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新版自考内部资料---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课程代码【00318】版权:达德教育2015年印制1.“政策分析”作为学术术语,其第一个提出者是林德布洛姆2.公共政策直接主体包括代议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某些政治体制内的政党和军队领导人3.针对某一社会领域或社会生活某个基本方面制定的、在该领域或方面起全局性与战略性作用的政策,指的是基本政策4.在当代中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属于狭义的法5.抽样、编码和推理是公共政策内容分析方法中的三个关键环节6.以同一政策体系内的各项政策相互间是否存在着涵盖与衍生的关系为标准,公共政策可以划分为元政策、基本政策和部门政策7.元政策,是政策体系中管总的或具有统摄性的政策,对其他各项政策其指导和规范的作用,是其他各项政策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是政策主体用以指导一定历史时期全局性行动的高度原则性的指针8.为在某一个特定的部门贯彻基本政策而制定的具体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被称作部门政策9.我国宋代苏轼在科举应试时所进的“时务策”是《教战守策》10.就结果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政策11.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在某一较长时间内制定和实施的内容各异但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的聚合体,称为政策群12.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被称为政策链,这一概论源于列宁13.从无数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和众多的政策群、政策链中,抽象出所有的政策的共同本质和属性,属于公共政策层次中的政策一般14.团体决策的方法是碰头会、头脑风暴法、具名团体法和德尔菲法15.依横向的形式特征进行划分,公共政策可划分为立法政策、国家元首决策、行政决策、司法决策、执政党政策16.“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讲述的是下层决策者同时接受上层若干决策者的决策,而上层决策者每人负责某一专项问题的决策,下层决策者必须根据不同的专项问题接受不同的上层决策者的决策,属于公共政策制定系统的内部结构的职能结构17.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依据研究过程的不同阶段,可以划分为三个方面:研究程序的设计;政策研究资料的收集或者对研究对象的观察;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路径18.在公共政策的研究方法中,“解剖麻雀”的方法是指个案分析法19.代议机关制定公共政策的基本形式是立法20.公共政策研究的基础性方法是系统分析方法21.决策科学与公共政策学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22.1918年在洛杉矶成立、现今仍有较大影响力的美国智库(思想库)是兰德公司23.公共政策学诞生的标志是《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24.早在19世纪50年代就被马克思视为“第四种权力”的是大众传播25.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拉斯韦尔26.拉斯韦尔把政策过程划分为信息(情报)、建议、制定、执行、运用、评价、终止27.被认为是对管理性的组织机构过程进行开创性研究的著作是美国学者赫伯特·西蒙在1947年正式出版的《管理行为》28.“三论”包括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是三门相互联系的交叉学科,其奠定了包括公共政策学在内的决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29.公共政策研究中集体访谈的常见形式是焦点团体座谈会、德尔菲函询法、头脑风暴法30.实地观察法是在自然环境下对当时正在发生的事情进行观看、倾听和感受的一种政策研究手段31.参与观察法就是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实际参与研究对象的一些与政策过程有关的生活过程进行观察32.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有概念体系、研究对象、研究方法33.政策制定系统的内部结构的类型包括线性结构、职能结构、线性—参谋结构、矩阵结构34.古代政策研究没有形成独立学科的原因是古代国家在政治体制上尚非依据“主权在民”的理念设计而成;国家权力的公共性和政府政策的公共性都还没显露出来;参与决策的人很少且决策过程纯属“黑箱”运作;按照科学的程序和方法,从经验和定量方面研究政策在那时还不可能35.“三论”的思维方式的特点是系统性、动态性、最优化36.“三论”提供的基本方法是系统方法、信息方法、反馈方法、功能模拟方法37.公共政策这门学科形成的历史条件是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决策科学的形成;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凯恩斯主义的出台和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38.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来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提出公共问题并推动问题认定;有效影响政策议程的设置;影响公共政策的抉择39.公共政策的个案研究的证据来源包括文献、档案记录、访谈、直接观察、物理人工制品40.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共政策学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课题选择的新取向、方法论的非科学趋向、公共政策学的建制化41.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共政策学研究课题的选择偏重于伦理取向、管理取向、政府改革取向42.公共政策学的建制化主要表现在学会的成立、专业研究刊物的问世、专门研究机构的建立、大学教育中专业与课程的设置43.邓小平指出“没有明确的战略方针,好多事情都不好办”,战略可被称为宏观决策44.政治政策的核心价值是获取、巩固与增益国家权力和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45.经济政策的核心价值是获取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46.以政策主体在制定一项政策时有无现成的规范和原则可遵循为标准,可以把公共政策划分为程序性政策与非程序性政策47.在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中,公共政策的灵魂是政治性48.1977年我国决定废止大学招生实行的免试推荐制度而改行全国统一考试的制度,这属于确定型政策49.