八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皖菜。鲁菜——发祥于齐鲁文化的中心,山东。其与礼仪的完美结合堪称八大菜系之首。其中最著名的是“孔府菜系”,它糅历代宫廷、官府、山东民间菜为一体,宋时已成为北方菜系的代表。明清时成为宫廷御膳的主体。孔府菜之特点是用料广泛,上至山珍海味,下至普通瓜果;制作精细,讲究刀工精细,调味得当,工于火候;讲究滋补,高热量、高蛋白菜居多;极其讲究菜名与造型,此乃孔府菜之一大特色。如“当朝一品锅”,“御带虾仁”、“诗礼银仁”等皆有“天下第一公府”之特色。“满汉全席”乃鲁菜中之极品,在清代成为宫廷御宴的代表品种。“全席”包括南北名点名菜约100款。当朝一品锅川菜——发源于巴、蜀二地。其特点是重油重味,以麻辣见长。川菜讲究调料,且善于翻新。一块豆腐在四川厨师手中可做出十几种味。川菜素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之美誉。麻婆豆腐粤菜——广州、潮州、东江三种地方菜组成,特点突出一个“杂”字。选料广而杂,鸟、兽、虫、蛇皆可入;口味清淡,爽口生脆,大多偏甜;季节性强,有“时菜”之称。清末随着海岸通商,粤菜扬名欧美。苏菜——又称淮扬菜,以苏州、扬州、杭州为中心。以清淡雅致著称,是“南食”的代表。选料多为鲜活河类;口味兼有南北风味,浓而不腻,淡而不寡;极讲饮食环境、饮食器皿、饮食风尚。常借船舶大摆宴席。饮食场所与工艺,雕刻园林,盆景,音乐,建筑,书法,装潢结合。使人在吃的同时得到精神上的陶冶。烟花三月淮扬菜——番茄松鼠鱼浙菜——以杭州,宁波,绍兴,三种地方风味菜肴为代表,具有浓厚的江南特点,选料多为鱼类河鲜,肉,禽,笋兼顾,料重味鲜。许多菜都含有寓意:“年年有余(鱼)”,“早生贵子”(枣,花生,桂圆,荔枝),“油炸烩”(秦桧),“宋嫂鱼”,“东坡肉等”。东坡肉闽菜——以海鲜著称,善制药膳。讲究味道醇厚。福建地方菜。湘菜——湖南地方菜,以辣椒和熏腊食品为主流。与川菜之麻辣不同的是只辣不麻,口味浓厚刺激。湘人还多嗜苦,如苦瓜等。皖菜---安徽地方菜。多用沙锅烧炖食品,微火慢制,选料多肉、鱼,喜生蒜、香菜配肉,油重,咸中带辣。熏、腌、腊制食品也是其特色。除八大菜系外,鄂、陕、豫、晋诸省的烹饪也多有特色。湘菜——剁椒鱼头古代不少文人雅士都精于烹调。孔子就提出了“七不食”的饮食标准——“食殪而餲(饭变味),鱼馁而肉败(鱼烂肉腐)不食;色恶(食物变色)不食;臭恶(变味)不食;失饪(烹调不善)不食;不时(不熟或不到吃饭时间)不食;割不正(刀工不好)不食;不得其酱(调料使用不当)不食。”还主张不食动物内脏、虫、蛇等污秽,阴邪之物。苏东坡一生宦海沉浮,尝遍南北佳肴。他做的烧肉“慢煮火,少煮水,火候足时他自美”,“东坡肉”流传至今。陆游与东坡相反,喜欢素食,写了几十首赞叹素食的诗。明末清初剧作家李渔强调“鲜”是食物的本味,对“暴烩天物”深恶痛绝。另外,中国节日饮食也非常讲究。大者如:除夕的饺子、正月十五的元宵、端午节的粽子、中秋的月饼、腊八的腊八粥,不仅各具风味,且包含许多动人的传说故事,也是传统饮食文化不得不提的一朵奇葩。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文化是一种存在的但又默许的一种“潜规则”,像一盏灯塔,让我们即使没有方向,也不至于偏离太远,或许我们都不屑去谈了,但是我们却在不知不觉中践行着。这是对个人而讲的。那么文明能干些什么呢,对于这个社会?•从大方向讲,我们可以说提升一个国家在国际中的竞争力,“软实力”这个词你总听过吧!那从这个方向,你可以去寻觅一下。另外,对于我觉得,那或许太大了,而我觉得他的影响及作用最深远的的一点,便是,凝聚力。我想这个词,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地被诠释着,尤其在被侵犯时最为突出。那往小了说,就是家,与游子。我们分散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但是我们总又被串联起来,就是这条血脉吧!结语•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讲中国传统文化,对比西方文化精神,希望每一个同学,看五千年历史,观八万里环球,独仗剑,走天涯,三只眼,看天下,天地之间,人为尊!•参考书•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第2版•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柳诒徽.中国文化史.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谭家健主编:中国文化史概要(增订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本文标题:中国传统文化概括 演讲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508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