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观山湖区产业发展规划
观山湖区产业发展规划(2014-2017)信息来源:区发改局发布时间:2014年06月18日13:45字体:小中大目录前言.1第一章产业发展趋势.31.1国际发展趋势.31.2国内发展趋势.41.3省内、市内发展趋势.71.3.1贵州省产业发展趋势.71.3.2贵阳市产业发展趋势.9第二章产业发展现状与环境.112.1产业发展现状.112.1.1基本情况.112.1.3产业基础.122.1.4招商引资.142.1.5基础设施.142.2产业发展环境.152.2.1优势.152.2.2劣势.182.2.3机遇.192.2.4挑战.222.3产业选择.232.3.1基于SWOT分析的产业选择.232.3.2基于贵阳市域竞合分析的产业选择.252.3.3产业选择.26第三章发展思路和目标.283.1总体思路.283.2基本原则.283.3战略定位.293.4发展目标.313.5发展阶段.32第四章产业发展空间布局.344.1空间布局.344.1.1“三园三区四翼”.344.1.2九大产业板块.354.1.3“一区一城一核”.374.2重点园区.384.2.1第一产业重点园区(基地).384.2.2第二产业重点园区(基地).394.2.3第三产业重点园区(基地).41第五章第一产业规划.445.1发展思路.445.2发展目标.445.3重点领域.455.3.1茶产业.455.3.2特殊农产品业.455.3.3中药材产业.455.3.4花卉苗木产业.465.3.5观光农业.465.4主要任务.475.4.1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475.4.2促进农业科技广泛应用.485.4.3创新农村经营组织体系.485.4.4推进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485.4.5打造现代农业物流体系.495.4.6提升农村信息设施水平.49第六章第二产业规划.506.1发展思路.506.2发展目标.506.3重点领域.516.3.1高端装备制造和特种设备制造业.516.3.2电子信息制造业.516.3.3轻纺织服装业.526.3.4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526.3.5新能源汽车产业.536.3.6医药产业.536.3.7其他制造业.536.4主要任务.556.4.1打造基础平台,创造发展空间.556.4.2做好企业孵化,推进企业转型.566.4.3培育龙头,带动产业发展.576.4.4创新驱动,科技领跑.576.4.5促进两化融合,带动产业升级.58第七章第三产业规划.597.1发展思路.597.2发展目标.597.3重点领域.607.3.1金融服务业.607.3.2会展服务业.607.3.3商贸物流业.617.3.4文化体育业.627.3.5总部经济.637.3.6房地产.647.3.7生态旅游业.647.3.8休闲养生业.657.3.9电子商务产业.657.3.10软件服务外包业.667.3.11智慧应用产业.667.3.12卫星及应用产业.677.3.13数据处理与运营服务业.677.3.14现代科技服务业.687.3.15信息技术服务业.697.3.16其他.697.4主要任务.737.4.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737.4.2培育龙头企业品牌.747.4.3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747.4.4延伸发展会展产业.747.4.5完善壮大物流服务.757.4.6壮大文体产业规模.757.4.7打造高端宜居之城.767.4.8完善住房保障体系.777.4.9打造绿色生态之城.777.4.10推动信息产业发展.78第八章保障措施.798.1形成良好发展环境.798.2建立多元化融资体系.808.3扩大内外开放,推进招商引资.808.4优先要素保障,加快项目落地.818.5倡导本地培养,引进合适人才.81附录.83附件1:规划重点产业领域.83附件2:规划重点项目列表.85附件3:产业空间布局示意.89附件4:参考资料.91前言2011年国务院批复《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观山湖区拉开建设开发的序幕。多年来,历届管委会班子团结一致,带领全区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创业苦干,在省、市领导关心和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区内建设获得长足发展,城区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日益增强,已成为贵阳市核心发展区域和经济增长极。特别是2012年12月观山湖区正式批准成立以来,区内经济发展站到了全新高度和全新起点。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产业重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不断推进,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黔中经济区的蓬勃建设,贵阳市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的有序推进,观山湖区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作为贵州省黔中经济圈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贵阳市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积极有序推进观山湖区各产业良性发展,不仅对于提升全区经济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更可有效带动贵阳市、黔中经济区乃至全省经济的发展。在观山湖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区政府提出以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为统揽,紧扣“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围绕“优化一产、飞出二产、主攻三产”的产业发展思路,强力推进城镇化带动战略实施,统筹观山湖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奋力将观山湖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先行区。为了更好地落实省、市、区关于观山湖区国民经济及产业发展的有关精神,实现观山湖区党代会中提出的区经济发展及产业调整的目标,特制定《观山湖区产业发展规划(2014—2017)》。本规划的主要编制依据有:《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贵阳市关于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空间布局规划》、《贵阳市产业布局规划》、《中共贵阳市委??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意见》、《观山湖区委在中国共产党观山湖区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观山湖区政府在人大一次二届全会上的工作报告》、《观山湖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全市推进服务业加快发展专题会议的情况报告》、《观山湖区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执行情况及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等。本规划的周期为四年(从2014-2017年),展望至2020年。第一章产业发展趋势1.1国际发展趋势1、世界经济持续低迷,产业结构优化,第三产业贡献大。2011年世界GDP达到699937亿美元,同比增长2.73%,三次产业结构为2.8%:26.3%:70.9%。与2000年相比,第一产业占比下降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下降2.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上升3.1个百分点。从各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来看,主要发达国家,第一和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的贡献呈上升趋势。主要发展中国家的第一和第三产业贡献上升,第二产业的贡献则普遍呈下降趋势。