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公共组织行为学祝小宁教授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引言公共组织行为学导论组织行为学是以人为研究中心,旨在提高组织管理实效性的学科。1.公共组织行为学及其价值研究在社会和组织活动中,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学科。通过建立对人进行有效管理的模型,从而提高组织管理效率。公共组织行为学的核心是研究如何运用各种管理方法,对公共部门和社会中,与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配置、组织与培训,使其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进行恰当的诱导、激励和协调,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部门和社会发展目标。公共组织行为学以公共组织对自身的组织行为及对公共领域的组织行为为研究对象。提供相关的材料、知识、理论和观察视角以提高人们认识自己的行为的能力,增强人们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培养对公共组织和公共领域的管理和领导能力,使公共组织能够在充满压力及变幻莫测的现实世界中做出正确的反应及行动。公共组织行为学的价值组织行为个体范畴群体范畴组织范畴公共范畴2.公共组织行为的活动范畴组织行为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公务人员公务团队公共组织公共领域个体范畴组织目标工作动机行为态度动机激励态度改变个性管理活动特征组织行为有效行为群体动力沟通行为关系协调群体组合团队建设群体范畴公务人员部门群体组织体制组织变革组织机制组织文化组织领导组织范畴部门群体公共组织公共领域范畴组织思路操作技术改革发展资源配置行为应急处置行为社会保障行为社会管理行为舆论引导行为公共组织社会运动社会化的行为发展促进行为利益协调行为《公共组织行为学》作者:(美)罗伯特•B•登哈特珍妮特•V•登哈特玛丽亚•P•阿里斯蒂格塔丛书主编:张成福译者:赵丽江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3.公共组织行为学的学习方法教材选用公共组织行为模型第一部分公务人员组织行为第二部分教学安排第三部分公共组织组织行为第四部分公共领域组织行为公共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除了理论教学之外,还会融合实验研究、调查研究、案例研究和政策研究等实践性学习方法。实验研究法是一种经过精心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操纵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实验的基本目标是决定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实验研究法学习方法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指的是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或直接观察,或社会测量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某种社会群体的样本那里搜集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案例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个事件的真实记录和客观叙述,其中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括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案例研究法政策研究法政策研究法是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公共组织制定的公共政策进行研究,突出实然、事然目标和应然、价值目标。第一讲思维方式和组织模型一、公共组织行为学的思维方式组织是为了达到特定的共同目标,拥有特定资源,经由各部门分工合作和不同层次的权力和责任制度规范,而合理协调人群活动的社会实体。①名词范畴使用的组织1.组织——以人为本、人为中心组织现代社会把组织看成开放的社会技术整合系统目标系统组织系统文化系统人力系统技术系统物质系统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公共组织是指运用公共权力对公共领域进行有效组织,对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组织。公共组织包括国家权力机关、执行机关、第三部门、公共服务组织、各种社会团体。公共组织的组织特点在于它的公共性,在于把自己组织好,以实现有效组织公共领域。组织可分为私人组织和公共组织组织是将各子系统、各要素组合和编织成为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活动整体之行为。动词的组织与管理同义组织组:安配置资源管理的管织:治治理资源管理的理②动词范畴使用的组织人为中心原则整分合原则人岗事原则显隐一致原则内在驱动原则结构化原则协调平衡原则动态权变原则目标认同原则合理授权原则专业化原则机制化原则封闭制衡原则能级性原则责权一致原则组,织的操作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把人力资源配置好、管理好,获得最大的价值,这是组织发展的核心公共组织行为学以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处理作为核心内容。人力资源是社会和组织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行为行:行动有机体的活动及其活动所产生的作用。是指人在客观环境刺激下,表现出能观察到的一切外显活动。为:作为是指人对所处环境作出反应所产生的能动作用。2.行为——心为行魂、攻心为上行为行为=f(人的主观特征×所处客观环境的特征)B=f(Pa、b、c…×Em、n、o…)公式中,B表示人的行为;f表示函数关系;P表示人员的主观特征个性;a、b、c…表示人的直觉、能力、性格、价值观、气质等主观特征;E表示所处的客观环境;m、n、o…表示组织内部环境、组织外部环境、世界大环境等。行为内在活动机制刺激刺激反应感受器官中枢反馈效用器官反应外行为外行为内行为行为内在活动机制行为可以分为内行为和外行为举动是外显的外部活动都是内心直接支配的举动是外显的心理是内隐的影响外显行为,就需影响内心举动是外显的外部活动都是内心直接支配的举动是外显的心理是内隐的影响外显行为,就需影响内心组织组安安资源安人织治治资源治人组织目标有效行为人的心理攻心为上组织行为安心治心是人与人互动的结果,是一方对另一方施加影响,另一方接受这种影响的左右,产生心理变化和行为改变。影响力就是指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和行为状态的力量。尽管影响力人皆有之,组织者要改变别人,其影响力必须超过常人。