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莫砺锋:读吧,阅读陶渊明吧!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著名诗人和散文家,特别是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莫砺锋教授通过此篇讲坛希望能与读者们一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去感受陶渊明那种脱俗的人生态度。演讲人:莫砺锋简介:文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与现代中国社会”首席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唐宋诗歌、中国文学史、唐宋文学的文化背景。著有《江西诗派研究》、《杜甫评传》、《中国文学史·宋代卷》等。阅读提示:■陶渊明为什么会辞官?是彻底看穿了官场的黑暗,从而回归自然。■其实生活有多种形态,只要达到温饱,朴实的生活自有其乐趣,过多的财富其实并无实际价值。■陶渊明用实际行为阐释了人生的意义,证明了与功业建树毫无关系的平淡人生也可以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也证明了朴素乃至贫寒的平凡生活也可以具有浓郁的诗意。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中国文化史上,陶渊明是一位非常独特的人物。他的一生平淡无奇,不但没有名垂青史的功业建树,而且没有激动人心的复杂经历。他曾做过几任小官,后来便在家乡浔阳隐居终老。他留下的作品只有120多首诗歌和12篇辞赋、散文,这些作品内容朴实,风格平淡,并不以奇情壮采见长,当时几乎没有受到文坛的注意。但是陶渊明身后的声名却与日俱增,最终成为受到后代士人无比敬仰的文化伟人。清代龚自珍甚至说:“渊明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杂诗》)一位终生隐居的穷苦读书人,竟会与功盖三国的诸葛卧龙一样雄豪?陶渊明故居的平常松菊竟会成为万古高标的象征?让我们从头说起。陶渊明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365),卒于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在陶渊明出生的40多年前,东晋的第二个皇帝晋明帝向宰相王导询问晋朝的开国史,王导就把当初司马氏篡夺曹魏政权的过程说了一遍。明帝听了,羞愧得把脸伏在床上说:“如果真是这样,晋朝的国运怎会长久!”晋朝的政权不具有合法性,所以朝廷甚至不敢提倡忠君,整个社会便陷入缺乏道德准则的混乱状态。借用鲁迅的一句话说,陶渊明生活的时代可谓“一塌糊涂的泥塘”,陶渊明便是那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陶渊明的人格魅力那么,陶渊明的光彩和锋芒有哪些具体表现呢?首先,当整个社会都争先恐后地趋附权势与财富时,陶渊明却以清高、狷介的品格鹤立鸡群。晋朝的门阀制度根深蒂固,决定人们社会地位的既非德行,也非才能,而是门第。所以左思愤懑地说:“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茎寸径,荫此百尺条。”(《咏史》)枝叶繁茂的松树长在山涧底,柔弱的树苗长在山顶上。那棵只有一寸粗的小树苗竟然遮盖着百尺青松!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便是当时门阀制度的准确概括。当时不但王谢子弟聚居在乌衣巷里妄自尊大,社会上的其他人也对贵族心怀歆羡。门阀制度下的价值观必然导致全社会追逐富贵的不良风气,正如干宝所说,当时的士风是“悠悠风尘,皆奔竞之士;列官千百,无让贤之举。”士人不但追求官位,而且赤裸裸地追逐财富。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身居高位,家财百万,还每天晚上与妻子在烛光下摆弄筹码算计。和峤家财万贯却为人吝嗇,人们说他有“钱癖”。鲁褒的《钱神论》中有“亲之如兄,字曰孔方”的话,故后人称钱为孔方兄。而在这一潭污泥浊水之中,陶渊明像一株荷花,出污泥而不染。陶渊明的曾祖陶侃是东晋的重臣,为稳定东晋政权立有大功,官至太尉、都督八州军事,封长沙郡公,进赠大司马。陶侃的功勋和地位并不亚于王导、谢安,他本是南方的溪族,年轻时曾以打鱼为生。在那个特别看重门第的社会里,陶侃虽居高位,仍不免被出身贵族的温峤称为“溪狗”。陶侃身后不久,家族就衰微了。到了陶渊明,家境十分清贫。陶渊明虽为陶侃这位曾祖感到自豪,但他从来不认为自己出身贵族,相反,他对自己的身份定位总是“贫士”,在《五柳先生传》中自称“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透露出作者对于郡望、阀闾、族姓等决定士人身份高下的种种因素的蔑视。