美国公共政策的基本形式是国会立法50.公共政策是由政治性组织制定的,是国家、政府、政党为实现其政治目的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因此,公共政策具有鲜明的政治性51.政策与法的相互关系表现为:政策是法的来源和动力,并且对法的制定和执行具有方向性的指导作用;法为政策提供保障,定型化为法律的政策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52.有的国家践踏多边协议,受害国在交涉无效的情况下采取贸易报复措施,这体现了公共政策的管制动能53.公共政策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它的运行和有效性依赖于它的权威性54.法律工具、经济工具、交流工具是狄龙对政策工具的分类方法;市场化工具、工商管理技术工具、社会化手段是陈振明对政策工具的分类方法;自愿性工具、混合性工具、强制性工具是加拿大学者郝赖特和腊梅什对政策工具的分类方法55.社会政策的核心价值包括社会正义、社会公正、社会协调、社会稳定56.社会政策主要包括劳动政策、医疗卫生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公共救助(社会救济)政策、弱势群体优惠政策、人口政策、环境政策、宗教政策、移民政策57.当代中国的行政决策的主要形式有行政法规、行政措施、决定和命令、部门规章58.美国学者詹姆斯·安德森以政策协调社会生活的方式为标准,把公共政策划分为分配性政策、调节性政策、自我调节性政策、再分配性政策59.美国学者詹姆斯·安德森以政策是否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将公共政策划分为实质性政策与程序性政策60.公共政策依据纵向形式特征可划分为中央政策、地方政策、基层政策61.美国司法决策的形式主要有司法审查、推翻先前的裁决、司法命令62.美国总统决策包括国情咨文、立法否决、委托立法、外交决策、防务政策63.在整个政策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政策制定系统64.政策系统的“神经”系统是信息传播系统65.保证政策系统的良性运行和政策目标的实现,减少决策失误,避免政策执行中发生变形的政策支持系统的子系统是政策监控系统66.中央集权型单一制的国家架构形式的典型是法国67.强调权威的多元化、权力的分散化以及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双向互动的理论是治理理论68.将决策权的配置分为首长制和委员会制的依据是最高决策权所属人数的多少69.从国家最高决策权来说,美国的公共决策体制属于总统制70.实行委员会制的决策体制的典型国家是瑞士71.政策制定主体采纳的基本决策规则主要有两种:一是全体一致规则;二是多数规则72.多数规则采取两种基本形式:简单多数规则和绝对多数规则73.多数规则的决策成本低于全体一致规则的成本74.在决策中,能使决策结果达到“帕累托最优”的决策规则是全体一致规则,全体一致规则适应的对象是对某些重大政策问题的决策75.在公共利益和公共代价的关系中,严厉的环保政策属于利益范围广、代价范围窄76.在我国,公共决策的基本规则是民主集中制77.政策评估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政策评估主体、政策评估对象、政策评估目的、政策评估标准、政策评估方法78.政策系统的工作环境所具有的特点包括多样性、变动性、主观性、人为性79.大众传播与公共政策关系:大众传播能够制造焦点效应,催生热点公共问题;大众传播能够推动公众议程尽快转化为政策议程;大众传播经常成为影响政策抉择的意见领袖;大众传播能够充当政策执行效果的检测者和裁判者;大众传播在影响政策的过程中存在“公共性缺失”的问题80.政策支持系统分为:信息传播系统、政策咨询系统、政策监控系统、政策评估系统81.政策系统的一般环境包括地理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法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国际环境82.非政府政策行为包括公民、社会团体、政党、大众传媒83.公共政策系统包括政策主体系统、政策支持系统、政策反馈系统84.提出决策者有限理性和满意决策命题的学者是西蒙85.政策过程的渐进主义模型的构建者是林德布洛姆86.揭示了现代民主国家的根本理念“主权属于人民”与实际政策过程总是由直接掌管政权的少数人来主导这一难以克服的悖论的政策的过程模型是精英决策模型87.规范最适模型的提出者是德洛尔88.把政策过程假定为输入——决策——输出——反馈这一系统运行过程的学者是伊斯顿89.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视角,使我们能够窥视在多元政治体制中如何在集团竞争中使相互对立的利益得以聚合、整合和综合为统一的公共利益,并据以制定公共政策的理论模型是集团模型90.在揭示社会本质的政策过程模型中,揭示现代民主国家的根本理念“主权属于人民”与实际的政治过程和政策过程中总是由直接掌管政权的少数人来主导这一难以克服的悖论的模型是精英模型91.公共政策分析中最具有解释力和普适性的一个模型是政治系统模型92.基于中国经验的政策过程理论模型是“上下来去”模型93.揭示认识论本质的政策过程模型的是理性主义模型、政治系统模型、渐进主义模型94.美国政治学家戴伊认为,公共权力机构赋予公共政策的特性有合法性、普遍性、强制性95.“上下来去”政策过程模型:政策制定过程在认识论上是一个从“形而下”到“形而上”的过程;政策执行过程在认识论上是一个从“形而上”到“形而下”的过程;整个政策过程在政策主体与政策客体的关系上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96.政策问题的大量涌现,客观上要求公共政策过程实现理性化、专业化、科学化、民主化97.问题通常泛指实际状态与期望之间的差距98.统治集团或社会大多数人感觉到现实中出现的某些情况与他们的利益、期望、价值和规范有相当严重的矛盾和冲突,进而通过团体或组织活动要求有关社会组织和政府采取行动加以解决,并被后者列入政策议程的问题称为政策问题99.通常由某一政策有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的相关机构及其代表人士构成,会受到利益集团的影响,但本身又常常不是固化的利益集团,这一类型的政府网络被称为利益型政策网络100.公共问题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提出主体是政府部门101.通过系统地运用个人、组织、技术等多重认识来获得对公共问题的全面了解和解决方法的分析方法是多角度分析102.将公共问题的原因划分为可能原因、合理原因和可诉原因的一种问题认定的方法是层次分析103.头脑风暴法的核心机理并不依赖于逻辑上的一致性或过程的合理性,而是靠脑力激荡团体成员间的共识程度104.政策议程通常可分为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105.认定那些影响深远和潜在意义重大的政策问题的议程是实质性议程106.象征性议程的问题多集中于价值领域107.在民主和平等的社会中,比较常见的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外在创始模型108.科珀等学者认为,动员模型通常出现在不太民主的社会109.外在创始模型、动员模型、内在创始模型属于科珀学者确立的政策议程构建模型110.政府直接创始
本文标题:新版自考内部资料---公共政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564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