从三次产业从业人数占比来看,主要发达国家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比普遍在5%以下,70%左右的从业人数分布在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占比在25%左右。主要发展中国家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比维持在40%左右,第二和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比均在30%左右。2、第一产业科技化趋势明显,向农工商一体化和低碳高效方向发展。从全球范围内来看,第一产业主要呈现以下八个方面的发展趋势。一是农业生产日益科技化,高新技术成为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二是各国均把发展农业科技作为振兴农业的一项重要事业来抓;三是运用科学技术对传统农业实行技术改造,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四是农业正面临着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五是农业日益走向商品化、国际化;六是农产品向多品种、高品质、无公害方向发展;七是从专业化生产向农工商一体化发展;八是建立实现“高效、低耗、持续”的低碳环保农业发展模式。3、第二产业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呈现全球化发展趋势。从近年全球工业发展状况来看,世界第二产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趋势:一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将继续推进新的产业革命、并赋予工业化新的内容;二是出现世界性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趋势;三是呈现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趋势。4、第三产业地位上升,呈现新经济特点和国际化转移趋势。从全球范围来看,世界经济正在由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转型,世界经济呈现出“三产化”趋向和“三产推动型”的重要特征。市场、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和竞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当前全球第三产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趋势:一是服务业的地位迅速上升,作用明显增强;二是服务业显现出新经济的特点;三是服务业成为新技术的重要促进者;四是服务的投入大量增加,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五是服务业国际转移成为重要趋势。1.2国内发展趋势1、经济增长稳定,产业结构优化,第三产业贡献上升。2012年,全国GDP达到519322亿元(初步统计),三次产业结构为10.1%:45.3%:44.6%。与2000年相比,第一产业占比下降5.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下降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上升5.6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来看,2012年第一产业拉动0.4%,第二产业拉动3.8%,第三产业拉动3.5%。与2000年相比,第一产业拉动占比提升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拉动占比下降11.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拉动占比提升10.9个百分点。从从业人数来看,2011年,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比34.8%,比2000年下降15.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占比29.5%,比2000年上升7.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比35.7%,比2000年上升8.2个百分点。2、第一产业呈现市场化、科技化和生态化趋势。从中国农业发展的特征来看,中国农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趋势:一是农业发展市场化,要求根据市场的需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及其产量,合理调整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在农业发展中所占的比重。二是农业发展科技化,主要体现在培育农作物新品种和优良家畜品种,农业科技的迅速发展,也将大力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三是农业发展生态化和可持续化,以发展大农业为出发点,按照整体协调的原则,实行农、林、水、牧、副、渔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并使各业互相支持,相得益彰,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利用和良性循环,从而实现农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3、第二产业转型升级,向新型工业化方向发展。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首先积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带动工业结构调整,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其次,积极推进工业结构调整,调整轻重工业结构,推动协调发展;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结合,推动劳动力密集、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协调发展。再者,促进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推动工业内涵式发展,推进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大力推进工业领域节能降耗和减排治污,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工业发展,以产业基地和工业园区为载体,促进产业集聚、集约式发展。4、第三产业占比提升,现代服务业规模迅速壮大。长期以来,我国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无论是产值、从业人数等总量,还是劳动效率,都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2012年我国第三产业占比达到44.6%,比1978年提升了21.2个百分点。同时服务业内部结构明显改善,服务业结构转换与升级速度加快。物流、金融、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带动作用开始显现,旅游、文化、教育培训、医疗卫生、体育、会展、中介服务、动漫、创意等需求潜力大的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现代技术型、知识型服务业迅速发展,各种新型业态层出不穷,提升了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特别是对制造业的支撑能力。1.3省内、市内发展趋势1.3.1贵州省产业发展趋势1、产业结构优化,第三产业占比增加。2012年全省生产总值6802.20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90.02亿元,增长8.5%,占比13.1%,比2006年下降3.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2655.39亿元,增长16.8%,占比39.0%,比2006年下降2.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256.79亿元,增长12.1
本文标题:观山湖区产业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615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