颜延之在哀悼陶渊明的《陶征士诔》中称他“韬此洪族,蔑彼名级”,正是对这种精神的准确叙述。陶渊明对以王谢为代表的高门贵族从未投过一丝歆羡的目光,相反,他对历史上那些贫寒终生的高士极为倾慕。陶渊明写过《咏贫士七首》,专咏古代安贫守贱的高士,比如荣启期、原宪、黔娄、袁安等。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黔娄,陶诗:“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好爵吾不荣,厚馈吾不酬。”后二句说既不以高贵的爵位为荣,也不接受丰厚的馈赠,正是陶渊明的处事态度。其次,当整个社会弥漫着虚伪、浮躁、放纵的风气时,陶渊明却以真诚、笃实、纯朴的行为鹤立鸡群。道德沦丧的社会必然是虚伪的,晋代士人的假清高便是明证。比如享尽富贵荣华的王衍,竟然嘴里从来不说“钱”这个字。又如潘岳作有《闲居赋》,表达了恬淡高洁的情怀,但他事实上是个“望尘下拜”的卑劣小人。陶渊明对此深恶痛绝,他在《感士不遇赋》中痛斥:“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陶渊明曾经数度出仕,做过江州祭酒等小官,41岁时决然辞官归隐。考察陶渊明在江州祭酒之后做过的几任官职,他做官的时间越来越短。他当桓玄幕僚达三年,当镇军参军仅一年,建威参军仅5个月,而最后一个官职彭泽县令只有80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挂冠了。陶渊明为什么会出仕?他在《归去来兮辞》中说得很清楚:“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是为了养家活口。陶渊明为什么会辞官?是彻底看穿了官场的黑暗,从而回归自然。陶渊明认为人们应该自食其力,为了衣食而参加劳动是人生的正道。他说:“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庚辰岁九月于西田获早稻》)在中国的诗歌史上,陶渊明首次充满诗意地描写农业生产:“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时运》)他还为自己留下一个充满诗意的剪影:“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归园田居》之三)在当时的王谢诸人看来,陶渊明只是俗人一个。但正如辛弃疾所云:“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尘!”(《鹧鸪天》)陶渊明的社会意义大家也许会问,陶渊明的辞官归隐仅仅是他个人的人生选择,为什么后人会给予高度的赞颂呢?换句话说,陶渊明的人生态度与当时的社会南辕北辙,其中究竟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我认为,真正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对于整个社会的意义。只要不是无政府的社会,便需要有人做官,一个人选择做官为职业,当然是完全正当的。财富是生活的必要条件,人们追逐更多的财富,当然也是完全正当的权利。但是毋庸讳言,担任官职和追逐财富这两项行为中并不包含任何道德价值。假如一个社会的成员全都不顾一切地追求官职,而做官的主要目标仅是猎取荣华富贵甚至贪污狼藉;或者一个社会的成员全都不顾一切地追逐财富,而发财的目的仅是挥霍奢华甚至为富不仁,那么毫无疑问,这样的社会必然会陷入尔虞我诈、道德沦丧的境地。古人为什么要提倡廉退之风?其深层原因就是想用此来调节社会的秩序。伯夷、叔齐并无功业建树,但他们在继位问题上互相推让,武王伐纣后又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上,孔子称扬他们“求仁而得仁”(《论语·述而》),孟子赞扬伯夷是“圣之清者”(《万章下》),这是为什么?就是为了树立廉退之风的典范。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都需要提倡廉退之风,更不用说晋宋之际那种道德沦丧的乱世了。所以陶渊明的出现,确实具有巨大的社会意义。陶渊明用他一生的行为树立了一个安贫乐道、廉退高洁的典型,不但是封建时代的道德制高点,也对现代社会具有巨大的教育意义。第二,是对于个体人生的意义。刚才说过,担任官职和追逐财富都是人生的正当选择。但是假如你除此之外别无所求,假如你为了达此目的不择手段,那就会在人生道路上迷失方向,从而丧失自我。用句比较时髦的话说,你就会被官职、财富这些身外之物异化。如今有许多人志在必得地参加公务员考试,如果屡考不中,便灰心丧气,一蹶不振。其实人生有多种途径,难道不做官便不能度过有意义的人生吗?其实生活有多种形态,只要达到温饱,朴实的生活自有其乐趣,过多的财富其实并无实际价值。