效果取决于影响力和接受度的比值关系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社会赋予)非权力性影响力(自身具有)强制性影响自觉性影响职位因素敬畏感观念性传统因素服从感社会性资历因素敬重感历史性人格因素敬爱感本质性才能因素敬佩感科学性情感因素亲密感心理性信赖感技艺因素实践性组织者的个人修养组织者加强个人修养的重要性修养通常是一人综合能力与素质的体现。良好的修养能够体现一个人的品位与价值,一个有很高修养的人,能彰显人格魅力。组织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修养是文化和智慧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美德和内在力量。讲究情操修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我国古代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佛光菜根谭最好的管理,就是自己管好自己;最坏的管理,就是自己言行不一。组织者如何加强个人修养一、待人要平和有礼。古语有云: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二、做事要精简有道。作为组织管理者,要关照的层面会很多,但是必须抓住重点关键,切记过分地繁琐。组织者如何加强个人修养三、论理要中道有分。做事有分寸,不可以偏左或偏右,持之以正,中道行事,才不会偏失大方向。四、领众要融和有义。人心最大的陋习是同归于尽、嫉妒偏狭,因此统理大众必须要有融和的雅量。只有融和,才能宽大和众,才能彼此交流。不但融和,更要有义。与人交,要有情有义;为人谋,要有忠有信。第一讲思维方式和组织模型二、公共组织行为学的经典模型第一:组织宗旨第二:组织关键第三:组织方式第四:组织保证组织目的组织对象组织模型第一讲思维方式和组织模型二、公共组织行为学的经典模型(一)经济人假设和任务组织行为模型(1)经济人的人性设计1、经济人假设(2)经济人假设的主要理论观点感官动物感受性快乐追求痛苦逃避利益危害趋利避害享乐哲学——“快乐原则”社会竞争——“马太效应”利益人生自我教育投资(3)经济人的行为特征人天生就是懒惰的,害怕工作和学习人是为了交换利益来组织中工作的个人的目的和组织的目的是冲突的人是被动的可追随的,因此是可控制的有少数人天生有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第一:组织宗旨第二:组织关键第三:组织方式第四:组织保证组织目的组织对象组织模型第五:组织职能第一:组织宗旨确保组织任务完成第三:组织方式第四:组织保证组织对象.组织目的外控行为管、卡、压胡萝卜加大棒第二:组织关键科层组织体制2、任务组织行为模型第五:组织职能监督者控制者合理性人的自然属性和本能活动;经济利益的驱动功能;科学和法治。不合理性扭曲人的本质,机械呆板方式,无人性管理对员工粗暴摧残。3、对任务组织行为模型的分析第一讲思维方式和组织模型二、公共组织行为学的经典模型(二)社会人假设和参与组织行为模型霍桑实验照明实验、福利实验、报酬实验主持人:美国哈佛大学梅奥教授物环境照明行为产量人照明实验1、参与组织行为模型的产生福利实验报酬实验梅奥《工业文明中的问题》物人环境福利行为产量物人环境报酬行为产量生理社会2、社会人假设梅奥社会人假设人是社会的人,社会属性是其本质属性人的行为是受社会需求满足程度所决定人是生活在特定社会关系中,受其制约人的理性和情感世界都会支配人的行为人既有逻辑性行为也有非逻辑性的行为以人为本,推动人的发展第二:组织关键第三:组织方式第四:组织保证组织目的组织对象攻心为上,培养主人翁感精巧的组织艺术激励管理体制3、参与组织行为模型第一:组织宗旨第五:组织职能沟通者、协调者合理性实现了组织理论、组织宗旨、组织方式、组织手段的革命,推动组织效能不断提升。不合理性过分注重关系,却不去变革组织中最重要的产权;摒弃了西方机械的任务组织模式,却走向另一个极端,得了“东方病”。4、对参与组织行为模型的分析第一讲思维方式和组织模型二、公共组织行为学的经典模型(三)自我实现人假设和自主组织行为模型人本主义学派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最高层次终极目的1、自主组织行为模型的产生我主观我(主我)客观我(客我)统一理想我现实我差距激励自我实现存在主义学派萨特“存在先于本质”存在本质生命体人懒惰生理2、自我实现人假设马斯洛自我实现人假设勤奋社会人天生就是勤奋的人是敢于承担责任的人是可以自我激励的人有巨大的创造潜能环境扭曲人善良本性组织就是不组织,解放人第二:组织关键第三:组织方式第四:组织保证组织目的组织对象将人从物的束缚中解脱自主、弹性,不控制事业部制,多维多中心网格体制3、自主组织行为模型第一:组织宗旨第五:组织职能创造者、服务者合理性强调以人为本;培养员工主人翁的态度;管理的服务意识。不合理性4、对自主组织行为模型的分析一味夸大精神的作用,具有唯心主义的成分;不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具有空想主义色彩;把管理的失败归结为外在环境条件的缺乏,具有机械主义的成分。第一讲思维方式和组织模型二、公共组织行为学的经典模型(四)复杂文化人假设和最新组织行为模型社会生产方式变化社会活动方式变化组织上层建筑变革组织行为模式变革三大浪潮科技革命信息社会知识经济1、最新组织行为模型的产生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美籍日裔教授威廉.大内《Z理论—美国企业界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美国著名管理专家、麦肯齐咨询公司资深顾问迪尔、哈佛大学教授爱伦.肯尼迪《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精神支柱》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帕斯卡尔、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阿索斯《日本企业管理艺术》美国管理学家小罗伯特.沃特曼和托马斯.彼得斯《追求卓越—美国最成功公司的经验》2、复杂文化人假设(1)复杂文化人假设的主要观点无论是经济人、社会人假设,还是自我实现人假设,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又都不能包括一切情境下的一切人。因为人是非常复杂的,不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和潜力,就是同一个人,其需要和潜力也会随年龄、地位、知识经验、环境、时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许多方面的发展变化而有所不同。人是特定文化的产物,文化制约人的行为文化差异性造就人与人的不同文化的变迁决定人是变化着的社会、文化的复杂性,使得人是复杂的(2)复杂文化人假设的人性设计(1)柔性组织思想柔性组织软性资源柔性方式文化组织3、最新组织行为模型以软性资源为例:数量时代紧缺经济生产管理技术硬专家40年代中期——50年代末60年代初期——70年代中期剩余经济质量时代营销管理经营专家70年代中期——80年代末全球经济规模时代资本运作金融专家90年代初——90年代末高科技经济领航时代战略管理策划专家图片出自:本世纪初——当今知识经济可持续时代文化管理文化软专家数量时代
本文标题:公共组织行为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541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