从唐宋到元明清,不知有多少士人在陶渊明面前顶礼膜拜,因为他们从陶渊明身上找到了精神的归宿,领悟了人生的真谛。难道在现代社会里的人们就不再需要陶渊明了吗?不!在这个浅薄、浮躁的时代里,许多人在精神上陷入了焦躁的高烧状态,陶渊明就是能帮他们退烧的一帖清凉剂。被视为良师益友的陶渊明上述两点还不是陶渊明的全部意义。因为有了上述两点,陶渊明有资格被人们敬如师长。但如果只有上述两点,陶渊明不一定会被人们亲如好友。那么,陶渊明被后人视为良师兼益友,又是出于什么原因呢?人生在世,当然应该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最好能为国家、人民多作贡献。但毫无疑问,事实上能够建功立业的只是极少数人。因为成功不但需要内在的品德和才能,还需要外在的环境和机会。那么,假如你只是一个普通人,你又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呢?你怎样才能让平凡的一生过得愉快、充实,而且很有意义呢?请看陶渊明是怎样度过一生的。陶渊明本来是心怀壮志的,年轻时也盼望着做一番事业。他歌颂不怕牺牲反抗暴秦的义士荆轲,他赞美以微弱之躯衔着树枝去填平沧海的精卫,都是这种精神的表现。朱熹指出:“渊明诗,人皆说平淡。余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语类》卷一三六)真是一针见血的评论。但是陶渊明身逢乱世,作为一个社会地位低下的士人,他根本不可能有所作为,只好放弃兼济天下的雄心,转而追求独善其身。陶渊明在生活中不走极端,他并不因生逢乱世便愤激地自杀。但他始终坚持原则,决不放弃。当他看透官场黑暗后,便义无反顾地辞官归隐。隐居生活毕竟是清贫,乃至艰苦的。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繁重的农业劳动是格外的艰辛。陶渊明家境贫寒,耕种所得不足维持全家温饱,有时竟不免向人乞食。但即使如此,陶渊明还是坚决拒绝地方官府乃至朝廷的征召,这是高风亮节,这是对黑暗政治的批判和抗争!陶渊明四十一岁辞官归隐,63岁去世。这长达二十多年的隐居生涯,就是一部精神抗争的历史,是高洁的品节战胜富贵荣华的诱惑的胜利记录。请看在陶渊明去世前一年发生的一件事。当时江州刺史檀道济上门来拜访,这位檀道济不但是江州的地方长官,而且是朝廷的宠臣,他一进门就以居高临下的语气规劝陶渊明出仕,说什么“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此时的陶渊明贫病交加,处境窘迫,但他断然拒绝了檀道济的劝说。檀道济临走时赠送食物,陶渊明也坚决不接受,“麾而去之”,即挥挥手让他拿走。一向待人彬彬有礼的陶渊明为什么会不顾礼数地“麾而去之”?因为檀道济的举止触犯了陶渊明的道德底线,“麾而去之”是对“嗟来之食”的拒绝,是对物质诱惑的坚决抵拒。但是从整体上看,陶渊明总是保持着平和、安宁的心情。隐居生活尽管艰苦,但在陶渊明却是充实、愉快的。他用优美的诗句描写了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劳动的艰辛,也有收获的喜悦。既有贫穷的烦恼,也有亲情的可爱。最主要的是,陶渊明在美丽、安宁的田园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他深情地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故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之一)他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发现了许多乐趣,比如用普通的饭菜招待邻居:“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归园田居》之五)又如夏日北窗下的一缕清风:“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与子俨等疏》)他特别珍爱亲情、友情,对于几个孩子关爱备至:“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和郭主簿》)对纯朴的邻居也十分友好:“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这些朴实的诗句里洋溢着真挚的深情,这是诗人对平凡生活的热情歌颂。当然,陶渊明的生活内容不仅仅是春种秋收,养老抚幼,他在《五柳先生传》中自述平生有两大爱好,一是好读书,二是嗜酒。颜延之的诔文中也将这两件事相提并论:“心好异书,性乐酒德。”何谓“异书”?前人均无注解。我觉得“异”就是“非常”的意思,“异书”当是指儒家经典之外的书籍。陶渊
本文标题:陶渊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65057 .html